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 扩增多房棘球蚴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1(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1,ND1)基因全序列,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建立检测多房棘球蚴感染的PCR方法,应用于人和动物感染多房棘球蚴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 根据多房棘球绦虫线粒体DNA全序列,设计引物扩增ND1基因并进行测序,获得多房棘球蚴ND1基因全序列.对该序列与其它常见棘球绦虫的ND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多房棘球蚴线粒体ND1基因序列与国外报告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同源性达到98.8%,与细粒棘球绦虫的同源性为86.2%,与少节棘球绦虫的同源性为84.6%,与伏氏棘球绦虫的同源性为87.0%.结论 多房棘球蚴线粒体ND1基因与其他棘球绦虫相应基因存在显著差异.PCR方法可以用于多房棘球蚴感染的快速检测和鉴定. 相似文献
2.
多房棘球绦虫特异性和保护性抗原的研究是多房棘球蚴病免疫和诊断的基础。由于天然抗原来源有限,应用受到限制,重组抗原的研制则可解决质量控制和抗原来源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多房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尤其是重组抗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甘肃合作牦牛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感染率1.6%。病理学观察,多房棘球蚴发育不良,无生发层与原头节存在,与人体多房棘球蚴病理观察相似。 相似文献
4.
新疆尼勒克县首次发现伊犁田鼠感染多房棘球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9年10月11-22日在新疆尼克县境内科古琴山南坡孟玛热勒林场进行野生动物度调查时,捕获并解剖野生伊犁田鼠916只,其中7只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76%,其中3只有发育完全的原头节;4只为发育不完全的雏囊可见完整角质层和生发层。但无原头节。伊犁田鼠体仙查获的多房棘球蚴为该绦虫中间宿主的一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细粒棘球蚴(Eg)或多房棘球蚴(Em)微囊对小鼠肝脏Em感染及致病的影响。方法收集Eg和Em原头节,分别体外成囊培养6周和8周。将60只C57雌性小鼠随机分为Em/Em感染组、 Eg/Em感染组、单纯Em肝脏感染组和假手术组等4组,每组15只。Em/Em感染组、 Eg/Em感染组、单纯Em肝脏感染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感染Em微囊50个(1×PBS缓冲液稀释至1 ml)、 Eg微囊50个(1×PBS缓冲液稀释至1 ml)、生理盐水1 ml,1个月后小鼠开腹,经肝门静脉注射感染2 000个(200μl)Em原头节;假手术组小鼠腹腔和肝门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腹腔感染前及感染后第1、 3和6个月尾静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中抗包囊囊液蛋白抗体情况。肝门静脉感染后1、3和6个月,每组各剖检5只小鼠,肉眼观察肝脏病灶感染情况,并进行量化计分。取各组小鼠大叶肝脏,进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灶组织情况。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体外培养6周的Eg微囊直径为300~500μm,培养8周的Em微囊直径为150~300μm。ELISA结... 相似文献
6.
伊宁县阿恰勒发现伊犁田鼠感染多房棘球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尼勒克县孟玛热勒林场发现伊犁田鼠 (Microtusilaeus)感染多房棘球蚴 (Echinococcus maltilocularis)为线索 ,伊犁州鼠防监测组 2 0 0 0年 6月~ 8月对伊宁县阿恰勒的科库尔琴和库尔赛塔乌勒山间沟谷进行了伊犁田鼠感染多房棘球蚴调查。该谷地南部和孟玛热勒林场博尔博松沟相连 ,北部与精河县大河沿子冬草场毗邻 ,调查地区位于北纬 4 4°13′~ 4 4°17′,东经 82°0 0′~ 82°15′,海拔高度在 180 0~ 2 4 0 0 m之间。伊犁田鼠多分布在沟谷冲积坡黑土层 ,鼠密度相对较高并呈点状分布于牧民牛羊圈附近或与长尾黄鼠共处同一栖息地。1… 相似文献
7.
