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CXCR2与人体免疫关系密切,多项研究表明CXCR2及其配体在结肠癌、乳腺癌、肝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在促进肿瘤生长、转移、血管生成等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2在多种肿瘤的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包括CXCR2拮抗剂SB225002在内的多种趋化因子拮抗剂在多项研究中都表现出了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等作用。文章对CXCR2及其配体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趋化因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在多种肿瘤中(包括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发现,CXCL12/CXCR4分子对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影响某些肿瘤的靶向转移,增强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影响肿瘤细胞的分泌行为,提示该轴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CXCL12及其受体CXCR4不仅在许多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转移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围绕CXCR4、CXCL12以及CXCL12/CXCR4轴在肿瘤增殖、侵袭、转移、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作用原理以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非随机的多步骤过程,肿瘤细胞的运动迁移、黏附、生长、新血管生成、特异性转移器官的归巢和逃避免疫等关键步骤.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趋化因子CXCL12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所构成的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多种肿瘤的播散和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CXCR2是趋化因子受体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CXCR2及其主要配体生长调节性癌基因-α(growth-regulated oncogene-α,GROα)和白介素-8(IL-8)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形成,而且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的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CXCR2及配体还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和独立预后因子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目前,抗CXCR2的各类药物正在进行各种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因此作为新的靶向分子有望成为特异性药物作用靶点,从而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远远高于其它系统恶性肿瘤,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细胞移位是相当多病理生理过程的基本步骤,包括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越来越多地研究认为肿瘤细胞通过化学趋化因子及其相应受体介导的化学趋化机制调节其生长和转移,趋化因子在恶性肿瘤中具有多方面作用,归纳为:①诱导白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调节免疫功能,尤其是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②引导肿瘤细胞迁移到特定部位;③调节血管生成;④直接活化肿瘤细胞,调控其恶性肿瘤相关的功能表现。近年研究发现,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构成的生物轴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的生长、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XCL12/CXCR4生物轴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关系密切,CXCL12的刺激促进CXCR4的表达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CXCR4持续高表达预示肿瘤的复发及预后不良;在CXCL12作用下,肿瘤细胞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亦显著增强,这些效应被CXCR4的抗体所拮抗。未来研究寄希望通过拮抗影响肿瘤转移的CXCL12与CXCR4等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作用来阻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转移,将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春浩  赵豪  李小毅 《癌症进展》2021,19(2):109-113,123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高度选择性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多种晚期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既往认为VEGFR2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但新近研究发现,阿帕替尼可以通过抗血管生成以外的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这些机制在抗肿瘤作用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Jiang YP  Wu XH 《癌症》2007,26(2):220-224
趋化因子CXCL12(C-X-C chemokine ligand 12)及其受体CXCR4(c-x-c chemokine receptor4)在胚胎发育、干细胞的迁移和各种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指导细胞运动的中心因素.最近发现肿瘤细胞的转移机制和白细胞的迁移相类似,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和分泌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表明CXCR4可能成为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靶目标.本文将对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肿瘤转移、进展中的作用以及与此相关的信号转导、调节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依赖其间质血管的生成。肿瘤间质中丰富的血管网 ,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营养及各种物质条件 ,并提供了肿瘤细胞转移的物质基础。因此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至关重要。自 1973年Folrman提出肿瘤血管生成因子概念以来 ,现已陆续发现了多种血管生成因子 ,如aFGF、bFGF、PDGF、VEGF等。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对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起着重要作用 ,在各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  相似文献   

