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器心肺复苏术与徒手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对于院前发生猝死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探讨心肺复苏器心肺复苏对院前猝死者的疗效。方法将在院前发生猝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心肺复苏器心肺复苏组和徒手心肺复苏组,比较两组在开始复苏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和30分钟时的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和入院率。结果心肺复苏器组SBP5、10、15分钟时均高于徒手组(P<0.05),心肺复苏器复苏组患者的ROSC(63.6%)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38.1%),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心肺复苏器复苏组的收住院率(40.9)也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35.7%),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肺复苏器在改善院前发生猝死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方面,优于徒手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猝死的急诊抢救治疗。方法通过对近2年我院急诊抢救的22例猝死患者,进行标准化心肺复苏抢救治疗,动态观察,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 22例中:自主心律恢复16例,自主呼吸恢复16例,脑复苏5例;最终存活并能生活自理12例。结论猝死成功复苏的影响因素很多,标准化规范化心肺复苏是成功复苏的重要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3.
4.
赵宇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4):515-515
目的:探讨院前猝死急诊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其成功复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中心71例院前猝死急诊患者心肺复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27例(38.03%),存活5例(7.04%),总死亡率为92.96%。复苏成功与心肺复苏(CPR)开始时间、ROSC时间呈负相关,与年龄、性别关系不明确。结论:尽早CPR是影响CPR成功的关键因素,复苏后综合征(PRM)是影响转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壮年猝死的临床特点与抢救方案,为减少发生率,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78例青壮年猝死患者的病因,症状体征及抢救方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青壮年的猝死多无症状或症状轻,病因不明,猝死发生至复苏的时间长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干预,普及急救知识,尽可能早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猝死患者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52例猝死患者资料,分析猝死患者的抢救结果。结果 52例猝死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13.5%,抢救成功者的急救半径均<10km。6min内开始复苏,抢救成功率为29.4%,6~10min开始复苏的抢救成功率为7.7%,>10min开始复苏的抢救成功率为0%,三个时间段抢救成功率比较=6.39,P=0.041<0.05。结论复苏开始时间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缩短到达现场时间的重要性、早期启动生存链的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发病1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发生机制复杂、但处理方法大致相同。猝死患者能否抢救成功,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猝死的最重要措施。故及时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 min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而院前猝死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如何提高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是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现将本中心72例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猝死患者心肺复苏的方法及药物。方法对我科2年来抢救的27例猝死患者,按原国际上通用的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D(defibrillationdiagnosis)法和实施的DCB法进行复苏并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ABCD法抢救12例猝死病人,其中成功1例(占8.33%),按DCB法抢救15例猝死病人,其中成功5例(占33.3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按DCB法抢救猝死病人成功率高于按ABCD法,应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猝死患者应用院前急救的治疗价值及效果。方法102例猝死患者,均施行心肺复苏、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等院前急救干预,分析所有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并比较急救效果相对理想患者与急救失败患者的心脏胸外按压持续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除颤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心脏胸外按压时间、猝死至开始人工呼吸时间。结果102例患者中,79例患者急救失败,占比为77.45%;17例患者急救好转,占比为16.67%;6例患者急救成功,占比为5.88%。急救总有效率为22.55%(23/102)。急救效果相对理想患者的心脏胸外按压持续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除颤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心脏胸外按压时间分别为(20.1±8.3)、(2.8±1.1)、(2.9±0.8)min,均短于急救失败患者的(30.1±9.7)、(6.4±2.4)、(6.9±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效果相对理想患者与急救失败患者的猝死至开始人工呼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猝死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等院前急救干预,虽然成功率较低,但若相关部门能加强急救流程的互相协作配合,可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产生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提高本市猝死患者院前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2月经过本院急诊救治的268例患者的诊治经过及中间环节。结果在268例猝死病例中,复苏成功14例(占5.22%),康复出院8例。结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复苏成功率相比差距较大,院前尽快采取急救措施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普及全民急救知识,缩短抢救半径和反应时间,快速给予基础生命的支持;以期提高猝死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中毒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抢救中毒患者时必须争分夺秒 ,不但要有熟练的医疗技术 ,还要有细致的护理操作技术 ,才能使患者尽快转危为安[1]。我院急诊科在2000年1月~2003年5月共出诊抢救急性中毒患者113例 ,现将院前救护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37例 ,女76例 ,年龄4~78岁。其中食物中毒61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25例 ,酒精中毒8例 ,一氧化碳中毒6例 ,海洛因中毒9例 ,安定中毒4例。中毒程度 :轻度中毒39例 ,中度中毒46例 ,重度中毒28例。有5例中毒患者在我们到达现场时 ,心跳呼吸已停止 ,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安全转入病房。2院前急救护理措施2.1快速反应 …  相似文献   

12.
