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肿瘤的精准医学是通过综合应用组学分析、分子检测、分子影像、分子病理、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微创、精准、合理利用。微创精准外科理念,不仅是将原来的大切口变成小切口,而是要求结合肿瘤基因的分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精确的诊断分期、精细的手术方案设计、微创而精湛的手术技术研究和精细的术后管理,这也是区别于传统仅围绕手术技术创新的理念创新。本文就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来探讨微创、精准医学理念指导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策略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精准医学是通过综合应用组学分析、分子检测、分子影像、分子病理、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微创、精准、合理利用。微创精准外科理念,不仅是将原来的大切口变成小切口,而是要求结合肿瘤基因的分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精确的诊断分期、精细的手术方案设计、微创而精湛的手术技术研究和精细的术后管理,这也是区别于传统仅围绕手术技术创新的理念创新。本文就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来探讨微创、精准医学理念指导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策略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骨是肿瘤继肺、肝之后第三大转移部位。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多学科治疗模式的推进,尤其是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取得的进展,肿瘤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出现骨转移概率逐渐增大,尤其是脊柱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关脊柱转移瘤的治疗,近年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治疗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在外科治疗方面,外科手术微创化,影像导航下的内镜手术或机器人协助下的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现阶段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各种方法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PubMed、Springer Link及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自膨胀金属支架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等为关键词,检索2011-07-2014-07的相关文献,共331篇英文文献和23篇中文文献.纳入标准:1)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进展;2)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以及以经肛门内镜为主的微创外科在直肠癌中的应用;3)自膨胀金属支架在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4)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在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36篇.结果 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直肠局部解剖、直肠癌病理生理的再认识,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发展,外科医生手术技巧和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使直肠癌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直肠癌外科在微创外科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追求肿瘤根治、器官功能保留、术后生活质量等综合效应的最大化.因此,以腔镜外科、机器人外科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腔镜下直肠支架技术;以及全盆切除术等外科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是当今直肠癌外科治疗理念进展体现的主要代表.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在肿瘤根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直肠癌的保肛机率,最大程度的减少直肠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并尽可能的提高晚期及复发性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效果.结论 以腹腔镜、机器人外科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腔镜下直肠支架技术,以及全盆切除术等外科治疗手段,是当今直肠癌外科治疗的进展方向.应根据准确的术前分期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使患者最大限度的受益.  相似文献   

5.
微创(minimally invasive)技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具体技术除导管、穿刺针,还包括腔镜下及影像引导下治疗,是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新发展。虽然肿瘤微创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其技术问题突显:如何实现分子靶向治疗及分子成像导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未来肿瘤治疗必然向着微创的趋势发展,关注精准医学时代带来的变革,同时也应注重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中国肿瘤临床》2016年第11期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牵头,推出“分子影像与微创治疗专栏”,旨在反映国内外微创技术、生物免疫、分子影像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6.
微创(minimally invasive)技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具体技术除导管、穿刺针,还包括腔镜下及影像引导下治疗,是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新发展。虽然肿瘤微创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其技术问题突显:如何实现分子靶向治疗及分子成像导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未来肿瘤治疗必然向着微创的趋势发展,关注精准医学时代带来的变革,同时也应注重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中国肿瘤临床》2016年第11期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牵头,推出“分子影像与微创治疗专栏”,旨在反映国内外微创技术、生物免疫、分子影像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7.
杨坡  申宝忠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1):451-456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世界范围内的医学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肿瘤的发生发展遵循着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全身的规律,理论上在任何阶段抑制肿瘤的发生均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微创技术在肿瘤上的应用体现了目前肿瘤治疗的方向: 微创、精准、高效, 无论是腔镜下还是影像引导下的微创治疗均追求小创口,在组织、器官水平最大限度的控制肿瘤,是当前最能体现精准目标的治疗模式。此类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即便是出现远隔转移,也可以在联合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对局部影响重要功能的病变实施微创治疗,达到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微创治疗是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治疗观念的巨大变革,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预测微创治疗在未来肿瘤治疗上也将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肿瘤临床》2016年第20期"专家论坛"栏目,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教授,就精准医疗的背景下,回顾近期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外科治疗策略制定、保乳手术范围、区域淋巴结处理、乳房重建时机抉择及乳腺微创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多学科合作,实施早期乳腺癌精准外科治疗,使患者身  相似文献   

9.
王锡山 《肿瘤学杂志》2021,27(6):421-425
摘 要:外科手术是治疗肿瘤最古老、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设备平台和手术器械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民众对肿瘤治疗的期望从“切除肿瘤”到“保留功能”和“美观”,使得微创理念也成为目前肿瘤外科的发展方向。肿瘤外科正经历着由传统的“解剖型手术”向“功能外科型手术”的转变,肿瘤外科的治疗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发生转变。随着能量平台、器械平台、显像平台的发展,肿瘤外科也在不断的创新,在创新过程中,遵守“肿瘤功能外科原则”和“损伤-效益比原则”,去寻求肿瘤外科微创技术的创新点和革新方向。在术式上的创新,要明确各专业术式的构成要素,在要素中寻找变量,进行务实的创新。全文结合肿瘤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展望微创技术在肿瘤外科未来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韩钰 《抗癌之窗》2011,(4):28-28
癌症手术领域正在发生改变微创外科手术广义定义为手术切口比传统手术小,它正在改变癌症手术治疗的面貌。随着外科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包括机器人和电脑辅助工具的使用,微创外科手术越来越复杂。外科医生在使用微创技术来诊断和评估肿瘤的同时,也用微创技术来治疗和除去一些较小的肿瘤,包括早期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  相似文献   

