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对安氏Ⅱ类骨性错患者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60例安氏Ⅱ类骨性错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Twin-block联合直丝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矫治器治疗。观察2组矫治前、矫治后12个月、36个月硬组织指标(SNA、SNB、ANB、U1-NA夹角、U1-NA距离、L1-NB距离、L1-NB夹角、U1-L1夹角)和软组织测量指标[UL-U1、LL-L1、覆盖(over jet)、覆(overbite)、上唇突点至E 线的垂直距离(E-upper-lip)、下唇突点至E 线的垂直距离(E-lower-lip)、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的变化。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矫治后12个月、36个月U1-NA、U1-NA、L1-NB、L1-NB、覆盖、覆、E-upper-lip、E-lower-li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U1-L1、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Twin-block联合直丝矫治器可显著改善安氏Ⅱ类骨性错患者口颌以及面部软、硬组织关系,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和单纯拔牙固定矫治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期固定矫治;13例采用传统的单纯拔牙后使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在治疗前、Twin-block矫治完成后以及全部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Pancherz测量分析法进行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分别比较前导矫形组、单纯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以及2组的组间差异。结果 前导矫形组下颌骨长度增加并向前移动,上切牙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向后方移动,下切牙、下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下颌骨的位置均向前方移动,覆盖减小(P<0.05)。单纯拔牙组上、下颌骨的位置、髁突位置及下颌骨的长度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在前牙覆盖的纠正中,前导组牙性因素占39.5%,骨性因素占60.5%,拔牙组牙性因素占86.9%,骨性因素占13.1%;在磨牙关系的纠正中,前导组牙性因素占44.9%,骨性因素占55.1%,拔牙组牙性因素占90.3%,骨性因素占9.7%。结论 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与单纯拔牙固定矫治相比,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中,疗效近似,但能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骨性侧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后患者软、硬组织改变及稳定性。方法 选择20例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9~14岁,平均11.05岁。所有患者均行T4K矫治器治疗12个月。观察矫治前、矫治后12个月、36个月软、硬组织变化,评价T4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稳定性。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12个月,硬组织指标U1-NA、U1-NA、L1-NB、L1-NB 显著减小(P<0.05),U1-L1显著增大(P<0.05);软组织指标UL-U1、LL-L1显著增大(P<0.05),覆盖、覆、上唇突点至E 线的垂直距离、下唇突点至E 线的垂直距离显著减小(P<0.05),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显著增加(P<0.05)。矫治后36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后12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可纠正患者不良口腔习惯,改善口颌以及面部软、硬组织关系,远期效果好,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anderⅢ矫治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后软、硬组织变化和垂直向相关性。方法:选择32例拟行SanderⅢ矫治器矫治的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观察矫治前、矫治12个月后软、硬组织变化,分析软组织与垂直向的相关性。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12个月后SNB缩小(P<0.05),ANB、 A-PTV、Go-Me增加(P<0.05),软组织指标LL-LI增加(P<0.05),LL-EP减少(P<0.05),矫治后L1/MP缩小(P<0.05),U1E-PTV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UL-UI与倾斜角、U1E-PP、U6E-PP呈正相关(P<0.05),LL-LI与倾斜角、U1E-PP、U6E-PP呈负相关(P<0.05),Sn-UL/FH与U6E-PP呈正相关(P<0.05)。结论:SanderⅢ矫治器可有效矫正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软、硬组织畸形,唇部形态随硬组织骨性关系改善而趋于协调,软组织指标与硬组织垂直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使用SGTB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打鼾合并下颌骨后缩的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上气道的三维变化以及舌骨位置变化。方法: 选择25例下颌骨后缩伴打鼾患者,采用 SGTB矫治器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锥形束 CT(CBCT),应用 Dolphin 11.95 软件进行气道三维测量,分析并比较功能矫治前后患者上气道的变化。