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GRACE、TIMI危险评分并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3组,随访患者发病30 d内及出院后1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脏呼吸骤停、室速及室颤等高危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死亡等)的情况,计算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比较两种评分方法下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根据ROC曲线下面积比较GRACE及TIMI危险评分对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预测的准确度.结果 两种评分方法下,低、中、高危三组患者30 d及1年内MACE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RACE危险评分各时间段MACE发生率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更大.结论 两种评分方法均可为临床上的STE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与TIMI危险评分相比GRACE危险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88分,7例)、中危组(89~118分,29例)和高危组(≥119分,46例),对患者进行跟踪记录,记录1年内患者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记录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冠动脉病变支数和冠动脉病变Geninis评分,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检测GRACE评分与二者的关系,进而评价GAR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对三组患者MACCE与出血时间进行对比,MACCE中心肌梗死(0%,3.4%,8.7%)、全因死亡(0%,6.9%,10.7%)和出血事件(0%,10.3%,13.0%)发生的概率根据患者低危、中危、高危逐渐上升;对三组患者冠动脉支数和Geninis评分对比,单支血管病变的概率随着缓和低危(57.1%)、中危(24.1%)、高危(8.7%)逐渐增加,双支血管病变、三支血管病变和Geninis评分对着患者低危[28.6%,14.3%,(49.98±19.23)分]、中危[31.0%,44.8%,(65.99±39.04)分]、高危[43.5%,47.8%,(88.09±36.95)分]逐渐增大;对GRACE危险评分与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GRACE评分与患者病变血管支数(r=0.312)和Geninis评分(r=0.395)呈正相关的关系,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CE危险评分对AMI患者近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其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成正相关,GRACE评分越好,患者的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越好,建议在临床上应用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江朋  唐勇  郑庆昆   《四川医学》2022,43(6):529-535
目的 比较三种评分对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6个月死亡率的预估效能,帮助临床医生优化医疗决策。方法 收集STEMI患者基本资料,入院时生命体征、首次实验室资料以及CAMI-STEMI评分、GRACE评分和TIMI评分。统计患者院内死亡率、PCI术后6个月死亡率。运用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院内死亡、PCI术后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ROC比较三种评分对患者院内死亡率和PCI术后6个月死亡率的预测效力。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2例STEMI患者。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心率、首次WBC计数、GRACE评分是影响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史、入院时心率、GRACE评分是患者PCI术后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RACE评分、CAMI-STEMI评分、TIMI评分预估患者院内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827、0.789、0.735,GRACE评分预估效力优于TIMI评分,(P=0.028,95%CI 0.010~0.174)。GRACE评分、CAMI-STEMI评分、TIMI评分预估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PTX3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的相关性,评价PTX3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依据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分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2例)、中危组(26例)、高危组(28例),另选30名体检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院后1h内采集血液标本,送检肌钙蛋白、心肌酶等常规化验;应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浆PTX3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PTX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危组患者血浆PTX3高于中、低危组(P<0.05),中危组患者血浆PTX3高于低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PTX3水平与年龄、GRACE评分、Killip分级、肌钙蛋白T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TX3与GRACE评分中的Killip分级独立相关(P<0.05).结论 PTX3可作为心肌坏死的早期分子指标,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邱峻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8,32(4):375-376,38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浓度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104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ET-1浓度。根据血清ET-1浓度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四分位数分组,分为≤25%组17例,26%~50%组26例,51%~75%组29例和≥75%组32例,比较不同ET-1浓度组的GRACE评分。根据GRACE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的血清ET-1浓度,并分析血清ET-1浓度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T-1为107.64±8.3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5±7.3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25%组为99.54±21.28分,26%~50%组为110.34±18.79分,51%~75%组为134.10±24.31分,≥75%组为151.45±20.17分,随着血清ET-1浓度升高,各组GRACE评分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T-1浓度低危组为83.13±6.49 pg/mL,中危组为94.21±8.22 pg/mL,高危组为109.93±7.62 p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T-1浓度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6352,P<0.01)。结论:血清ET-1浓度是STEMI进展及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GRACE)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对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介入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11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介入治疗,术后规律随访30 d,收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s),根据MACEs将受试者分为MACEs组(n=21)和no-MACEs组(n=89),计算所有患者的GRACE评分及NLR,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GRACE评分及NLR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探讨GRACE...  相似文献   

7.
