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0例,中医组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西医组则给予口服抗菌药物和吸奶器吸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WBC、CRP、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医组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消肿解毒软膏联合蓝丁格尔乳腺治疗仪外治对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及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制消肿解毒软膏外敷患处联合蓝丁格儿乳腺治疗仪治疗,日1次,治疗3 d。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口服治疗,一次0.5 g,日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 d后对疼痛、肿块大小、肿块范围及体温、血常规、CRP进行检测,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红肿疼痛症状均有改善,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均下降,治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肿解毒软膏联合蓝丁格尔乳腺治疗仪外治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手法通乳配合平衡火罐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单独头孢西丁钠抗炎,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法通乳配合平衡火罐疗法。结果 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3%,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总满意率实验组为100%,对照组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法通乳配合平衡火罐疗法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科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满意度,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蒜、芒硝外敷并定时排空乳汁治疗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28 例早期哺乳期急性 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 228 例采用大蒜、芒硝外敷并定时排空乳汁治疗,对照组 100 例采用硫酸镁湿热敷并 定时排空乳汁治疗,3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1~2 个疗程,观察并比较 2 组肿块明显变小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时间及临床疗 效。结果 治疗组肿块明显变小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时间少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愈率 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蒜、芒硝外敷配合定时排空乳汁可有效治疗急性乳腺炎,且不需 停止哺乳,痛苦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乳方内服辅助手法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行通乳方内服辅助手法按摩治疗。结果:治疗1 w后痊愈18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内服通乳方辅助手法按摩能有效治愈哺乳期乳腺炎。  相似文献   

6.
张春兰 《中原医刊》2005,32(18):62-62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乳腺病中的常见病,其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的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炎症有时会迅速发展,形成乳腺脓肿,可能会使病程迁延难愈,形成包块。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光电离子治疗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2例有典型临床表现而确诊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2次/d,30min/次;观察组采用乳腺湿热敷治疗2次/d,30min/次;2组均给予抗炎等常规治疗,5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唐玲  高洪霞 《河北医学》2012,18(8):1132-113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门诊患者根据自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2例形成乳腺脓肿;对照组13例形成乳腺脓肿;观察组乳腺脓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脓肿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临床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并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常规的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发生耐药以及乳房结块等情况,远期疗效不佳[2]。急性乳腺炎在中医属"乳痈"范畴,治法主要有中药内服、手法按摩、中药外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哺乳期积乳及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乳管镜介入下乳导管冲洗治疗技术对17例哺乳期积乳(乳汁淤滞)及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结果:治疗后88.2%包块立即消失,24 h内包块消失100%,体温24 h恢复正常达94.1%,24 h后恢复哺乳。结论:乳管镜冲洗及介入治疗是哺乳期积乳症及(或)早期急性乳腺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常规西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衢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清利消痛中药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关节肿痛积分,尿酸(uric acid, UA)。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FBG(t=3.684)、2hPG(t=2.163)、HbA1c(t=3.938)和TG(t=8.421)、TC(t=2.011)、HDL-C(t=3.437)、LDL-C(t=5.160)、炎症指标ESR(t=3.109)、CRP(t=3.826)及关节肿痛积分、UA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 <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药物方案对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更佳,可缓解疼痛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及尿酸水平,并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浩鑫 《中外医疗》2009,28(5):97-97
目的总结评价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方法西医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早期,未形成脓肿的患者。中医诊断"乳痈",证属肝郁、胃热。50例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治愈40例(80%),好转7例(14%),未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以此方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加之排空乳汁,调节情致,饮食节制,少食肥甘原味,少食汤汁的措施,能有效地控制乳腺炎症,防止乳腺脓肿形成,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子午流注择时耳穴压豆对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阳虚体质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9月期间宁波市中医院妇科治疗的70例阳虚体质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药物治疗(西药黄体酮注射液20 mg或40 mg肌注+中药寿胎丸加减口服);研究组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择时耳穴压豆。比较2组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阳虚体质评分及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候积分、阳虚体质改善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阳虚体质评分为(26.77±12.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54±13.94)分,t=3.717,P<0.01];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为0(0,1),低于对照组[1(0,2),Z=-2.543,P<0.05];研究组阳虚体质改善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86%、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28.57%、65.71%,χ2=8.289、6.873,均P<0.01)。结论 子午流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疏通排积乳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实行不打针、不吃药,使用疏通排积乳的护理干预,即可迅速缓解症状。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00%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12±0.42)d,明显比对照组(7.23±0.84)d短(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0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TNF-α、CRP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相比之下观察组提高幅度或降低幅度明显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实施疏通排积乳治疗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益肾祛瘀方治疗先兆流产伴宫腔积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温州市中医院治疗的先兆流产伴宫腔积血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63例)和联合组(63例)。西医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益肾祛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超声指标、妊娠结局、性激素、糖类抗原125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均明显下降,联合组低于西医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超声指标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的子宫螺旋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水平高于西医组,阻力指数低于西医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和糖类抗原125水平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的孕酮、雌二醇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于西医组,糖类抗原125水平低于西医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低于西医组(均P<0.05)。联合组保胎成功率为93.65%,西医组仅为80.9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益气活血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予心肌梗死标准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细胞外容积(ECV)和纵向弛豫时间(T1)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P<0.01),观察组在改善胸部刺痛、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少华、活动后劳累、自汗、肌肤甲错及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Lp-PL...  相似文献   

17.
冯晓华 《中外医疗》2012,31(26):3-4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母婴分离产妇12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产后开始连续5d进行中医穴位按摩,对照组则进行常规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充足时间、5d产妇乳房胀痛程度的主观评分、乳房硬度、母乳喂养率及乳腺炎的发生率。结果通过中医穴位按摩两组泌乳时间、泌乳量充足时间、5d产妇乳房胀痛程度的主观评分、乳房硬度、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穴位按摩可明显减轻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硬度,使泌乳时间提前,母乳喂养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疗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治疗+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给予抗生素联合中药内服及外敷配合乳房按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