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接受3D-ASL和MRA检查,观察患者MRA下血管形态,并检测相对脑流量(r CBF),分析对比3D-ASL和MRI的诊断结果。结果 3D-ASL联合MRA的血管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MRA及3D-ASL(P<0.05);健侧r CBF明显高于患侧(P<0.05);17例TIA患者3D-ASL与MRA诊断一致率为64.71%;大面积梗死患者3D-ASL灌注异常与MR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小面积梗死患者3D-ASL灌注异常与MRA的一致率为27.78%。结论 3D-ASL在TIA中的诊断价值高于MRA,且前者能够定量分析TIA患者早组织血流灌注程度,两者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TIA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医院治疗的78例ICVD患者并作为ICVD组;同时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者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D-ASL检查,分析两组3D-ASL脑血流灌注情况,计算3D-ASL、颅脑MRA诊断符合率。结果ICVD组灌注减低占比高于对照组,相对脑血流量(rCBF)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SL诊断ICVD符合率及小面积脑梗死符合率均高于颅脑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SL与颅脑MRA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符合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ASL技术有利于为ICVD患者提供可控的脑血流灌注信息,提高ICVD诊断符合率,为ICV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3D-ASL灌注检查,以脑梗死临床指南确诊为“金标准”,分析MRI、3D-ASL技术及二者联合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测定脑部不同部位脑血流量(rCB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脑梗死患者检出率、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82例疑似脑梗死患者经脑梗死临床指南最终确诊57例,MRI联合3D-ASL灌注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高于MRI、3D-ASL灌注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2,x2=6.381,x2=3.963,x2=5.661;P<0.05);脑梗死患者脑灰质、海马及岛叶部位血流动力学水平低于非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95,t=8.467,t=9.328;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检出率与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参数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对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CMCAO)患者血供情况的评价及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单侧CMCAO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大脑前动脉(ACA)脑膜支代偿(LMA)的代偿组(50例)和无代偿组(62例)。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双参数3D-ASL检测结果,对比两组临床资料、3D-ASL参数及脑梗死发生情况,分析代偿情况影响因素,根据脑血流量值[标记后延迟时间(PLD)=1.5 s、2.5 s]绘制CMCAO患者LMA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3D-ASL参数,并分析3D-ASL参数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CMCAO患者患侧表观弥散系数(ADC)为0.31±0.10、脑血流量值1.5 s和2.5 s分别为25.67±4.25和54.09±4.49,且均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1、34.210、3.913,P<0.05);代偿组患者的脑血流量值分别为1.5 ...  相似文献   

5.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高原病,严重危害着高原地区人群的身体健康,至今病因未明。在过去几年中,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研究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病理生理学提供了重要的见解。本文主要从遗传学和代谢角度综述红细胞增多症的可能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探讨高原人群HAPC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Varian -6 4 0AA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 11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Zn、Cu、Fe、Mg等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 ,Zn、Cu、Fe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Mg无明显变化。结论 :微量元素含量改变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病情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一氧化氮吸入、加压袋(舱)、高压氧及富氧装置在治疗高原肺水肿、急性高原病、高原贝尔面瘫、高原小儿昏迷、高原心肌缺氧综合征、高原突发性耳聋、高原脱适应综合征、高原脑卒中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对脑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加强一氧化氮和氧吸入治疗高原等疾病的研究,对了解、合理诊治及预防高原疾病,提高急进高原部队处治高原疾病具有帮助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常见的一种慢性高原病,多在海拔3 000m以上地区发病,严重危害着高原人群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现就其相关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和氧吸人治疗高原病等疾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一氧化氮吸入、加压袋(舱)、高压氧及富氧装置在治疗高原肺水肿、急性高原病、高原贝尔面瘫、高原小儿昏迷、高原心肌缺氧综合征、高原突发性耳聋、高原脱适应综合征、高原脑卒中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对脑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加强一氧化氮和氧吸入治疗高原等疾病的研究,对了解、合理诊治及预防高原疾病,提高急进高原部队处治高原疾病具有帮助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16例疑似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而调离高原作业人员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肌酐、尿素氮、总(直接)胆红素等指标的动态研究显示,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和尿素氮最早出现(9~10个月)统计学差异(P0.05),血红蛋白在高原工作13~14个月时与19~36个月时比较差异显著(P0.01)。连续观察6组数据,分别于13~14个月与19~36个月时出现了两次高峰,均值最高达212.86 g/L。建议以首次体检间隔13~14个月作为轮换周期,以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营养素水平及体脂代谢情况,分析营养代谢水平与大脑皮质功能的相关性,为ADH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就诊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初诊确诊为ADHD的患儿,招募同期体检的正常儿童,由家长提供人口学资料,临床医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访谈评估。借助人体成份分析仪及脑功能定量成像装置分别检测体脂及脑功能,对所有研究对象行静脉血检测以获取维生素、微量元素、25(OH)D等营养素水平。结果 选取筛选后的有效样本共60名,其中ADHD组和对照组各30名,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375.45±69.25)pm/ml、(421.68±103.72)pm/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1,P<0.05)。