利用Mimics 17.0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比较治疗前、后下颌骨及舌骨位置的变化。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治疗后,患者上气道总体积、鼻咽体积、口咽体积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会厌顶平面(TE)上气道的截面积较治疗前增大,会厌顶平面、会厌底平面横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舌骨位置较治疗前水平前移2 mm,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TB功能矫治器治疗能显著增加下颌骨后缩儿童上气道体积,改善患者呼吸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上气道的变化,观察不同舌位置患者矫治前、后气道的变化。方法: 选择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平均年龄(11.3±0.89)岁,分为对照组(12例)和试验组(21例),试验组按锥形束CT(CBCT)显示的舌位置又分为舌低位组及舌高位组。试验组使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矫治。试验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个月后拍摄CBCT,对照组在第1个月和第8个月拍摄CBCT。利用Dolphin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口咽处气道体积以及最小横截面积的变化。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8个月后,对照组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均无显著变化,而试验组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均显著增大(P<0.001)。舌高位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舌低位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与治疗前相比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 Twin-block能够显著增加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下颌前移与气道改善不呈正相关,但在前移过程中,舌位正常有助于气道开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2例错牙合畸形患儿资料,采用安氏分类法分为Ⅰ类(42例)、Ⅱ类(38例)和Ⅲ类(32例)。利用口腔B超测量舌体积,头颅侧位片评估舌骨位置,锥形束CT(CBCT)测量气道容积和评估颌面部形态。对患儿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Ⅲ类患儿舌体积显著大于Ⅰ类和Ⅱ类(P<0.05);Ⅱ类患儿H-FH、H-MP显著大于Ⅰ类和Ⅲ类,H-VL显著小于Ⅰ类和Ⅲ类(P<0.05);Ⅲ类患儿H-FH、H-MP显著小于Ⅰ类,H-S显著大于Ⅰ类(P<0.05);3组患儿V从小到大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V从小到大依次为Ⅲ类、Ⅰ类、Ⅱ类,Ⅲ类患儿V显著小于Ⅰ类和Ⅱ类(P<0.05);3组患儿SNB角从小到大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ANB角从小到大依次为Ⅲ类、Ⅱ类、Ⅰ类,组间差异显著(P<0.05);患儿舌体积与V、V、 SNB呈正相关,与H-FH、ANB呈负相关(P<0.05);H-FH和H-MP与SNB角呈负相关,与H-MP和 ANB角呈正相关(P<0.05);患儿V与SNB角呈负相关,V与ANB角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较大,舌骨向上移位,鼻咽容积较小。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较小,舌骨向下移位,口咽容积较小。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具有相关性。正畸治疗时,应重视下颌骨后退对上气道形态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的美观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24例,其中,实验组(n=1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n=12)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正畸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及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采用SPSS 20.0软件包中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头影测量指标SNA、SNB、ANB、U1-SN、L1-MP值均发生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2组参数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美观性、舒适度、便捷性、咀嚼效能以及语言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为8.8±0.5分(P>0.05)。结论: 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对联合治疗的美观舒适性及效果较为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反向Twin-block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治疗中的临床矫治效能。方法 使用反向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0例,测量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头影测量数值。