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中脑和纹状体神经炎性反应因子及其调控因子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影响。方法 将32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大鼠模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灌胃共30 d。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脑内纹状体中神经炎性反应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变化,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NF-κB的表达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纹状体中TNF-α和IL-1β均明显增加(P<0.01),大鼠脑内GFAP、Iba1和NF-κB表达明显增加(P<0.05)。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明显逆转了上述神经炎性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GFAP、Iba1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大鼠纹状体中TNF-α和IL-1β明显减少(P<0.05)。同时上述改变有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PD大鼠脑内的慢性神经炎性反应,保护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为P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IL-17A对MC3T3-E1细胞中明胶酶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重组细胞因子IL-17A作用于MC3T3-E1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和ELISA分别检测MMP-2及MMP-9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并通过使用NF-κB阻断剂检测其在MMP-9表达中的影响。结果 IL-17A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上均上调MMP-9的表达(P<0.01),然而对MMP-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IL-17A促进转录因子NF-κB的磷酸化水平(P<0.01);阻断NFκB的活性可减弱IL-17A对MMP-9的上调作用(P<0.05);IL-17A对MC3T3-E1细胞中TIMP-1及TIMP-2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IL-17A可以通过激活NF-κB促进MC3T3-E1细胞分泌MMP-9。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NF-κB、TNF-α、IL-1及IL-6的表达水平,研究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干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34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72)和观察组(n=170)。对照组行基础治疗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行基础治疗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各临床指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TNF-α、IL-1及IL-6水平与NF-κB活性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UAP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干预后显著改善患者血脂、降低TNF-α、IL-1及IL-6水平与下调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及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波尼龙片组(2.0 mg/kg)、乌梅丸低剂量组(13.4 g/kg)及乌梅丸高剂量组(26.8 g/kg),每组8只。半抗原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加乙醇局部灌肠复制免疫性结肠炎模型。造模3 d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指标。解剖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病变结肠组织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pNF-κB蛋白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Foxp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IL-1β水平升高、结肠组织pNF-κB蛋白表达升高、Foxp3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泼尼龙片组血清和结肠组织IL-1β水平下降,Foxp3基因表达升高(P0.05);乌梅丸低、高剂量组结肠组织IL-1β和pNF-κB蛋白表达下降,血清IL-1β和结肠组织Foxp3基因表达均升高(P0.05)。与甲泼尼龙片组比较,乌梅丸低剂量组、乌梅丸高剂量组血清IL-1β表达均升高(P0.05)而结肠组织IL-1β表达降低(P0.05)。结论乌梅丸可通过提高Foxp3表达而下调受损结肠组织pNF-κB、IL-1β表达,从而改善结肠的病理损伤,阻止免疫性结肠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经Toll样受体4(TLR4)/髓系分化因子88蛋白(MyD88)途径调控巨噬细胞迁移所致动脉硬化的具体机制。 方法 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ox-LDL组、miR-146a mimic组、miR-146a inhibitor组、shRNA-MyD88组、shRNA-NC组、shRNA-MyD88+miR-146a mimic组、shRNA-MyD88+miR-146a inhibitor组,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均用50 mg/L ox-LD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LR4、MyD88、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PCR法检测miR-146a、TLR4、MyD88、NF-κB、IL-6基因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巨噬细胞迁移能力。 结果 (1)ox-LDL组细胞内TLR4、IL-6蛋白含量及巨噬细胞迁移率均高于空白组(P均<0.01),miR-146a低于空白组(P<0.01);(2)miR-146a mimic组细胞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巨噬细胞迁移率低于ox-LDL组,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ox-LDL组(P均<0.01);miR-146a inhibitor组细胞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巨噬细胞迁移率高于ox-LDL组,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ox-LDL组(P均<0.01);(3)shRNA-MyD88组MyD88、NF-κB、IL-6蛋白含量、巨噬细胞迁移率低于ox-LDL组(P<0.01),miR-146a、TLR4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shRNA-MyD88+miR-146a mimic组miR-146a表达高于shRNA-MyD88组,TLR4蛋白含量低于shRNA-MyD88组(P<0.01),MyD88、NF-κB、IL-6蛋白含量表达、巨噬细胞迁移率与shRNA-MyD88组无明显差异(P>0.05);shRNA-MyD88+miR-146a inhibitor组miR-146a表达低于shRNA-MyD88组,TLR4蛋白含量表达高于shRNA-MyD88组(P<0.01),MyD88、NF-κB、IL-6蛋白含量表达、巨噬细胞迁移率与shRNA-MyD88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miR-146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子,通过拮抗TLR4/MyD88途径调控炎症因子分泌进而抑制巨噬细胞迁移所致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常压高浓度氧治疗(normobaric hyperoxia,NBO)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κB,I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BO治疗对脑缺血后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15只健康雄性SD大鼠(280~320 g)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3)、正常氧浓度组(Normoxia,n=6)和NBO (n=6)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Sham组和Normoxia组大鼠术后呼吸普通空气,NBO组大鼠术后至再灌注前呼吸100%常压氧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的检测方法,研究NBO治疗对脑缺血核心区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转录调节因子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1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核心区IL-1β、TNF-α及核移位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5),荧光强度增强;2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核心区IL-1β、TNF-α及核移位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荧光强度减弱。