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或24小时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组60例和24小时滴定组60例.对两组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与24小时滴定组比较,12小时滴定组的24小时镇痛缓解率明显提高;疼痛达稳态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滴定平均滴定剂量、镇痛起效时间及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方案对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是治疗癌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羟考酮缓释片与吗啡即释片在中重度癌痛患者滴定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Wanfang),以及结合手工检索。纳入羟考酮缓释片与吗啡即释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滴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偏倚风险评价,并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12项 RCT,合计1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1 h疼痛缓解率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优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16, 95%CI:1.64~6.08, P=0.0006);(2)4 h内疼痛缓解率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优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44, 95%CI:1.49~3.97,P=0.0004);(3)24 h疼痛缓解率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优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 95%CI:1.04~1.24, P=0.005);(4)滴定周期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较吗啡即释片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7, 95%CI:-1.14~-0.40), P<0.0001);(5)镇痛起效时间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较吗啡即释片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63,95%CI:-45.54~-13.73,P=0.0003);(6)便秘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低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9,95%CI:0.52~0.92,P=0.01);恶心呕吐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低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7,95%CI:0.45~0.73, P<0.00 001);在其他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缓释片组在1 h、4 h内、24 h的疼痛缓解率及滴定周期和镇痛起效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吗啡即释片组,羟考酮缓释片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剂量滴定,且便秘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吗啡即释片,是中重度癌痛滴定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即释片与单用吗啡即释片在重度癌痛滴定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重度癌痛患者60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即释片滴定)与实验组(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即释片滴定),对比两组的疼痛缓解率、平均滴定时间、功能状态、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结果:滴定24小时后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滴定3天及1周后,两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平均滴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滴定治疗3天后实验组功能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较轻(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即释片在重度癌痛滴定中能更快达到疼痛缓解,且对免疫功能抑制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商品名:奥施康定,简称羟考酮)和硫酸吗啡缓释片(商品名:美施康定,简称吗啡)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重度疼痛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将204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2例,分别接受羟考酮和吗啡镇痛治疗,每48 h进行 1次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用药后疼痛评分≤3分者为有效。对两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镇痛效果羟考酮组有效率79.4 %(81/102),吗啡组有效率75.5 %(77/1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5,P>0.05);对疼痛控制的起效时间羟考酮组比吗啡组更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16,P<0.05)。羟考酮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7 %(64/102),吗啡组为98.0 %(99/1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1,P<0.05)。结论 羟考酮和吗啡对重度癌痛控制效果相当,但羟考酮镇痛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癌痛进行即释吗啡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癌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进行即释吗啡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盐酸羟考酮片治疗,2组均治疗10 d。治疗后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比较2组的起效时间及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起效时间及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患者进行即释吗啡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可显著缓解病痛,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以缓释阿片类药物为背景的滴定方法的剂量调整时机和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评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滴定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 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24家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阿片类药物未耐受癌痛患者114例[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 分]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合并1次以上爆发痛且存在中重度以上疼痛(NRS≥4 分)患者87例,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调整的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12 h滴定组,n=45)和对照组(24 h滴定组,n=42)。试验组起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12 h后根据即释吗啡量调整剂量,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12 h内即释吗啡剂量。对照组起始剂量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h,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24 h后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24 h内即释吗啡剂量/2。比较两组24 、48、72 h的疼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即释吗啡补救镇痛情况及使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镇痛满意度。  