10.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是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成员,它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和独特的分子结构,因具有神经营养、抑制新生血管、抗肿瘤等多种功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PEDF在实体肿瘤中抗血管生成作用逐渐引起重视,多项研究表明PEDF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现就其抗肿瘤的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112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层的结直肠癌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长径[<5 cm和≥5 cm分别为37.75%(211/559)、52.26%(289/553),χ^2=23.666,P<0.01]、大体类型[浸润、溃疡、蕈伞、隆起分别为37.04%(20/54)、47.52%(432/909)、34.33%(23/67)、69.51%(57/82),χ^2=13.787,P=0.003]、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分别为34.11%(102/299)、49.00%(317/647)、48.80%(81/166),χ^2=19.771,P<0.01]、错配修复缺陷(dMMR)[是和否分别为26.34%(64/243)、50.17%(436/869),χ^2=43.996,P<0.01]、神经侵犯[是和否分别为48.17%(421/874)、33.20%(79/238),χ^2=16.954,P<0.01]、脉管侵犯[是和否分别为79.16%(338/427)、23.65%(162/685),χ^2=327.493,P<0.01]以及术前癌胚抗原(CEA)[阳性(≥5 mg/ml)和阴性(<5 mg/ml)分别为52.87%(249/471)、39.16%(251/641),χ^2=20.162,P<0.01]和CA199[阳性(≥35 U/ml)和阴性(<35 U/ml)分别为59.33%(124/209)、41.64%(376/903),χ^2=21.465,P<0.01]分层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脉管侵犯和术前CA199阳性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13.006,95%CI 9.329~17.276,P<0.01;OR=2.194,95%CI 1.513~3.181,P<0.01),dMMR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OR=0.279,95%CI 0.190~0.411,P<0.01)。结论脉管侵犯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肿瘤标志物CA199的检测可以作为预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为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3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对于预后生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图以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淋巴结转移率≤28.66%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率>28.66%组患者肿瘤病理分型较差[93.3%(127/136) vs 76.8%(162/211),P=0.000],肿瘤位于全胃的比例较高[12.5%(17/136) vs 3.8%(8/211),P=0.002],肿瘤直径较大[49.3%(67/136) vs 27.5%(58/211),P=0.000],血清CEA浓度较高[33.1%(45/136) vs 22.7%(48/211),P=0.034],远处器官发生转移的几率较大[11.0%(15/136) vs 2.4%(5/21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位置(全胃)、肿瘤直径(>6.1 cm)、病理分化类型(分化较差)、血清CEA水平(>5 ng/ml)、血清白蛋白浓度(≤40 g/L)是导致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均P<0.05)。随访期间内有233例(67.1%)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33.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根治性手术、肿瘤单发、淋巴结转移率≤28.66%、M0、肿瘤直径≤6.1 cm、血清CA19-9≤37 U/ml的T3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好(均P<0.05),而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P=0.08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95%CI):1.487(1.139~1.941),P=0.004]、手术[HR(95%CI):1.741(1.205~2.515),P=0.003]、淋巴结转移率[HR(95%CI):3.053(2.293~4.065),P=0.000]、是否发生远处转移[HR(95%CI):1.766(1.043~2.991),P=0.034]是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类型、肿瘤直径、血清CEA浓度、远处器官发生转移是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T3期的胃癌患者,术前可以通过相关血液、影像检查,对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各项临床与病理学指标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了帮助。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与Ki-67增殖指数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性及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4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23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其术前血清标本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CA72-4、CA12-5水平及手术标本组织中的Ki-67增殖指数与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234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中发生错配修复蛋白缺失表达(deficient mismatchrepair,dMMR)的共29例(12.4%),错配修复蛋白正常表达(proficientmismatchrepair,pMMR)的有205例(87.6%)。在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dMMR组与pMMR组在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类型、分期、T分期、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4年南京大学鼓楼医院普外科结直肠癌患者201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20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肝转移4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CEA、CA199、CA125、肿瘤T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组织类型、糖尿病、肿瘤位置、吸烟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CEA、CA199、CA125、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糖尿病是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最大径、CEA、CA199、CA125、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糖尿病是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评价其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78例行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242)水平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直肠癌肿瘤浸润深度与术前CEA、CA242水平、肿瘤部位、最大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最大径、脉管癌栓、浸润深度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直肠癌患者术前的CEA水平和肿瘤最大径是肿瘤浸润深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深度和脉管癌栓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重要因素,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在第8版胃癌TNM分期中,淋巴结外侵犯被列为独立疾病登记变量之一,其阳性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相关病死率和复发率,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lymph node involvement,EC-LNI)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 386例胃癌患者,分析EC-LNI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2 386例胃癌患者中EC-LNI(+)333例(13.96%),EC-LNI(-)2 053例(86.