赵成刚  杨晓秋  高洁  张超 《海南医学》2020,31(24):3138-3140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嘉定区南翔医院急诊ICU科2019年1~12月收治的70例NSTEMI合并HF患者,入院时即刻行血清Copeptin检测,并进行GRACE评分。根据GRACE积分进行危险级别分层,其中低危组(评分<109分) 22例,中危组(评分109~140分) 25例,高危组(评分>140分) 23例。所有患者住院时均行常规治疗,出院后随访180 d,观察指标为再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比较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以及出院后180 d内再发MACE患者和未发生MACE患者的血清Copeptin及GRACE评分。结果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血清Copeptin水平分别为(17.59±3.06) pmol/L、(22.76±5.01) pmol/L、(43.04±11.55) pmol/L,Copeptin水平随着GRACE评分的升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80 d,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T-proBNP检测联合GRACE评分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300例ACS患者,行NT-proBNP检测、GRACE评分。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将患者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 NT-proBNP、GRACE等数据。结果事件组NT-proBNP值仍高于非事件组(P<0.05),事件组GRACE评分高于非事件组(P<0.05);GRACE评分及NT-proBNP水平对于预测ACS患者预后的能力均为中等,且二者对NSTE-ACS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发生MACE事件的预测能力无统计学差异。而对GRACE联合NT-proBNP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01),表明二者联合可以增加对NSTE-ACS患者预后判断的能力。结论 NT-proBNP检测联合GRACE评分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可以更为准确评估ACS患者早期风险,有着独特的临床价值,也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更科学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出院后12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及炎症因子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联合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的危险分层对STEMI患者PCI术后出院12个月死亡风险的临床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急性STEMI患者326例,死亡组33例,存活组293例。收集患者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的血清CTRP-1质量浓度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GRACE评分。以随访期间患者心源性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CTRP-1预测死亡的最佳截点值,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检验CTRP-1在GRACE评分基础上对急性STEMI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及左主干病变率高,肌酐、肌钙蛋白T较高(P < 0.05),死亡组患者CTRP-1质量浓度高于存活组(P < 0.001),死亡组患者中66.7%属于GRACE评分的高危组,高于存活组患者中20.1%属于GRACE评分的高危组。ROC曲线分析,CTRP-1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P < 0.001),其截点值为187.9 ng/mL时,预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92.5%,特异度为73.6%。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LVEF值、GRACE评分高危及CTRP-1高值(≥187.9 ng/mL)是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生存分析显示,在GRACE评分高危组中,CTRP-1高值的患者累计生存率低于CTRP-1水平较低的患者(P < 0.001)。  结论  平均动脉压、LVEF值、GRACE评分高危及CTRP-1高值是预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CTRP-1联合GRACE评分对急性STEMI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查阅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且接受过冠脉造影的NSTEACS患者16例为死亡组.同期抽取未发生心性死亡的NSTEACS患者175例为生存组.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GRACE评分与TIMI评分.分别描绘两种评分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GRACE评分预测住院期间心性死亡的准确度为AUC=0.864,95%CI:0.763~0.933,TI-MI评分预测住院期间心性死亡的准确度为AUC=0.717,95% CI:0.598~0.817.两评分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曲线下面积大于TIMI评分,GRACE评分较TIMI评分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GRACE评分和TIMI评分对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GRACE评分的预测价值优于TIMI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9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44%vs14%,P<0.01),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54%vs20%,P<0.01);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减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0.01)。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8例,详细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计算PLR;评估PCI术中情况,记录术中梗死相关动脉的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正常复流组(TIMI 3级)和无复流组(TIMI 0~2级)。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卒中、发病时间、Killip分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患者PLT、PLR和Gensini积分高于正常复流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LR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81,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R高[OlR=2.737(95% CI:1.433,5.227)]和Gensini积分高[OlR=1.490(95% CI:1.087,2.042)]为影响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PLR为诊断模型变量,曲线下面积为0.751,以最大约登指数计算的诊断阈值为188.21,预测无复流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73%。结论 PLR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LR对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具有一定的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病人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大深圳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71例初发STEMI病人的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其中STEMI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病人29例,从其余242例STEMI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1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STEMI的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和异常STEMI病人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平均肌酸肌酶峰值、ST段重新抬高和Q波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年龄、吸烟情况、糖尿病、缺乏梗死前心绞痛、室壁运动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缺乏梗死前心绞痛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的相关因素(P<0.05),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没有相关性(P>0.05).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病人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指数和室壁运动积分较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明显改善(P<0.05),心脏病事件少于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P<0.01).