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核心区NF-κB p65显著升高,IκB明显降低(P<0.05),2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核心区NF-κB p65水平显著降低,IκB明显升高(P<0.05)。结论 NBO治疗可能通过调节缺血核心区转录调控因子NF-κB的适度活化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从而实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木香烃内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菌群及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木香烃内酯低剂量、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SS法建立UC模型,SASP组及木香烃内酯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7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和结肠长度变化;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细菌培养鉴定法比较粪便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IL-10水平,RT-qPCR检测结肠组织IL-6、TNF-α、IL-10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黏膜结构损伤严重,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值明显增多,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减少,IL-6、TNF-α血清和结肠组织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NF-κBp6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木香烃内酯灌胃干预显著降低了UC小鼠DAI评分,明显增长了结肠长度,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有效改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值减少,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增加,降低了IL-6、TNF-α的血清水平和结肠组织mRNA表达,升高IL-10水平和mRNA表达,同时降低了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的蛋白表达(P<0.01或P<0.05).结论:木香烃内酯对UC小鼠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状态,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抑制TLR4/NF-κB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通腑宣肺汤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6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腑宣肺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不同时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呼吸功能[氧合指数(PaO2/FiO2)]参数、病情程度(APACHEII评分)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7 d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18、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d、7d后观察组PaO2/FiO2参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7 d后观察组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与对照组12.2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腑宣肺汤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病情程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18、NF-κB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结肠组织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6组,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制备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并评分,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及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评分,血清IL-8、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及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评分,血清IL-8、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阳性对照组及四神丸中、高剂量组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四神丸可明显降低脾肾阳虚型UC模型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下调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改善结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 (NF-κB)调控自噬在高脂饮食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饮食组(HFD组)、DSS组、DSS+高脂饮食组(DSS+HFD组),每组12只。采用体质量差值、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组织病理学结果评估小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炎症程度,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实时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和LC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DSS+HFD组体质量差值小于Control组和DSS组(均P <0.05)。DSS+HFD组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大于Control组和DSS组(均P <0.05)。DSS+HFD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以及结肠组织NF-κB mRNA水平高于Control组和DSS组(均P <0.05)。DSS+HFD组结肠组织LC3 mRNA水平低于Control组和DSS组(均P <0.05)。DSS+HFD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Control组(P <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海马与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IκB)激酶β(IκB kinase beta,IKKβ)、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NF-kappa-B inhibitor alpha,IKB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IBS-D的机制。