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室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9—2002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室心肌梗死者进行综合临床分析。结果:合并下壁心梗者30例,单纯右室心梗者2例,合并前壁心梗者13例,死亡10例。发生率为18.67%,死亡率22.22%。结论:单纯右室心肌梗死者较少见,合并下壁心梗多于合并前壁心梗者,双支病变发生率较高,且因休克、低血压等表现不明显很容易漏诊,治疗相对困难,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4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7例合并右室梗死,将其分为两组,并观察各自的临床特点。结果 17例合并右室梗死患者均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Kussmaul征及休克,且与其他26例仅有急性下壁梗死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心电图检查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右室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Ⅱ>1,V3R~V5RST段抬高≥1mm,且V1~V3ST段抬高≥1mm。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临床表现主要是低血压、心律失常、Kussmaul征及休克,其心电图特征主要表现在STⅢ/Ⅱ>1,V3R~V5RST段抬高≥1mm及V1~V3ST段抬高≥1mm。  相似文献   

3.
目的: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新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ⅡⅢ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其中17例确诊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Ⅲ/Ⅱ〉1对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STⅢ/Ⅱ〉1对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STⅢ/Ⅱ〉1可作为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4.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梗死(RV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2003年2月至2009年2月以来22例RVM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单纯ARMI5例,合并下壁心肌梗死15例,合并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2例,低血压15例,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恢复正常,17例溶栓者成功12例,7例行PCI治疗后稳定。4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2例。7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3例Ⅲ度阻滞者行临时起搏治疗后治愈。结论急性下壁梗塞常合并右室梗塞,症状和心电图常不典型,常规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可减少误诊,治疗上扩容是关键,慎用扩血管药物。  相似文献   

5.
杨作富 《贵州医药》2009,33(8):710-710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经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5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例,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3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3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急症 ,右室梗死的发病率虽低 ,但是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处理也不尽相同 ,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所以右室梗死的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就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右室梗死 2 0例进行分析 ,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4 4~ 83岁 ,平均 6 4岁 ,并发下壁心肌梗死 8例 ,下壁 +后壁 10例 ,广泛前壁 2例。 2 0例中出现典型胸痛者 12例 ,8例无典型胸痛 ,有恶心、呕吐者 7例 ,伴有低血压、休克者 8例 ,颈静脉充盈、肝肿大、水肿者 4例 ,全心衰竭者 2例 ,发生室性早搏 8例 ,窦性心动过缓 …  相似文献   

