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某三甲医院临床实习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全面掌握医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学生居家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某三甲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5所院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研究显示,PHQ-9得分为[1(0,4)]分,GAD-7得分[0(0,1)]分;居家线上学习医学生抑郁检出率为21.43%,焦虑检出率为12.24%;独生子女、大学本科、对在线课程不满意等因素是导致抑郁及焦虑的主要因素。结论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医学生有心理健康辅导需求,教学管理部门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工作,有序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共体内全科医生团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我国医共体建设,发挥全科医生团队在疫情防控中的"桥梁"和网格化管理作用,进一步巩固我国COVID-19疫情防控成果,本项目组织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在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证据、广泛征集意见、充分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全科医学+"医共体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优势和构建经验进行汇总,形成了本专家建议(第一版试行)。本专家建议的内容包括"全科医学+"医共体的内涵、组织结构、职责与分工、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培训与考核等,可以为各地区建设"全科医学+"医共体并发挥其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实施封闭式管理的社区人群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心理韧性简表(CD-RISC-10),在2020年2月20日至2020年3月1日对367名宜昌市封闭式管理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367名封闭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居民心理健康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 2020年2月20—22日通过微信向郑州市区372名居民发送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调查组)与2018年常模(常模组)的SCL-90各因子分值。分析不同特征郑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回收率为91.9%。调查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惧、睡眠饮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组(均P<0.05)。女性SCL-90总分高于男性(P<0.05)。初中及以下人群SCL-90总分高于其他人群(均P<0.05)。医务工作者和个体从业者SCL-90总分高于其他职业者(均P<0.05)。离婚/丧偶人群SCL-90总分高于未婚和已婚人群(均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医务工作者、个体从业者及离婚/丧偶的居民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认知情况,为疫情防控下医学高校公共卫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从某医科大学随机抽取1199名医学生,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和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医学生对于公共卫生教育的认知情况.结果:医学生在疫情防控下对公共卫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对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体系理解较为薄弱,实...  相似文献   

7.
职业精神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大批医护人员自愿报名冲锋在一线,突显了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塑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已成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理人员的焦虑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网络调查.设计情境焦虑量表、不确定感量表、特定困扰量表和工作压力量表,分析了四种量表统计的焦虑值,基于护理人员的社会属性进行焦虑情况的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情境焦虑量表平均得分(61.4±11.47);不确定感量表平均得分(46...  相似文献   

9.
从整合思维、中西并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科研互补、中西实战3个方面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将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学习策略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科研能力和临床水平等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对培养方式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护士在咽拭子采集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36名护士进行咽拭子采集操作技能考核,根据评分标准找出护士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考核的36名选手中5名选手超时,3名选手结束操作时未完成所有步骤,其余人员均考核合格,其中4名选手的分数达到90分以上。护士主要在时间控制、操作细节、健康指导、院感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与护士的心理素质、忽略细节、宣教指导不到位及院感意识薄弱有关。结论通过本次考核,护理人员咽拭子采集操作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也提高了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及细节决定成败的危机意识,提升护士的职业价值感;有利于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开展,保障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期间承担基层工作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上海市2200名承担疫情防控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医生、护士、防保人员、行政人员等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150份,其中44%、43%、36%的医务工作者存在抑郁、焦虑、睡眠问题。医务工作者抑郁、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女性、年龄<40岁、工作年限少于15年、防保人员及行政人员更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及睡眠障碍。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上海地区基层医务工作者抑郁、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特定的医务工作者更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及睡眠障碍,应针对目标人群给予更多社会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爆发期间城市居民午睡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城市居民抑郁情绪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WELL中国队列人群,于2020年4月8日至2020年5月29日通过电话访谈获取COVID-19爆发期间被调查者的健康与生活方式信息,最终纳入3075名18~80岁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居民的调查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测量抑郁情绪,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午睡状况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结果:COVID-19爆发期间约有20.6%的城市居民出现抑郁情绪;在一般人群中,有午睡行为尤其是午睡时长不超过30?min与抑郁情绪发生风险(OR=0.61,95%CI:0.47~0.79,P<0.01)、新发抑郁情绪风险(OR=0.66,95%CI:0.50~0.88,P<0.01)较低相关;在有抑郁情绪的城市居民中,仅午睡时长不超过30?min有利于抑郁情绪改善(OR=0.42,95%CI:0.21~0.82,P<0.05)。