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司小敏  张消  焦婉  代晓强  毛维 《广西医学》2020,(24):3148-3150+3155
目的探讨康复期结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与血清皮质醇、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62例康复期结肠癌患者,其中患者自述有疲乏感41例(疲乏组),无疲乏感21例(非疲乏组)。采用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化版(MFSI-SF)及疲劳症状量表(FSI)评估患者的CRF状况。比较两组血清皮质醇、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并分析疲乏组MFSI-SF评分、FSI评分与血清皮质醇、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疲乏组MFSI-SF评分、FSI评分均高于非疲乏组,血清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水平均低于非疲乏组(均P<0.05),但两组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组MFSI-SF评分、FSI评分与血清皮质醇、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康复期结肠癌CRF患者MFSI-SF评分和FSI评分均与血清皮质醇、甲状腺激素水平呈负相关,血清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康复期结肠癌患者的CRF状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及患者带瘤存活时间的延长,肿瘤本身以及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的社交、情绪、睡眠和生存期等方面造成越来越显著的负面影响。目前癌因性疲乏的严重程度主要通过自评量表的形式进行评估。同时由于患者以及疾病的异质性较大,且癌因性疲乏的机制尚不明确,治疗干预措施亦呈现多元化。西医在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方面效果不佳,但已有诸多研究显示了中医在改善癌因性疲乏中的潜力。本文通过回顾中医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中医在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下,采用中成药、穴位刺激以及导引运动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的发展,从而减轻癌因性疲乏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凸显肿瘤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花旗参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9月到2012年12月,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晚期癌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花旗参+护理干预+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分析癌因性疲乏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花旗参能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缓解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观察组化疗后给予康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化疗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疲乏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为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且观察组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NCCN指南中推荐的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治疗开始给予穴位埋线,1次/周,连续治疗2周,选穴:双侧足三里、关元、气海,入组后第0周、1周、2周填写相关评测量表,观察两组疲乏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疲乏积分、中医症候积分(气短、神疲、乏力、自汗)、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疲乏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疗效满意,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赛芬  莫心女 《吉林医学》2013,34(17):3442-3443
目的:调查与了解癌因性疲乏状况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发放Piper疲乏修订量表(中文版)和SF-36健康状况量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3个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疲乏水平,患者生活质量的7个维度得分处于中等生活质量水平,同时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多伴随有癌因性疲乏,对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应加强干预,防止癌因性疲乏,相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应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9年11月—2021年5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抽取60例,以病案号单双数不同进行分组,单数30例设为对照组、双数30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研究组使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比2组癌因性疲乏程度、IL-1β水平、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PFS量表中感觉、情绪、认知、行为各单项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L-1β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研究组QLQ-30量表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消化道肿瘤化疗过程中加入康艾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瘤癌因性疲乏,更好地清除血清肿瘤标志物,提升细胞的免疫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对于疾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在癌因性疲乏(C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癌症,且评估存在CRF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因性疲乏简明量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生命质量量表测定。经MI技术2次干预后,再进行重测。结果 MI实施前后,患者疲乏程度、抑郁焦虑水平、生命质量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MI在CRF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探索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癌因性疲乏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化疗)和实验组(n=30,化疗联合补中益气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疲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项目中的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他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和轻度疲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重度疲乏率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骨髓抑制反应出现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可显著改善癌因性疲乏患者疲乏程度,减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三黄三仙汤治疗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疗效,为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姑息性化疗及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三黄三仙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KPS)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血清细胞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KPS评分、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比值均优于对照组[(40.30±11.21)%vs.(35.06±9.37)%、(15.30±3.29)%vs.(17.17±3.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84例癌因性疲乏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入组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单纯化疗;治疗组给予化疗联合养正消积胶囊。于化疗结束后第1天及第14天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估疲乏状况。[结果]治疗后结果提示治疗组在认知维度、感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总体疲乏状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行为维度、情感维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他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两组在各领域两次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化疗后引起的癌因性疲乏状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晚期肺癌伴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的晚期肺癌伴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有氧运动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癌症相关性乏力症状、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步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09例胃癌患者进行步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7天和干预14天时采用量表调查评估患者的疲乏总分、行为及严重程度、情感方面、感觉方面、认知和情绪方面以及对食欲、胃肠道反应临床症状的影响,分析步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干预这5个维度的缓解效果和食欲、胃肠道反应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7天及干预14天,患者总疲乏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干预后的总疲乏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或0.01)。干预前、干预7天及干预14天,临床总疗效、食欲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并且干预14天改善程度大于干预7天(P<0.01)。干预14天患者食欲和胃肠道反应的改善情况优于干预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胃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食欲不振、胃肠道反应,步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级步行运动方案对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肺癌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化疗常规指导,干预组采用分级步行运动方案进行步行运动指导,共干预8周。比较2组步行运动量、CRF程度分布、癌因性疲乏量表(CFS)得分和6 min步行试验(6MWT)步行距离。结果干预组步行运动量为(8 295±912)步/天,对照组步行运动量为(31 02±1 113)步/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化疗前和干预4周CRF程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CRF程度分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化疗前和干预4周CF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C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组CFS得分在干预后逐渐降低(P < 0.01),对照组CFS得分在干预后逐渐升高(P < 0.01)。2组化疗前和干预4周6MWT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6MWT步行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干预组化疗前至干预8周,6MWT步行距离变化不明显(P>0.05),但干预后3个月6MWT步行距离均高于干预前、干预4周和干预8周(P < 0.05)。对照组在干预过程中6MWT步行距离变化呈下降趋势(P < 0.01)。结论分级步行运动方案能减轻肺癌化疗病人CRF,有效提高干预后6MWT步行距离,干预8周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在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晕杂悦蕴悦)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晚期晕杂悦蕴悦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肿瘤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字2越8.47,孕越0.04)。干预组患者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与医生的关系、附加的关注情况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孕均<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可改善晚期晕杂悦蕴悦化疗患者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问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湘雅医院的2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疾病特征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100%,躯体疲乏发生率为100%,情感疲乏发生率为98.5%,认知疲乏发生率为99.5%;总疲乏得分为(26.875±6.433),各疲乏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疲乏(12.990±4.154)、情感疲乏(7.135±2.584)和认知疲乏(6.750±2.433);有并发症患者的总疲乏、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得分均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P<0.05);贫血患者的总疲乏高于无贫血患者(P<0.05);TAC/TEC/TA化疗组躯体疲乏得分在3组中最高(P<0.05);TAC/TEC/TA化疗组情感疲乏得分高于CAF/CEF化疗组(P<0.05);化疗后第1周患者的情感疲乏高于化疗后第3周患者(P<0.05);化疗后第3周、化疗后第2周、TAC/TEC/TA化疗方案等因素对总疲乏有影响,这3个因素可解释总疲乏的33%;化疗第4疗程、贫血、化疗后第3周、复发转移等因素对躯体疲乏有影响,这4个因素可解释躯体疲乏的31%;化疗后第3周、乳腺癌Ⅱ期、TAC/TEC/TA方案、并发症等因素对情感疲乏有影响,这4个因素可解释情感疲乏的47%;贫血对认知疲乏有影响,这个因素可解释认知疲乏的41%.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在疾病特征诸因素中,化疗后第3周、化疗后第2周、TAC/TEC/TA方案、化疗第4疗程、贫血、复发转移、乳腺癌Ⅱ期、并发症是影响癌因性疲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