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评价部分新型抗抑郁药物及阿米替林治疗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安全性。方法 将 194 例冠心病首发抑郁症患者按所服药物分为阿米替林组 (n=40)、 文拉法辛组 (n=40)、 米氮平组 (n=48)、 艾司西酞普兰组 (n=66),分别监测 4 种药物治疗 6 周后血常规、 肝功能、 血脂和血糖, 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阿米替林组治疗 6 周后白细胞 (WBC)、 中性粒细胞计数 (NE) 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总胆固醇 (T-CHO) 及血糖 (GLU)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 文拉法辛组治疗 6 周后 WBC、 NE 及 GLU 显著降低 (P< 0.05); 米氮平组治疗 6 周后 ALT、 AST、 低密度脂蛋白 (LDL) 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 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 6 周后三酰甘油 (TG) 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文拉法辛组治疗后 AST 低于米氮平组 (P<0.05)。阿米替林组治疗后 WBC 下降显著高于米氮平组 (P<0.05), NE 下降显著高于米氮平组及艾司西酞普兰组 (P<0.05), AST 升高显著高于文拉法辛组 (P<0.05)。结论 3 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对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血常规、 肝功能、 血脂、 血糖影响均较阿米替林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匹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8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匹伐他汀钙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及CK仅轻微升高,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LT、AST及CK较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8.9%),P< 0.05.结论 匹伐他汀钙较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且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及CK升高等不良反应出现,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自2015年1月—12月参加本院健康中心体检人员(n=52092)中,抽取腹部B超提示脂肪肝并接受全套检查者(n=6508)的体检结果,其中ALT指标异常者806例纳入病例组,ALT指标正常者5702例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体格检查、ALT、FPG、血脂全套、SUA、腹部超声等。结果:病例组的BMI、TC、FPG、SUA、S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年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MI、FPG、血脂、SBP、SUA水平均是脂肪肝患者ALT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监测原发性高血压(EH)血脂指标水平与动态血压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EH患者按照血脂水平分为2组,EH血脂异常患者为观察组(n=60),EH血脂正常患者为对照组(n=40),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血压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在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24h舒张压变化系数(24hDBPCV)、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收缩压变化系数(24hSBPCV)数值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者水平均与血压变化系数(BPV)呈现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BPV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血脂指标水平变化与血压异常具有明显相关性,EH并血脂异常患者TG、TC、LDL-C水平与血压异常呈现正相关;HDL-C水平与连续24h内血压异常呈明显负相关;血压水平与血脂指标水平很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联系,为降压调脂需要同时进行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降脂膏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予以降脂膏方治疗;对照组予以普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的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H、TG、LDL-C)、和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治疗组总疗效86.67%,对照组总疗效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临床症状积分,治疗组较前有明显下降(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LT、AST、TC、TG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肝功能(ALT、AST、GGT)降低效果不明显(P>0.05),血脂(TC、TG、LDL-C)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降脂膏方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体检血脂异常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80名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系统干预,对照组仅在体检后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干预6个月后,再次进行化验,检测血脂水平,干预前后用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对血脂异常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评价。结果6个月后,2组患者的生活方式量表总得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各单项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患者的各单项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只有吸烟、饮食习惯、安全三项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血脂四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的TG、TC、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提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统领的系统干预,能显著改善体检血脂异常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7.
