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探索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发现”项目实施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行为,为制定经济欠发达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现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2017—2020年登记的“现住址”为项目县(清涧县和子洲县)的875例肺结核患者个案信息。项目实施前(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患者共441例,项目期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患者共434例。采用Excel 2016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患者信息进行匹配和整理;对项目地区项目实施前和项目实施期间肺结核患者外诊比例、就诊延迟率、诊断延迟率进行分析。 结果 项目实施期间肺结核患者外诊构成比为84.10%(365/434),高于项目实施前外诊构成比[62.81%(277/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P=0.000)。2017—2020年项目县肺结核就诊延迟率为48.34%(423/875),诊断延迟率为18.63%(163/875),其中项目实施期间就诊延迟率[52.76%(229/434)]高于项目实施前[43.99%(194/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P=0.009);项目实施前诊断延迟率[23.36%(103/441)]高于项目实施期间的诊断延迟率[13.82%(60/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P=0.000)。外地首诊患者项目实施前诊断延迟率[33.94%(94/277)]高于项目实施期间的诊断延迟率[15.07%(5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5,P=0.000);项目县首诊患者项目实施期间就诊延迟率[73.91%(51/69)]高于项目实施前[48.78%(80/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P=0.000)。首诊在定点医院的患者项目实施前诊断延迟率[16.53%(60/363)]高于项目实施期间[7.58%(27/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00);首诊在非定点医院的患者项目实施期间就诊延迟率[32.05%(25/78)]高于项目实施前[24.36%(1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2,P=0.000)。 结论 项目实施期间,陕西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肺结核患者外诊比例增高,患者就诊延迟没有明显改善,诊断延迟有所改善,需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患者就诊行为,加强分级诊疗,降低患者就诊延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干预措施对广东省惠州市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影响。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1—6月和2020年1—6月初诊肺结核患者登记信息、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和治疗转归信息。通过惠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报表,获取结核病患者督导访视和规则服药情况。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际状况,设定2020年1—6月为疫情期,设定2019年1—6月为基线期,比较疫情期间和基线期间惠州市肺结核患者发现、随访检查、服药管理和督导访视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惠州市肺结核患者检出率由基线期的26.32%(881/3347)上升到27.45%(794/28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7,P=0.318);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率由基线期间的95.66%(375/392)上升到99.73%(37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1,P=0.000);确诊患者随访检查率由基线期间的96.37%(849/881)下降到96.10%(763/7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P=0.770);督导访视率由基线期的99.16%(8037/8105)上升到99.25%(7290/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9,P=0.397);规则服药率由基线期的95.46%(841/881)上升到96.10%(763/7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6,P=0.519)。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干预措施未对惠州市结核病防控工作造成影响,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运行良好,未来应该继续强化保障结核病服务体系,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提供正常的诊疗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9—2020年合肥市肺结核疫情特征及空间聚集性。方法: 通过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合肥市2009—2020年肺结核数据,筛选出肺结核患者42681例,利用GeoDa和Arcgis 10.8空间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在街道/乡镇水平上绘制空间分布地图,探索空间分布规律及肺结核发病冷热点地区。结果: 2009—2020年合肥市肺结核共报告42681例,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57.96/10万(4195/7237966)下降到2020年31.04/10万(2908/9369881),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chi _{趋势}^{2}$=12.531,P<0.001);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09—2014年合肥市肺结核发病呈现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值均>0,P值均<0.05);2015—2020年空间分布偏向随机性。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发病街道/乡镇主要集中在长丰县、肥东县;低-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庐阳区、包河区)。冷热点分析发现,热点区域有2个,分布在长丰县义井乡和肥西县严店乡。结论: 合肥市肺结核疫情存在一定的聚集性,后续应针对不同的县(区)街道/乡镇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加大高-高聚集区的街道和热点区域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部登记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特征,为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将2014—2021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部登记治疗的26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同期1839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治疗分类、发现方式、病原学阳性率、涂阳率、培阳率、利福平耐药率、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治疗成功率、就诊及确诊延迟率、就诊及确诊时间间隔。