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老年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防控高血压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12月选取沈阳市铁西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岁老年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体检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情况、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932人,检出高血压患者490人,患病率为52.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脑卒中病史(OR=4.861,95%CI:2.832~8.342)、冠心病病史(OR=1.812,95%CI:1.235~2.657)、高血压家族史(OR=2.915,95%CI:2.103~4.040)、超重或肥胖(OR=2.066,95%CI:1.525~2.799)、血糖升高(OR=1.817,95%CI:1.346~2.452)和饮酒(OR=1.663,95%CI:1.178~2.347)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较高,有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血糖升高和饮酒与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HFMD的预防措施。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80例HFMD患儿和160例非HFMD患儿进行调查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学龄前儿童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外来散居儿童(OR=2.889)、手足口病接触史(OR=7.852)、1周内门诊/医院暴露史(OR=2.689)、饭前便后少洗手(OR=3.378)、室内无消毒或少消毒(OR=3.198)、家长缺乏手足口病知识(OR=3.755)。 结论 影响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外来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和管理,降低学龄前儿童HFMD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childhood bronchial asthma ,CBA)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随诊的CBA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CB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1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单因素χ2检验分析CBA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BA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过敏史、肥胖、营养不良、早产、低体重、呼吸道反复感染史、婴幼儿抗生素应用史、父母哮喘史、父母过敏史、父母吸烟史、毛绒玩具、住宅铺设地毯及被褥晾晒较少均是CBA发病的相关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史(OR=1.992)、早产(OR=2.770)、呼吸道反复感染史(OR=2.452)、婴幼儿抗生素应用史(OR=3.105)、父母哮喘史(OR=2.333)、父母吸烟史(OR=3.480)、毛绒玩具(OR=2.625)及被褥晾晒较少(OR=3.013)是CBA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CBA是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前及孕早期环境危险因素暴露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发生的关系,为CH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月—2019 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CHD的152例患儿为病例组,按照1∶1 匹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怀孕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前期危险因素有母亲本次妊娠年龄>35岁(OR=1.905)、有不良妊娠史(OR=2.212)、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OR=3.053)以及孕前期吸二手烟(OR=2.930)、服用感冒药(OR=1.716)、发热(OR=2.038)、接触噪音环境(OR=1.976)、食用腌制食物(OR=1.889),保护因素有服用叶酸(OR=0.339);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的孕早期危险因素有本次妊娠年龄>35岁(OR=1.905)、有不良妊娠史(OR=2.212)、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OR=3.053)以及吸二手烟(OR=3.651)、服用感冒药(OR=2.255)、发热(OR=1.874)、接触噪音环境(OR=2.298)、电子产品使用时间≥4 h/d(OR=1.813)。结论 选择适合的孕龄期备孕,孕前及孕早期孕妇应避免上述环境危险因素的接触,适当补充叶酸,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降低及预防子代CHD 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48例EM手术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调查,依据是否发生EM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可能影响因素分布,筛选EM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EM患者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为16.7%(58/348);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经史(OR=3.080)、既往宫腔操作史(OR=4.183)、后穹窿有触痛结节(OR=3.557)、手术分期(OR=2.096)、术后未用药物(OR=4.518)、术后未妊娠(OR=1.931)等因素为EM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其EM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痛经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后穹窿有触痛结节、高手术分期、术后无药物治疗、术后未妊娠等,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降低EM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6月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抽取黑河地区少数民族53 520人,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收集。结果 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患病率为9.18‰,标化患病率为3.5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饮食口味、吸烟史、饮酒史、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情绪波动、家族脑血管病史均为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3.384,P=0.004)、高血压(OR=3.043,P=0.007)、高血脂(OR=2.284,P=0.010)、糖尿病(OR=2.568,P=0.009)、心脏病(OR=2.793,P=0.008)、吸烟史(OR=2.354,P=0.009)、情绪波动3次及以上/周(OR=2.537,P=0.009)均为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患病率较高,年龄≥50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史、情绪波动3次及以上/周均为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职业人群颈椎健康情况,分析导致或加重颈椎异常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市某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工人,采用腾讯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管理岗位人员,吸烟(OR=0.253)、饮酒(OR=0.377)、计算机摆放舒适或很舒适(OR=0.283、0.053)为颈椎健康的保护因素(P=0.005、0.031、0.004、0.002);对于生产岗位工人,饮酒(OR=0.571)、使用计算机时经常或偶尔休息(OR=0.160、0.291)、桌椅高矮感觉舒适或很舒适(OR=0.550、0.208)为颈椎健康的保护因素(P<0.05),日均使用手机时间越长为颈椎健康的危险因素(OR=1.125,P=0.018)。 