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位腰椎(L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粗隆及左侧股骨干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观察各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血清骨代谢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组在年龄、病程、BMI、血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及血清25-羟维生素D (25-VitD)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骨量减少组与正常组比较仅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BMI及25-VitD与各部位骨密度均相关(P < 0.01或P < 0.05),病程与除腰椎外的其他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1),ALP与除股骨干之外的各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5),SCTX、SNTX分别与腰椎、股骨干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年龄、病程及低BMI是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检测血清25-VitD、ALP、SNTX和SCTX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个体是否易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矮小症的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2月确诊为GHD患儿83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及Turner分期分为青春期前组和青春期组。测定其身高、身高标准差得分(HtSDS) 、骨龄等一般指标。用酶联法分别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BMP-2、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5(OH)D3、BMP-2与OC、PINP、HtSDS、生长激素(GH)峰值、骨龄与年龄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青春期前GHD组和青春期 GHD组患儿血清25(OH)D3、BMP-2、OC、PI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t=4.282、7.162、3.940、4.832,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例组25(OH)D3与OC(r=0.481)、PINP(r=0.473)、BMP-2(r=0.324)及GH峰值(r=0.545)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BMP-2与OC(r=0.322)、PINP(r=0.415)及GH峰值(r=0.619)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25(OH)D3、BMP-2与HtSDS及骨龄和年龄的差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GHD患儿骨形成处于低水平状态。GHD患儿骨形成标志物OC、PINP水平降低与其体内低维生素D、BMP-2水平密切相关。GH的分泌状态影响维生素D、BMP-2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正常和肥胖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人体成分、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儿童骨骼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健康体检门诊和肥胖儿童门诊就诊的6~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同时测定人体成分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共纳入儿童1 138 例,其中正常体重组606人,超重肥胖组532人。总体骨密度不足检出率为22.5%(正常组14.7%、肥胖组31.4%);肥胖组儿童平均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正常组儿童骨密度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P<0.001),与25-(OH)D呈正相关(P=0.001)。而肥胖儿童骨密度与BMI、腰围身高比(W/H)、体脂%(FM%)均呈负相关(P<0.001),与骨骼肌%(P=0.008)、25-(OH)D水平(P=0.001)均呈正相关,无论正常或肥胖儿童,骨密度与血清ALP、钙、磷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儿童25-(OH)D水平不足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均可影响骨密度的增加;血清钙、磷、ALP与儿童骨密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对新疆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身体成分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采取体育锻炼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在新疆喀什市第一小学选取26名肥胖维吾尔族儿童进行2个月的麦西来甫健身操教学训练,干预前后对体成分及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8周24次的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后血清瘦素水平较之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12,P=0.008)。干预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7、2.386,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干预前(0.1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7,P<0.01);肥胖小学男生在体重、BMI和身体脂肪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t=4.009、2.142、3.920,P均<0.05);女生在BMI和身体脂肪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t=1.735、3.455,P均<0.05)。结论 8周24次的麦西来甫健身操教学锻炼对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身体脂肪量、BMI、血清瘦素等指标起到较好的降低效果,身体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对改善其预测终身高的影响。方法 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诊的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60例,采用简单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对照组(采用rhGH治疗),另外30例为实验组(采用rhGH联合来曲唑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年,收集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体格发育、生长速率、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骨龄、身高、骨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实验组患儿骨龄、骨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低于对照组(t=6.537、9.290,P<0.05),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Vit-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4.501、4.269、9.230,P<0.05);预测终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t=2.833,P<0.05),生长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可以改善青春期的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的预测终身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水平,探究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96例6~12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胰岛素、血清钙、血维生素D、血脂检测和体成分、双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名学龄期肥胖儿童平均年龄(9.10±1.88)岁,左、右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肥胖儿童骨密度明显高于6~7岁组和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917,P<0.05)。