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复治比例[16.48%(43/261)]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8.70%(160/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2,P<0.001),主动发现比例[7.28%(19/261)]明显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13.05%(240/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0,P<0.0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原学阳性率[65.90%(172/261)]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35.07%(64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81,P<0.001),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84.62%(110/130)和80.46%(210/261)]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91.15%(412/452)和87.71%(1613/1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1;χ2=10.495,P=0.00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福平耐药率[3.07%(8/261)]与单纯肺结核患者[1.41%(26/183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5,P=0.086)。就诊延迟率、就诊时间[52.87%(138/261)和16(2,53)d]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42.09%(774/1839)和9(0,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2,P=0.001;U=2.775,P=0.006)。确诊延迟率、确诊时间[32.57%(85/261)和7(0,24)d]与单纯肺结核患者[31.92%(587/1839)和7(1,20)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0.834;U=0.167,P=0.867)。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病原学阳性率高、复治比例高、就诊延迟率高、就诊时间间隔长、主动发现率低、痰涂片阴转率低和治疗成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二代测序(NGS)技术对临床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与防治所)2021年8—10月接诊的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分枝杆菌培养(包含罗氏培养和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NGS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较4种方法检测不同分类患者阳性率差异,并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评价4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肺结核诊断者40例(包括病原学确诊患者25例、病原学阴性临床诊断患者15例),非肺结核患者9例(包括肺炎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各1例)。NGS技术检测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69.4%(34/49)]明显高于涂片[44.9%(22/49)]、培养[51.0%(25/49)]和Xpert[49.0%(2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4、17.018、20.753,P值均=0.000);检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46.7%(7/15)。 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涂片、培养、Xpert、NGS技术对49例疑似患者痰标本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55.0%(22/40)、60.0%(24/40)、60.0%(24/40)、80.0%(32/40),特异度分别为9/9、8/9、9/9、7/9,一致率分别为63.3%(31/49)、65.3%(32/49)、67.3%(33/49)、79.6%(39/49),Kappa值分别为0.310、0.297、0.355、0.459。结论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NGS技术检测的敏感度最高,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也最高,能够快速、高效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早期辅助诊断疑似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评估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联合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简称“两步法”)检测在学生健康体检中筛查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和活动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2021年广东省7435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701(68.18%)名完成了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筛查,74148名(99.72%)完成了TST筛查;9702(13.08%)名TST检测阳性者进一步完成了IGRA检测。最后对胸片异常、TST和IGRA检测“双阳者”完善肺结核相关检查。结果: 以IGRA检测结果为参照标准,分别以TST检测硬结平均直径为5、10和15mm为阳性临界值,TST与IGRA检测MTB感染的一致率分别为15.97%(1549/9702)、26.63%(2584/9702)、81.11%(7869/9702),Kappa值分别为0.014、0.014和0.112。TST检测MTB感染率[11.67%(8652/74148)]明显高于两步法[1.02%(759/7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8.423,P<0.001)。对TST中阳和强阳者完善结核病相关检查后的肺结核检出率[0.29%(15/5219)]明显低于对“双阳者”的检出率[1.84%(14/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33,P<0.001)。