结果 患者治疗后∠SNA增加(3.18±2.58)°,∠ANB增加(3.57±1.26)°,Wits值增加(3.66±2.72)mm,∠U1-SN增加(8.12±7.67)°,∠L1-MP减小(-2.91±4.00)°,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反向Twinblock矫治器针对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有效解除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使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成功的60例骨性Ⅱ类错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Twin-block组、Activator组和Herbst组,每组均为20例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和功能矫治完成后(第一恒磨牙建立中性(牙/合)关系)对每位患者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对其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功能矫治器治疗后,矢状向关系上ANB角、SNB角、Go-Gn、Co-Gn、L1-MP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向关系上N-Me、ANS-Me、S-Go、SN-MP及Co-Go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与Twin-block组、Activator组相比,Herbst组患者下前牙的唇倾(L1-MP)更明显,但抑制上前牙前倾(U1-SN)的效果不明显.3组患者上颌向前生长(Ptm-A)及垂直向变化(OB、N-Me、ANS-Me、S-Go、Co-Go)无明显差异.结论 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早期矫治机制是相似的,但Herbst矫治器对下颌的矫形和下前牙的唇倾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Invivo5软件测量成人骨性Ⅲ类错口咽气道容积大小和舌骨位置,分析上、下颌骨的位置对气道的影响,为正畸临床评估口咽气道容积及舌骨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筛选CBCT资料,按纳入标准和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筛选出60例骨性Ⅰ类错作为对照组;将成人骨性Ⅲ类错分为上颌后缩组和下颌前突组,每组60例。采用第三方软件Invivo5将CB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三维坐标系,应用测量工具测量口咽气道及舌骨位置,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上述3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成人骨性Ⅲ类下颌前突组分别较上颌后缩组、骨性Ⅰ类组口咽气道容积大(P<0.05),但骨性Ⅲ类上颌后缩组与骨性Ⅰ类组口咽气道容积无显著差异(P>0.05);舌骨矢状向位置由前到后为骨性Ⅲ类下颌前突组、骨性Ⅲ类上颌后缩组、骨性Ⅰ类组(P<0.05);舌骨垂直向位置,骨性Ⅲ类下颌前突组显著高于上颌后缩组、骨性Ⅰ类组(P<0.05),但骨性Ⅲ类上颌后缩组与骨性Ⅰ类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人不同骨性错畸形上气道三维特征不同,下颌骨矢状位置、长度较上颌骨对口咽气道容积、形态、走向、舌骨矢状位置影响更为显著。CBCT及Invivo5是评价上气道的实用工具,可为正畸临床评估骨性错患者上气道三维结构及舌骨位置、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的变化,从三维方向上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机制。方法:选取14例恒牙列早期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0~12岁,平均10.9岁,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前、后,进行CBCT三维扫描,采用Dolphin 11.0对骨组织及牙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三维坐标体系,选择23个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前方牵引后,A-冠状面的距离、SNA、ANB均显著增大 (P<0.01);A-水平面的距离显著增大 (P<0.05),ANS-PNS增大,有显著差异 (P<0.05),上颌骨向前、向下生长。Po-S-N显著增大(P<0.01),SNB显著减小 (P<0.05),提示颏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生长得到抑制。U1j-冠状面的距离显著增大(P<0.01),提示上切牙前移;U1牙长轴-SN交角显著增大 (P<0.05),提示上切牙唇倾。U6j-水平面的距离、U6j-冠状面的距离均显著增大(P<0.05),提示上颌磨牙近中移动、伸长。额颌缝等4条骨缝三维方向上均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后,经CBCT三维测量,证实翼腭缝等骨缝的生长改建在上颌骨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颌骨及上颌牙明显向前、向下生长;下颌骨生长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功能矫治后上颌切牙位移及牙槽骨改建情况。方法:选择使用高位头帽肌激动器(HGAC)和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成功的30例骨性Ⅱ类下颌骨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HGAC组和Twin-block组,每组15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拍摄锥形束CT(CBCT),观察上颌中切牙在牙槽骨内的相对位置变化及牙槽骨改建情况。采用SPSS 20.0 软件包对治疗前、后唇腭侧牙槽骨厚度、中切牙及牙槽骨角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在水平方向上,HGAC组和Twin-block组中切牙切缘均发生舌侧移动,而HGAC组根尖发生舌侧移动,Twin-block组根尖发生唇向移动;在垂直方向上,所有患者中切牙切缘均发生向下移动,根尖发生向上移动,但HGAC组切缘垂直方向向下移动较少,根尖垂直方向向上移动较多。HGAC组多数位点牙槽骨厚度增加,而Twin-block组唇侧牙槽骨厚度均减少,腭侧牙槽骨厚度增加。2组牙槽骨总厚度均增加,但Twin-block组牙槽骨总厚度增加更多,HGAC组牙槽骨角度减小更多。结论:2种功能矫治器均可使上切牙区牙槽骨发生积极的生长改建。HGAC在对上切牙实现控制性倾斜内收的同时,可使切牙有一定程度的压入,同时使上切牙区牙槽骨生长角度发生一定变化,而这种变化有利于改善Ⅱ类骨面型。