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静静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1):1381-1383
目的 了解济宁市2006—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济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高效的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济宁市2006—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点。 结果 2006—2019年济宁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6起,93.02%(80起)报告的是传染病事件,其中丙类传染病报告44起(占51.17%),乙类传染病报告8起,其他类传染病报告28起。济宁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高峰期集中在9月、12月。小学报告事件起数最多占56.98% (49/86),乡镇学校报告36起(41.86%),县城学校报告30起(34.88%),城市各级学校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起(18.60%),城市、县城、乡镇学校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07.21,P<0.01),幼儿园、小学、初中各学校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18,P<0.01)。 结论 济宁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依然有待提高,乡镇学校和小学仍然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7—2016年徐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规律,为制订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2007—201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6年徐州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其中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乡镇中学的报告数多于其他学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双峰分布,分别出现在1月和6月。结论加强学校因病缺课监测对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趋势,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8年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8年珠海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8起,发病5 26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事件89.80%为传染病类,以呼吸道和肠道类为主。报告事件10.20%为食源性疾病,以微生物性为主。传染病类事件,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和12月—次年1月。发生场所主要为小学(50.00%)和托幼机构(21.43%)。托幼机构、中小学和职业学院/大学报告起数居首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61.90%)、流行性感冒(31.58%/30.61%)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66.67%)。98起事件介入处置时间中位数是7.90 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9.97 d。结论 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关键,疫情持续时间随介入时间长短而受影响,应加强学校疫情早期识别并及时报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湖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2011—2020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20年湖南省14个市州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共计1 962起,报告病例58 355例,死亡174人,病死率为0.30%。事件级别以Ⅳ级和未分级为主,分别占48.88%和48.42%。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8.94%;其次为突发中毒事件,占7.85%。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占57.08%,累计发病52 183例,占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总数的89.24%。 结论 湖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以传染病为主,应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重点关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南岸区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探索适合本区实际的学校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11—2017年累计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0起,占全区事件发生总数94.34% 。发病193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平均罹患率为3.30%;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为主要事件占 66%,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占34%;疫情发生时间主要在4—6月及9—10月;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前3位街镇依次为南坪镇、长生桥镇及涂山镇;小学报告疫情起数最多,共27起,占54%,其次是幼儿园,15起,占30%;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持续平均时间及首发病例发病至疫情报告间隔平均时间均高于肠道传染病。结论 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呼吸道传染病为疫情防控重点和难点。南岸区需加强以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联合区教委督促学校积极落实传染病防控准备,同时,进一步推动南岸区疫苗接种工作,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4—2019年上海市学校报告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海市2014—2019年报告的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2014—2019年上海市学校共报告突发传染病事件82起,报告发病1 760人,死亡2人;总体呈双峰分布,主要发生在3—6月和9—12月;托幼机构和小学报告的事件最多,分别为35起和25起;手足口病和水痘是报告最多的病种,分别占48.78%和46.34%;事件报告及时性与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均呈正相关,事件报告越迟,持续时间越长,波及范围越大。【结论】托幼机构和小学是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高发场所,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及早报告并开展处置有利于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杨建亮 《中国校医》2021,35(8):609-611
目的 分析鼓楼区2017—2020年学校及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鼓楼区2017—2020年学校及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0年鼓楼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累计60起,累计病例1 636例,疫情涉及人数79 679人,罹患率2.05%。2017—2020年鼓楼区学校突发疫情罹患率呈下降趋势(χ2=319.912,P<0.001)。60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中涉及呼吸道传染病2种47起,为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水痘。呼吸道类传染病、肠道类传染病的罹患率分别为1.9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687,P<0.001)。疫情发生的高峰时间为6月和12月,小学最多,共30起,占总数的50%。结论 传染病是导致徐州市中小学及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其中呼吸道类传染病是传染病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4—2019年湖南省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风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4—2019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湖南省风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4—2019年湖南省累计报告风疹病例27 00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6/10万,每年3—6月为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比为1.37∶1;发病年龄组以20岁以下为主,占病例的86.28%;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90起,89起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结论 风疹发病主要以20岁以下为主,应加强含风疹成分疫苗(rubella containing vaccine,RCV)常规免疫工作;开展青少年人群RCV补充免疫;每年春季至初夏,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风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杭州环境污染事故、食物和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8年杭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结果 2004—2018年杭州市共报告环境污染事故、食物和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1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7.32%;发病、死亡、波及人数分别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8.22%、75.00%、12.85%,其罹患率、病死率、死亡率分别为7.45%、1.64%、0.12%。 结论 应通过零级预防、健康教育、改善卫生设施、及早报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事故、食物和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2016—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宝山区2016—2020年通过传染病相关监测系统、医疗机构报告等途径收集的公共卫生苗子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宝山区累计报告公共卫生苗子事件546起。累计报告发病2 429例,其中死亡4例。苗子事件发生地区主要集中在辖区的中部和南部街镇。事发单位主要集中在家庭、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类苗子518起,主要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非传染病类苗子28起。报告苗子事件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疑似麻疹、水痘、手足口病、聚集性呕吐腹泻和登革热。苗子报告时间高峰在4—6月和8—11月。结论 重点关注4—6月和8—11月辖区中部、南部街镇的学校、托幼机构学生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保持麻疹苗子监测高度敏感性,推进重点人群免疫规划工作,加强辖区蚊媒监测与登革热病例主动搜索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防控提供对策。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广东省所有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10—2014年广东省共报告177起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病例44 437例,发病率为9.22/10万,死亡5例,病死率为0.011%。报告高峰在9—10月,占总数的63.84%(113/177)。19个地市报告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省的90.47%(19/21),报告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最多的地市为广州市。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环境类型以城区居民区为主(57.29%,110/192)。结论广东省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起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报告地域不断扩大,登革热疫情已从之前的散发、偶尔暴发变为全省流行。防控登革热应注重尽早发现病例、及时落实防控措施、积极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贾利  高伯彦 《中国校医》2020,34(10):727