结论: TST和IGRA检测MTB感染的一致性较差,“两步法”可明显提高MTB感染的精准性和肺结核患者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常规化疗方案联合中成药“抗痨合剂”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丽水中医院结核科诊治的3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成3组,即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组(A组)、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联合中成药抗痨合剂组(B组)、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联合中成药抗痨合剂及中医适宜技术组(C组)。剔除24例因诊断变更、中断治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后最终纳入276例患者,其中A组97例、B组93例、C组86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疗程末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肺部病灶吸收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B组和C组中医证状改善有效率[92.5%(86/93)和94.2%(81/86)]、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92.5%(86/93)和94.2%(81/86)]、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65.76±5.42)%和(67.06±5.95)%]、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44.97±5.35)%和(46.51±5.26)%]、治疗成功率[94.6%(88/93)和97.7%(84/86)]均明显优于A组[分别为82.5%(80/97)、76.3%(74/97)、(63.80±4.57)%、(42.72±4.82)%、80.4%(78/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P=0.046;χ2=2.999,P=0.003;χ2=2.427,P=0.015;χ2=2.886,P=0.004;t=2.699,P=0.008;t=4.186,P=0.005;t=3.048,P=0.003;t=6.428,P<0.001;χ2=2.069,P=0.039;χ2=2.192,P=0.028)。而B组和C组治疗后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27.12±2.32)%和(26.35±3.17)%]均明显低于A组[(29.12±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1,P<0.001;t=9.231,P<0.001)。结论:中西药联合抗结核治疗可明显减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提高肺结核患者免疫力,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但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湖南省学生结核病空间聚集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登记学生结核病病例相关信息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在此系统下载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登记的学生结核病患者病案信息,共17397条,同期学生人口数据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采用ArcGIS 10.7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局部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5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时空分析结果采用ArcGIS 10.7软件实现可视化。结果: 2011—2020年湖南省学生结核病登记发病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年平均登记发病率为14.04/10万(17397/12388.26万),2011—2020年登记发病率分别为13.67/10万(1581/1156.18万)、12.00/10万(1375/1145.44万)、11.92/10万(1374/1152.59万)、10.74/10万(1269/1181.33万)、10.16/10万(1238/1218.12万)、9.22/10万(1154/1251.26万)、12.23/10万(1566/1280.87万)、21.97/10万(2864/1303.71万)、18.97/10万(2532/1334.48万)、17.91/10万(2444/1364.28万)。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0年湖南省学生结核病登记发病率存在空间聚集性[莫兰指数(Moran I)=0.316,P<0.05],2013年(Moran I=0.379,P=0.045)、2015年(Moran I=0.353,P=0.041)、2019年(Moran I=0.472,P=0.007)和2020年(Moran I=0.434,P=0.014)学生结核病登记发病率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0年学生结核病登记发病率局部空间自相关呈现3种聚集模式:高-高、低-低、低-高,高值聚集区(高-高聚集)主要集中在张家界市。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学生结核病登记发病率存在时空聚集性,共扫描发现2个时空聚集区域,一级聚集区域分布于湖南省西北部,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常德市区域,聚集时间为2017—2020年,LLR=622.22,RR=2.53,P<0.001。二级聚集区覆盖5个市,分别是郴州市、衡阳市、永州市、邵阳市和株洲市。结论: 2011—2020年湖南省学生结核病登记发病率在市州尺度水平上存在时空聚集,“高-高”聚集区域主要在湖南省西北部,以张家界市为中心,辐射周边湘西州和常德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过留痰干预措施提升痰标本质量对初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江西省赣州市5个县(区)作为研究试点,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7月试点地区诊断的771例初诊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8—12月试点地区诊断的645例初诊肺结核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根据医嘱患者自行留痰,干预组实施留痰干预措施(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留痰,无痰者采取吸热蒸汽、爬楼梯或走动、扣背、雾化吸入辅助留痰)。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对干预组研究对象即时痰、晨痰、夜间痰等3份痰标本留取的比例及质量,以及各项留痰干预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53.7%(414/771),明显低于干预组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64.3%,415/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6,P=0.000)。干预组痰涂片镜检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1.6%(316/612)和62.4%(394/6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1%(313/743)和55.0%(396/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196和7.667,P值分别为0.000和0.006)。