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髓炎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骨及其相关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该病具有治疗困难、花费高、病程迁延不愈、致残率高等特点。由于骨髓炎发病过程非常复杂、变异度高,目前有多种动物模型应用于骨髓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建立骨髓炎模型的动物常使用兔、大鼠和小鼠,较少使用狗、猪、山羊等大型动物。然而,目前研究中尚未发现可以较好控制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检索目前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期寻求一种可以较好控制的用于研究骨髓炎发生、发展的动物模型,并对目前骨髓炎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长期困扰着无数患者,因其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其病因、发病机制不清,仍是医学研究的难题。通过建立有效的慢性非细菌性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已成为探索其发病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有几种流行的建模方法在其操作程度、成功率、时间长短等方面各有不同,在未来通过不同的建模方法来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将成为一种趋势,可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相应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慢性疼痛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癌性疼痛为临床上最为常见、最难治疗的两种慢性疼痛。为研究慢性疼痛发病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制作出许多动物模型。文章介绍了中枢性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以及疾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和癌性疼痛等常见动物模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和认知障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增加,探索多病共存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冠心病继发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成功建立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的关键。本文就冠心病继发认知障碍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常用的检测指标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冠心病继发认知障碍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枢纽。AS导致的外周动脉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然而对其新兴治疗方法的探索仍在继续。为预防和治疗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成功构建AS动物模型至关重要。目前基于高脂饲喂及球囊损伤方法建立的中小型AS动物模型相对成熟,但针对治疗相关研究的大型动物模型的报道较少。本文综述构建一个理想的外周AS疾病中大型动物模型,为AS治疗研究的临床转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3,(12):1875-1878
目的:探讨防治痛风药物筛选方法以及现有机制。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对已有的防治痛风药物筛选方法和相关机制研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目前防治痛风药物的筛选主要借助于动物模型,与人类痛风的发病机制尚有较大差距,药物的体外筛选模型尚未建立,借助动物模型进行的机制研究不深入。结论:现有的筛选方法有不足之处,机制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尤其是中药治疗痛风的作用机理较不明朗,急需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更接近与人类痛风发病机制的模型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多种方法可建立新生儿高胆红素动物模型,如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胆红素方法、利用基因缺陷动物模型、利用注射化学药物特殊的作用,以及延髓直接注射胆红素的方法等,为更好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高胆红素血症及所导致的核黄疸、听觉障碍等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本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各类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应用和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志芬  邓长生 《医学新知杂志》2004,14(4):217-217,220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的趋势。应用动物模型对于探索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评价诊断方法、筛选防治药物等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内外已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用于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病因、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病理、生理复杂,目前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因此探索PCOS动物模型对其病因的基础研究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比较多,其中雄激素造模法和孕激素联合HCG造模法是目前应用较多、重复性较好的模型,针对该两种模型的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肝衰竭是肝脏的各项功能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过程中,预后不良。而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局限性较大,需不断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探索。但探索过程中离不开合适的动物模型,目前肝衰竭动物模型通过制作方式大致可分为手术干预式动物模型和非手术干预式动物模型。非手术干预式动物模型多采用肝损害药物等导致实验动物出现肝衰竭。该文主要讨论通过手术干预导致实验动物出现肝衰竭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颈椎病动物实验是研究治疗颈椎病的基础。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颈椎病,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来揭示颈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是目前对颈椎病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近20年来有关颈椎病动物模型文献的回顾,总结了颈椎病动物造模的方法,并且认为余家阔等报道的造模方法,不失为一种符合人类颈椎病发病原理、容易制作、价格便宜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的疾病,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学者们在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上做出不懈努力,本文就近年来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肥胖症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防治肥胖症已成为当下重要的健康问题。要进一步了解肥胖的发病机制和探索有效治疗方法,动物模型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文章就目前可用的肥胖动物模型的分类及相关特点进行综述,介绍每一种模型的优缺点和使用的局限性,为科研工作者选择肥胖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彭峥  刘兆丰  胥方元 《西部医学》2019,31(12):1962-1965,封三
膝骨关节炎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等特征,现阶段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亦缺乏真正有效的治愈方法,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仍以动物实验为主,其关键是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用于膝骨关节炎研究的实验动物多种,造模方式多样,且各具优缺点。在进行动物实验前,应结合研究目的、模型特点综合考虑。本文就近年来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无酒精滥用的肝病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目前由于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成为广受关注的医学难题.由于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上也缺乏有效措施,因此建立高质量的动物模型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于研究NAFLD的动物模型,介绍其制作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治疗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由于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在防治方面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方法。本研究通过建立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治疗KOA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昌阳  禇朝顺 《医学综述》2011,17(18):2793-2795
目前已运用多种方法成功建立了急性胰腺炎(AP)动物模型,来探讨AP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成功复制AP模型是各项研究的关键,不同原因引起的AP,其使用造模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可根据自身的实验目的 ,结合操作难易、可行性等来选择适当的造模方法。现对几种常用的AP模型制造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进一步探讨AP发病机制,从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包括慢性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医疗负担重。由于其发病机制、临床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对COPD诊断、治疗的研究工作进展仍然相当缓慢。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建立COPD动物模型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旨在对COPD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模型动物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提出一点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高眼压动物模型主要用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降眼压药疗效观察和视神经损害的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按照持续时间不同,将高眼压动物模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文将近年来常用的慢性青光眼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6-7,11
心肌肥厚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共同病理过程。心肌肥厚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有许多针对不同发生机制的心肌肥厚动物模型,以大鼠模型为主。建立稳定、可靠、模拟度高的心肌肥厚动物模型,对研究心肌肥厚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预防及逆转治疗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的建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