新疆塔城地区多房棘球蚴的鼠类宿主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1991年由新疆的塔城、裕民、额敏和托里等4个县市采集各类鼠类4科11属14种共9832只。剖检结果发现有0.014%(1/6980)小家鼠(Mus musculus)和0.09%(2/2211)赤颊黄鼠(Citellus erythrogenys)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二者发育的多房棘球蚴均系不育囊,囊内没有原头节。小家鼠和赤颊黄鼠均是本虫在我国的鼠类宿主新记录,而赤颊黄鼠又是本虫鼠类宿主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重离子对肿瘤放疗比常规放疗更具优势,因为重离子放疗具有极佳的生物效应和剂量一致性。多房棘球蚴病具有肿瘤特性,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用重离子放疗作为多房棘球蚴病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LD50来评价原头蚴的死亡情况,应用光镜和投射电镜研究多房棘球蚴经X射线和碳离子电离辐射照射后形态结构变化。结果电离辐射使多房棘球蚴细胞质减少,生发层细胞深入到角质层内的绒毛消失。细胞器混乱并聚集,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大量消失,生发层细胞内出现大液泡。与X线相比,碳离子辐射对多房棘球蚴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多房棘球蚴经电离辐射后细胞结构和超微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提示电离辐射可抑制多房棘球蚴生长。碳离子电离辐射对多房棘球蚴的抑制作用比X线辐射照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蚴感染对C57BL/6小鼠肝和脾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 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低数量组(50个原头节/鼠)、中数量组(500个原头节/鼠)、高数量组(2 000个原头节/鼠),实验组取200μl含不同数量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混悬液,采用门静脉注射法建立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后4周,每组各取4只小鼠,取肝脏组织,常规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剩余4只小鼠取肝脏和脾脏,制备肝、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脾CD3^+T细胞、B细胞、NK细胞、NK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69^+T细胞、CD8^+CD69^+T细胞绝对数以及初始型CD4^+T (CD4^+Tn)细胞、效应记忆性CD4^+T (CD4^+Tem)细胞、初始型CD8^+T (CD8^+Tn)细胞、效应记忆性CD8^+T(CD8^+Tem)细胞和中心记忆性CD8^+T(CD8^+Tcm)细胞比例的变化。检测数据采用Flow-Jo软件分析,并做流式图。采用Graphad Prism 7.0软件进行作图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后4周,对照组小鼠肝无明显变化,低、中数量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减弱,部分病灶炎性反应逐渐转变为纤维化修复,形成小肉芽肿结节,呈点状或灶状坏死。高数量组小鼠肝内出现小囊泡,可见生发层结构,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小鼠肝CD3^+T细胞绝对数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0±0.04)×10^5、(3.81±0.14)×10^5、(3.02±0.12)×10^5、(2.98±0.03)×10^5,高数量组高于其他3组(P<0.05或0.01)。小鼠脾CD3^+T细胞绝对数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6.01±0.40)×10^5、(11.03±1.21)×10^5、(10.10±1.01)×10^5、(9.71±0.90)×10^5,高数量组高于其他3组(P<0.01)。小鼠肝CD4^+T、CD8^+T细胞和脾B细胞、CD8^+T绝对数高数量组高于其他3组(P<0.05或0.01)。小鼠肝CD4^+CD69^+T细胞绝对数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3±0.10)×10^4、(1.98±0.11)×10^4、(1.51±0.26)×10^4、(1.19±0.21)×10^4,高数量组高于其他组(P<0.05)。小鼠脾CD4^+CD69^+T细胞绝对数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10±0.41)×10^4、(8.91±0.80)×10^4、(8.20±0.41)×10^4、(6.81±0.50)×10^4,高数量组高于对照组(P<0.01)。肝、脾CD8^+CD69^+T细胞绝对数高数量组高于其他3组(P<0.05或0.01)。小鼠肝CD4^+Tn细胞比例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52±1.51)%、(19.3±2.09)%、(20.66±1.28)%、(23.62±2.84)%,对照组高于其他组(P<0.05或0.01)。肝、脾CD8^+Tn细胞比例对照组高于其他组(P<0.05或0.01)。肝、脾CD8^+Tcm细胞比例高数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数量多房棘球蚴感染C57BL/6小鼠,肝区域以CD4^+T细胞和CD8^+T细胞募集为主,而脾以B细胞和CD8^+T细胞募集为主。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和阿苯达唑治疗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碱与阿苯达唑联用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感染泡球蚴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苦参碱组、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另设空白组。小鼠泡球蚴病用药物治疗60天后,检测各小鼠泡球蚴湿重、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抑囊率,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苦参碱单独及与阿苯达唑联合用药均对小鼠泡球蚴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囊率分别为77.61%和89.88%),各治疗组泡球蚴的平均湿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接种泡球蚴的各组与空白组比较,胸腺普遍缩小而肝、脾增大(P<0.05)。结论苦参碱对小鼠泡球蚴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效果更好,说明两种药物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证实家犬体内是否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混合感染。方法 从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现场收购的30条牧羊犬,经麻醉后处死解剖,在1只雌性牧羊犬小肠内发现棘球绦虫成虫1万条以上,经显微镜观察,疑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混合感染。