其中,干预组痰涂片镜检阴性者经Xpert检测阳性率为28.3%(93/3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3%(93/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干预组即时痰留取比例为99.5%(642/645),合格率为90.0%(578/642);晨痰留取比例为95.5%(616/645),合格率为88.1%(543/616);夜间痰留取比例为88.7%(572/645),合格率为88.6%(507/572)。干预组即时痰留取主要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留痰宣教,由护士现场指导后直接留痰,占77.1%(495/642);其次为吸入热蒸汽的方式留痰,占10.1%(65/642);通过爬楼梯和扣背方式留痰者各占4.7%(30/642);另有3.6%(23/642)的患者进行了雾化吸入。结论 通过留痰干预措施提升痰标本质量可以明显提高初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宜的留痰宣教和留痰方式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优化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发现方式、就诊信息、诊断结果等,采用回顾性描述的方式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发现方式和就诊延迟情况。结果: 2016—2020年四川省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53582例,其中学生肺结核患者19540例,占全省患者总数的7.71%,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5.39%(2905/53865)上升至2020年的10.47%(4839/4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030.301,P<0.01)。2016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4月份[分别为16.97%(493/2905)、10.29%(299/2905)],2017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12月份[分别为14.20%(493/3471)和11.67%(405/3471)],2018年和2019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9月份[分别为15.56%(630/4049)、11.43%(463/4049)和14.43%(617/4276)、10.69%(457/4276)],2020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5、8、9月份[分别为14.51%(702/4839)、10.99%(532/4839)和11.43%(553/4839)]。甘阿凉地区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20.29/10万(2021/1680000),2016年为55.00/10万(801/1434000),上升了118.71%;非甘阿凉地区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21.15/10万(2818/13326000),2016年为16.33/10万(2104/12888000),上升了29.60%。15岁及以下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7.93%(441/2459)上升至2020年的28.77%(1272/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20,P<0.01);彝族和藏族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20.01%(492/2459)上升至2020年的41.09%(1817/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71,P<0.01);健康体检发现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5.77%(142/2459)上升至2020年的8.25%(365/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4,P<0.01);病原学阳性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4.76%(363/2459)上升至2020年的34.31%(1517/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482,P<0.01)。学生患者就诊延迟率为53.50%(9060/16936),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16d。结论: 2016—2020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彝族和藏族聚集的甘阿凉地区疫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结核病防治《手机一体化管理系统》(简称《一体化系统》)在学校结核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一体化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8—2019年《惠州市结核病患者登记本》《结核病专报系统》及《一体化系统》的数据。调查1462所学校,使用《一体化系统》前(2018年)和使用《一体化系统》后(2019年)分别发现220、198例疑似学生肺结核患者,分别有114、116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确诊。分析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和使用《一体化系统》后各自的防控效果,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实施《一体化系统》前后各种“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信息准确率为83.2%(183/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7.0%(192/198)(χ 2=21.446,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信息1h到达率为58.2%(128/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8.0%(194/198)(χ 2=93.295,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执行率为70.9%(156/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7.0%(192/198)(χ 2=50.76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肺结核患者管理通知单推送准确率为86.0%(98/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1%(115/116)(χ 2=14.576,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肺结核患者管理通知单1h到达率为57.0%(65/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8.3%(114/116)(χ 2=56.71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休(复)学通知书1h到达率为57.9%(66/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1%(115/116)(χ 2=58.33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核实学籍身份的学校覆盖率为86.0%(1257/1462),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0%(1447/1462)(χ 2=177.442,P<0.01)。