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健  李坚  连霄  王荣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682-1684
  目的  观察Masquelet技术用于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以2018年5月—2021年10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并接受Masquelet技术治疗的5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AOF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胫骨缺损病灶愈合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全部5例患者治疗前HSS评分为32~38(35.60±2.61)分,AOFAS评分为33~42(38.40±3.42)分,SF-36评分为35~40(38.40±2.07)分。术后6个月经复查,患者缺损病灶骨均愈合良好,HSS评分为83~90(85.80±2.68)分,AOFAS评分为84~89(86.20±2.17)分,SF-36评分为83~90(85.40±2.70)分,均较治疗前升高(t=66.893、52.802、57.346,均P<0.001)。除1例患者由于取骨切口感染而导致延迟拆线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结论  Masquelet技术用于治疗胫骨骨髓炎所致大范围骨缺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配合病灶清除术,局部抗生素冲洗,植骨及医用级半水合成CaSO4颗枉填塞治疗.结果 根据Cierny-Mader的分类系统[1],2例Ⅰ级,12例Ⅲ级,15例Ⅳ级;共29例,治愈29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一种适用于Cierny-Mader 4期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最佳截骨标准。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Cierny-Mader 4期慢性骨髓炎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以X线为向导者30例,以MRI为向导者40例。所有患者均在影像学资料向导下进行彻底病灶清除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定期随访,检测静脉血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常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以及肌力(MTT评定表)、肌张力(肌张力评定量表)、关节活动度(中立位0°法)、协调和平衡能力(简易平衡评定法)、骨性愈合时间等指标,观察骨髓炎复发率,并依据Enneking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2.2±3.2)月,以X线为向导的Cierny-Mader 4期慢性骨髓炎患者复发率为16.7%,明显高于以MRI为向导的患者复发率(7.5%),且以MRI为向导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87.5%)明显优于以X线为向导者(优良率6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RI为向导确定Cierny-Mader 4期慢性骨髓炎的病灶范围,并据此分别向远近端扩大0.5 cm进行截骨的方法具有治疗复发率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是Cierny-Mader 4期慢性骨髓炎的最佳病灶清除标准。  相似文献   

4.
李飞  宁建  徐爱飞 《西部医学》2012,24(8):1509-1510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先采取病灶清除处理,再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骨,伴有软组织缺损较多者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 12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于不同MRI分期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48例应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患者,根据MRI表现分级分成4组,术后随访了解踝关节功能恢复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各分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48例平均随访23.7月,对于MRI分级Ⅱ° ,Ⅲ° ,Ⅳ° ,Ⅴ° 损伤患者,微骨折术均能带来良好的功能结果(P < 0.05);术后AOFAS功能评分总优良率达40例(83.33%),其中Ⅱ°13(100%),Ⅲ° 16(100%)远高于Ⅳ° 7(63.64%),Ⅴ° 4(50%);AOFAS评分改善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VAS评分改善在各组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并且Ⅱ° 和Ⅲ° 损伤患者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Ⅳ°和Ⅴ°损伤患者(P < 0.05)。  结论  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不同MRI分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有差异,Ⅱ° 和Ⅲ° 损伤患者疼痛缓解与术后功能明显优于Ⅳ° 和Ⅴ° 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加植骨"与"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宁波市第六医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76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均为单侧骨折),行"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或+植骨"的40例患者设为A组,行"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36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评分、MFS (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平均28个月)。与B组相比较,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1年、2年Bo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OFAS评分和M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相对"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组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灶清除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05例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病灶清除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按不同治疗预后分为疗效好组75例(71.4%)和疗效差组30例(28.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炎症因子、FGF2及BMP-2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FGF2及BMP-2与预后的关系;构建相关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FGF2、BMP-2及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净收益率。结果 疗效差组Ⅳ型Cierny-Mader分型及窦道形成患者占比高于疗效好组(P<0.05)。疗效差组患者术前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疗效好组(P<0.05),疗效差组患者术前FGF2及BMP-2水平均低于疗效好组(P<0.05)。多因素Lo...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两种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73例长骨干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首先行彻底病灶清除术,负压封闭引流(36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对照组组(37例)采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对流冲洗,对比2组的复发率。结果负压封闭引流组36例患者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11.1%;对流冲洗组37例患者随访12例复发,复发率为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618,P<0.05)。结论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比传统的抗菌素生理盐水对流冲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en bloc切除对Cierny-MaderⅣ B型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例下肢骨髓炎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3.8±23.4)岁;针对其缺损部位:股骨干1例,胫骨干6例,跟骨1例;Cierny-Mader分型选择Ⅳ B型。将Masquelet技术和en bloc结合,分期治疗。观察患者感染治愈、骨及创面覆盖软组织愈合、肢体功能活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8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随访,在随访中未发现复发。患者最后一次复查炎症指标时,数据均保持正常水平,例如白细胞、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比较手术前、后炎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清除率100%(8/8)。所有患者于术后5—8个月,平均(6.1±1.2)个月获得骨折及创面覆盖软组织的愈合,并最终能独立行走。8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无并发症。结论 :Masquelet技术结合en bloc切除能清除感染,促进骨折及创面覆盖软组织的愈合与肢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Cierny-Mad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对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骨折46例(60足)。按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6足,Ⅲ型20足,Ⅳ型14足,手术采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切口,骨折复位后以锁定钢板内固定。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L形人路普通跟骨钛板内固定的28例(40足)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的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足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02012年12月对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骨折46例(60足)。按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6足,Ⅲ型20足,Ⅳ型14足,手术采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切口,骨折复位后以锁定钢板内固定。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L形人路普通跟骨钛板内固定的28例(40足)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的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足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018个月(平均13个月)。改良扩大跟外侧入路组术后出现1足伤口浅表感染,1足伤口裂开内固定外露,均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X线示内固定装置在位,无松动、断裂。根据末次随访时AOFAS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32足,良22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为90.00%。