Twin-block可使上切牙倾斜内收,提示在Twin-block功能矫治后行固定正畸内收前牙时,需更加注意前牙转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2~14岁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作为实验组(n=27),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无错畸形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拔牙矫治,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图像采集,对照组于体检时进行CBCT拍摄,使用Mimics 20.0软件处理数据。观察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髁突位置相关指标关节前间隙(Sa)、关节上间隙(Su)、关节后间隙(Sp)与上气道结构相关指标气道总体积(V)、鼻咽体积(V)、腭咽体积(V)、舌咽体积(V)、喉咽体积(V)、口咽体积(V)、口咽段气道最小截面积(SMIN)、上气道于硬腭平面处矢状直径(APHP)、上气道于软腭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SP)以及上气道于会厌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TE)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Sa显著大于对照组,S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Su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关节间隙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实验组Sa大于本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Sp及Su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间隙指数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前V、V、V及SMIN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V、V、V、APTE、APHP及APS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V、V、APHP及APTE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V、V、V、SMIN及APSP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拔牙治疗后,随着咬合关系、下颌平面及咬合平面变化,髁突前间隙减小,髁突位置由后退位恢复至中位,气道结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大。拔牙矫治可使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髁突位置前移,上气道体积增加。  相似文献   

15.
黄纯  温馨  黄乐  赵宁 《上海口腔医学》2022,31(5):550-555
目的: 应用颅面部锥形束CT(CBCT)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上、下颌后牙倾斜角度、牙弓及基骨弓宽度进行分析,通过模拟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分析上、下颌矢状向变化对上、下颌骨宽度协调关系的影响,对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治疗中上颌牙弓扩大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20例,Ⅰ类个别正常患者20例,共4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拍摄颅面部CBCT,使用Mimics 20.0软件测量2组患者第一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上、下磨牙牙弓宽度及磨牙间基骨弓宽度。对Ⅲ类错患者上颌前方牵引进行三维模拟,对上、下颌骨矢状关系改变后的牙弓和基骨弓宽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Ⅲ类错患者上颌磨牙颊侧倾斜,下颌磨牙舌侧倾斜 (P<0.01);Ⅲ类和Ⅰ类错患者下颌基骨弓宽度无显著差异,上颌基骨弓宽度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P<0.01),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 (P<0.01);而上、下颌牙弓宽度2组间无显著差异。上颌模拟前移3 mm时,Ⅲ类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显著大于下颌 (P<0.05);上颌模拟前移4 mm时,上、下颌牙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大于Ⅰ类患者 (P<0.05);上颌模拟前移2 mm时,上颌基骨弓宽度和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P<0.05);前移3 mm时,上颌基骨弓宽度和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恒牙早期骨性Ⅲ类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颌基骨宽度不足,上颌磨牙颊向和下磨牙舌向代偿性倾斜;但在上颌前牵引矫形治疗中,上、下牙弓和基骨弓宽度的协调程度随着上颌前移及下颌后下旋转的量而改变。上、下颌骨的矢状向变化是上颌骨是否需要扩弓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如变化量超过3 mm,多数患者不需要在前方牵引治疗中配合上颌扩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上下颌联合快速扩弓结合 MBT 直丝弓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进行上下颌联合快速扩弓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结束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模型测量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宽度和牙弓周长均增加,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在前磨牙区,牙弓前段深度减小(P <0.05)。联合扩弓在骨性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无差异(P >0.05),U1-SN、U1-NA 减小,L1-MP、L1-NB 增大(P <0.05)。结论:上下颌联合扩弓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拥挤并保持良好的咬合状态,颌骨在垂直方向上没有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