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息肉452例内镜诊治结果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1997年8月至2000年3月,我科共应用富士能电子肠镜检查3758例,检出大肠息肉452例,并切除息肉851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52例,男282例,女170例,男女之比1.66:1,年龄15~92岁,以51~60岁居多。临床表现以便血或粘液血便为主,部分有腹部不适或排便习惯改变。2.肠镜所见:452例共检出851颗息肉。其中单发息肉为237例,多发息肉为215例,最多者为33颗。息肉分布:直肠281颗,乙状结肠305颗,降结肠110颗,横结肠72颗,升结肠55颗,回盲部28颗。…  相似文献   

2.
3.
239例大肠小息肉内镜下及病理特点卫金歧乔林帮我院1985年6月至1995年6月,行大肠镜作全结肠检查986例,共检出大肠息肉349例(35.4%),其中≤5mm小息肉239例417枚,占所检大肠息肉的68.5%。现将结果加以分析,以探讨大肠小息肉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结肠镜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对951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肠镜特点、镜下治疗、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51例大肠息肉: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②肠镜表现位置以左半结肠居多,占79.2%,病检腺瘤性息肉占59.1%,其中癌变55例,癌变率为5.8%,内镜下完全切除33例(60%),不完全切除及可凝完全切除12例(30%)。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息肉的最好方法,治疗大肠息肉的最佳手段,减少大肠息肉癌变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分布、病理分型以及高频电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56例患者结肠息肉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治疗,观察其分布情况、病理分型、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有效切除率为100%,左半结肠占72.66%右半结肠9.76%横结肠17.58%,腺瘤性息肉占49.6%,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率3.12.%,手术24 h后出血率0.78%,穿孔发生率0.39%,单发者一年随访复发率16.00%,多发者半年复发率23.66%。结论大肠息肉发生以左半结肠为主,病理分型主要为腺瘤,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安全、可靠、有效,如术中或术后发生出血,则应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往 《内科》2013,(6):613-614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并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07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其中104例为1次手术切除成功,分次手术切除3例;术中发生出血3例,无术中穿孔、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经病理证实恶变5枚。结论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十年连续内镜检出1747例大肠息肉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近十年大肠息肉发生部位的变化及与性别、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1995~2004年我院内镜中心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1747例大肠息肉。息肉发生部位按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直肠及多发性息肉统计。比较前5年(1995~1999)和后5年(2000~2004)结肠息肉解剖部位的变化。结果1995~1999年检出大肠息肉共591例,以左半结肠、直肠为主(38.6%、25.9%),右半结肠、横结肠和多发性息肉分别为9%、7.8%和18.7%。200~2004年检出大肠息肉明显增加,为l156例。仍以左半结肠和直肠息肉多见(37%、24.6%),右半结肠、横结肠和多发性息肉分别为11.9%、10.2%和16.3%。前后5年相比,大肠息肉解剖部位无明显变化(P〉0.05)。1747例结肠息肉中,男女之比为1.42:1;35~60岁年龄段发病比例高;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81.2%)。结论大肠息肉内镜检出例数增加迅速。近十年大肠息肉解剖部位无明显变化。息肉好发部位在左半结肠和直肠,以腺瘤性息肉为主。  相似文献   

10.
便血是小儿就诊并接受肠镜检查的主要原因,而大肠息肉是引起小儿便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998年1月至2003年4月因各种病因就诊于南方医院经内镜确诊为大肠息肉的小儿70例,我们对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幼年性息肉是儿童消化道息肉的主要病理类型,6-10岁患儿90%以上属于幼年性息肉,6岁以下者接近100%,而在成人侧少见,我们回顾了近十年来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5例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盛红  柯进晶 《胃肠病学》2002,7(2):119-119,121
大肠息肉为癌前病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老年人大肠息肉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有其特点。研究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对预防其大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应用结肠镜及病理检查观察老年人大肠息肉恶变,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线索。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1992—2000年间因下消化道症状作结肠镜检查者2 600例。老年人(≥60岁)为734例(28.2%),其中242例诊断为大肠息肉,男179例,女6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3.2岁。共计检出息…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韩清锡综述池肇春审校(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温州325000)自从内镜手术的开展,大肠息肉的治疗有了很大改观。近年来,尤其是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的应用,使表面结构清晰可见,且可以判断浸润的深度,从而为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14.
225例老年人大肠息肉的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9年1月至 1999年4月,我们共对 103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共检出大肠息肉患者 225例,占总数的 21.66%。现将其检查结果行以下分析,以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大肠息肉及恶性肿瘤活检与整体病理诊断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 76例 >2cm的大肠息肉和 2 73例大肠恶性肿瘤的治疗前后的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肠镜活组织标本与切除的整体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性 ,旨在探讨内镜下完整息肉切除后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和恶性肿瘤活检的准确性。一、临床资料199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1月 ,因下消化道症状在我科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4 4 5 4例 ,发现大肠息肉 342例 ,检出率为7 6 8% ,共切除 5 5 1个息肉。其中 ,直径在 2cm以上共 76例 ,男 5 1例 ,女 2 5例 ,年龄 2 8~ 88岁 ,平均 5 0 1岁。结肠镜检查发现溃疡型、隆起型或浸润型病灶 ,结合多部位活检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17.
牟海军  陈幸幸  高原 《山东医药》2011,51(51):89-90
目的观察电子结肠镜手术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95例(124颗)大肠息肉患儿采用Olympus CF-240I电子结肠镜行内镜治疗,24例较大患儿未用镇静剂、余71例均给予丙泊酚全麻,直径〉1.0cm的有蒂息肉行高频电切术、直径〈1.0 cm的无蒂息肉或较小息肉行高频电凝术、直径〈0.5 cm的半球形息肉行钳除法摘除术;收集息肉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记录手术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病理类型。结果 124颗息肉中行高频电凝切除98颗、活检钳钳除26颗,病理类型为幼年性息肉70例(73.7%)、P-J息肉11例(11.6%)、炎性息肉7例(7.13%)、增生性息肉4例(4.2%)、腺瘤性息肉3例(3.2%);术后便血、腹痛症状均消失,且无明显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1 a,3例发生便血,其中2例为P-J息肉、1例为幼年性息肉,经再次肠镜检查证明息肉复发。结论电子结肠镜手术治疗小儿大肠息肉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结肠镜检查己成为诊治大肠疾病的常规手段。对于大肠息肉,结肠镜不但能诊断,而且能在镜下治疗。我院在2207例次结肠镜检查中,检出大肠良性隆起病变232例,检出率10.5%。对其中218例大肠息肉进行了内镜下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病例与方法一、病例资料 218例中,男124例,女94例,男:女为132:1;年龄43.7±16.4岁。临床症状有腹痛175例(80.3%)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10月~2005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在3739例结肠镜检查中,检出并经病理证实大肠腺瘤性息肉255例,检出率6.82%。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肠息肉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现对80例老年人巨大息肉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治疗对策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大肠巨大息肉患者共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60~91岁,平均(67·4±2·5)岁。1·2临床症状腹痛、腹泻32例(40%),腹泻、便秘交替12例(15%),便血及黏液便28例(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