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诱导因子(CD147)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7和CK19在272例HCC组织和81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47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53%(200/272),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3.58%(1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34%(39/272),CK19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在HCC中,CD147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肿瘤直径、脉管或门静脉癌栓相关,与性别、年龄、肝硬化、AFP水平、HBV感染、淋巴结转移、病灶数目、肝被膜浸润及卫星灶无关(P>0.05);CK19在HCC中的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肝硬化、卫星灶、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病灶数目、肝被膜浸润、AFP水平、HBV感染及脉管或门静脉癌栓无关(P>0.05)。在HCC中,CD147 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48个月(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60个月(P<0.05);CK19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31个月(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42个月(P<0.05)。 CD147的表达和CK19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61,P=0.317)。结论 HCC中CD147和CK19的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均可作为HCC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Rac1)通路蛋白表达与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2月至2018年02月在本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手术时留存前列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TGF-β1、Rac1、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并比较阳性表达率。另统计根治术后随访3年期间患者生化复发情况并据此将其归为生化复发组与未生化复发组,对比生化复发组与未生化复发组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Rac1、Vimentin、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Rac1、Vimentin、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Rac1、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后随访3年,生化复发率为14.50%(29/200),生化复发组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Rac1、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未生化复发组(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未生化复发组(P<0.05);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前PSA水平、标本Gleason评分、包膜侵犯、精囊侵犯、神经周围侵犯、血管侵犯、手术切缘阳性、TGF-β1蛋白阳性、Rac1蛋白阳性、Vimentin蛋白阳性均是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HR=3.350、3.117、4.702、5.618、6.328、5.114、6.007、3.019、3.077、2.740,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是其保护因素(HR=0.471,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Rac1、Vimentin蛋白均高表达,而E-cadherin蛋白低表达,其表达情况均与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存在一定的关系,TGF-β1、Rac1、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可增加术后生化复发的概率,而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可降低术后生化复发的风险,此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LZTS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ZTS1和CDK1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统计术后辅助化疗后复发转移或死亡患者及未转移患者人数无病生存期(DFS),分析LZTS1和CDK1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LZTS1和CDK1表达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后DFS影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敏感性的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LZTS1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CDK1阳性表达率显著提高(P<0.05)。LZTS1和CDK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直径大小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ZTS1阳性表达患者对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高,而CDK1阴性表达患者对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高。LZTS1阳性表达患者DFS较阴性表达患者升高(P<0.05),中位生存时间延长。CDK1阳性表达患者DFS较阴性表达患者降低(P<0.05),中位生存时间缩短。Cox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LZTS1和CDK1是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结论:结肠癌组织中LZTS1阳性表达降低,CDK1阳性表达升高,LZTS1阳性表达和CDK1阴性表达患者更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均可作为术后化疗敏感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41例纤维腺瘤组织和74例乳腺癌组织的E-cadherin和Bcl-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乳腺癌患者各病理特征与E-cadherin和Bcl-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旁正常组织和纤维腺瘤组织中E-cadherin阳性率高于乳腺癌组织,Bcl-2阳性率低于乳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越高、TNM分期越严重、有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患者 E-cadherin阳性率低,Bcl-2阳性率高;ER阳性患者E-cadherin阳性率高,Bcl-2阳性率高。组织病理分级低-中分化患者E-cadherin阳性率高于高分化患者,Bcl-2阳性率低于高分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NM分期Ⅰ+Ⅱ期患者E-cadherin阳性率高于Ⅲ期,Bcl-2阳性率低于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E-cadherin阳性率低于无转移者,Bcl-2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雌激素受体(ER)阴性患者E-cadherin、Bcl-2阳性率低于ER阳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患者E-cadherin阳性率低于无复发者,Bcl-2阳性率高于无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l-2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0.638,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二者与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和复发有关,E-cadherin和Bcl-2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ivin和Sma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4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ivin及Smac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K-M法分析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 L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1%,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4%,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93.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均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0.05),并且乳腺癌组织中Livin与Smac的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此外,Livin阴性组与阳性组中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3.5%,Livin阴性组比阳性组无病生存期有所延长(P<0.05),而Smac阴性组与阳性组的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vin、Sma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提示可能有某种负反馈机制在调节这两者的表达。