目的 分析与掌握2016—2019年新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并整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新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线资料,对事件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6—2019年新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29起,全部为传染病事件,其中乙类占3.45%(1/29),丙类占72.41%(21/29),其他类占24.14%(7/29)。病例累计2088人,波及人口为91272人,罹患率为22.8‰,未出现死亡病例。报告月份为3—6月,10月—次年1月 。学校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应予以高度关注。以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结论 预防控制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为新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掌握哈尔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趋势,为防控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下载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哈尔滨市2016—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 2016—2020年哈尔滨市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8起,其中一般事件8起、未分级事件110起;发病人数2 979人,罹患率为2.46%;无重大和特别重大事件报告。事件主要以传染病事件为主,无甲类传染病事件报告。传染病类事件88起,发病人数1 780人,其中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事件47起。发生在学校事件42起,主要在小学和普通高等学校。结论 哈尔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主要关注传染病类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仍是重点防范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4—2018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8年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499起,报告发病数13 177例,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上升;发病呈双峰分布,4—6月及11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0岁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19:1;苏南地区的事件报告数及病例报告数高于江苏省其他地区,不同地区之间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 0.01);学校分布中,小学和幼儿园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多,分别占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9.9%,18.0%。结论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严重,冬春季为发病高峰,5~10岁为易感儿童,苏南地区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黄浦区2017—2021年接报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事件类型、时间、场所、报告方式分布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上海市黄浦区2017—2021年共接报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412起,以区级响应为主,占98.06%;市级响应占1.94%;累计报告病例821例,平均每起1.99例;死亡1例,病死率0.12%。报告事件数以2020年最多(180起),2017年最少(21起);发病数以2020年最多(260例),2018年最少(67例)。事件类型主要是传染病事件(占96.84%),以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为主,事件数分别占83.96%、15.29%、0.75%,每起分别平均波及1.59、1.02、5.0例。1—2月为全年高峰(事件数占36.65%),1—3月为新冠肺炎苗子事件报告高峰(事件数占51.31%),7—8月为其他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报告高峰(事件数占27.59%)。苗子事件主要发生在家庭(占84.74%)、学校(占8.50%);病例数以学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山西省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探讨具有针对性的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对2010—2019年山西省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并对不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10—2019年山西省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3起,其中未分级事件占72.02%(175/243)。事件主要类型为传染病疫情,占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88.89%(216/243),其中居前三位的病种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事件报告高峰期为3—6月及10—12月。事件报告的主要场所为小学和托幼机构,分别占事件总数的58.02%(141/243)和20.99%(51/243)。城市学校报告事件数高于县镇、农村同类型学校,而罹患率低于县镇、农村同类型学校(托幼机构χ2=50.216,P<0.001;小学χ2=420.184,P<0.001;初中χ2=279.929,P<0.001;高中χ2=47.532,P<0.001)。 结论 春季、秋季开学后一个月将进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高峰,应重点防控农村小学和幼托机构的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无锡市梁溪区2013—201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对无锡市梁溪区2013-2017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4起,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 89.80%,前3位的病种为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高峰期集中在3—6月和11—12月。44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持续时间总的中位数为15.5 d,不同病种疫情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W检验H=22.51,P<0.001)。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为有效控制疫情,卫生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对老师、家长、学生的健康教育,同时提高有关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连云港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1—2019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1—2019年全市累计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平均罹患率1.10%。其中2017—2019年报告31起,占88.57%。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呈双峰分布,每年3—6月、10—12月相对高发,累计占比97.14%。城区、非城区罹患率分别为1.06%和1.30%(χ2=6.17,P<0.05)。82.86%的水痘疫情发生在小学,其中6~11岁人群高发,占比74.84%。2011—2019年水痘疫苗估算平均接种率为38.39%,52.26%(81/155)的水痘病例有水痘疫苗免疫史。 结论 连云港市水痘暴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小学高发,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范畴,对水痘暴发疫情的重点人群尽早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19.
陈宁 《中国校医》2018,32(12):904-906
目的 了解泗洪县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泗洪县水痘病例个案数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泗洪县共报告水痘病例1 373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波动在8.74/10万~51.59/10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5.08/10万,各年度水痘发病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年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发病较多,明显呈双峰分布;全县26个辖区发病率最高的是经济开发区(61.47/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04∶1,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于15岁以下年龄组,占79.3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3者合计占85.65%;同期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发生在学校。结论 泗洪县近几年水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幼儿、中小学生是水痘发病的高危人群,托幼机构和学校是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单位,应加强水痘疫情监测和处置、水痘疫苗告知和接种、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等工作,有效控制水痘疫情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株洲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株洲市2005—2018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株洲市2005—2018年共报告117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事件以一般级别(占79.49%)和未分级事件(占20.51%)为主,无重大和特别重大事件报告;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共111起(92.26%),事件类别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78 起,占66.67%),其次是肠道传染病事件(30 起,占25.64%);2017年和201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大幅上升,两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8起,占49.57%,每年事件的发生高峰为4-6月(48起,占41.03%)和11-12月(40起,占34.19%);报告事件数最多是茶陵县,25起(21.40%),高发学校为小学(69起,占58.97%)。结论:学校尤其是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传染病疫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教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大对学校卫生的投入,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学校需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免疫规划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