经典跟外侧入路组术后出现3足伤口浅表感染,4足伤口裂开内固定外露,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X线示4足内固定装置出现松动,1足内固定装置断裂失效。根据末次随访时AOFAS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8足,良10足,可6足,差6足,优良率为70.00%。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两组术后AOFAS足踝临床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跟骨骨折采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显露骨折端好、并发症少、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疗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腓动脉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1例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骨髓炎病因:开放骨折11例,闭合骨折10例。病灶清除后,骨缺损范围1.0cm×1.5cm×1.0cm~2cm×2.5cm×4cm,皮肤缺损面积2cm×1cm~4cm×5cm。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1例跟骨骨髓炎患者手术时间2~3h,平均手术时间(2.1±0.4)h。术后随访18个月~6.5年,平均随访35个月。18例患者植皮区创面均一期愈合,3例创面渗出,经过2~6周的换药后创面干燥,二期愈合。随访期内无1例复发。结论:腓动脉复合组织瓣移植可填塞跟骨骨髓炎术后空腔、修复软组织缺损、增加局部血运,控制感染,是治疗跟骨骨髓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30例(32足)。结果:患者VAS评分2~4分(平均2.2分),AOFAS评分72~96分(平均80.3分),优12例,良1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7.5%。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和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4例足外侧感觉异常,术后3个月均明显改善。无术后感染、皮肤软组织坏死、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及骨畸形愈合发生。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Ⅰ级13足,Ⅱ级17足,Ⅲ级2足。结论: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应用跗骨窦切口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尽量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两种方式进行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研究。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8例56足手术治疗,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A组)和"L型"切口组(B组)。A组SandersⅡ型18足,SandersⅢ型7足;B组SandersⅡ型9足,SandersⅢ型22足。小切口手术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先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复位后经跗骨窦切口行螺钉固定术;"L"型切口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面,复位后以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后足评分系统(AOFAS)观察跟骨宽度、高度、Bolher角及Gissane角。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9~48个月),术后两组Bolher角及Gissane角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相比术后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术后AOFAS评分(74.4±6.7)分明显低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评分(84.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附骨窦小切口切开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其疗效确切,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侧经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28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其中Sanders分型Ⅱ型19足,Ⅲ型9足.结果: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15 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平均50±6 mL.1例术后4天切口渗液较...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03-1504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38例(43足)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1例(23足)例行外侧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试验组17例(20足)行经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记录术后并发症并得出手术优良率,术后关节功能按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进行评分。结果: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术后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均有明显改善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组术后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7.4%,试验组组无皮肤相关并发症,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末次随访关节功能AOFAS评分及手术优良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SandersⅡ型和部分Ⅲ型跟骨骨折,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切口小,术后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患者的超声声像学特征及手术方式和术后恢复情况。  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诊治的92例CSP患者,比较其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图像特点、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92例CSP患者超声分型为Ⅰ型的28例,Ⅱ型45例,Ⅲ型19例,不同超声分型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和治疗前血清β-HC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流产次数和剖宫产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绒毛侵入肌层、Alder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不同超声分型的CSP患者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或手术切除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超声分型CSP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超声声像特征及患者手术方式和术后恢复情况有一定差异,超声检查对CSP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创伤性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骨搬移技术治疗后对合端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创伤性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均采取病灶清除联合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随访7~45个月,平均(18.84±5.96)个月。49例发生对合端不愈合,其中对合端骨质硬化23例、线位不良11例、骨折端骨质吸收萎缩9例、软组织嵌顿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嗜烟、同侧腓骨骨折、软组织缺损、骨搬移距离、外固定带架时间、感染复发及静脉血栓形成与创伤性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骨搬移技术治疗后对合端不愈合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嗜烟、软组织缺损、骨搬移距离>7cm、外固定带架时间>12个月及感染复发是骨搬移技术治疗后对合端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创伤性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骨搬移技术治疗后对合端不愈合发生率较高,其中嗜烟、软组织缺损、骨搬移距离大、外固定带架时间长及感染复发是其危险因素,临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植骨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182例.男159例,女23例;平均41.2岁.单纯左侧跟骨骨折68例,单纯右侧跟骨骨折86例,双侧跟骨骨折28例,均为闭合骨折.骨折根据Sand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09例,Ⅳ型46例.182例患者分为植骨组(94例)、未植骨组(88例),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应用跟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行足踝功能评分.结果 10例患者3个月后失随访,17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5周,平均12周,骨折均愈合,无神经损伤,骨髓炎.未植骨组29例负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21例合并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植骨组未出现关节面塌陷,1例合并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植骨组优68例,良20例,可5例,差1例;未植骨组优44例,良26例,可7例,差9例,优良率为87.9%.两组术后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骨对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64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跟骨高度及跟骨结节关节角高于对照组(P<0.05),跟骨宽度及跟骨交叉角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提高AOFAS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侧L型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7月我科采用外侧L型入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共46例,记录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影像学评估(B9hler’s角、Gissane角、跟骨的宽度),相关并发症(感觉异常、感染、皮肤软组织坏死、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术后创伤性距下关节骨关节炎。结果:AOFAS评分优良率80. 4%; B9hler’s角22°~31°(平均26. 3°),Gissane角112°~129°(平均123. 6°),跟骨宽度32~36mm(平均33. 4mm),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5)。12例足外侧感觉异常,术后3个月明显改善。6例术后表浅感染,1例患者切口转角处皮肤坏死,经处理后伤口愈合;无骨不愈合、畸形愈合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Ⅰ级15例,Ⅱ级23例,Ⅲ级8例。结论:外侧L型入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要注意保护软组织,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