11.
司婧  吴炅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20):879-88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通过回顾近期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外科治疗策略制定、保乳手术范围、区域淋巴结处理、乳房重建时机抉择及乳腺微创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多学科合作,实施早期乳腺癌精准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郝斌 《抗癌》2016,(1):13-16
精准微创的概念包括手术理念、手术术式、手术技术和手术设备。这是目前颅脑肿瘤手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颅脑肿瘤手术要点从切除肿瘤为目的,发展到手术中注意保护血管,再进步到现在的保护神经功能,这是几十年来,颅脑肿瘤手术史演奏出的“三部曲”。最后这部曲,则体现了精准微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胃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近年来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药物研发不断取得突破,但根治性手术始终是胃癌诊疗的核心。随着标准胃癌根治手术的成型,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治疗技术的进步,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的确定,以及胃癌精准外科理念的形成和初步实践,胃癌手术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个体化和精准化胃癌外科治疗理念深入人心。安全、有效、精准、微创始终是胃癌外科医师需牢牢把握的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帮助年轻医师更好的成长,本文总结胃癌诊疗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医学已开始步入精准医学时代。其实质是利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成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并且整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临床信息,实现疾病的个体化诊断及治疗。目前,骨肉瘤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手术治疗依然是骨肉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传统手术中,外科医师通常根据术前二维影像资料制定手术方案和根据临床经验和空间思维进行手术,这很难保证骨肉瘤获得精确的截骨和肿瘤周围软组织的精确切除,从而影响到肿瘤的复发、术后解剖重建和功能恢复。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外科医师能够在术前了解肿瘤及其毗邻解剖关系,可以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和术中指导实施手术,从而使骨肉瘤的精准外科治疗得以实现,手术治疗骨肉瘤的精准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提高。本文就骨肉瘤的精确外科治疗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外科操作将被微创的、准确的、智能化的器械操作替代.1999年1月和2月,由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制造的“达芬奇”(DA-Vinci)和由Computer Motion公司制造的“宙斯”(Zeus)机器人手术系统,标志着真正“手术机器人”的产生.德国首次应用Zeus机器人进行了心脏瓣膜手术.2001年应用Zeus机器人,在纽约与法国之间,实施了跨洋远程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机器人将使外科医生的双手得到解放,为外科医生培训提供了新技术平台,缩短学习时间.机器人手术是现代远程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工程技术与微创外科技术结合的精美之作.  相似文献   

16.
当今可切除肺癌的治疗已发展成为以微创外科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微创肺癌外科不光表现为切口的缩小,更表现在切口的个体化、精细化。同时,微创外科手术的其它一系列的微创化,如麻醉的微创化(如不插管),又如裸眼3D胸腔镜为代表的手术器械的微创化、精细化与个体化等。即便是晚期肺癌的患者也因从手术中得到更多组织基因的信息而得到更精准的治疗。因此当今肺癌的治疗应该是微创胸外科为核心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我国最新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尽管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及综合辅助治疗愈发成熟,但目前最核心的治疗手段依然是规范性的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相对于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明显不足的传统开腹手术,结直肠癌微创外科治疗更具有优势.腹腔镜、机器人外科系统等微创技术的发展,在保证肿瘤根治性及手术安全性前提下,可以达到减少创伤、加速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治疗效果.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临床外科领域普及发展[2],经一系列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已证实,ERAS方案可改善结直肠癌手术康复过程,具有减少手术创伤及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等优点[3,4].因此,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微创外科技术在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应用前景倍受关注.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促进ERAS理念在结直肠癌微创手术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期刊出的“关节外科”专题的论著都与关节外科的微创与精准理念有关。“微创”指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缩小手术切口,减少组织损伤,降低对机体和心理的干扰损害。“精准”指诊断准确、手术精细,精确辨别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界限,无多余操作,避免人为损伤。微创与精准二者密切关联、相辅相成。微创是实现精准的手段,精准是微创的前提条件。其目的都是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正是现代关节外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未来10年肿瘤的治疗模式将发生变化,光遗传学治疗、时间治疗、机械治疗、神经治疗、微生物治疗、微型机器人治疗、适应性治疗和数字治疗等新的治疗模式将进入临床,它们可能成为最终战胜肿瘤的“特洛伊木马”,肿瘤治疗将更加个体、更加精准与更加智慧。  相似文献   

20.
苏向前  杨宏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2):1361-1366
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手段,但传统的开腹手术通常伴随较高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还会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而微创外科技术由于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因此对于医生和患者均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后或将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目前,胃癌微创外科技术主要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即内镜下肿瘤切除和腹腔镜手术。不久的将来,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和机器人手术也将为胃癌治疗提供更多选择。随着各种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胃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将显著改善。目前,许多有关各种微创技术的高水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当中,胃癌微创外科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接受,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