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将“互联网+”与程序化随访方案以手机APP微信端为载体进行深度融合,对肾移植受者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持久化、个性化及程序化的随访管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中心行首次肾移植成功的79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19年1—12月采用常规随访方式管理的40例肾移植受者作为常规组;将2020年1—12月实施“互联网+”程序化随访方案管理的39例肾移植受者作为干预组。对2组肾移植受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肾移植受者饮食管理、躯体活动管理、治疗管理及社会心理管理4个维度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106.58±17.73)分]与常规组[(83.77±14.7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2,P<0.001);干预后干预组肾移植受者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社会功能、疾病治疗等生活质量总评分[(150.77±14.50)分]与常规组[(130.26±12.7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8,P<0.001)。  结论  将“互联网+”与程序化随访方案以手机APP微信端为载体进行深度融合,对肾移植受者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持久化、个性化及程序化的随访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目前居家自我管理的现状,并探讨自我效能、焦虑、抑郁及自我管理支持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北京市两家、长沙市一家三甲医院就诊的27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和自我管理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65份,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总分为95(84,103)分,各维度中,问题解决为35(30,40)分,伙伴关系为14(12,16)分,自我照顾行为为45(40,49)分。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与其焦虑(r=-0.259,P<0.01)、抑郁(r=-0.332,P<0.01)呈负相关关系;与自我效能(r=0.399,P<0.01)、自我管理支持(r=0.500,P<0.01)呈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移植术后时间、抑郁、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支持是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好,但仍有半数患者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重视肾移植受者的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支持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可通过心理疏导、延续护理干预等方式,增加与患者的有益互动,以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卢沙  陈广烈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9):1506-1508
  目的  探索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40例)和干预组(药物+网络静观团体治疗,44例)。观察2组8周治疗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变化。  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2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心理弹性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抑郁评分[(5.84±3.50)分]、焦虑评分[(8.07±2.65)分]、心理弹性评分[(80.68±6.66)分]和睡眠质量评分[(5.93±1.87)分]均优于对照组[(9.38±4.54)分、(11.23±4.88)分、(72.28±5.29)分、(7.73±2.03)分,均P<0.001]。患者基线抑郁评分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r=-0.747, P<0.001),与睡眠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892, P<0.001)。  结论  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可缓解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12月泌尿系结石日间手术的749名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出院时间将其分为延迟出院组(71例)和正常出院组(678例),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1 h生命体征和常见血液学指标等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术后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  结果  泌尿系结石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发生率为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209,95% CI:1.621~6.352,P=0.001)、PCNL治疗(OR=2.212,95% CI:1.290~3.793,P=0.004)、体温(OR=4.363,95% CI:1.967~9.682,P < 0.001)、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rophil ratio,NEUT;OR=1.973,95% CI:1.156~3.370,P=0.013)、血红蛋白(hemoglobin,Hb;OR=2.776,95% CI:1.170~6.582,P=0.020)和血清钾(serum potassium,K+;OR=2.680,95% CI:1.162~6.177,P=0.021)是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高龄、行PCNL、术后1 h体温>38 ℃、NEUT>70%、Hb<90 g/L和低血钾的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风险增加,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并及时应对,以减少日间手术风险,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胡寅田  胡希文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13-1915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综合征与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78例,根据Fried衰弱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42例)、衰弱前期组(64例)和衰弱组(72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衰弱与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的相关性,并探讨影响衰弱的危险因素。  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慢性疾病数量、IL-6、CRP、ALB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衰弱组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发生率[43(59.72%)、31(43.06%)]明显高于非衰弱组[3(7.14%)、1(2.38%)]和衰弱前期组[21(32.81%)、15(23.43%)],均P<0.017,而衰弱前期组明显高于非衰弱组(均P<0.017);衰弱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和抑郁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0.138,P=0.017;r=0.163,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疾病数量、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是老年患者衰弱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老年住院衰弱综合征患者的衰弱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呈正相关关系;高龄、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慢性疾病数量多是影响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周娜  李玲  唐宇  崔轶  马海鹰  盛月红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65-1968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医护人员替代创伤的特点以及睡眠、应对方式、依恋模式对替代创伤的影响。  方法  于2021年11—12月选取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357名肿瘤病房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成人依恋量表(AA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替代创伤问卷(VTQ)作为研究工具。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357名肿瘤病房医护人员VTQ总得分为(81.70±24.37)分;不同性别、岗位、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是否有创伤记忆的医护人员VT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VTQ总分与PSQI得分、AAS焦虑分量表、SCSQ消极应对分量表呈正相关关系(r=0.458、0.498、0.354,均P < 0.01),与AAS亲近、依赖分量表,SCSQ积极应对分量表呈负相关关系(r=-0.457、-0.277、-0.370,均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SQI得分、SCSQ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分量表得分和AAS亲近、焦虑分量表得分为替代创伤的影响因素(决定系数R2=0.431;调整后R2=0.411, F=21.639,P<0.001)。  