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朋  高树庚 《中国肿瘤》2017,26(4):286-290
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早期肺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然而,肿瘤的复发仍严重影响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ⅠB期NSCLC患者能否从辅助化疗中获益仍存在争议,本文就ⅠB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存在的争议及影响预后的病理学特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癌是肿瘤相关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85%。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健康体检的普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检出率逐渐提高。早期NSCLC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和辅助治疗,但ⅠB期患者在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及随访管理存在诸多争议。这篇综述聚焦于ⅠB期NSCLC患者完全切除后辅助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选择的关键问题,同时探讨了筛选早期NSCLC高危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及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3.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完全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仅占半数,远处转移在复发病例中占大多数,总体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而Ⅲ期NSCLC为局部晚期肺癌,其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如何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目前的热门课题。本研究对Ⅰ~Ⅲ期术前行诱导化疗即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NSCLC患者与术后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以探讨新辅助化疗对NSCL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有手术适应症的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外科治疗的疗效,寻找提高疗效的策略.方法:1988年至1997年96例Ⅲb期NSCLC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单纯手术组(47例)和术前新辅助化疗组(4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性质及治疗结果.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的肉眼下手术完全切除率(46.9%)和1、3、5年生存率(42.5%、弘.7%、24.5%)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23.4%和36.2%、21.3%、12.8%,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较单纯手术可提高外科治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熊梦婷  倪健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1):1131-1134
肺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患者的80%以上。Ⅰ期NSCLC(ⅠA、ⅠB期)占NSCLC患者的15%~20%,手术切除是Ⅰ期NSCLC的主要治疗方案,但ⅠA、ⅠB期NSCLC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仅83%和71%。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放疗可能达到与手术切除术相同的治疗效果,目前也有许多新型的治疗方法出现,如消融、粒子放疗等。本文将对Ⅰ期NSCLC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疾病谱的演变,越来越多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被发现与治疗.Ⅰ期NSCLC的术后辅助治疗已成为热点.现指南推荐ⅠB期含高危因素患者术后使用含铂类的两药联合辅助化疗.尽管如此,近30%的Ⅰ期患者术后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众多预后因素提示Ⅰ期NSCLC中可能存在一部分未发现的高危患者,同时Ⅰ期NSCLC的术后辅助治疗已进入平台期.现有的研究已经开始探讨靶向辅助治疗和免疫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本文对近几年Ⅰ期NSCLC预后因素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抑制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生存率较差,有必要进行辅助治疗。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可有效诱导静止T细胞增殖和应答,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生成,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和参与者。本研究初步探讨DC联合化疗治疗根治性术后ⅠB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根治性手术ⅠB期NSCLC患者66例,按照1∶2随机分为DC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研究组22例,采用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及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后回输患者体内,同时联合化疗。对照组44例,接受单纯化疗。结果:DC联合化疗组22例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7.50%,4年生存率为77.78%;对照组分别为85.10%和61.2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19),提示DC联合化疗有延长ⅠB期NSCLC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趋势。DC联合化疗组毒副反应轻微。结论:DC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使术后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
可切除Ⅲ期N2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共识与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Ⅲ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5年生存率仅有15%左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术后辅助性化疗、放疗或化放疗能改善Ⅲ期N2NSCLC患者生存率的有力证据,新辅助化疗的的价值仍有争议.因此,可切除Ⅲ期NSCLC的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有手术适应症的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外科治疗的疗效 ,寻找提高疗效的策略。方法 :1988年至 1997年 96例Ⅲb期NSCLC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单纯手术组 ( 47例 )和术前新辅助化疗组 ( 49例 ) ,比较两组的手术性质及治疗结果。结果 :术前新辅助化疗组的肉眼下手术完全切除率 ( 46 9% )和 1、3、5年生存率 ( 42 5 %、3 4 7%、2 4 5 % )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 ( 2 3 4%和3 6 2 %、2 1 3 %、12 8% ,P <0 0 5 )。结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较单纯手术可提高外科治疗的疗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干扰素与化疗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月可供分析的Ⅰ期NSCLC术后干扰素治疗患者106例及ⅠB期NSCLC术后化疗病例74例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单独手术病例112例为对照组,行对照研究。结果Ⅰ期NSCLC患者干扰素组和对照组1~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6/106),97.8%(87/89),93.4%(57/61),83.3%(25/30),76.2%(16/21)和88.4%(99/112),79.3%(73/92),71.9%(41/57),66.7%(28/42),59.3%(16/27)。