另外,Livin阴性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期有所延长,提示该蛋白或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1)和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肾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肾脏组织中NDRG-1、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NDRG-1和E-cadherin在正常肾组织表达均高于肾细胞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二者随肾细胞癌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增高表达减弱,有肾门淋巴结转移者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表达降低还与肾盂浸润、肾静脉癌栓相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NDRG-1和E-cadherin表达均与肾细胞癌MVD呈负相关性(P〈0.05);NDRG-1和E-cadherin表达阴性病例术后存活时间均显著短于阳性病例(P=0.001);肾细胞癌组织中NDRG-1和E-cadherin表达无相关性(r=-0.253,P=0.086)。结论:NDRG-1和E-cadherin表达降低与肾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血管生成和生存时间密切相关,检测NDRG-1和E-cadherin可作为预测肾细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E-cadherin蛋白和Snai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54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cadherin蛋白和Snai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33.3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00.00%,P<0.05),而Snai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61.1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0.37%,P<0.05);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564,P<0.01)且均与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组织中Snai2蛋白阳性表达且E-cadherin蛋白阴性表达者为78.57%,而淋巴结转移阴性者为2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2蛋白阳性且E-cadherin蛋白阴性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nai2和E-cadherin在胃癌发生演进过程中有重要作用,Snai2可能抑制E-cadherin表达导致上皮—间质转化而促进胃癌浸润转移.联合检测Snai2与E-cadherin表达情况对术前评估胃癌琳巴结转移状况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mdr-1表达与食管癌相关病理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与相关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78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mdr-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78例食管癌中mdr-1阳性32例(41%),癌旁组织mdr-1阳性率8例(10%),癌组织mdr-1阴性与癌旁组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mdr-1表达阳性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明显关系,但在肿瘤侵犯深肌层或纤维层时的mdr-1表达阳性率(45.8%)明显高于侵犯浅肌层或粘膜层者(26.3%),低分化食管癌的mdr-1阳性分布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肿瘤(P<0.05),对术后1年以上的42例患者随访发现,mdr-1阳性的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也高于mdr-1表达阴性者,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增高,mdr-1的阳性表达不仅表现肿瘤的多药耐药性,还可能提示肿瘤的分化不良,并与食管癌的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表皮干细胞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5(CK15)及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表皮肿瘤及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表达强度。方法:选择155例东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皮肤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并记录CK15和CK19的表达强度。结果:155例皮肤肿瘤组织中CK15和CK19的表达强度不同。CK15毛分化肿瘤均显示阳性表达,而且外毛根鞘瘤/癌与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毛母细胞瘤与组织形态学相近的基底细胞癌、汗孔瘤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CK19在鳞状细胞癌、外毛根鞘瘤、外毛根鞘癌中几乎不表达,鳞状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汗腺来源肿瘤及毛发上皮来源肿瘤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15、CK19的表达强度可以用来诊断及鉴别诊断组织学形态相近的皮肤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1例我院胃腺癌组织和其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包块以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自动化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学分析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cadherin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与胃腺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E-cadherin可能在胃癌的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勇  孙燃 《现代肿瘤医学》2018,(14):2181-2184
目的:探究细胞角蛋白19(CK19)和黏附分子CD56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了回顾分析的方法,收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87例具有甲状腺乳头状结构形态特点的甲状腺病变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CK19、CD56蛋白的表达。结果: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阳性率为100.00%,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中阳性率为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1.11%,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中阳性率为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K19在伴有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的甲状腺良性病变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可出现阳性表达,CK19单独使用有的时候不易区分两者。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提示CD56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标记物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联合应用CK19与CD56有助于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上皮细胞膜蛋白2(E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另收集16例PTC转移灶组织,荧光定量PC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分别检测不同组织中EMP2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体外采用慢病毒转染针对EMP2的小干扰RNA载体,干扰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中EMP2的表达作为实验组细胞,转染空白对照载体作为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MP2蛋白、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分子表达的差异,包括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EMP2 mRNA在PT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转移灶组织表达显著高于非转移灶组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MP2蛋白在PT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转移灶组织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转移灶组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EMP2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细胞显著下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细胞显著上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透基质胶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细胞,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穿过小室孔的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细胞,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MP2在PTC组织中高表达,且在转移灶中相比非转移灶表达上调,干扰PTC细胞EMP2表达后其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下调,可能与抑制细胞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lncRNA PVT1)和miR-19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及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20例PTC患者进行研究(PTC组),1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病变组,癌旁>4 cm以外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中PVT1和miR-195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分析二者表达相关性及对PTC诊断价值。