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与年龄、肌肉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9、0.315,P<0.05),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均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03、-0.246、-0.207,P<0.05)。奶及奶制品、含糖碳酸饮料、中等强度运动、阳光直射时间会影响肥胖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光直射时间为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36,t=2.836,P<0.05)。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水平,探究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96例6~12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胰岛素、血清钙、血维生素D、血脂检测和体成分、双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名学龄期肥胖儿童平均年龄(9.10±1.88)岁,左、右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肥胖儿童骨密度明显高于6~7岁组和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917,P<0.05)。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与年龄、肌肉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9、0.315,P<0.05),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均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03、-0.246、-0.207,P<0.05)。奶及奶制品、含糖碳酸饮料、中等强度运动、阳光直射时间会影响肥胖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光直射时间为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36,t=2.836,P<0.05)。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6~12月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为婴幼儿骨质疏松的预防和保健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健康体检的6~12个月164名婴幼儿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测以及血脂4项检测。根据超声骨密度结果分成正常骨密度组(n=30),轻度不足组(n=50),中度不足组(n=50),重度不足组(n=34),对各组的身高、体重及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婴幼儿的身高、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密度异常组的TG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骨密度与男性、年龄、身高、体重、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及TG水平显著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总胆固醇后,TG和骨密度依然显著正相关(β=0.549,P=0.002)。结论 婴幼儿期的骨密度水平与血脂水平以及身高发育关系密切,合理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对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浙江湖州地区冠心病患者N10,N5-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 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20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9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 提取研究对象全血 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 PCR 检测两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位点并对其PCR反应产物进行测序验证;观察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Hcy标的浓度,分别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影响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糖尿病患病率(19.71% vs.12.24%, χ2=4.167,P=0.041)、高血压患病率(82.69% vs.74.49%, χ2=4.052,P=0.044)、总胆固醇[(4.16±1.17)mmol/L vs. (3.86±1.06)mmol/L, t=2.147,P=0.034]、低密度脂蛋白[(2.46±0.98)mmol/L vs.(2.28±0.79)mmol/L, t=2.109,P=0.037]及Hcy[(16.986.30)mmol/L vs.(11.395.30)mmol/L, t=11.455,P=0.000]显著高于健康组, MTHFR C667T基因等位基因构成不同(χ2=13.52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健康组[(1.03±0.54)mmol/L vs.(1.13±0.67)mmol/L, t=2.065,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高血压(OR=1.602,95%CI:1.161~2.223)、糖尿病(OR=1.591,95%CI:1.143~2.232)、血清Hcy水平高(OR=1.018,95%CI:1.002~1.167)、MTHFR C667T基因CT(OR=1.076,95%CI:1.021~1.193)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冠心病组和健康组的不同基因型Hcy水平不同(P<0.05),CT型、TT型和CC型Hcy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的截断值12.45 mmol/L(P<0.05)。 结论 浙江湖州汉族人群MTHFR C677T基因CT型及血清Hcy与冠心病关系紧密,可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郑州市新疆籍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少年脂肪细胞因子和不同代谢指标状况及其两者间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在郑州市新疆籍学生集中的5所学校全体1 464名新疆籍维吾尔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在这五所小学各随机抽取1 582名汉族学生,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指标、血液指标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郑州市新疆籍维吾尔族小学生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血糖、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瘦素、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3、3.726、16.604、3.126、8.561、5.496、7.439、9.154、4.017,P<0.01);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方面汉族高于维吾尔族学生,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37、-8.19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生脂联素与年龄、性别、民族、BMI、腰围、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显著相关(P<0.05)。