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基因表达谱的途径在肺腺癌治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得GSE10072和GSE7670两个数据集,然后利用dchip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采用基因集富集方法(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对肺腺癌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onnectivity map(Cmap)筛选肺腺癌候选治疗化合物,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379个,其中上调基因94个,下调基因285个;GSEA主要富集到细胞周期等18条信号通路与肺腺癌相关;通过Cmap分析,筛选到Vorinostat、15-delta prostaglandin J2、trichostatin A、tanespimycin等8种候选药物或化合物,在进一步的实验中也证实15d—PGJ(2)可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结论:基于基因表达谱的途径为药物发现提供新思路,加速了药物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CD39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39与肺腺癌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关系。方法 通过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分析CD39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研究CD39可能富集的免疫相关通路;通过肿瘤免疫数据库(TIMER)分析肺腺癌患者中CD39基因表达情况与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同时分析CD39和其他免疫检查点基因PD-1、PD-L1、CTLA-4、IDO1的相关性,采用药物敏感性基因组学数据库(GDSC)和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IDE)数据库,预测CD39基因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以及免疫治疗的响应。结果 CD39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CD39富集了免疫相关通路如炎症反应、干扰素α反应、干扰素γ反应。TIMER数据库均显示在肺腺癌组织中,CD39的表达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呈正相关性。同时CD39与其他的免疫检查点PD-1、PD-L1、CTLA-4、IDO1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化疗敏感性显示在肺腺癌组织中,对于博来霉素、顺铂、多西他赛、长春花碱等化疗药物,高表达CD39组对其敏感。但对于免疫治疗,其响应率却低于CD39低表达组。结论 CD39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能激活免疫相关通路,对免疫治疗响应率高,可作为肺腺癌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T)潜在致病机制,并筛选出可能作为相关生物靶标的基因。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选取儿童ACT相关RNA芯片数据集(GSE75415),利用R语言的相关函数包对其中的18个ACT组织样本(实验组)以及7个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样本(对照组)中的mRNA表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差异表达分析,对ACT各分级(stage1~4)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重合差异基因(OLDEGs),采用功能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并筛选出中心基因。同时对TCGA数据库包括79个ACT样本的二代测序数据进 行分析,筛选出对ACT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的基因。结果 Stage1~4分别有248、334、315和561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各分级样本组间存在73个重合基因(OLDEGs),中心基因HSPA13、GARS、STXBP1、AKIRIN1、TUBB3在各分级中均表达上调,中心基因ADH1B、DCN、RASSF2、PDGFRA、PLAT、C3、FOS在各分级中均表达下调,它们通过影响免疫反应、细胞周期、磷酸化、凝血及相应的信号通路,对ACT的发生与发展发挥作用。另外,OLDEGs在79个TCGA数据库ACT样本生存期分析发现,基因XPO1、RACGAP1、PDGFD、NR4A2、MXRA5、VPS51、TMED3、NDFIP1和CDKN1C与ACT的生存期密切相关。结论 在各级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和生存期相关基因可以作为ACT治疗的新靶点,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肾上腺皮质癌的病因和预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肺腺癌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及通路,以便研究后续治疗靶点。方法 本研究从GEO数据框中获得了GSE32863、GSE75037、GSE43458的表达谱。使用R和Venn Diagram对表达谱肺癌与非癌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取交集。利用DAVID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初步分析。利用STRING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在Cytoscape上可视化。利用分子复合物检测算法MCODE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模块分析,获得核心基因。此外,利用Kaplan-Meier-Plotter确定核心基因对总生存期的影响。采用GEPIA和KEGG对所有核心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的表达谱中共检查出11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97个;在PPI处理聚集到的核心基因中SPP1、COL6A6、ANGPT1、CAV1、CDH5、IL-6和TEK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量有显著变化,且其上调或下调与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结论 本研究筛选了7个核心基因和通路,确定了肺腺癌治疗的潜在预后标志物,然而还需要具体的体内外实验来验证核心基因在肺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肠腺癌、大肠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af-1蛋白激酶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大肠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共112份,其中取自癌组织72份,癌旁正常组织40份,收集40例大肠腺瘤患者的肠镜下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Raf-1蛋白激酶及VEGF的表达。结果:72例大肠腺癌组织中,Raf-1蛋白激酶的阳性表达率为29.17%,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41.67%,40例大肠腺瘤组织中,Raf-1蛋白激酶阳性表达率为12.50%,VEGF阳性表达率为22.50%,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af-1蛋白激酶阳性表达率为2.50%,VEGF阳性表达率为10.00%,大肠腺癌Raf-1蛋白激酶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大肠腺癌中Raf-1蛋白激酶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灶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均无关(P〉0.05);大肠腺癌中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但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灶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Raf-1蛋白激酶及VEGF对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Raf-1蛋白激酶在判断大肠腺癌浸润转移方面的意义尚不肯定。VEGF与大肠腺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大肠腺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具有肯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鑫  高健刚  侯四川  孙小庆  朱磊一 《河北医药》2010,32(18):2471-247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钙黏附蛋白及E-钙粘连素(CDH1)基因的表达与RCC发病机制间的相关性。方法 RCC患者36例(RCC组),男24例,女12例;分别取血液和肾癌组织标本。对照组36例为非肿瘤患者,男30例,女6例,取血液标本。癌旁组织标本为对照组,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CDH1定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H1的表达情况。竞争性PCR方法半定量分析组织中CDH1表达。分析RCC临床特点与CDH1表达的关系。结果 RCC组血浆中CDH1(4.3±1.8)ng/ml较对照组(6.8±3.1)ng/ml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肾癌组织中CDH1表达阳性率为36.1%(13/36),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9.4%(25/36),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DH1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织CDH1总RNA和mRNA水平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H1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肾透明细胞癌(KIRC)的发病机制,为KIR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生物信息学依据。