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p53结合蛋白1(p53 binding protein,53BP1)在多种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有表达,与放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体外实验证实抑制53BP1的蛋白表达可有效地消除肿瘤细胞照射后引起的周期阻滞,增加放射敏感性。但体内实验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沉默食管癌细胞53BP1基因对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48只BALB/c/nu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空载体组、空载体加照射组、沉默53BP1组以及沉默53BP1加照射组,每组8只,于裸鼠皮下接种相应食管癌细胞ECA109,制备裸鼠模型,给予15 Gy放射线单次照射,受照后1 h每组处死3只裸鼠,将肿瘤标本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分析要求处理,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HK1、CHK2和磷酸化CHK2-T6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裸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观察各组剩余裸鼠移植瘤照射后的生长情况,移植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接种裸鼠均成活并有肿瘤形成,各组之间肿瘤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7,P=0.69);单纯照射组和空载体照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慢于未照射组(P=0.02),沉默53BP1加照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最慢(P=0.03),沉默53BP1加照射组的相对生长速率较空载体加照射组和单纯照射组降低,生长抑制率增加(P=0.01)。沉默53BP1加照射组的q值为1.45;沉默53BP1加照射组裸鼠体内CHK1和CHK2的蛋白表达产物未见明显变化(P=0.71),CHK2-T68的磷酸化水平较单纯照射组和空载体照射组明显下降(P=0.03),各组裸鼠的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结论:体内研究显示沉默53BP1基因可以提高食管癌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17AAG-cypate胶束对肺腺癌 A549 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射线照射(X-Ray)、17AAG胶束+射线照射(17AAG-M/X)、17AAG-Cypate胶束+激光/射线照射(17AAG-Cypate-M/L+X)处理。定期测量移植瘤大小,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微血管密度表达;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X-Ray组、17AAG-M/X-Ray组、17AAG-Cypate-M/L+X组移植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以17AAG-Cypate胶束组最为明显(P<0.05);各实验组肿瘤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微血管密度也明显下调(P<0.05),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 17AAG-Cypate胶束可以抑制裸鼠体内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ERK1/2和 p-AKT的活性,从而减弱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沉默食管癌ECA109细胞RNF2基因对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36只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照射组、空载组、空载+照射组、沉默RNF2组、沉默RNF2+照射组,于裸鼠皮下接种ECA109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X线照射3Gy5次。自接种后第14天开始每2~3d测量1次瘤最大径(a)和最短径(b),记录成瘤时间并按公式计算瘤体积(ab2/2),绘制生长曲线。自首次照射24h后每组处死3只,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瘤组织中RNF2 mRNA和蛋白表达;观察各组剩余瘤照射后生长情况和体积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中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空载组瘤生长速度最快,沉默RNF2后生长速度减慢,沉默RNF2+照射组瘤生长速度最慢(P<0.05)。照射后各组凋亡水平均明显高于照射前(P<0.05),照射前、照射后RNF2沉默组凋亡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空载组(P<0.05)。照射前RNF2沉默组细胞中RN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空载组(P<0.05),照射后这种趋势更明显。与对照组、空载组相比,照射前、照射后RNF2沉默组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结论 体内研究显示沉默RNF2基因有效增加了食管癌ECA109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放射敏感性,这与诱导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肖华平  谢辉  罗春阳 《肿瘤学杂志》2017,23(12):1079-1084
摘 要:[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DcR3对人胰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AsPC-1细胞 1×107/ml,接种于6周龄裸鼠左后肢腹股沟,当皮下肿瘤直径为8mm左右时,随机分为4组(n=15):PBS组、DcR3siRNA组、放疗组(RT)和DcR3siRNA+放疗组(DcR3siRNA+RT),观察DcR3siRNA联合放疗对人胰腺癌AsPC-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应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cR3的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各组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TUNEL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DcR3siRNA+RT组较其他各组更能抑制移植瘤的生长,DcR3-siRNA+RT对肿瘤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RT组,与RT组相比,DcR3siRNA+RT组的抑瘤率为80.86%±4.17%;DcR3siRNA+RT组的DcR3蛋白量和蛋白相对表达均明显低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siRNA+RT组的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单独RT组;DcR3siRNA组、RT组以及DcR3-siRNA+RT组肿瘤组织内均可观察到凋亡细胞,而DcR3siRNA+RT组肿瘤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高于RT组或DcR3siRNA组。[结论]RNA干扰沉默DcR3基因可以增加人胰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与沉默DcR3可激活Caspase-8/Caspase-3凋亡途径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7AAG-cypate胶束对肺腺癌 A549 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射线照射(X-Ray)、17AAG胶束+射线照射(17AAG-M/X)、17AAG-Cypate胶束+激光/射线照射(17AAG-Cypate-M/L+X)处理。