方法 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束缚联合番泻叶灌胃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艾灸组予以艾灸“天枢”“上巨虚”,每日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7 d。治疗后,观察大鼠稀便率和直肠扩张所引起腹部回缩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的最小容量阈值;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WR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下降(P<0.05),稀便率明显升高(P<0.05);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AWR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稀便率明显下降(P<0.05);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艾灸“天枢”“上巨虚”改善IBS-D大鼠腹泻症状和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艾灸抑制海马与结肠组织 IKKβ/IKB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脑-肠轴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血清转化生长因β(TGF-β)、白介素13(IL-13)的影响。方法:将3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组(B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肺间质纤维化两组及健康对照组(C组)血清TGF-β、IL-13进行测定。结果:A、B两组血清TGF-β及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 <0.05, P<0.05)。治疗后B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血清TGF-β、IL-13水平均低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TGF-β、IL-13水平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 )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细胞因子的紊乱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有密切关系,红霉素可影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炎症反应,改善缺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海马区域神经炎症,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连续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 mg/kg 5 d,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d,与模型组小鼠同日处死取材。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小鼠海马内神经炎症相关因子NF-κB,凋亡相关因子PARP1、Caspase-3、Drp1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海马NF-κB表达水平(1.81±0.62)较对照组(1.21±0.2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Caspase-3表达水平(1.05±0.22)较对照组(0.81±0.1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Drp1表达水平(1.18±0.21)较对照组(0.85±0.2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LC3-Ⅱ表达水平(1.76±0.71)较对照组(1.16±0.2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PARP1表达水平(1.17±0.35)较对照组(1.62±0.4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TP造模可以诱导NF-κB介导的海马神经炎症发生,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1、Drp1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构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模型, 从芳香烃受体(AhR)角度, 观察清肠化湿方对白细胞介素-22(IL-22)分泌及黏蛋白-2(MUC-2)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表达的作用, 阐述其缓解小鼠UC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DSS构建UC小鼠模型, 每日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形状、隐血情况, 同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给药结束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情况,qPCR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AhR的mRNA。Western blot检测结肠MUC-2、AhR、细胞色素P4501A1酶(CYP1A1)、IL-22、Claudin4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小鼠DAI评分上升(P < 0.01), 结肠长度缩短(P < 0.01), 结肠黏膜病理受损情况严重; AhR的mRNA表达下降(P < 0.05), IL-1β、TNF-α、IL-6的mRNA表达上升(P < 0.05,P < 0.01);MUC-2、AhR、CYP1A1、IL-22、Claudin4蛋白表达下降(P < 0.05, P < 0.01)。与模型组比较, 美沙拉嗪组、清肠化湿方组DAI评分降低(P < 0.01), 结肠长度变长(P < 0.01), 结肠黏膜病理情况改善; IL-1β、TNF-α、IL-6的mRNA表达下降(P < 0.05,P < 0.01);MUC-2、CYP1A1、Claudin4蛋白表达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 清肠化湿方组AhR的mRNA表达上升(P < 0.05),AhR、IL-22蛋白表达升高(P < 0.01)。与清肠化湿方组比较, 清肠化湿方+TMF组小鼠DAI评分上升(P < 0.01);结肠长度缩短(P < 0.05);结肠黏膜病理受损情况严重; IL-1β、TNF-α、IL-6的mRNA表达上升(P < 0.01);MUC-2、AhR、CYP1A1、IL-22、Claudin4蛋白表达下降(P < 0.01)。 结论  清肠化湿方能够激活AhR, 上调CYP1A1表达, 促进IL-22生成, 抑制炎症水平, 同时增加MUC-2及Claudin4的表达, 从而缓解U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各11只。实验第1天开始,除空白组外每组进行腹腔注射同剂量MK-801(0.3 mg/kg)制备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同时,阳性药组腹腔注射利培酮,银杏叶提取物组灌胃银杏叶提取物,1次/d,给药15 d,末次给药后1 h,进行行为学检测,Morris水迷宫实验(学习记忆)、旷场实验(阳性症状)、强迫游泳实验(阴性症状)。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多、穿越平台次数减少,阳性药组和银杏叶提取物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运动总路程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均使小鼠的自主活动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延长,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及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用MK-801制备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不能改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的阳性症状,可能与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脑内神经递质(DA、NE、5-HT)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顺铂致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终浓度为10 μmol/L的顺铂处理SGC-7901细胞12 h后,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中TLR4和NFκB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无义序列和TLR4 siRNA序列,分别转染至SGC-7901细胞,即无义序列转染组(Scramb-Anti-TLR4 group)和TLR4 siRNA序列转染组(Anti-TLR4 group)。