结果  给药后24 、48 、72 h,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显示出较高的疼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在24 、48 及72 h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满意度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背景的滴定方案中,12 h调整剂量能有效减少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维持较高的镇痛缓解率和镇痛满意度,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滴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分级法对疼痛进行评分,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分别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和20mg,q12h进行滴定,即释吗啡片10mg处理爆发痛,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24h和48h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记录疼痛的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85例患者中,通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滴定后,1h、24h、48h疼痛明显缓解率分别为62.4%、88.2%和100%,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表现为轻中度恶心(22.4%)、呕吐(15.3%)和便秘(38.8%),均可控制,无尿潴留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滴定方式快速、有效、安全及便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羟考酮控释片在中重度癌痛滴定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1例既往未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中重度癌痛(疼痛评分>3)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42例)接受吗啡即释片10 mg q4 h滴定;B组(39例)接受羟考酮控释片10 mg q12 h为背景止痛药的滴定。后按照NCCN疼痛治疗指南的要求滴定,24 h后2组均根据吗啡使用总量调整羟考酮控释片用量。观察期为24 h,服药后1 h开始根据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4 h观察期内吗啡即释片组的疼痛缓解率为82.9%,羟考酮控释片组为87.2%;滴定4 h,吗啡即释片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8.3%,羟考酮控释片组为7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定12 h,两组疼痛缓解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口干、嗜睡、尿潴留,经过对症处理均可耐受。结论 羟考酮控释片作为止痛背景用药在中重度癌痛滴定中与吗啡即释片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止痛治疗的稳定性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罗通定用于治疗老年晚期癌痛患者中重度疼痛的治疗效果、疼痛自我效能感、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将160例老年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3例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B组53例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C组54例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用罗通定治疗,根据患者疼痛控制情况调整患者用药剂量,从而达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并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评定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感。结果:A组(硫酸吗啡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92.5%,B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8.7%,C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罗通定组)总有效率为94.4%,三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最终滴定剂量为(204.03±30.45)mg/天,C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最终滴定剂量为(163.67±25.49)mg/天,C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B组相比,C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P<0.05),但B组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自我效能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B组相比,C组的疼痛自我效能感更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嗜睡和便秘常见,其次是恶心、呕吐,无呼吸抑制及成瘾性的发生。结论:罗通定可增强盐酸羟考酮的镇痛、镇静作用,降低其抑制癌痛的用药剂量,两者联用在治疗老年晚期癌痛患者中重度疼痛方面安全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管理疼痛及疼痛相关症状的能力增强,具有重要的临床推荐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在老年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老年癌痛患者分成A组(n=37)和B组(n=33),A组患者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B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控制效果、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盐酸吗啡注射液控制胰腺癌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盐酸吗啡注射液滴定,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啡注射液滴定;记录两组患者完成滴定所需的平均时间、疼痛控制情况、滴定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组胺(HIS)、血浆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在7天内完成盐酸吗啡注射液滴定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研究组的疼痛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PGE2、5-HT、HIS、血浆SP、血浆β-E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GE2、5-HT、HIS、血浆S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浆β-EP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盐酸吗啡注射液控制胰腺癌晚期癌痛效果优于单用盐酸吗啡注射液,可显著减低疼痛相关因子PGE2、5-HT、HIS、血浆S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比较持续静脉泵入吗啡与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疼痛评分>4的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疼痛滴定后随机分为吗啡组(持续静脉泵入吗啡)与芬太尼组(芬太尼透皮贴)。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疗效、镇痛维持时间、爆发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吗啡组和芬太尼组的NRS评分分别为(1.9±0.8)分和(2.2±1.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患者每天平均镇痛维持时间为(22.7±0.4)小时,爆发痛每天发作(1.0±0.3)次;芬太尼组每天平均镇痛维持时间为(20.14±1.2)小时,爆发痛每天发作(1.5±0.6)次,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便秘多见,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两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吗啡及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3.
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在中重度癌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7例癌症晚期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癌性疼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1.4% vs 26.7%,P=0.024).硫酸吗啡缓释片重度癌性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1.4% vs 26.7%,P=0.016),治疗后,实验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61).结论: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可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其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于中度癌性疼痛患者可先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92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96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试验组96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血清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优于治疗前,血清指标P物质、β-内啡肽、5-羟色胺均改善明显,且试验组各疼痛积分及血清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29.17%、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率14.58%、总有效率72.92%,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比,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积分,促进其血清学指标恢复正常,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