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大蒜素胶囊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疗效及对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符合2012版ROU诊断标准的患儿204例,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大蒜素胶囊口服1 粒/次,3 次/d, 联合使用康复新液10 mL含漱3次/d;B组仅予以康复新液10 mL含漱5 min,3次/d,均治疗2周,对比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溃疡面疼痛程度(VAS评分)、溃疡愈合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溃疡愈合时间(3.5±0.6)d、疼痛持续时间(3.1±0.3)d,均显著短于B组(P<0.05);2组治疗有效率相比(96.08%∶8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64,P<0.05);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A组与B组[(1.1±0.4)∶(3.2±0.6)]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出现上升,CD8+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CD8+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大蒜素胶囊可提高ROU疗效,促进患儿口腔局部受损黏膜的修复,增加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联合Bio-Oss骨粉对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后黏膜愈合和骨缺损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口腔科接诊的83例上颌单个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42例)采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Bio-Oss骨粉引导骨再生,对照组(41例)采用Bio-Oss骨粉引导骨再生。随访2组患者术后7 d、6周、1年手术区黏膜愈合程度、种植体成功率、骨缺损再生情况、疼痛程度和其他并发症等的发生情况。观察2组种植体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黏膜颜色、肿胀程度、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植骨高度、成骨厚度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种植体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5.24% ∶ 97.56%,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38% ∶ 14.63%,P<0.05),实验组黏膜颜色、肿胀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65±0.03)分 ∶ (2.01±0.15)分、(1.10±0.37)分 ∶ (2.69±0.54)分,P<0.05],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显著低于对照组[(0.35±0.05) ∶ (0.49±0.09)、(3.39±0.62)mm ∶ (4.41±0.95)mm、(3.02±0.66)mm ∶ (5.31±0.91)mm,P<0.05],植骨高度、成骨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61±0.50)mm ∶ (2.20±0.31)mm、(2.53±0.34)mm ∶ (2.02±0.27)mm,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联合Bio-Oss骨粉可有效促进口腔种植引导骨再生术后黏膜愈合和骨缺损再生,减轻术后疼痛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将CD133+/-细胞从原代口腔鳞癌细胞中分离纯化,探索不同培养条件对CD133+原代口腔鳞癌细胞的干性维持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CCK-8法检测CD133+/-细胞亚群体外增殖能力以及对顺铂抵抗耐受能力,利用Transwell法检测顺铂对CD133+/-细胞亚群侵袭能力的影响。以无血清培养法(含或不含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含血清培养法分别培养CD133+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分析CD133+细胞的比例变化。在动物实验模型中验证CD133+和CD133-细胞致瘤能力的差异,最后将移植瘤取出,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CD133-细胞亚群相比,CD133+细胞具备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P<0.05)和顺铂化疗耐受能力(P<0.001)。顺铂对CD133-细胞亚群侵袭能力的影响更强(P<0.01)。无血清培养法更能维持CD133的比例(P<0.05),无血清培养基是否添加LIF对CD133的比例维持无显著差异(P>0.05)。在裸鼠体内成瘤实验中,CD133+细胞亚群以较少的数量级表现出较强的致瘤能力(P<0.05)。结论: 无血清培养法可较好地维持原代口腔鳞癌细胞干细胞特性,添加LIF对原代口腔鳞癌细胞的干性维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口腔苔藓样病变(oral lichenois lesions,OLL)或苔藓样反应(lichenoid reaction)或扁平苔藓病变(lichen planus-like lesions),是一种与口腔扁平苔藓相类似的病变,两者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鉴别非常困难;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诱因明确的口腔扁平苔藓的亚型。SandraL等在回顾分析了四十年间最终诊断为OLP及OLL的248份病理报告后,得出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性OLP逐渐下降,而“倾向于OLP”或“口腔苔藓样病变”(OLL)的诊断比例则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卢锐  周刚 《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2):1063-1068
口腔苔藓样病变(oral lichenoid lesions,OLL)是一类在临床和病理特征上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相似的疾病总称,各类OLL在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癌变风险、预后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正确认识与区分不同类型的OLL对于疾病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OLL的概念、分类以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角质形成细胞中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表达水平与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数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分为野生型组、短发夹RNA干扰组(shRNA组,Hsp90蛋白抑制剂)和格尔德霉素抑制组(17-AAG组,Hsp90低表达),进行体外培养。以超速离心法收集各组培养体系中的sEVs,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鉴定生物学特性;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检测粒子数量。