结论 不同工种人群颈椎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防治策略也应更有针对性。计算机摆放和桌椅高矮舒适度差,使用计算机时间长或久坐而不适当休息,会导致或加重颈椎病。建议调整好计算机摆放高度,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和手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肾衰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在重庆建设医院进行透析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衰患者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CV和生化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V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120例2型糖尿病肾衰患者中HCV阳性15人,阳性率为12.5%。HCV阳性组中AST、ALT的异常率均高于HCV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输血史(OR=1.35, 95%CI:1.07~1.70)、透析器复用史(OR=1.20, 95%CI:1.02~1.41)、透析年限增加(OR=2.55, 95%CI:2.24~2.89)、每周透析超过>3次(OR=1.75, 95%CI:1.40~2.19)是2型糖尿病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感染HC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衰患者HC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输血史、透析器复用史、透析年限、每周透析次数等因素可能是导致HCV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健康体检者中冠心病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4 186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统计冠心病检出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4 186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中检出冠心病193人,检出率为4.61%。男性94人,检出率为5.90%,女性99人,检出率为3.82%,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4,P=0.002)。年龄≥75岁老年人检出率高达7.05%,但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80,P=0.061);经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压(OR=62.013)、糖尿病(OR=9.994)、血脂异常(OR=33.683)、肥胖(OR=48.521)、饮酒(OR=4.689)、吸烟(OR=15.831)、高脂饮食(OR=22.465)、高糖饮食(OR=31.375)、高盐饮食(OR=7.257)及家族病史(OR=13.229)是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医院老年体检者冠心病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社区综合干预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饮酒、吸烟、高脂饮食、高糖饮食和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水平,以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非遗传性危险因素,为预防先心病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晋江市医院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为先心病的60例新生儿作为病例组,检查未发现先心病的健康新生儿12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先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本院出生的新生儿5 564人,诊断先心病60例,发病率10.78‰。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的父亲饮酒、母亲孕早期感冒、不良生育史、主动及被动吸烟、移动电话使用累计时间、居室距马路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孕早期感冒(OR=17.84,95%CI:2.58~123.41)、母亲主动及被动吸烟(OR=4.83,95%CI:1.82~12.79)、父亲饮酒(OR=6.20,95%CI:1.80~21.39)、居室距马路距离50~100 m(OR=9.11,95%CI:2.99~27.73)是先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先心病发病与多种环境危险因素暴露有关,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加强孕早期保健对预防先心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相关高危因素,进一步探讨恩替卡韦对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与年龄、性别、治疗前HBV-DNA载量、长期饮酒史、低蛋白血症及是否已使用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72例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17例(23.61%)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经χ2检验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治疗前HBV-DNA载量、有无长期饮酒史、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否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等因素对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2、14.421、11.466、4.303、7.810,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治疗前HBV-DNA高载量和有长期饮酒史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030,95%CI:2.402~282.115;OR=27.478,95%CI:1.777~424.891),而抗结核治疗前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是防治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保护性因素(OR=0.079,95%CI:0.008~0.830)。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组抗结核期间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率、肝功能损害率及被迫终止抗结核治疗率分别为8.82%、17.60%、8.82%,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的36.80%、52.60%、42.10%(P<0.05)。 结论 HBV-DNA高载量和有长期饮酒史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口服恩替卡韦可降低乙肝病毒再激活风险,减少肝脏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济南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86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对照组为86例手足口病轻症病例,用问卷调查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接触史、就诊史、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信息,对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发病到就诊日期、初诊单位类型为村级、患儿出现发热、足部皮疹、口腔疱疹、臀部皮疹、咳嗽、呕吐、有病例接触史、EV71阳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出现发热(OR=89.38)、口腔疱疹(OR=22.28)、臀部皮疹(OR=234.81)、呕吐(OR=23.90)、有病例接触史(OR=31.48)和EV71阳性(OR=71.65)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识别发热、口腔疱疹、臀部皮疹、呕吐等症状的患儿,对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提高EV71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率,可降低由EV71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曲靖地区0~14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实施三级预防策略提供支撑。