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研制新型无磨料牙膏,并评估其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PMMA)树脂表面性能的影响。方法 在新型牙膏中去除磨料并调整表面活性剂和湿润剂的比例,对10种新型牙膏的性状进行评估;选择较佳性状的2种新型牙膏(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与市面牙膏(市面牙膏A组和市面牙膏B组)、市面泡腾片(市面泡腾片组)及蒸馏水(对照组)对PMMA树脂片进行清洁处理,比较各组清洁前后PMMA树脂片表面光密度(OD)值及粗糙度(Ra)值,评估各类清洁剂对PMMA树脂表面清洁效果及磨损水平。结果 10种新型牙膏中2号(新型牙膏A组)和6号(新型牙膏B组)具有较佳的性状,其pH值分别为7.18和7.22,并用于后续研究。(1)清洁效果:对照组清洁处理前后PMMA树脂片菌斑红染及OD值基本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组清洁处理后的PMMA树脂片菌斑红染程度较清洁处理前明显降低,OD值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尤其以市面泡腾片组、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清洁效果最为显著。(2)磨损水平:体视显微镜观察发现,清洁处理后,对照组PMMA树脂片表面光滑无划痕;市面牙膏A组和市面牙膏B组PMMA树脂片表面划痕较深且划痕数量较多,Ra值也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市面泡腾片组、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PMMA树脂片表面仅出现轻微细小浅划痕,Ra值略微升高,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新型无磨料牙膏在有效清除菌斑软垢的同时可减少PMMA树脂表面划痕,可成为临床义齿清洁牙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含酪蛋白磷酸多肽 (CPP)的牙膏抑制牙釉质脱矿和促进再矿化的作用。方法 牙釉质片分为实验组 (A组 :含 0 1%CPP、B组 :含 0 5 %CPP)和对照组 (C组 :不含CPP)。①抑制脱矿实验 :釉质片每天用脱矿液处理 2次 ,再分别用 3种牙膏处理 15min ,于实验第 1、3、5、10、15天取每组 3例送检表面钙、磷含量。②再矿化实验 :脱矿的釉质片置于再矿化液 ,每天分别用 3种牙膏处理 2次 ,于实验第 5、10、15天取每组 3例送检。结果 ①抑制脱矿实验 :实验组与对照组钙、磷含量差异无显著性。②再矿化实验 :10d时两实验组钙含量高于对照组 ;15d时仅B组钙高于对照组。结论 未能证明实验牙膏有抑制釉质脱矿的作用 ,但提示有促进再矿化的功能 ,B牙膏的作用较A牙膏稳定和持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新型无磨料牙膏,并评估其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PMMA)树脂表面性能的影响。方法 在新型牙膏中去除磨料并调整表面活性剂和湿润剂的比例,对10种新型牙膏的性状进行评估;选择较佳性状的2种新型牙膏(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与市面牙膏(市面牙膏A组和市面牙膏B组)、市面泡腾片(市面泡腾片组)及蒸馏水(对照组)对PMMA树脂片进行清洁处理,比较各组清洁前后PMMA树脂片表面光密度(OD)值及粗糙度(Ra)值,评估各类清洁剂对PMMA树脂表面清洁效果及磨损水平。结果 10种新型牙膏中2号(新型牙膏A组)和6号(新型牙膏B组)具有较佳的性状,其pH值分别为7.18和7.22,并用于后续研究。(1)清洁效果:对照组清洁处理前后PMMA树脂片菌斑红染及OD值基本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组清洁处理后的PMMA树脂片菌斑红染程度较清洁处理前明显降低,OD值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尤其以市面泡腾片组、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清洁效果最为显著。(2)磨损水平:体视显微镜观察发现,清洁处理后,对照组PMMA树脂片表面光滑无划痕;市面牙膏A组和市面牙膏B组PMMA树脂片表面划痕较深且划痕数量较多,Ra值也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市面泡腾片组、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PMMA树脂片表面仅出现轻微细小浅划痕,Ra值略微升高,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新型无磨料牙膏在有效清除菌斑软垢的同时可减少PMMA树脂表面划痕,可成为临床义齿清洁牙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两种市售去渍美白类牙膏去除牙齿外源性色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148名,均为男性吸烟者,年龄19 ~ 60岁.采用随机、双盲、三单位平行设计,根据Lobene色斑指数(包括染色面积及程度)均数将受试者平衡地分为3组,分别使用试验牙膏A(A组):含3%聚乙二醇-400和2%氧化铝;牙膏B(B组):含2.5%聚乙二醇400和0.5%焦磷酸四钠;对照牙膏C(C组):市售无去渍美白功效牙膏,分别于基线、第4、8周由同一名检查者完成所有研究对象的色斑指数测定.结果 共有121名受试者完成了8周的临床研究.基线检查3组的色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4周后,与C组(2.24)相比,A、B组受试者的色斑面积指数(A组:2.05,B组:2.08)分别降低了8.48%和7.14% (P <0.05),色斑程度指数(A组:1.79,B组:1.81)与C组(1.89)相比分别降低了5.29%和4.23% (P <0.05).8周后,相比C组(2.09),A、B组的色斑面积指数(A组:1.77,B组:1.78)分别降低了15.31%和14.83% (P <0.05),色斑程度指数(A组:1.45,B组:1.43)与C组(1.66)相比分别降低了12.65%和13.86% (P <0.05).结论 试验观察期内,日常使用脱渍牙膏对吸烟人群因吸烟导致的牙齿表面烟渍和外源性色素有一定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体内外研究,探讨NovaMin脱敏作用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牙本质过敏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含NovaMin成分的含氟牙膏,对照组使用单一含氟牙膏,进行1周的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敏感牙齿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体外实验将离体牙暴露牙本质,用37%磷酸凝胶酸蚀处理后分为4组,A组:放置于人工唾液中保存7天;B组:用电动牙刷蘸取包含NovaMin的含氟牙膏刷牙本质表面;C组:用包含NovaMin的含氟牙膏涂布于牙本质表面;D组:用电动牙刷蘸取单一含氟牙膏刷牙本质表面.B、C、D组标本的处理均为每天2次,每次5分钟,持续7天.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计算牙本质小管封闭数目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小管口封闭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VAS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降低更显著(P<0.01).