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中的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分析各组之间sEVs的数量差异。结果: 超速离心法获得的HaCaT细胞来源的sEVs符合形态学和生物学鉴定标准,sEVs中Hsp90蛋白无明显表达。shRNA干扰角质形成细胞中的Hsp90AA1表达后,其sEVs数量上升。第5天时,shRNA干扰组的sEVs粒子数为[(177.4 ±4.18)×108, n=3],与空载质粒组的粒子数[(82.34±4.83)×108, n=3]相比显著升高(P<0.000 1)。17-AAG抑制Hsp90蛋白5天后,17-AAG组的粒子数为[(652.5±26.73)×108, n=3],对照组粒子数为[(262.22±5.44)×108,n=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低表达Hsp90蛋白可促进HaCaT细胞分泌sEVs,sEVs可能与炎症状态下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间的物质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牙槽骨缺损种植引导骨再生后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106例单颗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进行种植体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3例)采用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物膜引导骨再生,对照组(53例)采用Bio-Oss骨粉联合生物膜引导骨再生。评价2组种植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率、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骨缺损再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种植体种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3%:88.68%,P>0.05)。种植后12个月,实验组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72±0.43) mm:(2.51±0.36) mm,P<0.05],不同位点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出血指数[(0.32±0.02):(0.42±0.03)]、探诊深度[(3.31±0.69) mm:(4.32±0.95) mm]、附着丧失[(3.06±0.52) mm:(5.24±1.35) 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植骨高度[(2.61±0.52) mm:(2.31±0.35) mm]、成骨高度[(2.59±0.32) mm:(2.01±0.16) mm] 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9%:5.66%, P>0.05)。结论: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减少骨缺损种植引导骨再生后骨量丢失,促进骨缺损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常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28例OSCC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OSCC患者经评估后给予治疗方案,记录患者治疗前1周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发现,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NK、CD4+/CD8+)和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水平明显偏低(P<0.05),血清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4、IL-6)水平偏高(P<0.05)。经6个月治疗后,OSCC患者免疫功能相较于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降低(P<0.05)。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发现,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治疗前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治疗后,OSCC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所恢复。菌群分布门水平上,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治疗前肠道内EpsilonbacteraeotaProteobacteriaPatescibacteria升高,Verrucomicrobia水平降低(P<0.05)。治疗降低了EpsilonbacteraeotaProteobacteriaPatescibacteria水平,提高了Verrucomicrobia水平(P<0.05)。短链脂肪酸方面,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治疗前肠道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降低,治疗后,OSCC患者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升高。结论: 常规治疗后能明显提高OSCC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改善患者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胚胎干细胞源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 derived from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K-hESCs)用于药物细胞毒理检测反应的可行性,为建立新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和细胞毒性。观察维A酸(RA)、5氟尿嘧啶(5-FU)、地塞米松(DEX)和青霉素G(PG)对K-hESCs、人原代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 HGECs)和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系(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s, HIOEC)的细胞毒性反应。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作用于HGECs、HIOEC和K-hESCs 3种角质形成细胞后,其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1±0.03、5.62±0.05和6.58±0.02;5-FU作用于3种细胞后,IC50分别为1.65±0.02、3.00±0.02和1.72±0.04;DEX作用于3种细胞后,IC50分别为113.67±0.014、328±0.002和126.17±0.05;PG作用于3种细胞后,IC50分别为2200±1.34、3795±2.42和2880±1.5。