顺铂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LR4、NFκB、Bax、Bcl-2、Activecaspase-3和GAPDH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结果 顺铂处理后TLR4(t=14.070,P<0.001)和NFκB(t=17.660,P<0.001)的表达显著增加。与Scramb-Anti-TLR4组相比较,Anti-TLR4组在顺铂处理后TLR4(t=16.810,P<0.001)和NFκB(t=15.040,P<0.001)表达显著下降;Bax(t=17.870,P<0.001)和Activecaspase-3(t=8.881,P<0.001)表达显著升高,Bcl-2(t=17.300,P<0.001)表达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t=4.122,P<0.001)和坏死率(t=9.367,P<0.001)显著升高。结论 顺铂可以激活胃癌SGC-7901细胞的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可以增强顺铂的致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6(TRPC6)与SGC-7901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以是否加入TGF-β1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实验组是否加入SKF96365抑制剂分为TGF-β1和TGF-β1+SKF96365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RPC6在对照和TGF-β1组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PC6和增殖指标在对照组、TGF-β1组和TGF-β1+SKF96365组中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RPC6蛋白在TGF-β1组中表达升高(P<0.05)。抑制TRPC6蛋白表达,增殖指标在TGF-β1+SKF96365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抑制TRPC6蛋白表达可降低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5-甲基四氢叶酸(5-MTHF)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干预特性和可能机制。 方法 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2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48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5-MTHF低剂量组(0.5 mg/kg)和5-MTHF高剂量组(2 mg/kg),每组12只。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活性叶酸、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内皮因子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采用qRT-PCR法检测大鼠主动脉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P<0.05),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C-C)含量增加(P<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降低(P<0.001),主动脉中有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脂质斑块弥漫,提示大鼠动脉粥样硬化造模成功。模型组血清活性叶酸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77.47%(P<0.001)。与模型组相比,5-MTHF低剂量组、5-MTHF高剂量组血清活性叶酸水平升高(P=0.042,P<0.001),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P=0.046,P<0.001);5-MTHF低剂量组大鼠的血脂异常、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炎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NF-κB p65和LOX-1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改善(P>0.05);5-MTHF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和LDC-C含量降低(P=0.023,P=0.036),HDL-C含量升高(P=0.035);NO浓度、NOS和SOD活力增加(P=0.035,P=0.022,P=0.04);MDA、TNF-α、IL-6、ET-1含量降低(P=0.022,P=0.045,P=0.024,P=0.045),GSH-Px活力明显增强(P=0.007);LOX-1 mRNA表达下调(P=0.038),NF-κB p65 mRNA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THF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无消退作用,但高剂量5-MTHF可减少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斑块中泡沫细胞聚集。 结论 5-MTHF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异常、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泡沫细胞聚集和平滑肌细胞增生,但未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和下调LOX-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氧暴露法(85%)建立新生SD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肺组织含水量,对肺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 、IL-8、TNF-α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 (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高氧抑制肺泡发育,肺泡数量减少,肺泡间隔增加,肺组织毛细血管形态不规整;大黄素治疗组大鼠体重较模型组增加(P<0.05),肺组织含水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外周血IL-1β、IL-8、TNF-α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肺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IL-1β、IL-8、TNF-α含量降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κB p65表达升高,大黄素组NF-κB p65表达下调(P<0.05).结论 大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新生大鼠肺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衰老对于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青年(6~8周)和老年(56周)各10只,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共4组,每组5只),实验组予葡聚糖硫酸钠(DSS)饮用水,对照组予自由饮用水7 d,第8天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相对表达量,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电泳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E-cadherin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老年DSS小鼠体质量下降更明显(t=3.679,P=0.006),疾病活动指数更高(t=2.496,P=0.037),病理表现更严重(U=0.000,P=0.008)及IL-6表达增加(U=4.000,P=0.191)。电镜观察老年对照组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结构不连续,老年和青年DSS小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模糊,破坏明显。老年实验组小鼠结肠组织E-cadherin(t=0.184,P=0.863)和occludin表达(t=0.399,P=0.710)低于青年实验组。结论 衰老会加重DSS诱发的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与衰老相关的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黏附连接损伤,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