7.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4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早期常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1] ,心率过慢使每分心输出量下降 ,可引起低血压、心功能恶化 ,提高心室率是治疗的关键。以往多用阿托品、多巴胺等治疗 ,虽有效 ,但不良反应大。本试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治疗组 4 4例选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男 2 6例 ,女 18例 ,年龄 4 6~ 81岁 ,平均(6 2 3± 7 6 1)岁。梗死部位 :下壁 16例 ,下壁 +右室 10例 ,下壁 +正后壁 10例 ,下壁 +右室 …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AI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10例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1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发生急性心力衰竭,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2例生命体征平稳,2例死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后壁心肌梗死。结论 AIMI并发右室、后壁心肌梗死时,其并发症、病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病例在II缶床比较多见,其临床症状除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外,还多以低血压、缓慢心律失常为突出表现,病死率较高。临床上经征得患者及家人同意后可采取溶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使患者病死率大大降低。又因患者多有缓慢一0律失常表现,故急诊PCI术中多加行VVI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给患者正常的心率支持、保障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6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行急诊PCI、VVI临时起搏器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冠闭塞急诊介入后低血压的诊疗体会。方法选择2006—2009年首次因急性心肌梗死收住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内科患者210例,均行急诊介入治疗,回顾分析其中27例单纯右冠闭塞的临床资料,包括急诊介入治疗、术后低血压的诊疗体会。结果 27例中18例出现低血压(66.67%),均为右冠近段、中段闭塞者,低血压者均在24h纠正,27例患者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右室梗死急诊介入术后,低血压的发生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积极补充血容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使用,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新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ⅡⅢ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其中17例确诊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Ⅲ/Ⅱ>1对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STⅢ/Ⅱ>1对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STⅢ/Ⅱ>1可作为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28例,死亡59例,现就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收治的528例患者中,男368例,女160例,年龄32~81岁,平均60.7岁.前壁、前间壁梗死189例,前壁广泛心肌梗死86例,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191例,右室梗死24例,心内膜下梗死38例,死亡59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6例均为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患者,男性40例,女性6例,年龄40~65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0例,前间壁5例,高侧壁6例,下壁10例,右室 下壁4例,右室 正后壁1例。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8年以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4 8例 ,现将该病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患者中男 30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8.5岁 ,从发病到入院时间 2~ 6 2小时。前间壁心肌梗死2 1例 ,下壁 11例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8例 ,高侧壁 6例 ,下壁合并右室梗死 2例。 2 3例 (47.9% )出现并发症 ,其中心律失常11例 (47.8% ) ,心力衰竭 7例 (30 .4 % ) ,心源性休克 5例 (2 1.7% )。1.2 治疗与转归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 (右室梗死不用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用于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两种诊断方法:心电图与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正后壁梗死4例全部为三支病变,下壁合并右室梗死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60%,右室梗死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100%,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50%,下后壁心肌梗死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50%,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54%,下壁心肌梗死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84%,前壁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90%。结论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和其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是一项较为重要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6.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均为我院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的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WHO 1979年公布的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3例 ,男 2 2例 ,女 1例 ,年龄( 64 .5 3± 16.3 8)岁 ;梗死部位 :前壁 10例 ,下壁 6例 ,广泛前壁、右室、下壁并右室各 2例 ,前侧壁 1例 ;其中合并心衰、合并低血压各 10例 ,合并休克 4例 ,合并心律失常 13例。对照组 2 5例 ,男 2 2例 ,女 3例 ,年龄 ( 64 .91± 17.13 )岁 ;梗死部位 :前壁 13例 ,下壁 7例 ,广泛前壁、下壁并右室各 2例 ,正后壁 1例 ;合并心衰、合并低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造影特点。方法收集并总结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10月明确诊断为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24例,分析梗死相关动脉特点。结果 1、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右冠状动脉(RCA)103例,占83.1%,左前降支(LAD)4例,占3.2%,左回旋支(LCX)17例,占13.7%;2、梗死相关动脉病变部位:近段75例,占60.5%,中段29例,占23.4%,远段20例,占16.1%;3、病变狭窄程度:狭窄50%~75%15例,占12.1%,狭窄75%-99%31例,占25.0%,100%闭塞病变78例,占62.9%;4、病变性质:血栓病变103例,占83.1%。结论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1)以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为主,其次为左回旋支,极少病例为左前降支病变;(2)下壁心梗、下后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者中段、远段病变稍多而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病变者近段、中段病变稍多,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右冠近段病变;(3)闭塞病变多;(4)血栓性病变多。  相似文献   

18.
吴胤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181-182
目的总结分析门诊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门诊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中,其中55例患者因肩背痛、心悸、胸闷、胸痛到心内科接受诊断治疗;6例患者因腹部不适合并憋气、胸闷以及头痛到中医科治疗;2例因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到消化内科接受治疗;1例患者因头痛、眩晕到神经内科治疗,一般发病3~7d接受治疗,心电图检查为:非Q波心肌梗死14例,急性前问壁心肌梗死15例;急性性前壁心肌梗死13例,急性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10例,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2例。三支病变18例,主要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双支病变17例,主要累及LAD+LCX;单支病变10例,主要累及LAD。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腹痛以及头痛,若患者表现为这些症状,应进行必要的心电图、血清酶检查,及时发现以及诊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 3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12-24 h内行急诊PCI。其中急性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共23例,急性下壁、下壁右室、下壁右室后壁共12例。结果 3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前降支(LAD)25例,左回旋支(LCX)4例,右冠(RCA)6例。35例患者均介入治疗成功,TIMI血流3级34例,TIMI 2级者1例。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积极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右优势型右冠脉急性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手术时低血压状态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11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右优势型右冠脉急性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当患者在PPCI治疗术中开通冠脉病变血管时出现低血压状态时,先给予静脉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治疗,若血压不能恢复正常,再酌情使用阿托品、多巴胺及临时起搏治疗。结果全组有103例病例在PPCI手术中出现低血压状态,有59例通过单纯静脉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治疗后得以纠正。结论在右优势型右冠脉急性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PPCI手术出现低血压状态时,可以先尝试使用静脉快速补充生理盐水的治疗方法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