体外试验A组牙本质小管完全开放,B、C、D组牙本质小管封闭数目比分别为(67.02±14.58)%、(82.79±16.61)%、(14.32±7.29)%,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有NovaMin成分的含氟牙膏比单一含氟牙膏能在牙本质表面形产生更好的封闭效果.延长局部涂抹时间及减少敏感区的机械摩擦,可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研究含氟涂漆与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或生物玻璃对根龋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收集的84颗活动性根龋牙,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均21颗牙,4组均给予含氟牙膏刷牙,B组增加含5%氟化钠的涂漆,C组增加含5%氟化钠+CPP-ACP的涂漆,D组增加含5%氟化钠+生物活性玻璃的涂漆。观察涂漆前、后各组根龋严重程度、表面粗糙度、矿物质浓度。采用SPSS 23.0软件包分析根龋严重程度与表面粗糙度的相关性。结果:B、C、D组涂漆50 d后硬度显著高于涂漆前及A组(P<0.05);C、D组涂漆50 d后硬度显著高于B组(P<0.05);D组涂漆50 d后硬度显著高于C组(P<0.05)。涂漆7 d后,B、C组表面粗糙度评分均显著高于A、D组(P<0.05);涂漆14 d后,B组表面粗糙度评分均显著高于A、C、D组(P<0.05);涂漆50 d后,D组表面粗糙度评分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根龋严重程度评分与表面粗糙度呈负相关(P<0.05)。各组涂漆50 d后矿物质浓度均显著高于涂漆前(P<0.05)。结论:含氟化物+CPP-ACP或生物活性玻璃涂漆均具有显著阻止根龋的作用,生物活性玻璃较CPP-ACP更稳定,提高牙表面矿物质浓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法对70例牙本质过敏症的患者随机分成A、B2组,每组35例,分别使用上海防酸牙膏和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2种牙膏,分别记录刷牙前、刷牙8周后Schiff冷空气敏感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患者使用前的Schiff冷空气敏感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8周后,A、B2组的Schiff冷空气敏感指数都有降低,且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揭盲显示,B管牙膏为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结论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对牙本质过敏症具有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多乐氟、护牙素和含氟牙膏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的效果。方法:将40个牛牙釉质块人工龋试样随机分为4组(n=10),A组(对照组)置于人工唾液中浸泡12 d;B组(多乐氟组)釉质表面涂覆多乐氟涂膜,12 h后去除涂膜,置于人工唾液中浸泡12 d;C组(护牙素组)釉质表面涂覆护牙素1 min后,置于人工唾液中浸泡12 d;D组(含氟牙膏组)分别于每天早、晚将样本浸泡于含氟牙膏浆3 min,其余时间浸泡于人工唾液中,共12 d。脱矿前及处理前后,用硬度计测定各组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计算其表面硬度恢复率(SMHR%);SEM观察表面结构。结果:SEM观察发现,B、C、D组再矿化处理前后釉质表面有新形成的羟基磷灰石晶体沉积。A、B、C、D组的SMHR(%)分别为20.43±5.91、60.55±14.05、67.69±11.74、52.82±3.61;除B、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氟材料或亚稳定无定形磷酸钙材料(护牙素)均可显著促进脱矿釉质的再矿化,护牙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表面麻醉联合STA无痛麻醉与STA无痛麻醉、传统压力注射器局部麻醉在儿童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14岁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为表面麻醉联合STA无痛麻醉;B组为STA无痛麻醉;C组为传统压力注射器局部麻醉,3组均采用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记录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5种不同活动义齿清洁方式对Vitallium2000义齿铸造支架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将Vitallium2000合金离心铸造成35个试样(15mm×10mm×2mm),镜面抛光,将试样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蒸馏水浸泡;实验组B、C、D、E组,B组牙刷+蒸馏水清洁2min,C组牙刷+牙膏清洁2min,D组Polident清洁片溶液浸泡5min,E组Polident清洁片浸泡5min+牙刷清洁2min,重复处理180个循环。粗糙度测试仪测量实验前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值(Ra值),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实验前后试样表面结构。结果:(1)A组试样实验前后Ra值为:0.0045±0.0011/0.0047±0.0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和E组实验前后R a值分别为(0.0049±0.0011/0.0168±0.0025)、(0.0048±0.0013/0.0322±0.0064)、(0.0051±0.0011/0.0072±0.0012)和(0.0052±0.0011/0.0198±0.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R a值比较:处理前各组间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式处理后组间Ra值不全相同,与A组比较,D组R a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E组较A组R a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C组、E组两两之间R 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组R a值增加最大。(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处理前各组试样表面均无划痕。处理后A组、D组试样表面无划痕,B组、E组试样表面可见连续浅划痕,C组试样表面可见明显连续深划痕。