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A、IgG和IgM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43例带状疱疹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IgA、IgG和IgM抗体。结果带状疱疹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M抗体无统计学差异;IgA抗体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ELISA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特异性IgG和IgM抗体尚不能作为诊断带状疱疹的可靠指标;IgA抗体需要更多样本做对照研究和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血清特异IgA、IgG和IgM抗体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带状疱疹患者的免疫表达情况,分析各抗体水平和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7例,两组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方法检测IgA、IgG和IgM抗体,比较带状疱疹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体内的三种抗体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在带状疱疹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IgA抗体水平在带状疱疹患者体内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结论 IgM和IgG抗体不能作为带状疱疹患者病毒检测指标,IgA抗体有可能作为带状疱疹患者病毒检测指标,但是需要更多样本和相关研究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谭萍  尚晓玲 《云南医药》2010,(4):417-418
戊型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HEY)通过污染食物和水源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常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尤其是孕妇感染HEV易发展成爆发型HE,病死率高达20%戊型肝炎潜伏期15~75d,平均36d。病人起病急,半数人有发热。黄疸型占多数,黄疸型与无黄疸型之比为6.4:1。在我国已有许多戊型肝炎病例的报道。为了解戊型肝炎在昆明地区感染状况,达到早期诊断控制流行的目的,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新冠肺炎发病率高、传染迅速,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隐蔽,如不能及早发现并迅速隔离,易引起较大范围的传播。胸部CT检查具有及时、快捷、检出率高等优点,对确诊新冠肺炎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70例确诊德尔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不能配合常规胸部CT检查的老年和青少年患者79例,继而实施个体化扫描方案,获得优质图像资料,为新冠肺炎的CT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6.
7.
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3月15日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135例有完整病历资料的COVID-19患者的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根据病情分为轻症(轻型+普通型)组(n=74)和重症(重型+危重型)组(n=61),比较2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指标改变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35例COVID-19患者中合并基础疾病70例(51.9%),重症组合并心律失常者较多,发热、乏力、胸闷、厌食的发生率较高(P<0.05)。聚集性感染为主,共26起,涉及74例(54.8%),通过1次核酸检测确诊112例(83.0%)。135例中发病时有症状者126例(93.3%),核酸转阴平均14(10,20)d;无症状9例(6.7%),其核酸转阴平均7.0(5.5,13.0)d。外周血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下降40例(29.6%),C反应蛋白升高65例(48.1%)、白细胞介素6升高57例(42.2%),D-二聚体升高62例(45.9%),纤维蛋白原升高33例(24.4%),乳酸脱氢酶升高36例(26.7%),肌红蛋白升高9例(6.7%)。胸部CT示127例(94.1%)有异常表现,病变以胸膜下区分布为主122例(96.1%),其中磨玻璃密度影为主要表现106例(83.5%),重症组双肺受累、且3个肺叶以上分布、磨玻璃影和实变影更多见(均P<0.05),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吸收,或遗留少许纤维条索。最终好转出院133例(98.5%),死亡2例(1.5%)。结论 天津地区COVID-19感染以家族聚集性为主,多数合并基础疾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较为明显,总体预后良好。早期胸部CT检查可以弥补胸部X线检查的局限性,尽早行胸部CT检查及多次呼吸道标本的核酸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8.
9.
10.
刘菲  赵小刚  陶武  王念 《现代医药卫生》2021,(14):2497-2499
通过加强转运人员防护培训,制定转运前病情评估、人员分配、协调与沟通、转运准备、转运中监护与急救、转运后交接6个环节的转运流程及个性化转运方案等,建立和完善无缝隙转运的制度与流程,记录转运距离、转运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无缝隙转运行之有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能节约患者院间转运时间,有利于控制转运风险,可在其他...  相似文献   

11.
