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院常见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0—2019年某院临床标本中检出的所有肠杆菌目细菌非重复菌株,分析不同种类细菌检出情况、临床分布、标本分布及耐药情况等。 结果 共收集19 384株肠杆菌目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5.32%(8 784株),肺炎克雷伯菌占25.11%(4 867株),阴沟肠杆菌占5.67%(1 099株),黏质沙雷菌占3.67%(711株),产酸克雷伯菌占3.29%(638株),其他肠杆菌目细菌占16.95%(3 285株)。大肠埃希菌以尿标本分离最多(占42.53%),其次为呼吸道标本(21.63%)、全血标本(16.33%)等;肺炎克雷伯菌以呼吸道标本分离最多(占69.37%),其次为尿(9.33%)、全血标本(8.73%)等。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泌尿外科(29.16%),其次是儿内科(8.86%)等;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神经外科(22.52%),其次是儿内科(13.71%)等。2018—2019年肠杆菌目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上升明显,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检出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临床医生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CRE的产生,同时预防与控制医院交叉感染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2年9月临床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药物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检出379株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174株占45.91%,肺炎克雷伯菌119株占31.40%,肠杆菌属76株,占20.05%;送检标本分别为痰液201株占53.03%,肺泡灌洗液103株占27.18%,穿刺液32株占8.44%;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99.43%和99.43%,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6.32%,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00%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为70.59%和77.31%,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和亚胺培南100.00%敏感;肠杆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76.32%,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6.59%,对亚胺培南100.00%敏感。结论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对临床治疗尤为重要,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明显地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病原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13-2017年医院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针对性的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8 466株的科室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进行菌株鉴定。结果 2013-2017年临床共分离肠杆菌科细菌8 466株,以大肠埃希菌4 106株占48.50%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 129株占36.96%,第三位为阴沟肠杆菌723株占8.54%;标本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为2.24%,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为81.73%;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为5.15%,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为25.83%;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5.53%,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95%。结论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分布在插管频次较高的科室,且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在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时应根据其耐药表型及药敏试验结果谨慎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同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引起临床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临床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厄他培南或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其产碳青霉烯酶情况。结果 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705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98株(42.3%),大肠埃希菌224株(31.8%),阴沟肠杆菌79株(11.2%),产气肠杆菌36株(5.1%),其它种类肠杆菌科细菌68株(9.6%)。对厄他培南或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菌株20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有14株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1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86.2%、62.1%、60.3%,肠杆菌属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0.0%)。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但已出现碳青霉烯耐药菌,应加强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住院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肠杆菌科细菌1 764株,以2012年CLSI纸片扩散法为判断标准,采用WHONET 5.5软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1764株,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1 043株占59.13%、肺炎克雷伯菌396株占22.4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最高(>90.00%),但是存在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株,除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外,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不大。结论碳青霉烯类依然是医院对肠杆菌抗菌活性最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血培养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326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及K-B法,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3年12月自临床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肠杆菌科细菌326株,主要分布于血液内科、儿科、NICU及ICU,分别占16.9%、11.4%、9.5%及7.4%;主要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分别占55.5%、24.8%、4.6%及3.4%,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1.3%、43.2%;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耐药率仅为0~6.2%,其次为阿米卡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3.7%~7.2%、5.5%~20.0%。结论肠杆菌科细菌所致血流感染易发生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且有严重基础疾病人群,病原菌常呈现多药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多重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点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某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 1 72株肺炎克雷伯菌、2 4 1株大肠埃希菌和 4 6株阴沟肠杆菌 ,经筛选 ,5 8.1 4 % (1 0 0 /1 72 )的肺炎克雷伯菌、30 .71 % (74 /2 4 1 )的大肠埃希菌和 5 2 .1 7% (2 4 /46 )的阴沟肠杆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 (P <0 .0 1 )。结论 产ESBLs细菌耐药严重 ,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CRE耐药特点及同源性。方法 收集宁夏某医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临床分离的158株非重复CRE,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应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联合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进行表型确证,采用质粒接合试验分析blaNDM水平转移情况,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58株CRE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61株,38.61%),其次是阴沟肠杆菌(37株,23.42%)和大肠埃希菌(23株,14.56%),检出CRE最多的科室为ICU和烧伤整形科,CRE标本来源排名前四的分别是痰、脓性分泌物、引流液和无菌中段尿,检出耐药基因以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为主。23株大肠埃希菌mCIM联合eCIM试验阳性率达95.65%,质粒接合试验成功将20株大肠埃希菌中15株菌株的blaNDM基因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AZR,接合子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受体菌增强。M...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12年6月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肠杆菌科细菌5 538株,标本来源前3位依次为:尿液(35.63%,1 973株),呼吸道(32.38%,1 793株),伤口分泌物、引流液及脓液(10.88%,603株);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9.41%,2 736株)、肺炎克雷伯菌(25.30%,1 401株)、阴沟肠杆菌(6.37%,353株)、奇异变形杆菌(4.24%,235株)和沙门菌属(4.17%,231株)。绝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0%。痰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血和尿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均P<0.05)。结论该院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分离自尿和呼吸道标本;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碳青霉烯类药物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但已出现碳青霉烯耐药株,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临床共分离455株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24株占49.2%,其次为克雷伯菌属87株占19.1%;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65.6%、54.0%.结论 某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嘉兴市第一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防治CRE感染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该院临床分离株,进行菌株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 2016年—2020年CRE检出率为6.1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23.26,P <0.001)。CRE感染主要为≥6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夏季检出数占比最高。