结论  肿瘤科医护人员替代创伤程度较高,且女性、睡眠质量差、消极应对方式和依恋焦虑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采用五行音乐干预,观察组给予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的各项评分和相关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安眠药物及PSQI总分等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各方面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 0.01)。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1,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6.886, P < 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92,P < 0.01)。  结论  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疗法能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医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普查法,在2020年3月,对某高校在校医学生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及自编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  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下某高校医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57%,男生较女生更易发生,P = 0.008。不同的年级、专业、学历层次、生源地的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作息不规律导致生物钟紊乱,家庭睡眠环境不好,感情受挫对疫情期间医学生睡眠障碍发生有显著影响,P < 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不高,可以依据影响因素对出现睡眠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阴道分娩会阴切开现状,为提高助产质量,减少会阴切开提供干预方向。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 横断面调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阴道分娩产妇年龄、产次、产程、孕周、妊娠合并症或/和并发症、会阴切开及切开指征等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会阴切开率及影响因素。  结果  纳入阴道分娩产妇1 992例中700例行会阴切开术,年平均会阴切开率为35.14%。最常见的切开指征是会阴条件差(356例,50.86%)、胎心异常(190例,27.14%)和羊水Ⅲ度污染(75例,10.71%)。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年龄(Z=4.586,P<0.001)、文化程度(Z=2.414,P=0.016)、助产士工作年限(Z=2.398,P=0.016)、产次(Z=14.307,P<0.001)、第二产程时间(χ2=300.016,P<0.001)、孕周(Z=3.104,P=0.002)、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χ2=60.435,P<0.001)及瘢痕子宫(χ2=6.591,P=0.010)是会阴切开的影响因素。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35岁、助产士工作年限>10年、第二产程时间>120 min以及瘢痕子宫是会阴切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目前会阴切开率仍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助产士的培训。可通过提高助产士对产妇会阴条件、产程和母儿情况的综合评估水平以提高助产质量,降低会阴切开率,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教师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使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教师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采用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教师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7.58%的教师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均分为(5.33±2.91),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方面.性别、年龄、职称、学院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教师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份与SCL-90各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敌对性是影响大学教师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学教师睡眠质量不容乐观,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噪音对改善高原军人主观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在海拔3 800 m的驻军某部,采用匹兹堡睡眠测评量表(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驻高原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开放性对照试验。试验组进行每天2次,每次30 min的白噪音干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连续3个月后再次进行PSQI、SAS、ESS评分。  结果   共获取423份有效筛查问卷,睡眠障碍(PSQI≥5分)者占比59.21%,焦虑(SAS≥50分)检出率43.97%,嗜睡(ESS≥7分)者占比68.88%。共有40人参加对照试验。完成3个月的白噪音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和SAS(P = 0.026)有显著性差异,但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  结论   白噪音干预对提高高原官兵主观睡眠质量和缓解焦虑情绪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 体病相关理论认为,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关系密切,而由此推断,其在老年人衰弱的发生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对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2月从济南市随机选取6个社区、10个行政村的1 130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体质量表(CCM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睡眠质量及中医体质类型与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关联强度和交互作用。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 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91份,有效回收率为96.5%。1 091例老年人中无睡眠障碍905例(83.0%),存在睡眠障碍186例(17.0%);中医体质:平和质448例(41.1%),偏颇体质643例(58.9%);衰弱373例(34.2%),非衰弱718例(6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睡眠障碍〔OR=2.718,95%CI(1.891,3.905)〕、偏颇体质〔OR=4.782,95%CI(3.410,6.704)〕是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相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睡眠障碍且为偏颇体质的老年人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无睡眠障碍且为平和质老年人的12.960倍〔95%CI(8.207,20.465)〕,超额危险度(RERI)=6.101〔95%CI(0.579,11.623)〕,归因比(AP)=0.471〔95%CI(0.181,0.761)〕,交互作用指数(S)=2.041〔95%CI(1.092,3.817)〕,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对老年人发生衰弱具有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存在睡眠障碍与偏颇体质是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且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对老年人发生衰弱具有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晚期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方法,但术后疼痛、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等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手术疗效和术后康复进程,而随着老年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老年患者自身的生理储备状态(如衰弱)比手术更能影响术后疾病的转归。