结论 《一体化系统》使用后较使用前在校园疑似患者转诊追踪、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休(复)学管理,以及核实学籍身份覆盖方面均得到了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结核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38kD)的免疫球蛋白(IgG)]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并与同期采用外周血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入院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146例及非结核病患者1671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并比较血清结核抗体对培养阳性肺结核、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并比较血清结核抗体及T-SPOT.TB检测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面积),总体评估血清结核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结核抗体对于培养阳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47.1%,246/522)明显高于临床诊断肺结核(25.9%,388/1499)和肺外结核(24.8%,3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81.15和20.53,P值均<0.001);血清结核抗体对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两组之间的敏感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P=0.790);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比较,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30.6%,657/2146)明显低于T-SPOT.TB检测(76.2%,1635/2146)(χ 2=799.00,P=0.000);对于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的AUC面积(0.619;95%CI:0.604~0.635)小于T-SPOT.TB(0.781; 95%CI:0.768~0.794)(χ 2=14.00,P=0.000)。血清结核抗体的诊断特异度(93.2%,1557/1671)高于T-SPOT.TB检测(70.1%,1171/1671)(χ 2=316.00,P=0.000)。 结论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清结核抗体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尚需提高,应该研发敏感度更高的结核抗体试剂盒,以便能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 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 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 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 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 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 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 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 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连续筛查的方法,调查我国既往结核病患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糖尿病患者、HIV/AIDS者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简称“五类重点人群”)的结核病患病和发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全国东、中、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10个县(区)的27个乡镇(社区)作为研究现场,于2013—2015年连续3年对上述五类重点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胸部X线检查。计算这五类重点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和发病密度,并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分别筛查了38193、35305和30295名。经过3年的连续筛查,全部重点人群的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下降了28.9%[(246.1-174.9)/246.1×100%],年递降率为15.7%[$\big(\sqrt \frac{246.1}{174.9}-1 \big)$×100%];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下降了32.3%[(746.2-505.0)/746.2×100%],年递降率为17.7%[$\big(\sqrt \frac{746.2}{505.0}-1 \big)$×100%]。以2013年为调查基线,全部重点人群随访1年(2014年)发现的菌阳肺结核和活动性肺结核发病密度分别为132.3/10万人年(36/27202.4)和143.7/10万人年(71/49393.8),随访2年(2015年)则分别为488.9/10万人年(133/27202.4)和475.8/10万人年(235/49393.8)。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高龄(75~84岁组和≥85岁组)、居住地为农村、少数民族、未婚/离异/丧偶、家庭人均年收入低(2300~9999元)和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18.5)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3.4(2.6~4.5)、1.6(1.2~2.2)和2.2(1.3~3.5)、2.0(1.5~2.8)、2.2(1.6~3.0)、1.4(1.1~1.9)、1.8(1.3~2.4)、1.9(1.4~2.6)],超重(体质量指数≥24)是结核病患病的保护因素[OR(95%CI)=0.3(0.2~0.5)];男性、少数民族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2300~9999元)是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aHR(95%CI)值分别为2.5(1.9~3.5)、6.8(4.8~9.6)、1.4(1.0~1.9)],超重(体质量指数≥24)是结核病发病的保护因素[aHR(95%CI)=0.5(0.4~0.7)]。结论 五类重点人群是我国肺结核患病和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在重点人群中应开展主动连续筛查以快速降低结核病疫情。通过危险因素组合可以获得更高风险的目标人群,从而提高筛查收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铁蛋白(SF)等检测结果与肺结核病变侵及胸膜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7年4月入住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296例,依据肺实质病灶是否侵及胸膜的关系将患者分为侵及胸膜组(207例)和未侵及胸膜组(89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CA125和SF水平,以中位数(四分位数:Q1,Q3)表示;并进行痰菌检查[包括抗酸杆菌染色涂片镜检(萋-尼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MGIT 960快速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 培养”)]、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各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的实验室相关检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 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新变量[logit(P)] (由CA125、SF、痰菌检查三组指标数据计算得出)回归方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最佳临界值,探索CA125、SF、hs-CRP、痰结核分枝杆菌、IGRA和Hb、ALB、PA的变化原因及与肺结核浸润病变侵及胸膜间的关系。 