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易勇周章明梁张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8):925-928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脑代谢和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5年8月间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脑膜瘤患者,按照临床试验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输液模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脑氧摄取率、乳酸含量和术后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和补液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前比较,术中两组患者的血氧含量明显下降,而乳酸含量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患者的乳酸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15.4±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卡氏体能状态评分[(81.9±6.1)分]明显高于术前[(70.1±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膜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稳定心指数,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从而保证脑灌注、改善微循环,降低脑乳酸生成率,且可降低患者术后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但对早期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ASA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中对其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为患者安全手术提供保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ASAⅡ~Ⅲ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其中实施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43例),以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者为观察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30 min(T0)、麻醉诱导后15 min(T1)、手术中60 min(T2)、手术中120 min(T3)、手术中180 min(T4)及手术完成时(T5)时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心指数(CI)及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1~T5时rSO2水平均较T0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T2~T5时CI值、rSO2、CVP及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ASA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中可有利于提高患者脑氧饱和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使用每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指导液体治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00例老年患者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S组),每组50例。C组采用常规补液法,S组在SVV指导下行液体补液。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钙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protein,NGAL)、肾损伤分子-1 (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结果:S组术后2 h、 24h的NGAL浓度均较C组降低(P=0.033, P=0.014)。S组术后24h的KIM-1明显低于C组(P=0.012)。S组术后1天Scr明显低于C组(P=0.049)。C组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相似文献
6.
7.
微粒子活性炭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是否彻底关系到患术后生存时间的长短,而常规术中对淋巴结清扫是否彻底缺乏一种直观依据,微粒子活性炭的淋巴导向示踪不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其吸附缓释化 疗药物还能对癌残瘤和种植灶起到药物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血乳酸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9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GDFT,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血乳酸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T4、T5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T1、T3、T4、T5时点的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P﹤0.05),T2、T3、T4、T5时点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的血乳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GDFT可有效减轻围术期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细胞免疫抑制状态,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血乳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PET-C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显像,它将PET的功能代谢显像和CT的解剖显像融合在一起,明显提高了单独使用PET或CT诊断疾病的准确性。PET-CT在恶性肿瘤治疗早期可以评估治疗疗效,对下一步临床处理有指导意义;治疗结束后,作为一种随访方法,可用于早期检测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但是,PET-CT评价指标众多,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标准,致使其在临床运用中结果不一致。另外,有许多因素能引起PET-CT诊断的假阳性与假阴性限制了PET-CT的临床运用。本文就PET-CT在恶性肿瘤治疗后评价中的作用与局限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高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3):51-52
目的探讨腹膜后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腹膜后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较少见,本文共报道27例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并随访25例疗效.结果手术死亡率3.7%,良性肿瘤二年生存率89.4%,恶性肿瘤随访6例中,有5例于术后一年内死亡;共4例肿瘤复发,为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鞘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结论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良性较恶性预后好,恶性肿瘤较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经鼻蝶窦行垂体瘤切除术后激素变化规律及激素替代治疗疗效,为垂体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82例,分别检测患者术前1天、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垂体及相应靶腺分泌的激素水平,并根据术后腺体功能评估选择是否需相应药物进行替代治疗。结果:生长激素(GH)腺瘤(24例)、泌乳素(PRL)腺瘤(15例)患者术后3天GH、PRL激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进一步随访发现,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有一定下降趋势。15例无功能瘤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9例无功能瘤患者皮质醇(COR)水平在术后3天至术后1周显著下降(P<0.05),然后分别使用左旋甲状腺素和氢化可的松进行替代治疗。所有接受左旋甲状腺素和氢化可的松进行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9例、8例患者随访的过程中停药或者减量,分别有6例(7.2%)、3例(3.6%)患者新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肾上腺功能减退,需要6个月以上时间的替代治疗。结论:经鼻蝶窦行垂体瘤切除后可以解除肿瘤的压迫效应并有效改善术前的高激素水平状态,远期疗效较好。但术后可能会新发较少垂体功能减退,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药物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是一种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气体信号分子,在肿瘤细胞中,可根据其浓度高低发挥抗瘤和促瘤双重作用。基于这种特性,高浓度一氧化氮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式,称为一氧化氮气体疗法。在肿瘤微环境中,一氧化氮气体不仅自身发挥抗瘤作用,还可以生成具有更强氧化性的活性氮,共同介导DNA损伤、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细胞因子导致细胞死亡。一氧化氮气体疗法可以与多种肿瘤治疗方式协同,实现增加药物累积,控制气体释放,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等效果,进而提高疗效。这篇综述主要从介导遗传毒性和诱导凋亡效应两方面讨论一氧化氮的抗肿瘤作用以及一氧化氮气体疗法在肿瘤联合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总结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9例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入组49例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男性29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1.45∶1;中位发病年龄20月(4~189月);<4岁42例,4~11岁4例,>11岁3例;原发瘤灶位于性腺者30例(睾丸22例,卵巢8例),性腺外者19例(纵隔2例,腹腔1例,盆腔4例,阴道4例,骶尾部8例);I期6例,II期16例,III期14例,IV期13例;低危组6例,中危组24例,高危组19例;病例类型:卵黄囊瘤31例,恶性畸胎瘤12例,混合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6例。所有患儿均行手术、化学治疗,部分患者行放疗。中位随访时间49月,经治疗全组CR 44例,PR 1例,复发或进展4例,其中死亡2例。2年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98.0±2.0)%和(93.9±3.4)%。5年OS和EFS为(95.6±3.1)%和(91.7±4.0)%。结论: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对于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疗效果肯定,初诊患者AFP≥10 000 ng/mL及年龄>11岁与预后不良相关,复发/难治患者可行常规二线化疗、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放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关欣 ' target='_blank'> 刘超 ' target='_blank'> 展菲 ' target='_blank'> 姚媛菲 ' target='_blank'> 张艳桥 ' target='_blank'> 《现代肿瘤医学》2020,(2):320-326
CSN6是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constitutive photomorphogenesis 9 signalosome,CSN)的亚基之一,同时也是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重要调节因子。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又称CSN复合体,是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的一种高度保守的多蛋白复合物,CSN6为其发挥功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SN6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表达升高,并且研究者们发现CSN6在多种肿瘤相关蛋白质的降解和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这暗示了CSN6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我们总结了CSN6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并归纳了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揭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肿瘤热疗不但具有杀伤广谱恶性肿瘤的能力,还可与化疗、放疗在临床治疗上相结合产生协同增敏的效果。同时又能减轻放、化疗治疗的毒副作用,因而被国际医学界称为“绿色疗法”。当前新型的热疗手段与传统的热疗手段相比较而言,能够提高治疗的适形性、有效性和靶向性,并且能够极大的减小热疗的毒副作用。但是新型的热疗手段需要借助于外界的能量源和热疗介质,即由安全、高效的热疗介质将外源的能量转化为热量并在肿瘤区域实现能量的“聚焦”,从而达到对肿瘤组织精确、高效的杀伤。所以,对基于功能型生物材料的热疗介质的开发和选择就成为了决定新型热疗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针对肿瘤局部热疗的功能型复合生物材料的综述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就目前肿瘤热疗领域中光热治疗、磁感应热疗和微波热疗的相关复合介质材料进行总结阐述,为功能型复合生物材料在未来肿瘤热疗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