定期测量移植瘤大小,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微血管密度表达;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X-Ray组、17AAG-M/X-Ray组、17AAG-Cypate-M/L+X组移植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以17AAG-Cypate胶束组最为明显(P<0.05);各实验组肿瘤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微血管密度也明显下调(P<0.05),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 17AAG-Cypate胶束可以抑制裸鼠体内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ERK1/2和 p-AKT的活性,从而减弱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激酶B1(LKB1)对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空载质粒(pEGFP-Ctrl)、照射+空载质粒(IR+pEGFP-Ctrl)、过表达LKB1质粒(pEGFP-LKB1)、照射+过表达LKB1质粒(IR+pEGFP-LKB1)处理;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及放射增敏比;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记技术检测各组瘤组织中LKB1表达情况,分析LKB1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相较于pEGFP-Ctrl组,IR+pEGFP-Ctrl组、pEGFP-LKB1组和IR+pEGFP-LKB1组的肿瘤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瘤率分别为31.30%、14.78%和43.48%,其中IR+pEGFP-LKB1组较其他组最为明显。IR+pEGFP-LKB1组LKB1的放射增敏系数为1.18。转染pEGFP-LKB1组的LKB1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记水平上表达增高,其余组未见LKB1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LKB1具有增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放射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择联合电子线外照射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anc-1裸鼠移植瘤模型,36只裸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单纯放疗组(B组)、健择25mg/kg组(C组)、健择50 mg/kg组(D组)、联合治疗1组(E组)、联合治疗2组(F组)。A组裸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B组荷瘤鼠背部肿瘤局部以6MeV电子线照射。C、D组分别以25 mg/kg、50 mg/kg健择裸鼠尾静脉注射,E、F组分别以25、50 mg/kg健择裸鼠尾静脉注射加背部肿瘤6MeV电子线照射。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AI),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凋亡抑制蛋白Bcl-2、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干预组各组之间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各组均可不同程度下调Bcl-2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上调(P<0.05),联合治疗组与其他各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择联合电子线对人胰腺癌移植瘤的凋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肺岩宁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细胞H1975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功建立H1975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吉非替尼组、肺岩宁方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分别用相应药物干预4周,检测肿瘤体积、瘤重、体重等,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肿瘤抑制率;应用TNU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EGFR-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的抑瘤率模型组为0,吉非替尼组21.91%,肺岩宁方组25.11%,联合用药组53.28%;各组移植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模型组(15.11±1.6)%,吉非替尼组(26.64±0.69)%,肺岩宁方组(28.88±1.61)%,联合用药组(55.06±2.39)%。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及单用吉非替尼、肺岩宁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肺岩宁方联合吉非替尼在不影响EGFR、AKT、mTOR总蛋白表达的情况下,可显著下调p-EGFR、p-AKT、p-mTOR水平。结论 肺岩宁方联合吉非替尼可显著抑制H1975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EGFR-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于利洁  王洁  董福生  孔世奇  尹风任  冀建文 《肿瘤》2008,28(2):104-107,112
目的构建H-ras靶向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研究其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移植瘤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构建含H-ras靶向特定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HRAS,稳定表达pHRAS质粒的细胞为实验组,未处理的SACC-M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计算成瘤率;移植瘤原代培养检测质粒表达及瘤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内H-ras蛋白表达;采用组织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HRAS质粒转染组成瘤率及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原代培养可见大量瘤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实验组瘤内H-ras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实验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41.55±4.2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1.35) %(P<0.05).结论shRNA沉默H-ras基因能抑制SACC-M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在体内有效下调H-ras蛋白的表达,且对肿瘤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预后较差的一个亚型,如何防治TNBC的快速生长成为近几年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NF-κB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新的方向。本研究通过建立人TNBC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靶向沉默NF-κB p65亚基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治疗对TNBC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TNBC细胞株MDA-MB-231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瘤旁注射p65miRNA质粒(p65miRNA组),同时以注射Neg-miRNA质粒和PBS作为Neg-miRNA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监测肿瘤生长变化,测量肿瘤质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65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p65miRNA处理后,裸鼠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FCM结果表明,p65miRNA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1.08±3.52)%,明显高于Neg-miRNA组(5.76±1.02)%和空白对照组(4.29±0.86)%(P<0.05)。此外,p65miRNA组裸鼠肿瘤组织p65和Bcl-2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ax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p65miRNA能抑制人TNBC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且在体内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对裸鼠体内淋巴瘤生长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培养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并对细胞进行BMI-1沉默和过表达处理,以及联合PI3K/Akt抑制剂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腋窝下接种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沉默BMI-1的FOX-NY(BMI-1--FOX-NY)、过表达BMI-1的FOX-NY(BMI-1+-FOX-NY)建立裸鼠淋巴瘤动物模型。