结论:清洁片清洁方式不会改变Vitallium2000义齿铸造支架表面形貌;牙刷+蒸馏水清洁方式、清洁片+牙刷清洁方式对Vitallium2000义齿铸造支架表面形貌影响较小;牙刷+牙膏清洁方式可引起Vitallium2000义齿铸造支架表面形貌改变,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自体牙本质颗粒与Bio-Oss骨粉植入引导骨再生治疗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引导骨再生治疗的牙周骨缺损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植入Bio-Oss骨粉,实验组植入自体牙本质颗粒。比较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颊侧软组织剖面、颊侧软组织厚度,红色美学评分,修复成功率及并发症。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1年,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均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2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剖面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2组颊侧软组织剖面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剖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2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厚度显著高于术前。各时间点,2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2组患者红色美学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1年2组红色美学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红色美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0.24%(37/41)和85.37%(35/41),2组修复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体牙本质颗粒引导骨再生治疗牙周骨缺损患者,能够降低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提高颊侧软组织剖面和红色美学评分,且修复成功率与Bio-Oss骨粉植入相当,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后患者软、硬组织改变及稳定性。方法 选择20例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9~14岁,平均11.05岁。所有患者均行T4K矫治器治疗12个月。观察矫治前、矫治后12个月、36个月软、硬组织变化,评价T4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稳定性。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12个月,硬组织指标U1-NA、U1-NA、L1-NB、L1-NB 显著减小(P<0.05),U1-L1显著增大(P<0.05);软组织指标UL-U1、LL-L1显著增大(P<0.05),覆盖、覆、上唇突点至E 线的垂直距离、下唇突点至E 线的垂直距离显著减小(P<0.05),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显著增加(P<0.05)。矫治后36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后12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可纠正患者不良口腔习惯,改善口颌以及面部软、硬组织关系,远期效果好,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头影测量分析,评价舌刺联合头帽颏兜和前方牵引器矫治前牙反的疗效,以及对舌骨位置和气道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应用舌刺联合头帽颏兜和前方牵引器2种矫治方法矫治完成的前牙反病例各30例,应用Winceph 9.0软件及AutoCAD 2016软件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PSS 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正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及龈下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隐形组和自锁托槽组。跟踪检查患者的牙周指数,包括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采用VAS法评价矫治前、后牙周疼痛情况和矫治效果,PCR分析矫治后患者龈下菌斑中常见致病菌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12个月及矫治结束后,自锁托槽组PLI显著高于隐形组(P<0.05),PD、GI、SBI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矫治后,隐形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自锁托槽组(P<0.05)。矫治后1 d,隐形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显著低于自锁托槽组(P<0.05)。隐形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自锁托槽组(89.10% vs 76.36%)。矫治后,自锁托槽组龈下致病菌检出率及含量显著高于隐形组(P<0.05)。结论: 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配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及龈下致病菌增殖,更有利于牙周健康及口腔卫生维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牛蒡苷元对口腔鳞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口腔鳞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制备人口腔鳞癌细胞株HSC-3裸鼠移植瘤模型,牛蒡苷元处理后,检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移植瘤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口腔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总积分显著增高(P<0.001);经牛蒡苷元处理后,人口腔鳞癌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趋势显著放缓(P<0.05),观察终点移植瘤组织重量显著下降(P<0.05),且牛蒡苷元高剂量组较牛蒡苷元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牛蒡苷元处理组VEGF蛋白染色的吸光度值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牛蒡苷元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口腔鳞癌增殖,该作用可能与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anderⅢ矫治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后软、硬组织变化和垂直向相关性。