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pT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神经受侵、Ki-67增殖指数、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CA)19-9及CA72-4表达情况均与EC-LNI状态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大小(P=0.010)、组织学类型(P=0.016)、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P=0.011)、肿瘤pTNM分期(P=0.003)、Borrmann分型(P=0.032)、脉管瘤栓浸润(P=0.022)均是发生EC-LNI的独立危险因素。2 386例胃癌患者中共有2 273例(95.2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49.32%,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44.61%。其中EC-LNI(+)者5年OS为27.86%,5年DFS为25.39%,而EC-LNI(-)者5年OS、DFS分别为52.87%、47.79%,两组患者的5年OS、D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C-LNI数目(P=0.001)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同时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淋巴结转移pN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有无、Ki-67阳性比例、术后是否化疗也均与预后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P=0.013)、浸润深度pT分期(P=0.020)、淋巴结转移pN分期(P=0.019)、肿瘤pTNM分期(P=0.001)、脉管瘤栓有无(P=0.031)和EC-LNI数目(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P=0.003)是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EC-LNI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无EC-LNI和EC-LNI数目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符琳琳 《现代肿瘤医学》2017,(13):2071-2074
目的:观察肺癌脑转移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124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5例脑转移和同时期101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肺癌肿瘤标志物指标AFP、CEA、NSE、CA125、CYFRA21-1、SCC-Ag含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脑转移和CEA、CYFRA21-1、SCC-Ag升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和性别、年龄、吸烟史、AFP、NSE、CA125、病理类型无关(P>0.05);其中CYFRA21-1、CEA、SCC-Ag升高、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肺癌脑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CEA、SCC-Ag是肺癌脑转移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要注重检测以上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POU5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142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86例癌旁黏膜组织存档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组织中POU5F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POU5F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POU5F1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胞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率为47.2%(67/142),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的23.3%(2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U5F1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远处转移、CEA、CA50及CA199均无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直肠癌患者中POU5F1高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6.4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POU5F1表达为影响OS的独立因素。结论 POU5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及OS有关,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预测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生脉管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切除的1 077例Ⅰ~Ⅲ期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脉管转移分为LVI阳性组(672例)与LVI阴性组(405例)。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LVI的关系。利用生存分析研究Ⅰ期胃癌患者脉管侵犯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Lauren分型、神经侵犯以及CEA、CA125、CA199的升高是发生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不良、浸润程度深、有淋巴结转移、侵犯神经、CA724升高是发生脉管侵犯的独立风险因素。有脉管侵犯的Ⅰ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脉管侵犯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分化不良、浸润程度深、有淋巴结转移、侵犯神经、CA724升高的胃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脉管侵犯。对于有可能发生脉管侵犯的Ⅰ期胃癌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生脉管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切除的1 077例Ⅰ~Ⅲ期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脉管转移分为LVI阳性组(672例)与LVI阴性组(405例)。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LVI的关系。利用生存分析研究Ⅰ期胃癌患者脉管侵犯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Lauren分型、神经侵犯以及CEA、CA125、CA199的升高是发生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不良、浸润程度深、有淋巴结转移、侵犯神经、CA724升高是发生脉管侵犯的独立风险因素。有脉管侵犯的Ⅰ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脉管侵犯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分化不良、浸润程度深、有淋巴结转移、侵犯神经、CA724升高的胃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脉管侵犯。对于有可能发生脉管侵犯的Ⅰ期胃癌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