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院合作,完善校院合作育人机制,深入推进医教协同培养,校院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制定教学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师带徒"形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传统"师带徒"培养模式时间和空间受限制的问题,真正实现校院一体化育人,提高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化医教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校院两级权力责任不明确、医院办学主体责任感不强、教学与医疗资源共享不畅、三阶段医学教育衔接不通畅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了学校医学教育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新时代深化医教协同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南通大学医学院结合学校实际,依托临床教学基地群,从校院共同研讨修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校院协同开展整合式PBL课程、校院协同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校院协同深化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积极开展校院协同育人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新医科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中医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提出“一核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职业素养”为核心,通过“医学与思想教育、基础教学与临床、专业学习与科研、临床医学与中医”相互融合,培养“思想素质高、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科研能力突出、中医情怀深”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同类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参考,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为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等方法,分析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构建五术融合的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医教结合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为契机,探索“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并以教师教学发展的实际成效和育人成效加以佐证。[结果]以五术融合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为基础,“培-研-赛”一体化进阶式的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的实施,能较好地补足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短板,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近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教学发展成效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充分证实了五术融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科学性和提升路径的有效性。[结论]医教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化,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教学保障的有效运行和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本项目经过对“培-研-赛”一体化进阶式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的探究,有效促进了“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推动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发展,推进了一流医学人才的培养,可作为医学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改善中医院校临床医学教育存在临床教师教学投入不足,临床资源应用不充分,基础-临床教学知识衔接不佳等问题,在医教协同和信息化技术促教的大背景下,文章探讨和思考如何采用“医教强联动,校院深融合”模式,借助智慧教学,促进和加强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医教协同是我国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思想.本研究在分析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温州医科大学校院深度融合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实践与成效,并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面改革“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校院合作、以强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全科理念、通科培养、三段三早、校院一体”模式。通过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开展“三段三早”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临床医学专科教育质量,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基层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医教协同背景,提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应从医教协同发展总体观出发,搭建基础与临床并重,有效融合的医学高等教育平台,形成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本文首先对医教协同的概念进行解析,指出医教协同重在“医教”,贵在“协同”;其次阐释医教协同的重要性,医教协同不仅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时代需求,更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最后根据学校多年探索,提出建立医教协同专家智库,构建医教协同校内教师与医院教师沟通平台,建设医教协同师资队伍,以及架构医教协同教学基地等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临床岗位胜任力和医德素养是应用型医学人才应具备的关键要素,医教协同是深化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结合学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探索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实践、早期接触临床递进式的“三早教育”路径,同时加强贯穿“三早教育”全过程的医学生医德素养培育,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训阶段打好基础。实践表明,递进式的“三早教育”模式及贯穿其全过程的医德素养培育,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学校阶段与医院阶段的衔接,提升培养质量,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紧扣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开展了“校院区贯通式”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隶属关系及紧密合作开展教学工作的特性,将学校、附属医院、社区医院三方融合贯通,由学校统筹管理“3+2”的两个阶段,将理论教学、实践培训及职业精神培养交替实施,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开展基层卫生服务,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地方医学院校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包括积极承担全科医师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教材质量.同时指出,地方医学院校在本科教学中应当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增加社区实践教学,大力推进全科医学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开展基层卫生服务,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地方医学院校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包括积极承担全科医师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教材质量.同时指出,地方医学院校在本科教学中应当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增加社区实践教学,大力推进全科医学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进行"四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建立不同面向的应用型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于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解决了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条块分割、教学中讲授与训练单一、人才培养支撑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此改革建立了一套强化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达到了提高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是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部分。 方法 总结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基地多年以来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师资培训中的经验。首先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医教协同”“三环式管理”“上下联动”的培训管理模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积极借助社会资源,提升区域全科医生诊疗水平以及采用“导师负责制”培养全科医生高水平、专业化的科研能力,达到“五证合一”。其次通过临床带教师资课程的系统培训,丰富带教师资的临床教学方法,提高带教师资的临床教学技能,包括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广州-伯明翰医联体”,进行个性化教学,传达“自我导向型学习”的教育理念。另外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以理论授课与社区医院见习相结合的形式,使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工作性质、实际运用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结果 建立了有特色的全科医师规培基地;为华南地区构建了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师带教师资队伍;引发医学本科生的兴趣,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全科医生。 结论 通过努力,我们将建设高质量的全科医学基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新医科背景下,培养适应医学检验技术快速发展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方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重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打造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双师队伍比例,突出办学特色。结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使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有明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服务地方健康产业的能力明显增强,专业特色进一步彰显,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民办院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结论:医学检验技术的信息化、标准化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出台,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全科医学的发展是分级诊疗实施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环节。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承担着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连续性医疗服务,管理人群涉及不同性别年龄及其所处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层面的健康问题。因此,全科医生的培养内容须涵盖医学相关的诸多领域。目前我国基本确立了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的最佳途径。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自2011年开展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积极致力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适应行业特点、满足患者需要的全科医生培养道路。经过近8年的实践,在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培训策略、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建立全科住院医师项目委员会管理队伍建设和严格师资队伍选拔方面完善培训体系;从优化导师管理并通过学员反馈优化医院及社区轮转方案提升培训质量;采取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特色多样化评估手段,阶段性稳步提升学员技能,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培养优秀全科医学人才。探索规范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为实现全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高等医学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研究新型医学教育模式,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通过实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加强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实践.结果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深受本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欢迎;实施模拟医院、校院(企)一体化培养,实现了学生与职业岗位的直接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结论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着力培养服务基层的专业技能人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新时代药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在总结分析我国中医药院校药学人才培养的规律、现状及院校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探讨一流药学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期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卓越药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医工结合”专业,该专业课程种类多,教学难度大,专业设备价格高、更新快,目前的教育投入远不能满足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训教学要求,必须走校院合作之路。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实践显示,分段渐进、理实一体、情景教学、工学结合等策略适合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教学;由此探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3.5+0.5+0.5+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