显示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4~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B期NSCLC患者干扰素组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5年生存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B期NSCLC患者化疗组与对照组1~5年生存率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扰素组主要毒副反应是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红肿和疼痛,化疗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干扰素可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3年生存率,但对长期生存率无影响,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不利于提高生存率。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单独应用干扰素短期疗效强于单独应用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Ⅰ(Ⅰa+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手术切除Ⅰa期和Ⅰb期NSCLC 983例,比较综合治疗与单纯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Ⅰa期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分别为80.2%和79.3%;Ⅰb期分别为61.6%和64.5%。不同病理类型5年生存率:鳞癌:Ⅰa期单纯手术79.0%,手术+化疗84.2%,手术+放疗57.1%;Ⅰb期单纯手术67.0%,手术+化疗+放疗65.6%,手术+化疗65.2%,手术+放疗47.9%。腺癌:Ⅰa期单纯手术80.0%,手术+化疗85.7%;Ⅰb期单纯手术65.2%,手术+化疗+放疗16.7%,手术+化疗72.4%。腺鳞癌:Ⅰb期单纯手术39.0%;Ⅰb期手术+化疗59.6%。但上述各组5年生存率之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化疗治疗Ⅰa期鳞癌、Ⅰa和Ⅰb期腺癌以及Ⅰb期腺鳞癌效果比单纯手术好。因此,手术+化疗应成为该类病例的标准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早期肺癌术后的预后仍有很大差异,术后是否应用辅助化疗也有争议.本研究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作用,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接受手术的Ⅰa期、Ⅰb期肺癌患者,分别以是否行术后化疗分为两组,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并按危险因素个数进行评分,分为0分、1分、≥2分三组,比较三组术后DFS的差异;单独比较术后化疗对≥2分的高危组患者的作用.结果 经过筛选后共有465例患者纳入研究,Ⅰa期284例,Ⅰb期181例.Ⅰa期化疗组和对照组术后DFS并无明显差异(P=0.171),但化疗组生存曲线位于对照组下方,Ⅰb期两组术后DFS也无明显差异(P=0.630).危险因素评分后的三组患者DFS有明显差异(P<0.001),危险因素越多,术后DFS越差,可看作是高危患者.但单独分析显示,术后化疗与否对这部分高危患者的DFS并无显著影响(P=0.763).结论 术后化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DFS并无积极作用,即使是对于具有多个高危因素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也许也不适用.  相似文献   

13.
卢子晴  于洪 《现代肿瘤医学》2020,(19):3446-3449
肺癌是全球新发癌症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中国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其中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是早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的标准辅助治疗为化疗。但部分患者从辅助化疗中获益十分有限,而且化疗的不良反应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的出现改变了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模式,而术后辅助EGFR-TKIs治疗也已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NSCLC术后EGFR-TKIs治疗的效果、安全性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有20%~25%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可手术治疗,但5年生存率也只有40%左右。辅助化疗是部分早期可切除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可使4%~15%的患者生存获益。但是,ⅠB期NSCLC是否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仍存在争议。近年来,多个临床研究评价了ⅠB期NSCLC辅助化疗的疗效,我们通过分析这些临床研究,寻找ⅠB期NSCLC的高危人群和辅助化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新辅助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已经成为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临床确诊时80%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的机会,仅约1/3的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可手术切除,但即使是完全切除的Ⅰ期患者,术后两年的复发或转移率也达到约40%[1],而手术后辅助化疗对其预后的影响亦不令人满意,正是在这种现状下人们又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模式——术前诱导化疗,即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加手术治疗NSCLC的模式,它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对它的研究使我们对NSCLC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认识。新辅助化疗又称诱导…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左右,它是肺癌治疗的重点对象。Ⅰ、Ⅱ及部分正a期NSCLC仍以手术为主,效果最好。但确诊时仅20%~30%的病员符合手术指征。其余70%以上不能手术的患者都属三b、IV及部分’a期,只能采用非手术的化疗或放疗。由于新的有效化疗药物不断地涌  相似文献   

17.
可手术切除Ⅱ-Ⅲa及Ⅲb(T3N2M0)期(IASLC/UICC第8版TNM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推荐术后辅助化疗,但化疗毒性难以避免,且患者生存获益有限,仍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和死亡风险。在精准医疗时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开启个体化辅助治疗的新篇章。本文将对NSCLC术后辅助化疗、放疗、EGFR-TKI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及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多元化辅助治疗模式的探索有望延缓术后复发转移,使NSCLC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Ⅲ期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已陆续报道,术后辅助化疗逐渐被接受,已成为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NSCLCⅢ期随机临床试验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观察术后辅助化疗和易瑞沙用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入组76例Ⅲa期行完全性切除术的NSCLC,选择口服易瑞沙治疗33例,选择术后辅助化疗43例.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的生存情况.结果 易瑞沙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9%和51.5%,化疗组分别为88.4%和48.8%,...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于可手术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等多学科治疗模式.最新研究表明,与术后辅助治疗一样,新辅助治疗(化疗或放化疗)可显著改善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且在治疗依从性及耐受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局部进展期病变,特别是临床Ⅲa/N2期患者,基本治疗模式为术前2-4周期化疗,新辅助治疗后并不增加手术相关的死亡及并发症风险,但是在决定手术时机、入路及切除范围等方面仍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