裸鼠分为:对照组、质粒空载组、BMI-1--FOX-NY组、BMI-1+-FOX-NY组。对裸鼠体重、肿瘤体积和质量等指标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测定裸鼠体内BMI-1 mRNA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印迹检测裸鼠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和空载组相比,BMI-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BMI-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和BMI-1+组细胞相比,BMI-1+-Miltefosine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与空载组比较,BMI-1--FOX-NY组裸鼠体重显著降低(P<0.001)、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01)、肿瘤组织病理学显著改善,瘤体BMI-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1)、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反之,BMI-1+-FOX-NY组裸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肿瘤体积显著增加(P<0.01,P<0.001)、肿瘤组织病理学显著恶化,瘤体BMI-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01)、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结论:BMI-1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BMI-1可以促进DLBCL的生长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活性氧(ROS)/缺氧诱导因子-1(HIF-1)通路探讨白花蛇舌草多糖对鼻咽癌裸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6只BALB/c裸小鼠于右侧腋下接种CNE-2细胞悬液诱导鼻咽癌成瘤,成瘤后的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DDP,5 mg/kg)、白花蛇舌草多糖低剂量组(50 mg/kg)、白花蛇舌草多糖中剂量组(100 mg/kg)、白花蛇舌草多糖高剂量组(200 mg/kg)、阴性对照组(NC-siRNA)、si-HIF-1α组、si-HIF-1α+白花蛇舌草多糖组,每组6只,剩余6只裸小鼠作为空白组。各组按相应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给药,连续14天。测定裸小鼠瘤重及肿瘤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Treg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Foxp3表达[荧光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组织中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肿瘤组织HIF-1α、GLUT1、HK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花蛇舌草多糖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肿瘤重量,降低Foxp3、HIF-1α、GLUT1、HK2表达,明显缩小瘤体积,降低Treg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凋亡及ROS含量(P<0.01)。与si-HIF-1α组比较,si-HIF-1α+白花蛇舌草多糖组HIF-1α、GLUT1、HK2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i-HIF-1α+白花蛇舌草多糖组ROS含量明显升高,瘤重及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多糖对鼻咽癌裸小鼠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IF-1α、GLUT1、HK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核内小RNA宿主基因14(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4,SNHG1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PT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01月期间于我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切除的37例患者的PT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SNHG14在P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检测SNHG14在PTC细胞TPC-1及人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中的表达。采用si-RNA技术下调PTC细胞TPC-1中SNHG14的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研究SNHG14在TPC-1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SNHG14在PT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病灶数有关(P均<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无关(P均>0.05),同时,SNHG14在TPC-1细胞中的表达高于Nthy-ori3-1细胞(P<0.05)。下调SNHG14后,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SNHG14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降低(P均<0.05)。结论:SNHG14可能参与PTC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PTC患者新的诊断标记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马鞭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verbena officinalis L.,TFV)对肝癌细胞自噬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MDC染色法检测自噬泡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水平,运用3-甲基腺嘌呤(3-MA)、雷帕霉素(RAPA)研究TFV对自噬、细胞增殖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裸鼠成瘤实验验证TFV对裸鼠体内瘤体的瘤重、瘤体积及自噬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TFV能增加HepG2、Huh-7细胞中MDC染色标记的荧光颗粒,并伴随浓度的上调明显增加,促进HepG2、Huh-7细胞中自噬蛋白Beclin-1、LC3 II/LC3 I水平表达,降低p-AKT/AKT、p-mTOR/mTOR水平(P<0.05)。与TFV组比较,TFV+3-MA组抑制率、LC3 II/LC3 I明显降低,p-mTOR/mTOR明显增加(P<0.05);与TFV组比较,TFV+RAPA组抑制率、LC3 II/LC3 I明显增加,p-mTOR/mTOR明显降低(P<0.05);与TFV组比较,TFV+3-MA组裸鼠瘤体LC3 I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小RNA-223-3p(miR-223-3p)对转化生长因子Ⅲ型受体(TGFBR3)的靶向调控及对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肺癌细胞(95D、LTEP-α-2、A549及NCI-H460)以及人肺上皮细胞BEAS-2B的miR-223-3p和TGFBR3水平,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23-3p和TGFBR3的靶向关系。将A549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miR-223-3p NC组(转染miR-223-3p NC)、miR-223-3p mimic组(转染miR-223-3p mimic),MTT法、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接着收集3组转染后的细胞,分别制备裸鼠移植瘤,处死裸鼠并剥离肿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及重量,免疫组化法对比各组镜下TGFBR3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EMT相关指标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因子(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与BEAS-2B细胞对比,肺癌细胞miR-223-3p及TGFBR3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23-3p能靶向调控TGFBR3的表达。