CRE中数量分离前4位的肠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科室来源主要是重症医学科。CRE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多数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孢菌素类和奎诺酮类耐药率高于60%,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多黏菌素则较为敏感,耐药率在27%以下。结论 临床应重视CRE的耐药性监测,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控制CRE的院内流行和播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血液中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变化,了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从医院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K-B法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自血液中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344株,大肠埃希菌175株(50.9%),肺炎克雷伯菌120株(34.9%),阴沟肠杆菌39株(11.3%),奇异变形菌10株(2.9%),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5.1%,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6.0%、16.7%和10.3%,奇异变形菌全部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9.1%和8.0%上升至2008年的22.7%和21.6%;阴沟肠杆菌耐药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液中检出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但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5年度西京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西京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感染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统计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结果 2015年共检出病原菌4 166株,肠杆菌科细菌1 554株,分离率为37.30%,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及产气肠杆菌位列肠杆菌科细菌的前5位。787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581株,产酶率为73.82%;36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182株,产酶率为49.5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3.14%、78.48%。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81株,分离率为5.2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1株,阴沟肠杆菌27株,大肠埃希菌13株;主要来自神经外科(42株),消化内科(9株),神经内科(8株)。1.02%(8/787)的大肠埃希菌、3.27%(12/367)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中肠杆菌科细菌所占比例较高,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较高,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较去年有所上升,尤以肺炎克雷伯菌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0年度全国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根据CLSI 2010标准,判断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2010年度全国6大地区129所医院参加了监测,共收集肠杆菌科细菌105 782株,分离量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分别占44.7%、28.5%及9.2%;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对绝大多数细菌的耐药率均<10.0%;另外除志贺菌对美罗堵南耐药率为8.8%外,其余各菌种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均<5.0%;头孢噻肟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高于敏感株.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仍然是活性最高的药物,但已经出现耐药菌株,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按照美国NCCLS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38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143株,阴沟肠杆菌3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占100.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占1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0%、76.0%;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仅为2.6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 结论 3种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呈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加强医院病原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尤为重要,目前,亚胺培南仍是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近3年医院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10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MicroScan-Walk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分离到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前5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4083株,肠杆菌科细菌2104株占51.5%,非发酵菌1880株占46.0%,其他99株占2.5%;3年来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阴沟肠杆菌为9.5%、5.4%、8.3%,肺炎克雷伯菌为4.2%、8.8%、6.2%,大肠埃希菌为0、0.6%、1.3%;非发酵菌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除外)鲍氏不动杆菌为58.0%、48.5%、68.8%,铜绿假单胞菌为23.1%、15.3%、11.9%,鲁氏不动杆菌为23.8%、5.9%、3.6%.结论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肠杆菌科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鲍氏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对亚胺培 南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但耐药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患儿中分离得到的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按照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对54株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型进行检测,采用PCR法检测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结果从分离出的3 146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检出率1.7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1株占57.4%,大肠埃希菌13株占24.1%,阴沟肠杆10株占18.5%;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占48.1%,其次为尿液和血液;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1.0%和80.6%、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是84.6%和100.0%、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0.0%和100.0%;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中,改良Hodge试验阳性检出总准确率达到94.4%,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检出总准确率达到98.1%,经PCR检测呈阳性的有49例占90.7%。结论小儿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3种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的耐药性高于亚胺培南,主要产生B类金属酶(IMP),肺炎克雷伯菌还产生碳青霉烯酶A类(KPC)。  相似文献   

18.
李坚  王艾琳  黄晶  张维愈 《中国保健》2009,(20):819-822
目的:筛查吉林市耐药性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 β-内酰胺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及化工二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207株肠杆菌科细菌,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产ESBLs的菌株,酶粗提物三维试验粗筛出产AmpC酶菌株。结果:207株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者95株(占45.9%),产AmpC酶者52株(占25.1%)。结论:AmpC酶和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两类主要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7-2012年临床分离菌株经生化反应、VITEK-2鉴定卡或VITEK MS系统鉴定至种,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细菌分布和耐药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11 300株,前6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菌,分别占46.3%、25.1%、5.4%、4.1%、3.6%、1.7%;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均<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甚至是多耐药。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广泛,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医疗单位应当重视耐药监测与医院感染工作,以控制耐药菌的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CRE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7—2018年住院患者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分析CRE检出情况、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某院2017—2018年CRE检出率10.6%(430/4 047),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78.6%)、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7.4%)及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7.4%)为主;以≥65岁患者居多(65.3%,281/430);标本类型以痰液(43.5%,187/430)、尿液(26.7%,115/430)为主;科室分布以ICU居多(44.2%,190/430);CRKP除对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外(3.4%),对其他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CRECO除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28.1%)外,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CRECL除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12.5%~28.1%)、对喹诺酮类耐药率40.6%~50.0%外,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结论 CRE(特别是CRKP)的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CRE监测和感染控制,以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