4种药物对HIOEC和HGECs的IC50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K-hESCs和HIOEC的IC5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K-hESCs和HGECs的I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般细胞毒性上, K-hESCs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比HIOEC更接近HGECs,可模拟人体正常细胞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138靶向PLD2基因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方法:口腔癌细胞转染miR-138后,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miR-138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miR-138后细胞周期的分布,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胃癌细胞MMP-9、PLD2及Cyclin D1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38与PLD2基因的靶向关系。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癌细胞转染miR-138后,miR-138相对表达水平为4.28±0.1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及miR-NC组(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口腔癌细胞转染miR-138后,PLD2野生质粒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于其他组(P<0.05),miR-138组的PLD2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及miR-NC 组(P<0.05)。口腔癌细胞转染miR-138后,miR-373组的口腔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空白对照及miR-NC组(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发现,miR-138组的G0/G1期比例为(64.39±6.49)%,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miR-NC组(P<0.05);miR-138组S期比例为(13.28±3.16)%,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及miR-NC组(P<0.05);各组G2/M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发现,口腔癌细胞转染miR-138后,迁移细胞数量为138.46±24.37,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及miR-NC组(P<0.05)。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发现,miR-138组MMP-9的相对水平为0.14±0.04、Vimentin的相对水平为0.17±0.02、Cyclin D1的相对水平为0.15±0.03,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及miR-NC组(P<0.05)。结论:miR-138可靶向调控PLD2基因表达,对口腔癌的增殖、迁移能力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HIV/AIDS患者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第一年间口腔念珠菌感染及免疫状态变化,并探讨其间的关系.方法:随访46例HIV/AIDS患者,在HAART基线、治疗后3、6、12个月检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记录口腔念珠菌病发生情况,采集患者口腔含漱液,使用沙保罗琼脂培养基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声波根管器械与机用Mtwo镍钛锉对磨牙进行根管预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0例(第一磨牙118颗,共428个根管),按就诊顺序抽签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联合应用声波根管器械与机用Mtwo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传统不锈钢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2组均采用冷侧压法充填根管,观察2组根管预备时间、预备术后急症反应、根管充填质量及根充后1 a复查的治疗成功率。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根管预备时间平均为(5.3±0.6)min/根,对照组平均为(12.7±0.9)min/根,差异显著(t=100.89,P<0.001);试验组根管预备术后急症反应发生率为8.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1%,差异显著(χ2=4.87,P<0.05);试验组根管恰填率为92.86%,对照组为78.92%,差异显著(χ2=17.45,P<0.05);根管充填后1 a的治疗成功率试验组为91.80%,对照组为78.95%,2组间差异显著(χ2=3.95,P<0.05)。结论 联合应用声波根管器械与机用Mtwo镍钛锉预备根管比传统不锈钢根管锉省时,术后疼痛反应减少,根充效果及治疗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激光打印金属基底冠与铸造钴铬合金基底冠边缘适合性及金瓷结合力的差异。方法 分别采用激光打印制作钴铬合金基底冠(A组)和传统铸造法制作钴铬合金基底冠(B组)各10个,均以下颌第一磨牙全冠牙体为金属代型,将制作好的基底冠放置于标准代型。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基底冠边缘与代型肩台间间隙,以评估边缘适合性;利用万能测试机对基底冠进行加载实验,以评估金瓷结合力。比较2种方法制作的基底冠边缘适合性和金瓷结合力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金属基底冠与代型肩台间隙为(48.52±5.26)μm,显著小于B组的(76.25±8.37)μm(P<0.05);A组金属基底冠金瓷结合强度为(11.35±3.29)N,显著高于B组的(7.24±2.07)N(P<0.05)。电镜下观察,A组金属层与瓷层结合更为紧密。结论 激光打印和传统铸造法制作的金属基底冠边缘适合性和金瓷结合力均在可接受范围,而激光打印的金属基底冠边缘适合性更好、金瓷结合力更强,是理想的金属基底冠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口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个性化定制可分离式3D打印口腔支架,评价其摆位精确度。方法: 选择20例口腔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可分离式3D打印口腔支架和传统3D打印口腔支架进行固定,通过锥形束CT(CBCT) 获取患者治疗前(首次放疗)、中(第10次放疗)、后(第 20次放疗) X1、Y1、Z1 方向的平移和X2、Y2、Z2方向的旋转摆位误差,以及第三颈椎和下颌支的摆位误差,进行临床摆位误差评估。采用SPSS 2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在X1、Y1、Z1 方向平均平移误差分别为(0.120±0.083)、(0.180±0.250)、(0.170±0.150)cm和(0.081±0.084)、(0.047±0.059)、(0.046±0.036)cm,在Y1(t=2.4, P<0.05)、Z1(t=3.64, P<0.05)方向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试验组在X2、Y2、Z2平均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 1.04°±0.62°、1.26°±1.30°、0.65°±0.55°和0.67°±0.73°、0.54°±0.24°、0.45°±0.37°,在Y2(t=2.53, P<0.05)方向上具有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第三颈椎的位移量为(0.130±0.080)和(0.074±0.090)cm,在下颌支中点的位移量为(0.240±0.180)和(0.095±0.065)cm,具有统计学差异(t=2.99, P<0.05)。结论: 可分离式3D打印口腔支架相比传统3D打印口腔支架,能有效提高摆位精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