学生瘦素与年龄、性别、民族、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显著相关(P<0.05)。学生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民族、BMI、腰围、三酰甘油、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 郑州市新疆籍维吾尔族青少年与汉族学生的脂肪细胞因子、不同代谢指标的分布存在差异性,并且两者相关性存在不同,也存在民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急性硫化氢中毒的疗效。方法 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心肌酶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愈率、心肌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1),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高氧液对急性硫化氢中毒有效,是静脉输液给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首次诊断为HSP的患儿78例作为观察组(HSP组);HSP患儿根据是否合并肾炎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 组)和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组);选择同期8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 结果 HSP组的25(OH)D水平(46.34±12.21)n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57.72±14.52)nmol/L(t=-5.324,P<0.01),且不充足率(61.5%)高于正常对照组(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0,P<0.01);HSPN组的25(OH)D水平(40.82±9.24)nmol/L低于NHSPN组(49.10±12.65)nmol/L(t=2.964,P=0.004),且不充足率(80.8%)高于NHSPN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4,P=0.014)。 结论 HSP患儿25(OH)D水平下降,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者下降更为明显,25(OH)D可能可作为HSP是否合并肾脏损害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库拉索芦荟全叶冻干粉、番泻叶提取物单味及与西洋参提取物联合用药对便秘小鼠的通便功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180只,随机分为9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芦荟10倍组(L1组)、芦荟20倍组(L2组)、番泻叶10倍组(F1组)、芦荟10倍+西洋参10倍组(L1X1组)、芦荟20倍+西洋参20倍组(L2X2组)、番泻叶10倍+西洋参10倍组(F1X1组)、番泻叶20倍+西洋参20倍组(F2X2组),给药14 d后,通过灌胃盐酸洛哌丁胺悬液(6 mg/kg)诱导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小鼠首粒黑便时间、6 h黑便粒数及小肠墨汁推进率,以判断受试物通便功效;并测定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含量、小肠组织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mRNA表达,以探讨其作用机制。 结果 0 d(F=1.627,P=1.121)、7 d(F=1.588,P=0.132)、14 d(F=1.571,P=0.137)的各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首粒黑便时间缩短,6 h黑便粒数增多。各组小肠总长度间无明显差异(F=0.424,P=0.903),各组墨汁推进长度(F=9.857,P<0.001)和墨汁推进率(F=10.489,P<0.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L2组、L1X1组、L2X2组及F2X2组墨汁推进长度与墨汁推进率显著增加(P<0.05);与L1组相比,L1X1组墨汁推进长度与墨汁推进率显著增加(P<0.05)。各组血清AchE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47,P=0.016);与模型组相比,L2X2组、F1X1组血清AchE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小肠组织内GDNF的mRNA表达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158,P<0.001);与模型组相比, L1组、L2组、L2X2组及F2X2组小鼠小肠组织内GDNF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 结论 L2组、L1X1组、L2X2组、F2X2组具有良好通便效应,且两种药物的联合用药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AchE释放及增加小肠组织内G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苏省0~5岁儿童骨密度水平,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出生情况和不同地区季节的儿童骨密度状况,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0~5岁儿童5 289名,其中男童2 786名,女童2 50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儿童一般健康状况并对调查儿童胫骨中段的骨密度进行测定。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调整年龄和性别混杂因素,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江苏省0~5岁儿童骨密度不足检出率为14.6%;0~6月,6~11月,12~23月,24~35 月,36~47月,48~59月,60~月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分别为44.9%、21.9%、14.3%、10.0%、9.0%、9.1%、1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次研究男童、女童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分别为14.8%、14.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早产儿骨密度不足检出率(20.9%)比足月儿(14.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调整年龄和性别混杂因素后,早产儿超声骨密度SOS值比足月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低出生体重儿的超声骨密度SOS值比正常体重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调整年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和出生体重,南京地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儿童的超声骨密度SOS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儿童的超声骨密度SOS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江苏省0~5岁儿童普遍存在骨密度不足的情况,1岁以内尤其是0~6个月婴儿骨密度不足总检出率高达44.9%,是骨密度不足的高发人群。骨密度水平与年龄、早产、低出生体重、地区和季节相关,与性别、胎次、产次、分娩方式和城乡户籍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咸宁市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226例,根据患者骨密度情况分为骨质疏松组153例,正常骨量组7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T2DM病程及合并症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绝经年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文化程度、合并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变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181)、文化程度越低(OR=1.777)、绝经年限≥10年(OR=4.781)、合并心血管疾病(OR=3.283)及周围血管疾病(OR=3.251)为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与年龄、绝经年限、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相关性,应通过干预相关危险因素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来防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7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血管病变将其分为血管病变组38例,非血管病变组59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血脂、血糖、空腹C-肽以及餐后1 h C-肽水平,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61.37±9.38)岁、病程(8.17±3.45)年均明显高于非血管病变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5、3.567,P<0.05)。