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夏伟芬  张坤  谭炜 《浙江医学》2023,45(9):955-95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肝癌根治术的81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两组术前、术后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肝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流质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转铁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转铁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术后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AST和ALT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肝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患侧下肢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 h,监测生命体征;出现疼痛和发热时,根据情况对症处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2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其中一例因肝肾综合征衰竭死亡,5例患者出现肝区疼痛,8例患者体温升高,进行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其余无并发症,全部好转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安全实施原发性肝癌介入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胡华华  杜凌 《海南医学》2014,(9):1334-1336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1年内复发的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内收治的30例1年内无复发的患者(B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76.67%,无瘤生存率为63.33%。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术后1年内复发与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体积、肿瘤的数目、肿瘤包膜完整程度、血管内有无癌栓和肿瘤融合程度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体积、血管内有无癌栓是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密切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结合术中肿瘤体积的测量以及有无发现血管内癌栓,可以早期预防和发现原发性肝癌术后的复发倾向。  相似文献   

4.
丁蔚茅 《医学综述》2011,17(11):1755-1756
目的分析186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我院用TACE术治疗186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并发症有:发热85例,恶心78例,呕吐48例,呃逆6例,急性胆囊炎5例,左上腹疼痛3例,肝功能损害93例,肾功能损害11例,心律失常9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骨髓抑制15例。结论 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前肝硬化分级、化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有关,合理选择手术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鼻肠管治疗终末期肝病移植术后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0~64岁。3例为小肝癌,符合米兰标准;12例为终末期肝病,皆有严重的药物性消化道副反应。同时其中有7例患者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表现为黑便3例,呕血4例,均在术前胃底食管曲张静脉胃镜下套扎治疗。在肝移植术后第2~7天开始接受鼻空肠管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发热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1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TACE术前、术后血液指标中影响介入术后发热(PEF)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对PEF无显著影响,TACE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白蛋白对PEF有显著影响,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是影响TACE术后发热的唯一因素(P<0.05)。结论: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血清白蛋白降低是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肠内营养置管并发症影响因素,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预防维护。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0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置管干预,根据置管过程中是否伴有并发症分为发生组(18例)和非发生组(32例)。查阅2组病例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完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已经发生肠内营养置管并发症患者,尽早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肠内营养支持干预,18例患者发生肠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营养输入过量(β=1.213,OR=3.582,95%CI=2.482~6.313)、输入速度过快(β=1.563,OR=6.413,95%CI=5.682~8.452)、管饲温度过低(β=1.454,OR=4.083,95%CI=3.235~4.572)、昏迷(β=2.934,OR=1.034,95%CI=0.283~4.394)、感染(β=1.336,OR=1.246,95%CI=0.987~1.583)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肠...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蚌医二附院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有发热、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呃逆、急性胆囊炎、肝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肝脓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经积极治疗后患者均症状好转,无一例死亡。结论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出现的并发症与患者术前肝功能较差、化疗栓塞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有关,完善患者术前相关检查,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合理选择手术患者,采用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案。方法对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住院号末位数字奇偶分成普通组及实验组,奇数为普通组,偶数为实验组。普通组按卫生宣教方法于术前及术后进行饮食指导,实验组术前及术后按患者营养状况、营养需求、经济状况进行分别指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少影响食欲的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吴军  杨桑杰草 《甘肃医药》2020,(11):995-996
目的:研究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CTPI)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收TACE术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30例,于手术前后开展双源CTPI扫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疗效。结果:术后,其有19例患者病灶完全被碘油栓塞,11例患者部分病灶被碘油栓塞;碘油完全栓塞区的肝动脉灌注量(HA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水平与术前、部分碘油栓塞区相比明显更低,而门静脉灌注量(PVP)水平则高于部分碘油栓塞区与术前(P<0.05);碘油部分栓塞区术后30d的HAP与HPI参数与术后7d相比明显更高(P<0.05),但PVP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PI可有效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治疗效果,并为患者术后残余病灶判定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ACE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饮食干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比较2组术前、术后的营养状况,并评估2组术前和术后的营养风险。结果 术后7 d, 2组ALB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术后3个月,2组ALB水平均较术前和术后7 d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 2组前白蛋白(PALB)均较术前下降(均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PALB水平均较术前和术后7 d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P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偏瘦例数少于对照组[8(12.91%) vs. 16(27.59%),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拟外敷癌痛止痛贴膏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衢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难治性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外敷癌痛止痛贴膏治疗,对比疼痛治疗效果、数字疼痛评分(NRS)、羟考酮应用剂量、爆发痛次数、疼痛缓解平均起始时间、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每日睡眠时间,监测血清中相关致痛介质、免疫调节因子水平。