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应用戊二醛化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测定188例不同类型肾脏病患者尿中FDP含量,结果表明儿童肾病全部阴性,对肾病诊断分型有鉴别意义。慢性肾炎尿毒症的FDP含量比普通型高,随着病情恶化,血肌酐,血尿素氮增加,尿FDP亦增加,因此尿FDP含量,可能反应肾功能损害程度。在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恢复,尿FDP含量降低或阴转,如病情恶化,则FDP持续阳性或含量增加,因此对病情演变,疗效观察,有参考价值。 本组肾炎病人,同时测定血清,尿FDP含量者共61例,结果表明尿FDP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FDP。后者取样方便,有利于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为了探讨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简称FDP)与小儿肾小球疾病的关系,自1979年以来对105例小儿各型肾炎和肾病测定了尿FDP,并进行了动态观察,测定结果提示,急性肾炎的尿FDP与病情轻重有一定平行关系;单纯性肾病的特点是尿FDP多为零,即使有升高,其升高幅度也小,持续时间也短;在肾炎性肾病中,尿FDP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长;尿FDP随病情缓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测定188例不同类型肾病患者及55名正常人的尿FDP含量。儿童肾病者及正常人均阴性;慢性肾炎尿毒症的FDP含量比普通型高;随着病情恶化,血肌酐、血尿素氮增加,尿FDP含量亦增;在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恢复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我院1979~1982年住院的成人原发性肾脏疾病113例尿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尿FDP)测定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一、各类型肾炎患者尿FDP的阳性率比较本组病例中,急性肾炎、隐匿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各20例,慢性肾炎53例(普通型18例、肾病型25例、高血压型1例,合并尿毒症9例)。尿FDP阳性率以慢性肾炎合并尿毒症100%(9/9)最高,其次为慢性肾炎肾病型95.8%(24/25)。慢性肾炎普通型55.5%(10/18),隐匿性肾炎45%(9/20),急性  相似文献   

5.
尿酶学检查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80例肾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尿中酶的排出量,结果表明肾于盂肾炎尿酶排出量增多而膀胱在尿酶排出量与正常对照无差异,肾小球肾炎尿酶排出量也多于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尿毒症病人尿酶排出量接近正常,说明通过尿酶测定可以区别上下尿路感染,而且肾单位损伤的其它疾病尿酶排出量也增加,在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80例肾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尿中酶的排出量,结果表明肾盂肾炎尿酶排出量增多而膀胱在尿酶排出量与正常对照无差异,肾小球肾炎尿酶排出量也多于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尿毒症病人尿酶排出量接近正常,说明通过尿酶测定可以区别上下尿路感染,而且肾单位损伤的其它疾病尿酶排出量也增加,在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硝基苯酚比色法和乳胶凝集法分别检测36例狼疮肾炎和20例健康对照者尿NAG、FDP及血肌酐水平.结果:狼疮肾炎患者肾功能正常组尿NA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狼疮肾炎患者肾功能不全组尿NAG水平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且尿FDP阳性组的患者尿NAG升高更明显.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在肾功能正常时已发生,伴肾小球内高凝血状态时,小管病变加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对1981年6月~1983年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54例(单纯型肾病33例、肾炎型肾病21例)进行了尿C_3、FDP及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I)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①对小儿肾病综合征分型比较:尿C_3对单纯型肾病(33例中符合例数27例,符合率81.8%)和肾炎型肾病(21例中符合例数19例、符合率90.5%)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尿FDP及SPI对此二病诊断不如尿C_3。②对肾病综合  相似文献   

9.
<正>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症候群。据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将NS分为Ⅰ型及Ⅱ型。前者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无持续性肾功能不全,高度选择性蛋白尿,尿FDP及C_3值正常。后者常有高血压、血尿、肾功能不全,蛋白尿为非选择性,尿FDP及C_3阳性。一、病因:凡能引起肾小球疾病者几乎均可发生NS。目前所知大部分与免疫学机理有关,部分为遗传因子,机械因子等非免疫因子间接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临床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原发性:即原始病变发生在肾小球的疾病。目前国内临床分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肾病都可在疾病进程中出现NS。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有效免疫指标,对27例急性肾炎和6例肾病进行动态观察。肾炎极期血清CH_(50)和C_3明显下降,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如持续降低,病程迁延。40天后多数恢复正常。CH_(50)和C_3有助于急性肾炎、类脂性和肾炎性肾病的鉴别及肾炎时判断病情和估计予后。肾炎时尿溶菌酶和CH_(50)随病情好转而下降,与尿常规相平行,尿溶菌酶是反映肾功能的良好指标。血清IgG、IgA、IgM及淋巴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和PHA皮试反应虽有变化,但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1.
对70例肾脏病人的尿液中总蛋白、B_2-MG、NAG、蛋白电泳及血肌酐五次指标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发现:尿蛋白、B_2-MG和非选择性蛋白尿的阳性率在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慢性肾孟肾炎患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尿NAG在前四类肾脏病者中的阳性率达78%,明显高于血肌酐的阳性率(15.3%).可早期诊断肾实质受损;血肌酐在肾衰患者与其他肾病有显著差异,是判断晚期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尿B_2-MG在各类肾脏病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弥补了单项指标的不足,有利于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肾炎性肾病是一组不同病因不同病理变化而临床上具有肾病综合征特征的疾病。病理上可为瀰漫性增殖型、膜型、膜增殖型或硬化型等。临床上可表现为肾病型肾炎或混合型肾炎(即肾病型与高血压型并存)。据过去的经验及57例临床分析,肾炎性肾病病例,若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肾炎综合征不明显及偏阳虚者较易治,若有显著的红细胞尿、白细胞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湿热重、阴虚则难治。通过近年来进一步观察,上述每一种“难治”  相似文献   