血管病变组患者三酰甘油(1.70±0.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3±1.05)mmol/L、餐后1 h血糖(18.44±4.21)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9.65%±1.83%)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管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2、2.074、3.072、2.276,P<0.05)。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空腹C-肽(0.73±0.62)μg/L以及餐后1 h C-肽(1.62±0.83)μg/L水平明显低于非血管病变组(t=3.281、3.6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OR=2.53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187)、餐后1 h血糖(OR=2.561)以及糖化血红蛋白(OR=2.105)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而血清空腹C-肽(OR=0.482)、餐后1 h C-肽(OR=0.435)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C肽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常德桃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本院体检正常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isfatin和MPO水平。收集各入选病例相关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并计算反映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 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稳定斑块组血清visfatin、MPO水平以及Crouse积分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1);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796, P<0.01; r=0.723, 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isfatin(OR=1.42,95%CI:1.15~1.75,P=0.001 1)、MPO(OR=1.08,95%CI:1.03~1.13,P=0.001 5)、脂蛋白(a)(OR=1.11,95%CI:1.02~1.21,P=0.015 6)、低密度脂蛋白(OR=2.13,95%CI:1.25~3.63,P=0.005 4)、高血压病(OR=1.98,95%CI:1.13~3.45,P=0.020 1)、糖尿病(OR=1.23,95%CI:1.02~1.48,P=0.030 2)和年龄(OR=1.95,95%CI:1.11~3.43,P=0.020 2)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与其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检测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病情监测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学龄前流动儿童安全认知状况,为对学龄前流动儿童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引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乌鲁木齐市2个区8所幼儿园的682名维吾尔族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家长及教师进行安全认知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学龄前流动儿童安全认知总均分为(2.88±0.47)分,安全认知总体水平1~4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9人(14.41%)、114人(33.53%)、40人(11.77%)、137人(40.29%)。维吾尔族学龄前流动儿童男生的安全认知各因子及总均分均高于维吾尔族女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6岁流动儿童的安全认知各因子得分均高于4岁流动儿童,并且在防走失、防溺水、防触电和总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1、-4.98、-7.25、-6.98,P均<0.01)。维吾尔族学龄前流动儿童安全认知各因子得分均低于非流动儿童得分,除防溺水和防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1.57、-1.35,P均>0.05),其他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6、-4.91、-4.91、-8.42、-29.93、-23.23、-14.21,P均<0.01)。结论 维吾尔族学龄前流动儿童安全认知状况与幼儿园教育水平、家庭状况等存在关系,社会、家庭、幼儿园应全方位共同努力改变维吾尔族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安全认知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2014年2月-2015年7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8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95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血磷、糖化血红蛋白(HbA1c)、碱性磷酸酶(ALP)等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因素和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OP组骨密度为(0.82±0.17)g/cm,显著低于NOP组(1.25±0.12)g/cm的骨密度值(t=5.862,P<0.01)。OP组年龄[(67.26±11.35) vs.(61.85±10.62)]岁、病程[(10.44±10.13) vs.(7.03±3.45)年]、BMI[(24.38±3.51) vs.(26.82±4.89) kg/m2]、空腹胰岛素[(12.887±5.265) vs.(18.429±6.166)mIU/L]、HbA1c[(8.23±2.57) vs.(8.23±2.57)%]和ALP[(69.75±23.37) vs.(62.26±20.81) U/L]与N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bA1c、ALP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有负相关关系(r=-0.753、-0.657、-0.587、-0.641、-0.714,P<0.05)。BMI和空腹胰岛素与骨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626、0.765,P<0.05)。 结论 高龄、病程长、低体质量、血糖控制差及高ALP和HbA1c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宜给予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拟行PCI治疗)57例和对照组(未能进行PCI治疗)53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检查动态心电图来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O)和窦性心率震荡斜率(TS)。结果 观察组PCI术后1月时TO降低,TS增高(P < 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TO明显降低,TS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TO增高,TS降低,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I较药物治疗更能有效改善UAP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RT,有条件者应尽早行PCI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