方法:选择32例拟行SanderⅢ矫治器矫治的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观察矫治前、矫治12个月后软、硬组织变化,分析软组织与垂直向的相关性。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12个月后SNB缩小(P<0.05),ANB、 A-PTV、Go-Me增加(P<0.05),软组织指标LL-LI增加(P<0.05),LL-EP减少(P<0.05),矫治后L1/MP缩小(P<0.05),U1E-PTV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UL-UI与倾斜角、U1E-PP、U6E-PP呈正相关(P<0.05),LL-LI与倾斜角、U1E-PP、U6E-PP呈负相关(P<0.05),Sn-UL/FH与U6E-PP呈正相关(P<0.05)。结论:SanderⅢ矫治器可有效矫正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软、硬组织畸形,唇部形态随硬组织骨性关系改善而趋于协调,软组织指标与硬组织垂直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2~14岁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作为实验组(n=27),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无错畸形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拔牙矫治,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图像采集,对照组于体检时进行CBCT拍摄,使用Mimics 20.0软件处理数据。观察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髁突位置相关指标关节前间隙(Sa)、关节上间隙(Su)、关节后间隙(Sp)与上气道结构相关指标气道总体积(V)、鼻咽体积(V)、腭咽体积(V)、舌咽体积(V)、喉咽体积(V)、口咽体积(V)、口咽段气道最小截面积(SMIN)、上气道于硬腭平面处矢状直径(APHP)、上气道于软腭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SP)以及上气道于会厌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TE)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Sa显著大于对照组,S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Su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关节间隙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实验组Sa大于本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Sp及Su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间隙指数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前V、V、V及SMIN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V、V、V、APTE、APHP及APS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V、V、APHP及APTE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V、V、V、SMIN及APSP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拔牙治疗后,随着咬合关系、下颌平面及咬合平面变化,髁突前间隙减小,髁突位置由后退位恢复至中位,气道结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大。拔牙矫治可使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髁突位置前移,上气道体积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简单种植病例非引导植入种植体的位置偏差。方法:筛选3名医师治疗的68例简单种植牙患者,共97颗种植体,术后利用CBCT软件测量种植体颈部、尖部、角度偏差。比较3名不同医师、左右后牙与前牙区、游离端与非游离端种植体在颈部、尖部、角度偏差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7颗种植体颈部、尖部、角度偏差平均值为(0.76±0.57)mm、(1.41±0.90)mm、(4.76±3.68)°。医师间比较颈部、尖部、角度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后牙组间比较,3项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后牙与前牙相比,3项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后牙与前牙组相比,3项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端与非游离端比较,颈部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部、角度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病例非引导种植的总偏差与计算机导板相仿,偏差与医师经验相关,前牙组偏差小于双侧后牙组,非游离端颈部偏差小于游离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并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蛋白功能[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功能[总淋巴细胞计数(L)、淋巴细胞百分比(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唇裂不伴腭裂52例(唇裂不伴腭裂组),唇裂伴腭裂38例(唇裂伴腭裂组);选择同期我院口腔科常规口腔检查、口腔健康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应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口腔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在龋失补指数(DMFT)、功能牙数目(TH)、咬合牙对、龋齿牙数、LOA≥6 mm牙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的DMFT、TH、咬合牙对、龋齿牙数、LOA≥6 mm牙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唇裂伴腭裂组OIDP量表各条目得分、OIDP总分显著高于唇裂不伴腭裂组(P<0.05);唇裂不伴腭裂组OIDP量表各条目得分、OIDP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临床口腔健康指数与OIDP分数的相关关系,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DMFT、MT与根龋牙数、LOA≥6 mm牙数与OIDP分数呈负相关;咬合牙对与OIDP分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