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常见于大量吸烟、缺乏梗死前心绞痛的年轻病人,可能与自发性再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急梗死(STEMI)患者心肌缺血分级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5月未行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76例,按心电图缺血分级分为Ⅱ级缺血组(36例)与Ⅲ级缺血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溶栓2h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统计并比较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窦性停博及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患者人院时,Ⅱ级缺血组ST段抬高程度[(0.45±0.26)mVl明显低于Ⅲ级缺血组[(0.81±0.33)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2,P〈0.05);Ⅲ级缺血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370±67)U/L]高于Ⅱ级缺血组f(215±6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43,P〈0.05)。溶栓治疗2h后,Ⅱ级缺血组ST段抬高程度[(0.23±0.11)mVl、ST段回降一半及以上比例[80.6%(29/36)1、CK—MB峰值[(227±58)U/L]均优于Ⅲ级缺血组[(0.49±0.17)mV、57.5%(23/40)、(358±94)U/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缺血组与Ⅲ级缺血组在室性早搏f8_3%(3/36)、12.5%(5/40)1、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2.8%(1/36)、7.5%(3/40)]、窦性停博[0.0(0/36)、2.5%(1/40)]及1I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f2.8%(1/36)、5.0%(5/40)]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发病至溶栓时间及Ⅲ级缺血是STEMI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分级对ST段抬高急性心急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使用负荷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03-2010-03行急诊PCI的3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确诊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负荷剂量,经绿色通道完成急诊PCI术后予以阿托伐他汀40mg/d继续治疗1个月,观察负荷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PCI术后血流再灌注情况(如TIMI血流等级、无复流现象发生情况、ST段水平回落情况及心肌酶谱峰值情况等)结果令人满意;除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转入ICU经积极救治无效死亡外,无围术期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及支架内血栓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全程观察肝肾功能等药物安全性指标,30d时血碱性磷酸酶、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与入院当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d时测AST、ALT分别为(27.50±8.69)、(23.63±8.03)U/L,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与入院当天相比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拟急诊行PCI治疗的患者,围术期使用负荷量阿托伐他汀不仅安全而且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PCI、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的65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直接PCI的65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结果在TIMI 3级、ST段回落50%、再灌注心律失常等近期预后指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住院率、死亡率、LVEF>50%例数等远期预后指标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LVEF>50%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STEMI患者行PCI的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但是对再住院率、死亡率、LVEF值等远期预后的影响较小,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应导联ST段压低(reciprocal ST-segment depression,RST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318例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根据入院时第1份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否出现RSTD,将患者分为RSTD组和非RSTD组,评价2组患者基线情况和CAG等结果。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RSTD组中更常见。RSTD组较非RSTD组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更低、Killip分级更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的峰值更高、ST段抬高程度更高、合并心房纤颤、传导阻滞和心源性休克的概率更大、多支病变更常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使用率更高、而且院内病死率更高(P<0.05)。结论伴RSTD的STEMI患者存在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预后不佳。ECG可以较好地区分高危患者,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应变参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方法 序贯入组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确诊为STEMI且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81例患者,均分别在急性期(发病7 d内)和起病6个月后进行3.0 T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起病6个月后是否发生LVR[第2次心脏磁共振检查测量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基线增加≥20%]将患者分为LVR组(33例)和非LVR组(48例),探究心肌应变相关参数对STEMI患者PPCI术后发生LVR的预测价值。结果 LVR组心肌梗死急性期峰值超敏血清肌钙蛋白I(peak hs-cTnI)水平高于非LVR组,整体纵向应变(GLS)低于非LVR组,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短于非L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ak hs-cTnI(OR=1.026,95% CI 1.006~1.046,P=0.012)和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OR=0.967,95% CI 0.950~0.983,P<0.001)是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eak hs-cTnI为85.54 μg/L时,预测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的灵敏度为60.60%,特异度为97.90%(AUC值为0.795,P<0.001);GLS为-10.56%时,预测LVR的灵敏度为81.80%,特异度为70.80%(AUC值为0.761,P<0.001);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取309.12 ms时,预测LVR的灵敏度为87.90%,特异度为87.50%(AUC值为0.926,P<0.001)。结论 急性期peak hs-cTnI、GLS和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对成功行PPCI治疗的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peak hs-cTnI、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是LVR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用药途径应用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2009年11月~2012年4月收治的STEMI患者18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患者均行PCI术,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患者冠脉内用药,对照组患者静脉内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率(86.81%)高于对照组患者(61.5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率(87.91%)高于对照组患者(41.76%)(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1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沪〉0.05)。结论STEMI冠脉内替罗非班给药疗效安全可靠,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