用Eg1f/r和EM-15/17EM引物分别对两种棘球绦虫的线粒体DNA特异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结果 形态学观察:细粒棘球绦虫孕节长大,生殖孔偏后,位于节片一侧中部。子宫有不规则的分支和侧突(侧囊),内含虫卵200~800个。多房棘球绦虫较短小,4~5体节。孕节中子宫呈简单的囊状,无侧囊。生殖孔开口于侧缘的前半部。线粒体12S RNA序列鉴定,扩增样本DNA经同源序列比较发现,与细粒棘球绦虫G1型具有相同的序列;扩增样本与多房棘球绦虫具有相同的序列。分别确定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两种虫种。结论 首次证实家犬体内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子线治疗大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疗效。方法雌性SD大鼠继发性泡球蚴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给予6-MeV线照射,剂量为20 Gy,共照射2次,每次间隔7 d,对照组不照射。放疗结束后30 d观察各组泡球蚴囊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泡球蚴呈不同程度的改变和破坏,结构异常,角质层、生发层普遍变性肿胀或分离脱落,育囊和原头节少见;对照组泡球蚴结构基本正常,角质层、生发层清晰,育囊内有数量不等的原头节。结论电子线有抑制泡球蚴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cox1、nad1等线粒体基因用于多房棘球绦虫虫种鉴定,克服了传统方法耗时、费力的缺点,并能保持较高灵敏性和特异性,还可承受大批量虫种鉴定工作,目前在多房棘球绦虫终宿主及中间宿主的感染筛查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介绍几种常用线粒体基因的结构特点、进化速度、相关研究结果,阐述研究现状及进展,探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和阿苯达唑(ABZ)单独及联合用药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疗效。方法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进行药物治疗,各治疗组药物用量分别为:ABZ组50mg/(kg·d);PTX高剂量组360mg/(kg·d);PTX低剂量组180mg/(kg·d);联合组ABZ50mg/(kg·d) PTX180mg/(kg·d);感染对照组(未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用小鼠灌胃针经口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治疗100d后(其间14只死亡),检测各小鼠泡球蚴湿重、抑囊率及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IL-2)和IL-10;并对泡球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PTX在体外能有效地杀灭原头节(高剂量组为100%),在体内对泡球蚴抑制作用虽较弱(高剂量组为37%),但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力。联合用药对泡球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囊率为88%,ABZ抑囊率为58%(P<0.05)。结论PTX联合ABZ治疗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疗效明显优于ABZ。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6种药物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体外培养泡球蚴的作用。方法泡球蚴体外培养5周后,收集囊泡,随机分为17组,每组约120~140个囊泡,分别加入不同药物进行培养,①单独用药组:阿苯达唑组(1μg/ml、10μg/ml)、伊曲康唑组(0.7 mg/ml)、伊维菌素组(1.75 mg/ml)、米替福新组(0.5μg/ml、2.5μg/ml和7.5μg/ml)、硝唑尼特组(0.1μg/ml、1μg/ml和10μg/ml)、利福平组(10μg/ml);②联合用药组:硝唑尼特联合阿苯达唑10μg/ml+10μg/ml组、10μg/ml+1μg/ml组、1μg/ml+10μg/ml组和1μg/ml+1μg/ml组;③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2μl/ml)和空白对照组。培养6周,观察囊泡塌陷情况,对囊泡进行计数,并绘制囊泡曲线。6周后停药,联合用药组连续观察3周、3个月和6个月,观察泡球蚴囊泡生长情况。将各药物组体外培养的泡球蚴接种于雌性BALB/c小鼠,饲养8周后处死并剖检观察小鼠腹腔内有无泡球蚴生长并称重,测试泡球蚴活力。结果伊维菌素、米替福新和利福平对泡球蚴无抑制或杀灭作用。阿苯达唑、伊曲康唑、硝唑尼特,及硝唑尼特与阿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人工接种泡球蚴(EM)昆明小鼠体内6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泡球蚴病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接种泡球蚴及生理盐水,持续观察260d,收集各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 (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5、IL10水平。 结果 实验组6种细胞因子水平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辅助性T细胞1(Th1)类细胞因子IL2水平在感染后 80d达到峰值,感染140d后迅速降低;TNFα水平在感染后40d较对照组明显上升,感染100d左右达到峰值,140d后迅速下降;IFNγ在感染80d后达到峰值,140d后缓慢下降;而在80d以前,辅助性T细胞2(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维持在较低水平;100d后,这3类细胞因子明显上升,其中IL4、IL10水平在100d达到峰值,IL5水平在140d达到峰值,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 结论 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与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共同参与了宿主抗棘球蚴免疫。感染早期以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感染中晚期转化为以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 相似文献
20.
Isabelle Anne Rossi M.D. M.P.H. Dominique Delay M.D. † Salah Dine Qanadli M.D. Ph.D. ‡ Andres Jaussi M.D. 《Echocardiography (Mount Kisco, N.Y.)》2009,26(7):842-846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is an invasive, tumor-like zoonosis, accidentally transmitted to humans. We present a case of recurrent inferior vena cava (IVC) syndrome due to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nd strongly suspected on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