13.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在小儿肾脏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ELISA方法对255例不同肾脏疾病患儿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种肾脏疾病尿RBP水平高低不同,狼疮性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最高,其次为肾病综合征、乙肝肾及急性肾小球肾炎,对17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尿RBP动态观察,结果发现尿RBP在活动期最高,随着尿蛋白下降和阴转而逐渐减低至正常。对55例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疾病患儿进行尿RBP检测,结果发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高,增殖性肾炎其次,而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升幅最低。结果提示尿RBP能准确敏感地反映肾脏病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44例四组不同烧伤面积患者的尿FDP(fibrin degradation)、尿LZM(Lysozyme),并分析了与伤情、败血症或死亡的关系。测试结果显示:随着伤情的增重尿FDP、LZM上升幅度逐渐增高,10%以下烧伤面积尿FDP、LzM均在正常范围,分别为0.24μg/ml、4.61μg/ml,而C、D组尿FDP上升为1.65μg/ml、3.5μg/ml;尿LZM30.5μg/ml、99.24ug/ml,两者呈正相关,而且与尿蛋白、尿素氮的上升水平也呈正相关。尿FDP上升1.248ug/ml,尿LZM上升51μg/ml以上提示肾功能有衰竭情况,特别是尿FDP上升4.992,尿LZM上升91μg/ml以上标志予后不佳。本检测对判断病情,评价治疗效果,予示肾功情况、败血症的发生与病情转归有一定临床价值,而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85年9月~1989年7月间对住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进行了尿FDP测定,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男34例,女6例,年龄1~14岁,单纯性25例,肾炎性15例。多数病例在住院后头2周内,未用激素前留置标本,新鲜尿液10ml,离心后取0.1ml进行检测,采用反向被动血凝试验,试剂选用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冻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我院正常范围,尿FDP含量为O微克/毫升(μg/ml),2 结果肾病患儿的尿FDP含量可增高,尤以肾炎性明显。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与尿白蛋白片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肾活检诊断明确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修饰型白蛋白可能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方法] 46例经肾活检诊断明确,并除外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脑血管损害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标本,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尿白蛋白片断 (uAF)的阳性率.[结果] 病理损害 I级患者 uAF阳性率 25%,Ⅱ级 29%,Ⅲ级 60%,Ⅳ级 88% (P< 0.01);具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uAF阳性率 100% ;无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阳性率 42%,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尿中修饰型白蛋白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uAF可以作为判断肾脏损害程度及疾病预后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35例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析表明:成人紫癜性肾炎的肾外表现中最多见的是皮肤紫癜,肾外表现发生后肾脏受损症状出现的时间有较大差异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类型亦颇多,表现为无症状尿异常的,肾功能正常;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症和肾病综合症者,肾功能受损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下称尿FDP)的测定,在判断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兹将我们测定的250例结果报告如下: 测定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共250例,其中(1)健康成年人42人,(2)其他泌尿系疾病29例,(3)原发性肾病29例,(4)慢性肾小球肾炎150例(其中肾病型50例,普通型100例,均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肾脏改变)。其诊断分型及临床疗效参照1977年全国肾病座谈会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35例成人紫癜性肾炎临床分析表明:成人紫癜性肾炎的肾外表现中最多见的是皮肤紫癜,肾外表现发生后肾脏受损症状出现的时间有较大差异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类型亦颇多,表现为无肾小球疾病肾外症状而单纯尿异常的、肾功能正常;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症和肾病综合症者,贤功能受损害、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20,(4):506-509
目的:探讨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这五项凝血指标水平与肾病综合征的关联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13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和136例健康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组的FDP、FIB和D-二聚体检测高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的D-二聚体、FDP阳性率分别为86.8%和68.4%高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的PT和APTT结果低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组D-二聚体、FDP、FIB、PT和AP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可以提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凝状态和血栓风险,有利于患者的合理诊疗及血栓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