结论:2019冠状病毒病爆发期间,约有1/5的城市居民存在抑郁情绪,短时间的午睡可能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英文版(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18名来华医学留学生进行线上调查。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地域性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对疫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分类。方法: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累计确诊病例、累计死亡病例和累计治愈病例的发展趋势进行分类;采用聚类热图进行直观显示和分析。结果:第一类:湖北,湖北的确诊人数(56 249例)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总和(12 335例);第二类:河南,河南确诊人数(1 231例)处于全国第三位,是湖北以外死亡人数最多(13例)的地区;第三类:江西、浙江、江苏、上海、四川、安徽、湖南、广东,这些地区确诊人数靠前,病死率较低;第四类:山东、重庆、北京、广西、甘肃、天津、黑龙江、海南、河北,这些地区确诊人数处于居中位置,治愈率和病死率也居中;第五类:山西、云南、福建、陕西、辽宁、贵州、吉林,这些地区确诊人数靠后,死亡人数很少(该类地区合计仅3例);第六类:西藏、台湾、青海、宁夏、澳门、内蒙古、香港、新疆,这些地区确诊人数很少(均少于71例),死亡人数共2例。结论:最需要严格控制的地区为湖北和河南特高流行地区,需要密切注意的地区为江西、浙江、江苏、上海、四川、安徽、湖南、广东等高流行地区;西藏、台湾、青海、宁夏、澳门、内蒙古、香港、新疆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调查我院护理人员的睡眠现状和身心健康问题,探讨影响因素,为提高和改善护理人员睡眠质量,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院参与临床及相关工作的53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自行拟定具有特色的调查问卷,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睡眠情况、存在的睡眠问题及身体和精神状况.结果 多数护士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睡眠时间及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 素,为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新冠肺炎知识认知行为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 量表,对3881名广东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47%的大学生对 COVID-19的认知程度高;焦虑情绪发生率是26.6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23.19%、2.71%、0.70%;抑郁情 绪发生率是21.16%,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及重度16.98%、3.17%、1.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对COVID-19的认知 越高、日后将改变卫生行为越多是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现所在地农村、非医学专业、疫情信息中负面信息接收量占一半 以上的易产生焦虑情绪,女性、现所在地近郊、有饮酒史、疫情信息中负面信息接收量占一半以上的易产生抑郁情绪(P<0.05)。 结论 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抑郁与焦虑呈高度相关,且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 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高校及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进行精准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在线问卷调查,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2名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采用SPSS 2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分别有32.5%(98/302)和49.7%(150/302)的医师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和抑郁,其中6.3%(19/302)和18.6%(56/302)是中度及以上程度焦虑和抑郁。按照工作疲劳程度评分(以60分为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程度、值班频率、睡眠时间(以7 h为界)分组后,医师自评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以上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岗位风险高的医师出现焦虑(OR=2.142,95%CI=1.170~3.922)和抑郁(OR=2.038,95%CI=1.185~3.505)的概率均高于岗位风险低的医师。结论 在疫情背景下,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尤其是在感染风险高的岗位工作的医师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障碍、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期间护生心理弹性水平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107名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策分析。结果护生心理弹性水平总分为(67.32±10.39)分,心理弹性水平<60分的护生占比为25.23%,60~69分占比为26.17%,70~79分占比为38.32%,≥80分占比为10.28%。结论新冠疫情期间护生心理弹性处于一般水平。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对护生心理状况的评估,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以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防治和管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避免这些潜在的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引起继发感染,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联合赴武汉工作的首批专家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侧重于明确COVID-19流行期间,如何重点做好呼吸科门诊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呼吸科门诊质量控制这两个重要问题。通过质量控制管理好疑似和可疑患者,特别是隔离潜在感染源、切断一切传播途径,最终杜绝医师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杜绝传播,同时也能保护医师、患者及其家庭安全。做好门诊质控要点是严格进行相关培训,包括熟悉诊治指南、做好自我防控(包括接诊前穿好专用工作服和戴好医用口罩)、杜绝社交和不接触任何风险。做好呼吸科门诊工作要求诊室做好消毒和通风;呼吸科医师开诊前后做好必要的消毒和防护;诊疗过程要求严格执行指南要求;有条件的单位可用物联网或者互联网辅助门诊,尽可能减少传播可能。本共识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并列出了患者做检查及入院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本共识特别强调COVID-19是传染病,不应漏掉病毒携带者、有症状的发病者和超级传播者,以免造成社会危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应该重视临床表现;对于不能排除潜在接触史的患者,当其有相关症状、影像表现为肺部感染、白细胞不高,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也应该考虑为COVID-19疑似患者或者可疑病例,建议立即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