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曲靖地区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14岁1 33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0~6月龄婴儿采用Graf超声筛查DDH,7月龄~14岁儿童采用X线检查筛查DDH。分析0~14岁儿童DDH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疾病三级防治策略。 结果 1 332例儿童中,DDH检出22例,检出率为1.65%;各年龄段DDH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6,P>0.05);女性DDH检出率高于男性(χ2=7.090,P<0.05),左侧髋关节DDH检出率高于右侧(χ2=4.583,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羊水过少(OR=3.851)、臀位产(OR=2.064)、臀纹不对称(OR=2.776)和有家族史(OR=3.560)为0~14岁儿童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0~14岁儿童DDH以女性和左侧髋关节多见,其中羊水过少、臀位产、臀纹不对称和有家族史为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DDH预防遵循三级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孕期监测羊水量、胎位,疾病初期对高危儿童筛检、家庭指导以及疾病期间对症治疗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糖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cluded hearing loss, NIHL)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询问调查噪声作业工人一般资料、职业史、既往史等资料以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IHL的影响因素,再进行乘法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调查的1 628例噪声作业工人NIHL 616人(37.84%),NIHL的危险因素有血糖偏高(OR=1.960,95%CI:1.345~2.855)、男性(OR=4.346,95%CI:2.866~6.590)、高环境噪声强度(OR=1.036,95%CI:1.016~1.056)、单核细胞计数偏高(OR=8.522,95%CI:3.054~23.776)、血小板偏低(OR=0.997,95%CI:0.994~0.999)。血糖偏高人员的NIHL风险是血糖正常的1.960倍(P<0.01),男性NIHL的风险是女性的4.346倍(P<0.01),环境噪声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NIHL风险提高1.036倍。血糖偏高与男性对NIHL的加法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知行为及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医务人员教育培训和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珠海市3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522名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新冠肺炎认知行为量表、焦虑自评(SAS)量表进行线上匿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江西省城乡中老年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居民营养计划和预防控制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应用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江西省城乡中老年居民进行糖尿病与健康状况的评估。根据空腹血糖监测及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DM,分析性别、年龄、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情况、运动、吸烟、糖尿病家族史与DM的关系。结果 江西省城乡中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14%,居民城市的患病率为13.45%,乡镇的患病率为8.83%,城市患病率高于乡镇(χ2=4.26,P<0.05);食盐(OR=3.05)、肉摄入(OR=2.91)、脂肪(OR=4.89)、家族史(OR=5.89)、吸烟(OR=2.14)、饮酒(OR=3.67)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维生素E(OR=0.23)、维生素B族(OR=0.46)、钙(OR=0.14)、运动(OR=0.41)是DM的保护性因素;江西省城乡中老年糖尿病居民膳食来源构成中脂肪性食物来源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江西省城乡中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和脂肪摄入过量、年龄等是DM的患病因素。因此应建立营养状况评估及干预体系,为制定改善策略,防治DM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12例住院新生儿血浆维生素A(VA)浓度及各种因素对VA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2017年6-12月212例住院新生儿血浆VA浓度。并收集新生儿的基本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各种因素对VA浓度影响。结果 VA缺乏(VAD)189例,比例达89.1%;性别、年龄、血糖、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均为影响VA浓度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水平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167,P=0.015);母亲VA水平与新生儿VA水平无相关性(P>0.05);性别(OR=0.465,95%CI:0.237~0.913,P=0.026)、感染(OR=2.583,95%CI:1.135~5.876,P=0.024)是临床VAD危险因素。结论 晋城市新生儿VA缺乏状况较严重,男婴感染的新生儿更容易发生临床VA缺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前的疫苗犹豫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在疫苗上市早期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发放,比较疫苗犹豫者和接受者在社会人口学信息、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对疫苗的一般性认知情况,以及信心、自满和便利性等维度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经性途径感染的HIV/AIDS患者疾病进程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深圳市280例经性途径感染HIV/AIDS一般情况及HLA-B等位基因型的分布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相关性。 结果 280例经性途径感染 HIV/AIDS分为典型进展组(typical progressors,TP) 223例(79.64%),缓慢进展组(slow progressors,SP) 57例(20.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P、SP两组性别、户籍、文化程度,婚姻、传播途径、基线CD4水平和HLA-B基因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HLA-BW4/BW4纯合子构成比相对偏低(10.31% vs. 22.81%),HLA-BW6/BW6纯合子构成比(43.05% vs.29.82%)相对偏高。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030,95%CI:0.003~0.278)、文化程度(OR=0.066,95%CI:0.014~0.316)、传播途径(OR=0.222,95%CI:0.049~0.994)、基线CD4(OR=0.002,95%CI:0.000~0.012)和HLA-B基因型(OR=35.845,95%CI:3.309~388.274)是影响疾病病程的因素(P<0.05)。女性、文化程度高、异性传播、基线CD4>500个/μl和HLA-BW4/BW4基因型是延缓经性途径感染HIV/AIDS疾病进展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性别、文化程度、传播途径、基线CD4和HLA-B基因型是影响经性途径感染HIV/AIDS疾病病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