结果:PTC组患者癌组织中PVT1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患者癌组织中miR-195水平低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T1、miR-195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C患者组织中PVT1和miR-195表达呈负相关性(r=-0.840,P=0.000)。ROC曲线显示,PVT1的AUC为0.769,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90.00%,miR-195的AUC为0.892,敏感性为81.67%,特异性为83.33%。结论:PTC患者组织中PVT1高表达,miR-195低表达,二者表达呈负相关性,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能参与PTC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14(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14,TRIM14)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TRIM14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92例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组织标本以及5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入组标本中TRIM14表达水平,并分析TRIM1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TC组织中TRIM14表达阳性率为88.04%,甲状腺良性结节中TRIM14表达阳性率为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IM14表达与PTC患者T分期及肿瘤危险度分层相关(P<0.05)。结论:TRIM14高表达于PTC组织中,有望成为新的PTC肿瘤标志物。TRIM14的表达与PTC患者T分期及危险度分层相关,提示TRIM14可能影响PTC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Galectin-3、Hector Battifora mesothelial cell-1(HBME-1)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在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甲状腺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tumo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WDT-UM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8例WDT-UMP、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4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周围正常组织(对照组)中CK19、Galectin-3、HBME-1和TPO的表达情况.结果 WDT-UMP中CK19、Galectin-3、HBME-1和TPO的阳性率分别为55.2%、68.4%、60.5%和86.8%;CK19、Galectin-3和HBME-1以弱阳性或阴性为主,TPO呈弱阳性至强阳性表达.PTC中CK19、Galectin-3、HBME-1和TPO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95.0%、97.5%和7.5%;CK19、Galectin-3和HBME-1以弥漫强阳性表达为主,TPO以阴性表达为主.对照组中CK19、Galectin-3、HBME-1和TPO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5%、5.0%和97.5%;CK19、Galectin-3和HBME-1基本不表达或弱阳性表达,TPO以强阳性表达为主.CK19、Galectin-3和HBME-1在PTC中的表达均高于WDT-UMP(均P<0.01).CK19、Galectin-3和HBME-1在PTC和WDT-UMP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TPO在PTC中的表达低于WDT-UMP和对照组(均P<0.01).联合应用CK19、Galectin-3、HBME-1和TPO鉴别PTC与WDT-UMP时,可获得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2%、50.6%和81.6%.结论 CK19、Galectin-3、HBME-1和TPO可作为鉴别WDT-UMP、PTC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细针穿刺(FNA) Bethesda Ⅲ类结节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细胞学为BethesdaⅢ类且有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甲状腺FNA标本进行沉渣包埋切片,采用EnVision法检测CK19及TPO在沉渣包埋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95例,良性病变61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33例,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 adenoma,FA)24例,淋巴细胞甲状腺炎(lymphocytic thyroiditis,LT)4例。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K19在PTC中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8.95%,敏感度为98.95%,特异度为85.25%;TPO在PTC中明显阴性表达,阴性表达率为93.68%,敏感度为93.68%,特异度为96.72%;两种抗体在PTC中联合表达的阳性率为98.95%,敏感度为98.95%,特异度为100.00%。PTC中CK19阳性表达率及TPO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0.01),两种抗体联合表达率在PTC与良性病变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19和TPO联合检测有助于甲状腺FNA Bethesda Ⅲ类结节组织中PTC与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u8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中Ku80的表达,并分析Ku80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u80阳性表达率为63.6%,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u80表达与患者的肿瘤TNM分期中T分期有关(P=0.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及是否有其他合并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Ku8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IFN-γ对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TPC-1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EMT)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IFN-γ对TPC-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检测上述标志物的定位表达。结果: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IFN-γ增强了TPC-1的侵袭转移能力(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MT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mRNA表达上调,而N-cadherin的mRNA未见明显变化。Western结果显示E-cadherin在IFN-γ作用下表达下调;N-cadherin与Vimenin表达上升;免疫荧光结果与Western结果一致。结论:INF-γ可以通过诱导EMT,促进TPC-1侵袭转移,提示炎性介质IFN-γ可能参与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快速免疫组化(IHC)新方法及其在甲状腺肿瘤术中冷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axVision快速免疫组化一步法检测CK19、HBME-1、Gla-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冷冻切片中的表达,以冰剩组织MaxVision常规IHC作对照。结果 MaxVision快速IHC一步法在20 min内完成,三种标记阳性定位与常规IHC基本对应一致,表达部位CK19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Gla-3、HBME-1以滤泡腔缘或(和)乳头表面为主,表达强度强于常规IHC。冷冻切片快速IHC CK19、HBME-1、Gla-3阳性表达率: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腺瘤)为0、10.7 %(3/28)、0,PTC为94.9 %(37/39)、92.3 %(36/39)、92.3 %(36/39),三种标记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与PTC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326、55.861、44.605,均P<0.05);同一病例两种以上标记阳性在良性病变为0,PTC为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00,P<0.05)。结论 MaxVision快速IHC一步法可以应用于术中冷冻诊断,联合检测CK19、HBME-1、Gla-3对PTC术中冷冻诊断具有较高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