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5);治疗1 d、治疗1周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的疼痛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羟考酮应用剂量减少,爆发痛次数更少,疼痛缓解平均起始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显著升高,焦虑SAS评分更低,睡眠时间显著增加,血清中致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1 d、治疗1周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的血清中IL-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拟外敷癌痛止痛贴膏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SP、PGE2、β-EP、IL-2含量以镇痛、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整合姑息治疗后减轻肝癌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名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并记录基本情况,患者分为标准治疗组30例(对照组)和姑息介入治疗组(研究组)30例,进行介入治疗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疼痛量表和焦虑量表测评,研究组加入姑息治疗,12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2个量表测评,对比2组患者12周前后疼痛及焦虑评分,分析影响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疼痛及抑郁的因素,分析有关因素在2组患者疼痛及焦虑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酗酒史、医保类型、肝功能分级、肝炎类型在2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家庭背景、既往有无疼痛史、肿瘤分期、ECOG评分、治疗前NRS评分、治疗后NRS评分、治疗前焦虑评分及治疗后焦虑评分在2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显著因素分析后得出12周后对照组的患者疼痛、焦虑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 <0.05)。结论 姑息治疗联合标准治疗对于缓解疼痛及焦虑有明显效果,并且越早进入姑息治疗程序对患者疼痛、焦虑的改善更有优势,因此姑息治疗不仅限于晚期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的营养、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生活质量及寿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参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及诊疗常规,采取常规的支持治疗及姑息性抗肿瘤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营养干预措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措施包含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根据筛查结果分别给予营养教育及膳食指导、口服营养补充营养、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干预。入组时、入组后2个月比较2组患者BMI指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入组后6个月时统计入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BMI、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20.75±1.67)分]高于对照组[(18.23±3.19)分,P<0.001]。实验组中位生存期为172.0 d,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62.5 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和蛋白测定,分析NRS与蛋白测定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NRS-2002对120例结直肠癌术前患者进行NRS,NRS评分≥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组,<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组;同时测定患者外周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的水平.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术前患者中,NRS评分<3分者42例(35.0%),≥3分者78例(65.0%),营养风险与患者年龄和分期密切相关;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比较,ALB、PAB和TRF均有所降低,但仅P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和T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癌术前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患者,年龄越大风险越大;NRS评分与ALB、PAB和TRF测定相关,尤其是PAB的测定,能较为敏感地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后对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方法  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干预周期12周,应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及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MLHFQ)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随访半年,对再入院率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维持=9.363,P < 0.001;t管理=11.896,P < 0.001;t信心=7.453,P < 0.001;),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总分=-4.152,P < 0.001;t躯体=-4.025,P < 0.001;t情绪=-2.929,P=0.004;t其他=-2.68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为8.33%(5/60),对照组为31.67%(19/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8,P=0.001)。  结论  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全程循环式营养管理对肿瘤恶病质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肿瘤恶病质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肿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型全程“院内-居家-返院”循环式营养管理模式。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成立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全程管理团队、精细化营养干预、集束化患教模式、建立家庭自我营养管理档案、多手段分层随访质控。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的生化营养指标、患者主观整体状态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PG-SGA)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 index, BI)评分。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的生化营养指标、PG-SGA评分以及BI评分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均P<0.05)。2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其他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  新型循环式营养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尤其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不管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还是家庭再到医院,循环式的全程营养管理均应被全程实施,该管理模式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规范化营养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规范化营养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Hb、PA、ALB及生存质量(FACT-H&N量表)。  结果  规范化营养管理的观察组各营养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使用FACT-H&N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总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行规范化营养管理能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营养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个性化营养支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并发症的影响,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期糖尿病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干预4周后,比较2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度,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并比较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知识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56±0.26)mmol/L、(6.59±0.5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73±0.30)mmol/L、(7.28±0.69)mmol/L(均P<0.05)。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4.55%(8/55)、10.91%(6/55),均低于对照组的38.18%(21/55)、34.55%(19/55),均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病人营养现状及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晚期患者170例采用NRS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评估结果将有营养不良风险的118例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改善情况,采用QLQ-C30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宫颈癌晚期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9.4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体重、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改善,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疲乏、恶心呕吐、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便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纠正其营养状态,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