方法 在GEO数据库中在线分析GSE16449中KIRC组织和正常肾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关键基因(Hub基因),并在GEPIA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验证,运用Target Scan数据库预测调控靶基因的microRNAs,并用UALCAN分析microRNAs在KI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KIRC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筛选出120个DEGs。GO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血管生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的调节。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DEGs显著富集于氧化磷酸化、嘧啶代谢。PPI网络筛选出10个Hub基因。GEPIA数据库验证显示SLC12A3在KIRC组织中低表达,与KIRC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hsa-miR-4444与SLC12A3mRNA的3’未翻译区(3’UTR)结合。与正常组织相比,hsa-miR-4444在KIRC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与KIRC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阳离子转运蛋白1(SLC22A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意义。方法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HAP)数据库分析SLC22A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分析SLC22A1基因在肝细胞癌和肝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GEPIA和Linked Omics数据库分析SLC22A1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相关性:总生存期(OS)、无瘤生存期(DFS)、病理分期和种族。采用Metascape在线工具对SLC22A1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LC22A1蛋白和m 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且与肝细胞癌预后呈正相关(P0.001)。肝细胞癌中SLC22A1基因表达水平与预后、病理分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与种族无相关性。功能富集分析显示,SLC22A1基因通过影响小分子分解代谢过程、对异源生物刺激的反应和有机酸生物合成过程等发挥作用。通路富集分析显示,SLC22A1基因通过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降解和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通路起作用。结论细胞癌组织中SLC22A1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肝正常组织,其表达情况与肝细胞癌预后存在显著关联,提示SLC22A1可能成为评估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和研发肝细胞癌相关靶向药物的候选靶点,为肝细胞癌研究提供新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对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进行检测.探讨两者在肺癌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50例肺癌(鳞癌24例,腺癌18例.小细胞癌6例,大细胞癌2例)和同期正常组织及其他疾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HIF—1α和TTF-1进行检测。工作液溶度均为1:50.微波修复抗体,采用PBS缓冲液代替-抗做阴性对照。结果(1)HIF—1α基因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2%(21/50)较正常组织(10%)升高,小细胞(100%)〉腺癌、大细胞癌(55%)〉鳞癌(12%),同时与TNM临床分期亦有关系。(2)TTF-1基因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肺腺癌为77.8%(14/18),小细胞癌为83.5%(5/6),大细胞癌为50%(1/2),鳞癌的为0%(0/24),但与,TNM临床无关。结论HIF—1α在腺癌组织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在3、4期的表达率高于1、2期,对临床肺癌诊断和评估预后有积极意义。TTF-1在肺腺癌和小细胞癌中的表达率较高,而鳞癌中均未见阳性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可为临床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鑫  张淑芳△  黄邓高  曹卉 《天津医药》2018,46(11):1145-1150
摘要: 目的 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5 (FABP5) 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提取Oncomine 和GEO数据库中有关FABP5的信息并进行表达情况分析, 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 采用 GEPIA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找到445项FABP5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研究数据集, 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中表达增高的有32项 (肾癌5项), 表达降低的有24项 (肾癌0项)。肾癌中有4项涉及肾透明细胞癌和正常组织中FABP5的表达研究数据集。综合比较这4项数据集发现, FABP5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 (P<0.05)。GEO数据库中GSE66271芯片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差异基因FABP5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0.01)。DAVID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影响细胞的转运蛋白活性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代谢功能。使用GEPIA分析来自TCGA数据库和GTEx项目的516例患者预后发现FABP5高表达的患者总体死亡率较高, 低表达FABP5的患者预后较好 (P=0.001 1)。结论 FABP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肾透明细胞癌预后差相关, 其有望成为抗肾透明细胞癌药物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李丹  余涛  曾智  吴杰 《安徽医药》2017,21(12):2180-2184
目的 阐明S100P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Oncomine和GEO数据库中有关S100P的信息,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挖掘并进行二次分析,对S100P在胰腺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438项不同类型S100P的研究结果,关于S100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有63项,其中S100P表达增高的有38项,表达降低的有25项.胰腺癌中高表达的研究有5项、低表达的有0项.共有11项研究涉及S100P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包括387例样本.在数据库中综合比较11项研究成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S100P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P<0.05).通过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8735,自身对照发现S100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不仅如此,通过挖掘GEO数据库,分析数据集GSE28735和GSE57495,发现高表达S100P的患者总体病死率较高,低表达S100P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 通过深入挖掘Oncomine和GEO基因芯片数据库中肿瘤相关的基因信息,提示S100P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胰腺癌预后相关,其有望成为抗胰腺癌药物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李丹  余涛  曾智  吴杰  叶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9):2807-2812