张丽媛  林晓卿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29-223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化疗和放射治疗后心电图的变化. 方法 对5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术后对观察组(29例)患者给予化疗和放射治疗,并与单独进行化疗的对照组(29例)进行了心电图变化的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11例发生心电图异常(37.93%),对照组有2例出现心电图异常(9.52%)(χ^2=8.03,P<0.05).观察组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发生异常心电图的比例(7/15)略高于右侧(4/14)(χ^2=1.01,P>0.05). 结论 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增加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蒙医辨证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蒙医治疗组(观察组,n=50例)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n=51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AST、GGT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O.01);TG、TC、HDL-C、LDL—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蒙医治疗脂肪肝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I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那曲唑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脂、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均行常规化疗,并给予阿那曲唑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TG、TC、HDL-C、LDL-C等血脂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ST、ALT、TBIL、GGT等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阿那曲唑治疗时需要加强对血脂及肝功能水平检测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方法 对84例初诊T2DM患者的血脂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初诊T2DM患者血脂异常率76.2%,以TC、TG、LDL-C升高,HDL-C下降为特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部分初诊T2DM患者血脂已存在异常,及早测定其血脂水平,有利于病情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及综合护肝、降酶等对症支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病毒学应答情况及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白蛋白(Al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和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增强肝糖原代谢能力,更好的控制血糖,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于术后1个月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分别于化疗前1d及化疗1周后检测患者外周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 +/CD8+高于化疗前,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且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低于化疗前(P <0.05,P<0.01).2组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增强、调节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那曲唑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脂、肝功能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0年3月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收治的12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加他莫昔芬进行内分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加阿那曲唑进行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升高,持续至治疗后第5年,尤其是第5年,观察组TG、TC、LDL-C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2、3、4、5年,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及谷氨酰转肽酶( GGT)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治疗后第5年,观察组AST、ALT、TBIL及GG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年,观察组总缓解率和总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阿那曲唑进行内分泌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CD4 +/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免疫功能指标及测定血液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同时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 +/CD8+、NK细胞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细胞高于治疗前,CD4+细胞和CD4 +/CD8+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Ibil、AST及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且治疗期间,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改善肝功能,同时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月7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化疗方案分为XELOX组(n=40)与FOLFOX组(n=38,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比较两组化疗效果,记录化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糖链抗原(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统计化疗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AFP、CEA、TPA和CA199均低于化疗前(P<0.05).XELOX组1~5级肝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1~2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FOLFOX组(P<0.05).XELOX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长于FOLFOX组(P<0.05).结论 采用XELOX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同时可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肝功能的变化规律,评价其安全 性。方法 符合手术适应证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2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期缝合组(110例)和T管引流组 (100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第1、3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 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后TBIL、 DBIL、ALT、ALP、GGT、TBA均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1 d时2组均有部分患者TBIL较术前升高(P<0.05);T管 引流组胆红素下降幅度较一期缝合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胆红素升高患者血清胆红 素水平于术后3 d低于术前水平。结论 满足适应证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建议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 合术,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魏晋  于玲  谭宏宇△ 《天津医药》2020,48(7):650-653
目的 探讨术中影响肝癌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的麻醉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接受根治性手 术治疗的177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第5天ALT恢复正常或小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恢复组(n=78),ALT 未恢复正常且高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未恢复组(n=99)。使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术后ALT 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LT恢复组中术后第5天ALT值、中心静脉压(CVP)降低值和乳酸升高值低于ALT未 恢复组,ALT恢复组中切除范围超过3个肝段和术后体温<35.5 ℃的患者占比低于ALT未恢复组,而手术时间≤180 min 的患者占比高于 ALT 未恢复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乳酸升高值较高(OR=1.526,95%CI: 1.105~2.107)、CVP 降低值较高(OR=1.170,95%CI:1.017~1.346)、手术切除范围较高超过 3 个肝段(OR=2.487, 95%CI:1.185~5.216)是ALT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乳酸升高值、手术切除范围超过3个肝段、CVP降 低值影响肝癌患者术后ALT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高血压病13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卡维地洛,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片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并可调节患者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Bil)、丙二醛(MDA)和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入住本院的79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吲达帕胺、氨氯地平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降压宝系列中药治疗,对照组联合降压宝系列中药模拟剂治疗,均0.31g/片,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水平、治疗前后血清Bil、UA及MDA水平、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SBP、DB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T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其余血脂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il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i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UA及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UA及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压及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UA及MDA水平、提高Bil水平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