结果 侵及胸膜组与未侵及胸膜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中,CA125[31.55(18.45,71.80)kU/L;16.15(9.55,23.15)kU/L]、SF[234.68(128.27,504.12)μg/L;127.39(86.31,201.76)μg/L]、hs-CRP[47.50(16.00,82.55)mg/L; 3.40(0.78,7.73)mg/L]和痰菌检查阳性率(32.85%,68/207;11.24%,1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84、-4.87、-6.34,χ 2=296.00;P值均=0.000)。两组患者的CA125、SF、hs-CRP指标与是否侵及胸膜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存在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8、0.32、0.64,P值均=0.000)。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CA125、SF、痰菌检查结果与是否侵及胸膜具有相关性(OR=1.11, P=0.001;OR=1.01, P=0.005;OR=5.89, P=0.025)。新变量logit(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8)高于CA125和SF指标(均为0.78),具有明显预测概率(P值均=0.000)。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A125、SF指标与侵及胸膜面积(Y)存在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69、0.55,P值均=0.000);进一步经回归模型Anova分析,lnCA125、lnSF与侵及胸膜存在明显相关性(F值分别为68.65、29.45,P值均=0.000)]。 结论 肺结核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阳性及血清hs-CRP、CA125和SF指标升高与肺实质浸润病变侵及胸膜呈正相关,IGRA与肺实质浸润病变侵及胸膜无相关性。肺结核患者CA125、SF指标升高与肺结核病变侵及胸膜面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黄烈雨  王溪  陈浩  黄若尧  左玲  郭岩 《中国防痨杂志》2021,43(11):1199-1209
目的 从多维度分析英国政府网站结核病主题发文记录,研究英国政府防控结核病的政策力量与关注重点,为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与相关爬虫软件对英国政府网站(www.gov.uk)进行关键词爬取,删除重复记录后得到1530条结核病主题相关发文记录,首先分别就全部1530条记录、331条与政策相关性较高的记录进行主题、类型和发文主体的分析,然后对113条牛结核病、111条人患结核病相关记录进行内容分析或高频关键词分析。 结果 1530条结核病发文主题数量前3位分别为“卫生与社会保障”(281条)、“入境英国与居住”(144条)和“环境”(136条),发文类型数量最多的是“指导与监管”(364条);相关性较高的331条发文记录主要类型也是“指导与监管”(111条),集中在2013年(31条)和2014年(30条),同一时期英国结核病报告发病例数(尤其是非英国出生人群)明显下降;113条牛结核病发文记录中明确提到感染动物种类最多的是“獾”(24条);111条人患结核病发文记录共标记579个关键词,分析得到24个高频关键词,聚类整合后得到3大高频关键词主题群,分别为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10个)、结核病流行病学(8个)和结核病临床技术(6个)。 结论 英国政府防控结核病的工作重点包括针对移民群体的“外防输入”防控模式、“同一健康”理念下的人兽共患病综合治理、加强对社会和经济因素干预的多部门多层级联合行动,其防控理念和策略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养老机构对结核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和工作人员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完善养老机构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1—4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上海市7个区的84家养老机构(城区30家、郊区54家)和其中的21家机构内的858名工作人员(城区234名,郊区624名)开展问卷调查。对养老机构中工作人员和入住老年人在入职/入住前后的胸片检查、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以及工作人员接受传染病相关培训和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养老机构要求工作人员和老年人在入职/住前后定期进行胸片检查的比例分别为76.2%(64/84)和79.8%(67/84)、98.8%(83/84)和73.8%(62/84);落实每日查房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机构分别占97.6%(82/84)、89.3%(75/84)、91.7%(77/84)和81.0%(68/84)。其中,城区养老机构对工作人员入职前后和老年人入住后胸片检查的比例[分别为93.3%(28/30)、86.7%(26/30)、93.3%(28/30)],以及在传染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制度的落实情况[分别为100.0%(30/30)、100.0%(30/30)、96.7%(29/30)]均明显优于郊区机构[分别为66.7%(36/54)、75.9%(41/54)、63.0%(34/54)、83.3%(45/54)、87.0%(47/54)、72.2%(39/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179、6.579、11.580、5.600、4.242、7.474,P值分别为0.010、0.037、0.003、0.018、0.039、0.006)。858名工作人员中,城区工作人员在入职前和入职后接受传染病相关培训率[分别为76.5%(179/234)和79.9%(187/234)]均高于郊区工作人员[分别为63.0%(393/624)和69.2%(432/624)](χ2值分别为13.988、9.666,P值分别为<0.001、0.002);对咳嗽超过2周、有咳痰和发热疑似症状,以及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的知晓率[分别为88.5%(201/227)、74.9%(170/227)、49.3%(112/227)、95.2%(216/227)]均高于郊区工作人员[分别为71.3%(427/599)、64.3%(385/599)、41.1%(246/599)、84.8%(508/5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911、8.416、4.586、16.280,P值分别为<0.001、0.004、0.032、<0.001)。 结论: 养老机构应加强工作人员入职前后的胸片检查和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以及老年人入住后的胸片检查,尤其是郊区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