miR-223-3p mimic组A549细胞的增殖活力、划痕愈合率及穿膜细胞数均较miR-223-3p NC组明显降低(P<0.05);此外,miR-223-3p mimic组裸鼠瘤体体积及重量均明显低于miR-223-3p NC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iR-223-3p mimic组TGFBR3阳性表达率上升,与miR-223-3p N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与miR-223-3p NC组相比,miR-223-3p mimic组肿瘤组织中TGFBR3、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而N-Cadherin、Vimentin、Wnt1和β-catenin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对照组与miR-223-3p NC组的增殖活力、划痕愈合能力以及EMT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因子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23-3p在肺癌中异常低表达,miR-223-3p通过靶向调控TGFBR3来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EMT过程并阻断Wnt/β-catenin通路,在肺癌进展中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ERα(+)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为研究对象,建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一步研究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移植瘤中ERK、p-ERK、Akt、p-Akt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转染前后的Ishikawa细胞建立子宫内膜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ERRγ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Akt、p-Akt、ERK、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Ishikawa 细胞移植瘤组与no-silence 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空载体组)ERRγ蛋白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shikawa 细胞移植瘤组与ERRγ-shRNA 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组织的活化情况:ERRγ-shRNA Ishikawa细胞移殖瘤组中Akt、p-Akt、ERK、p-ERK表达量均低于Ishikawa 细胞移殖瘤及no-silence Ishikawa细胞移殖瘤组(P<0.05)。结论:沉默ERRγ基因的瘤组织的ERK及Akt的表达呈现低表达,从而可以推测:通过ERRγ的表达来调节ERK及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增殖诱导配体(APRIL)小干扰RNA(siRNA)对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分为3组,瘤块内分别注射APRIL siRNA、空载体和PBS液,每2天注射1次,共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APRIL siRNA对APRIL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内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APRIL siRNA能敲低APRIL基因的表达水平,APRIL siRNA组移植瘤内APRIL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3 ±0.05)×10-3,明显低于空载体组[(0.95 ±0.04)× 10-3]和空白对照组[(0.96±0.05)×10-3,P<0.05].APRIL siRNA组APRIL蛋白的表达比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降低了(87.5%±5.0%,P<0.05).APRILsiRNA组裸鼠移植瘤生长缓慢,瘤块重量较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PRIL siRNA组移植瘤内PCNA的含量为(176.8±18.1)ng/ml,明显低于空载体组[(330.0±20.5)ng/ml]和空白对照组[(328.4±22.8)ng/ml,P<0.05];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量也较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PRIL siRNA组移植瘤内凋亡细胞的数量增多,凋亡率为40.1%±2.5%,明显高于空载体组(2.5%±0.1%)和空白对照组(2.5%±0.2%,P<0.05).结论 APRIL siRNA能在裸鼠体内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达到显著的抑瘤效果.APRIL基因可能成为人结直肠癌基因靶向沉默治疗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武月  殷红专 《现代肿瘤医学》2022,(19):3459-3466
目的:探讨miR-3200-3p能否通过靶向抑制RNF11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恶性进展。方法:选择5株人结直肠癌细胞系,Real-time PCR检测miR-3200-3p、RNF11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NF111蛋白的表达;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200-3p与RNF111的靶向抑制;利用miR-3200-3p mimic/inhibitor或利用miR-3200-3p inhibitor与RNF111 siRNA共转染HCT116细胞,Real-time PCR检测miR-3200-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NF111、p-SMAD2蛋白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五株人结直肠癌细胞中,HCT116细胞中miR-3200-3p相对高表达,RNF111相对低表达;miR-3200-3p mimic或inhibitor转染后,与各自NC组相比,可显著促进或抑制RNF111蛋白的表达,促进或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抑制或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与pmirGLO-MUT 3' UTR+mimics转染组相比,pmirGLO-WT 3' UTR+mimics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miR-3200-3p NC组相比,miR-3200-3p inhibitor及miR-3200-3p inhibitor+siRNA NC组RNF11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SMAD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被显著抑制,细胞凋亡被显著促进(均P<0.05),与miR-3200-3p inhibitor+siRNA NC组相比,miR-3200-3p inhibitor+RNF111 siRNA组细胞RNF111、p-SMAD2蛋白表达、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被显著逆转(均P<0.05)。结论:miR-3200-3p可通过靶向抑制RNF11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BTZ)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分别给予硼替佐米(0,2,10,50,250 nmol/L)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PANC-1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0 nmol/L硼替佐米相比,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处理后,PANC-1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G0/G1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高(P<0.05),Bcl-2、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裸鼠成瘤实验中,不同浓度硼替佐米作用后,肿瘤瘤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硼替佐米能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诱导其凋亡,推测硼替佐米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通路,激活凋亡蛋白基因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基因的表达,诱导PANC-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