目的阐明SLC2A1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检索Oncomine和TCGA等生物信息数据库中有关SLC2A1的信息,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挖掘并进行二次分析,对SLC2A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448项不同类型SLC2A1的研究结果,关于在肿瘤与对照组织中SLC2A1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有47项,其中SLC2A1表达增高的有43项,表达降低的有4项。肺腺癌中高表达的研究有8项、低表达的有0项。共有8项研究数据集涉及SLC2A1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包括786例样本。在数据库中综合比较这8项研究成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SLC2A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另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LC2A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较强或中等,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弱或呈阴性。TCGA数据库中挖掘的结果也同样显示高表达SLC2A1的患者总体死亡率较高,低表达SLC2A1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基于公共数据库中肿瘤相关的基因信息,提示SLC2A1的m RNA水平在肺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肺腺癌预后相关,其有望成为肺腺癌药物治疗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申星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38-333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表达情况,并以3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肝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x2=8.752,7.951,6.812,均P<0.05).肝癌患者中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MP-2、MMP-9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x2 =6.124,5.262,5.834,5.653,5.932,6.785,均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它们在肝癌的浸润转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反映肝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环氧化酶-2(COX-2)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大肠腺癌患者5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同期正常大肠黏膜病理标本11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标本中MMP-2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析MMP-2和COX-2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 大肠腺癌COX-2和MMP-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 <0.001).COX-2阳性表达与大肠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MMP-2阳性表达与大肠腺癌患者的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大肠腺癌组织的MMP-2和COX-2表达均上调,MMP-2分子表达水平可提示患者病情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脑胞质RNA1(BCYRN1)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分析BCYRN1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培养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和肺腺癌细胞A549、H129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BCYRN1在正常细胞和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将BCYRN1敲低及对照质粒转染入H1299肺腺癌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BCYRN1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癌症阵列的lncRNA(lnCAR)数据库中lncRNAs表达数据,采用Cox回归分析BCYRN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BCYRN1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正常上皮细胞(P<0.05);流式细胞分析提示BCYRN1敲低组的细胞出现S期阻滞,细胞凋亡率增加;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BCYRN1敲低组H129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CYRN1的表达与患者的N分期和肿瘤分期相关(P<0.05),BCYRN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缩短。结论 LncRNA BCYRN1在肺腺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BCYRN1可抑制肺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并使细胞周期发生阻滞。其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N分期和肿瘤分期相关,BCYRN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整理挖掘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乳腺癌基因表达数据集的相关数据,分析STAT4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丹参酮ⅡA对乳腺癌细胞中STAT4基因的干预效果。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的乳腺癌数据集(TCGA Breast Cancer(BRCA))和GEO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和丹参酮ⅡA干预乳腺癌的数据集(GSE42586、GSE85871),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作统计分析,通过免疫印迹实验和分子对接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对TCGA和GEO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乳腺的STAT4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乳腺癌组织中STAT4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STAT4基因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明显好于低表达者,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更好(P<0.05)。GSE85871数据集中有关丹参酮ⅡA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的基因表达数据表明丹参酮ⅡA可以上调MCF7细胞STAT4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免疫印迹实验也证实经丹参酮ⅡA干预后MCF7细胞中STAT4蛋白含量增加,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和STAT4蛋白能够形成稳定的结合构象。结论:STAT4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中偏低,且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丹参酮ⅡA能够上调MCF7细胞STAT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该基因可能是丹参酮ⅡA干预乳腺癌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 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手术切除的40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OX-2、VEGF、MMP-9和Bcl-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VEGF、MMP-9与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组织(P<0.05).COX-2、VEGF、MMP-9、Bcl-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P<0.01).结论 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参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与侵袭,且四者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并研究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胃癌根治术联合术后常规化疗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检查阳性率、术后肿瘤复发率、患者3年存活率及化疗前后癌组织中MMP-2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 胃癌患者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组织MMP-2和VEGF的表达(P<0.01).实验组胃癌患者术中检出淋巴结阳性率(9.2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淋巴结阳性率(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胃癌患者3年内存活率(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存活率(4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降低胃癌组织中MMP-2和VEGF的表达,提示胃癌患者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蒲江涛  戴天阳  杨峥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00-2201
目的 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黏膜的MMP-9、VEGF表达情况. 结果 MMP-9、VEGF表达阳性率:食管鳞癌组织中分别为70%(42/60)、80%(48/60)、癌旁正常黏膜为10%(2/20)、20%(4/2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VEGF表达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2.330,P<0.05). 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VEGF呈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