目的 探讨术前衰弱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骨科医院和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初次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30例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衰弱筛查量表(FRAIL)评估患者术前衰弱情况(FRAIL评分>2分即为衰弱),根据得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156例)和非衰弱组(7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7天、第2周、1个月及3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和术后膝关节屈曲度,且于术后第2周、1个月、3个月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表(AK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衰弱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均较非衰弱组患者长,且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非衰弱组患者(P<0.05)。时间与组别在FPS-R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01),时间、组别在FPS-R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01);且衰弱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FPS-R评分均高于非衰弱组(P<0.001)。时间与组别在膝关节屈曲度上存在交互作用(P<0.001),时间、组别在膝关节屈曲度上主效应显著(P<0.001);且衰弱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膝关节屈曲度均低于非衰弱组(P<0.001)。时间与组别在膝关节功能AK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组别在膝关节功能AK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01);且衰弱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膝关节功能AKS评分均低于非衰弱组(P<0.001)。术前衰弱得分与术后FPS-R评分呈正相关(P<0.001)、与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及AKS评分呈负相关(P<0.001)。结论 术前衰弱状态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存在负性影响,可致患者术后关节疼痛感增强以及关节屈曲功能恢复延迟,增加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延长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选取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m, PSG)中评价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病情轻重的合适指标,并探讨其对轻度OSAHS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PSG检查符合轻度OSAHS的患者共166例,分别记录PSG各项指标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E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分析PSG中各项指标与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并选取相关性强的指标进行相应的分组分析。  结果  ESS评分与快动眼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rapid-eye-movement apnea-hypopnea index, REM-AHI)在2种相关性检验中均呈正相关关系(r=0.248、0.192,均P < 0.05);MoCA评分与REM-AHI在2种相关性检验中均呈负相关关系(r=-0.260、-0.201,均P < 0.05)。REM-AHI分组中各组间ESS评分、PSQI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turation oxygen, LSO2)分组中各组间ESS评分、PSQI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EM-AHI作为评估轻度OSAHS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有着比LSO2等指标更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REM-AHI呈现中、重度的患者,其对机体的损害高于一般的轻度OSAHS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例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进行睡眠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SQI总均分为(14.13±3.38)分.根据PSQI总分≥11为睡眠质量差的标准,睡眠质量差者75人,占83.33%(男性28例,女性47例).根据PSQI量表单项评分≥2为该成分结果呈阳性的标准,睡眠质最差者86例(95.56%);睡眠时间不足者38例(42.22%);睡眠效率低者48例(53.33%);有睡眠障碍者90例(100%);入睡困难者81例(90%).相关分析结果:PSQI总分与SCL-90总分间相关系数高达0.40(P<0.01).SCL-90各因子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均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躯体化与PSOI总分间相关系数高达0.40(P<0.01).PSQI各成分中睡眠障碍与躯体化间相关系数高达0.46(P<0.01).多元逐步同归分析表明:影响睡眠障碍成分的心理症状因子主要为躯体化,它可解释睡眠障碍成分得分变异的29.2%.结论 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因素尤其是躯体化症状显著相关,临床上主要采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解决其躯体化症状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睡眠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既往研究提示欺凌可能是睡眠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初中生校园欺凌与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初中生睡眠质量与校园欺凌经历的相关性。方法 2020-03-18至04-18选取三亚市公立学校在读的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参与本次调研的9所公立学校分布在三亚市三个主要常住人口聚集区:天涯区5所、吉阳区3所、崖州区1所。以电子问卷方式调查三亚市初中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评分、临床失眠诊断、既往被欺凌经历及其造成的困扰或伤害程度等信息,根据有无被欺凌经历分为有欺凌组和无欺凌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被欺凌经历与睡眠状况之间的关联。结果 发放问卷3 050份,共回收2 727份问卷,最终合格问卷2 167份,有效应答率为79.5%。初中生报告有被欺凌经历者125例(有欺凌组),无被欺凌经历者2 042例(无欺凌组)。两组年龄、性别、年级、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同学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女同学,初二、初三学生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初一学生,有焦虑、抑郁者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无焦虑、抑郁者(P<0.05)。两组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差比例、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紊乱累加问题、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ISI量表总分、失眠症状比例、医生诊断失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评因校园欺凌造成的困扰或伤害的程度与PSQI量表总分(rs=0.166,P<0.001)、ISI量表总分(rs=0.151,P<0.001)呈正相关。调整年龄、性别、BMI、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后,被欺凌经历与睡眠质量差(OR=3.54,P<0.001)及主观睡眠质量(OR=3.47,P<0.001)、入睡时间(OR=2.28,P<0.001)、睡眠时长(OR=1.88,P<0.001)、睡眠紊乱累加问题(OR=2.93,P<0.001)、使用睡眠药物(OR=10.49,P<0.001)、日间功能障碍(OR=4.31,P<0.001)、失眠症状(OR=4.95,P<0.001)及医生诊断失眠(OR=2.76,P<0.001)均相关。在模型1中协变量的基础上,增加焦虑、抑郁作为协变量后,被欺凌经历与睡眠质量差(OR=2.45,P=0.001)及主观睡眠质量(OR=2.71,P<0.001)、入睡时间(OR=1.92,P=0.002)、睡眠时长(OR=1.59,P=0.025)、睡眠紊乱累加问题(OR=2.27,P<0.001)、使用睡眠药物(OR=4.75,P=0.039)、日间功能障碍(OR=3.19,P<0.001)、失眠症状(OR=3.18,P<0.001)均相关。结论 被欺凌经历可能是初中生睡眠质量差和失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脚踏车运动疗法与加巴喷丁治疗血液透析伴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患者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行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采用脚踏车运动疗法与加巴喷丁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国际下肢不宁腿综合征等级评估量表(IRL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03±1.83)分vs.(13.64±2.11)分,(4.12±1.11)分vs.(5.99±0.94)分,(7.03±0.75)分vs.(9.13±0.88)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量表(SF-36)心理维度评分和SF-36生理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6.22)分vs.(70.04±5.33)分,(79.98±7.48)分vs.(69.82±6.3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采用脚踏车运动疗法与加巴喷丁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伴RL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