SARS患者恢复期抗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监测SARS患者恢复期抗SARS病毒IgG和IgM抗体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SARS患者发病后5,10,14个月末血清IgG、IgM抗体水平,并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感染SARS后抗体的持续维持水平及效能。结果:IgG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程度不一致。随访中3个时期患者恢复期IgG抗体整体水平下降,部分患者IgG抗体阴转,随访后期少数患者IgM抗体水平仍为阳性。结论:SARS患者的血清学IgG抗体检测诊断与临床诊断不一致,SARS病毒抗体变化规律与一般传染病抗体产生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2.
At present, no cure is available for COVID-19 but vaccines, antiviral drugs, immunoglobulins, or the combination of immunoglobulins with antiviral drugs have been suggested and are in clinical tria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a pharmacokinetic and viral load analysis as a basis for adjusting immunoglobulin dosing to treat COVID-19. We reviewed the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literature that describes the impact of a high antigen load on pharmacokinetic data following antibody treatment.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 of high viral and tumor loads on antibody clearance. We then highligh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actors for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osing of hyperimmune anti-SARS CoV2 immunoglobulin. Both nonclinical and clinical examples indicate that high antigen loads, whether they be viral, bacterial, or tumoral in origin, result in increased clearance and decreased area under the curve and half-life of antibodies. A dosing strategy that matches the antigen load can be achieved by giving initially high doses and adjusting the frequency of dosing intervals based o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 suggest that study design and dose selection for immunoglobulin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require special considerations such as viral load, antibody-virus interaction, and dosing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antibody.  相似文献   

13.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型传染性疾病,尽管我国在临床诊治和防控上已取得了很大进 步,但COVID-19具有独特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其病毒亦具有特有的生物学特征,临床救治仍面临许多挑战, 需要医学专家们在救治工作中不断认知和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规范临床诊治方案。本文就天津市收治的136例确 诊病例的总体救治情况及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和预警、抗感染策略、危重患者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更好地指导 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中美洛西林IgM和IgG抗体的微柱凝胶免疫法。方法O型人红细胞在pH=9.6的巴比妥缓冲液中经美洛西林针剂致敏后,与待检血清中美洛西林抗体在微柱凝胶上可发生免疫结合而出现凝集。结果待检的76份血清中有9份呈IgM和IgG抗体阳性。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法可用于检测人血中美洛西林的IgM和IgG抗体,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方法临床药师通过问卷星调查、康网系统、查阅病程等方式收集ADR,对其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过敏史、报告类型、怀疑药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ADR共45例,ADR发生率为12.4%,其中一般的44例(已知的39例、新的5例)、严重的1例。ADR发生较多的为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LPV/r)、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MP)、抗菌药物莫西沙星。结论临床使用多种药物治疗COVID-19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以及患者基本情况、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关注疗效同时对ADR也应积极宣教、及时发现与上报,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药物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护。方法隔离收治明确诊断的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分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盐酸阿比多尔片、磷酸氯喹、利巴韦林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联合抗病毒用药≤3种,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结果截至2020年3月5日,治愈出院患者9例,在院患者6例,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胸部CT均好转,核酸检测为阳性,1例重型患者转为普通型,2例危重型患者转为重型;治疗过程中11例患者出现不同症状、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达73.33%,8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2例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肝酶轻微升高,根据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分级,2例为新的不良反应,9例为一般的不良反应。结论目前没有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有限的诊疗方案推荐下需要摸索相关的药物治疗,包括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疗程,药物在临床治疗时需进行不良反应监护,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避免因药物引起的机体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包括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改变的发生率情况,为该疾病的识别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的相关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2.0进行单样本率的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回顾性研究。Meta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存在异质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发生改变,其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发生率为90%[95%CI(87%~9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发生率为61%[95%CI(50%~ 73%)],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43%[95%CI(28%~59%)],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升高发生率为13%[95%CI (8%~1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 rate,ESR)升高发生率为74%[95%CI(61%~87%)]。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减少,CRP和ESR可能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