猝死是院前急救最常见的严重病症,由于其起病急,可预见性低,以及缺乏积极有效的院前抢救措旌,病死率非常高。同时也是家属最不能接受和面对的现实,极易造成医患之间的纠纷。现结合我院1995年5月至2009年5月725例猝死病例院前急救进行回顾与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及时而有效地实施院前急救.提高院外猝死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陈建勋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60-1661
目的:探讨提高猝死复苏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42例猝死患者院前现场抢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现场复苏有效率为11.9%,成功率7.14%。结论:影响现场复苏成功率因素为多方面的,应从各方面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不断提高猝死的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猝死50%以上发生于院外,且多在症状发生后2h内死亡。虽然原因多种多样、发生机制复杂,但其处理方法大致相同。猝死患者能否急救成功,最重要的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故及时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脏骤停(CA)4min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心肺复苏术(CPR)实施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探讨针对性策略,努力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院前急救中105例CPR的出诊记录进行分析。结果105例CPR中有7例复苏成功。心搏骤停距开始CPR时间数分钟之内或原始心律为室颤、室扑或室速的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率较高。对于原因不明或自缢、电击、溺水、意外事故而引发的心搏呼吸骤停要积极抢救生命。结论院前急救中实施CPR要求医护人员有更多责任心,尽早开始CPR和电除颤以及规范熟练的BLS操作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102例院前猝死事件发生的特点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2006年ICU进行院前急诊救治的102例患者的猝死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院前猝死病例102例,约59%有明确的心血管病史,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61.76%),男性多于女性,冬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引起猝死的直接原因:室颤,室速。在≤6 min内进行现场施救的复苏有效为42例,6-8 min内进行现场施救的复苏有效为10例,8 min以上进行复苏的均无效。结论对于已有心血管基础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加快普及现场第一目击的心肺复苏术(CPR)技能、意识及公共场合普及自动除颤仪(AED)是刻不容缓的,为进一步提高院前猝死急救复苏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65例院前猝死病例,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因素,提高院前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2009年3月~2011年9月诊治的院前猝死1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5例患者中59例有明确心血管病史,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院前急救仅3例复苏成功,占猝死抢救病例的1.82%。结论:院前猝死以心源性猝死为主,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对某些非医疗行业的特殊救助人群普及心肺复苏术技能,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1 生命支持的方法概述人类社会自古对于挽救生命就有着很多方法,但直至1960年,Kouwenhouen发明体外心脏按压术,Safer提出口对口呼吸后,才形成了现代的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随着急救的发展和进步,逐步形成了由院前向院内、由初期到后期、由低级向高级的生命支持方法。复苏的焦点也从心肺复苏发展到了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针对不同人群也形成了成人、儿童、婴儿复苏等方法和原则。现结合2000年心肺复苏指南和其他文献,对生命支持的方法和原则做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9.
院前心肺复苏成功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院前心肺复苏 (CPR)成功的因素。方法 院前急救中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1 2 96例 ,心跳呼吸骤停主要由心脏疾患和颅脑损伤、重度创伤、中毒、过敏等病因所引起。抢救中最先均给予CPR、吸氧、畅通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复苏药物的应用 ,部分患者进行了早期电除颤等复苏的常规方法。结果 :本组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1 2 96例 ,成功3 6例 ,成功率占 2 77%。在复苏成功的 3 6例中小于4分钟开始复苏者 1 9例 ;早期进行除颤 1 9例全部获得成功 ;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 1 0例都能很快恢复自主循环。结果 :凡早期发现、早期复苏、采用CPR、开放气道、早期除颤、大剂量的肾上腺素的应用 ,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世季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06-1507
所谓猝死即1小时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到来,城市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以及他们健康意识不太强,居住、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近年来接诊的猝死患者有上升趋势,但抢救成功率却不够理想。我中心每年抢救猝死患者大约在300例,但经抢救存活者仅2例,成功率很低。为何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低。通过数年来的急救工作。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