与正常儿童相比,ADHD儿童的体重指数(BMI)及体脂率明显增加(t=2.026、2.106,P<0.05)。ADHD的脑皮质功能受损以右前额叶背外侧区域最为显著,25(OH)D、维生素E水平与大脑皮质激活程度相关(r=0.695、-0.571,P<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更高的肥胖风险,25(OH)D与大脑皮质激活程度呈正相关,可为临床辅助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脑血流灌注成像在评价脑血管搭桥术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对接受脑血管搭桥术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手术前后的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TP)灌注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解手术前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以探讨CT脑血流灌注成像在评价脑血管搭桥术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对本组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前、术后相对灌注值进行比较发现搭桥术后狭窄血管供血区的rTTP值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5)。而rCBF、rCBV在搭桥术前、术后则无明显变化(t=0.38、0.11,P均﹥0.05)。对本组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狭窄血管非供血区术前、术后相对灌注值进行比较发现搭桥术后狭窄血管非供血区的rCBF、rCBV、rTTP值与搭桥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t=1.83、1.12、1.71,P均﹥0.05)。结论 CTP方法可成为脑血管搭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无创性监测方法,尤其其中rTTP可作为反映血管搭桥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延迟亚低温保护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新生幼鼠脑白质损伤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40只新生幼鼠全脑灌流和氧糖剥夺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亚低温32℃延迟0 h、24 h、48 h、72 h干预。用Western Blot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蛋白表达情况;用免疫荧光鉴定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用ELISA测定TNF-α、IL-6浓度情况。结果 在亚低温32℃延迟24 h、48 h和72 h的MBP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 h(F=478.007,t=-18.180、22.940、-29.670,P<0.001),可发现蛋白表达量与延迟亚低温时长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延迟亚低温时间的延长,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受到抑制,24 h、48 h和72 h的Iba-1阳性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 h(F=99.892,t=5.879、9.295、18.760,P<0.001),可发现荧光表达增高与延迟亚低温时间呈显著负相关;TNF-α、IL-6浓度均较对照组0 h显著降低(TNF-α:F=454.197,t=2.184、15.300、15.000,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胰腺动脉检查中的显示效果.方法 将本院120例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注射300 mgI/ml(A组)和370 mgI/ml(B组)2种浓度对比剂,对比剂用量算法及注射速度两组一致,分别为0.5 gI/kg体重和4ml/s.利用MIP(最大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核电站检修工人血象变化情况。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核电检修公司141名男性检修工人进行调查。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评价历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是否发生改变;不同年龄工人血细胞计数是否有差异以及年龄和时间是否具有交互作用。结果 核电站检修工人红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F = 40.89,P < 0.001),时间与年龄具有交互作用(F = 3.74,P = 0.005);白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F = 5.78,P < 0.001),时间与年龄无交互作用(F = 0.77,P = 0.578);血小板数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F = 30.37,P < 0.001),时间与年龄无交互作用(F = 0.67,P = 0.668)。不同年龄工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无差异(P > 0.05)。结论 核电站检修工人各血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总体规律为先降低再升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在CT影像学诊断中不同心率、采集时间窗以及伪影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采用2017年8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扫描的患者120例,分别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CTA扫描,不同心率患者的最佳成像期相以及采集时间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采集时间窗的辐射情况。结果 低心率组患者的最佳成像期相以及采集时间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低心率组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及回旋支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低心率组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及回旋支的CT值和对比噪声比(CNR)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脂肪噪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 0.05);三组患者的最佳采集时间窗有效剂量指数以及心动全周期有效剂量指数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最佳采集时间窗有效剂量指数显著低于全心动周期有效剂量指数(P < 0.05)。结论 在对低心率患者的诊断中,图像采集时间建议在舒张中末期,而在较高心率的患者诊断中,图像采集时间建议在收缩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不同频段探索夜间遗尿症(NE)儿童脑网络信号传递特点,找到异常脑区,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的标准入组2016—2018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129名NE患儿和37名正常儿童。在经典频段(0.01~0.08 Hz)和频段5(0.010~0.027 Hz)分析两组儿童度中心性(DC)特点,并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频段下的两组差异性。使用高斯随机场(GRF)理论对结果进行校正(体素P<0.05,团块P<0.05)。结果 在典型频段中,NE患儿在左侧中央沟盖(t=4.469 9,GRF矫正体素 P<0.05,团块P<0.05)、右侧中央沟盖(t=4.351 6,GRF矫正体素 P<0.05,团块P<0.05)、内侧和旁扣带回(t=4.139 7,GRF矫正体素 P<0.05,团块P<0.05) DC显著升高,右侧回直肌(t=-4.127 2,GRF矫正体素 P<0.05,团块P<0.05)和左侧额中回中DC降低(t=-4.835 5,GRF矫正体素 P<0.05,团块P<0.05)。在子频段中,左侧丘脑DC值升高(t=3.905 4,GRF矫正体素 P<0.05,团块P<0.05),右侧眶部额上回DC值降低(t=-4.509 6,GRF矫正体素 P<0.05,团块P<0.05)。结论 频段5中DC值异常的脑区与儿童排尿功能的调节直接相关,经典频段中的脑区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左侧丘脑DC值的增加和额中回的DC值降低,可能影响儿童排尿网络的信息传递,造成夜间遗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 监测在晚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早产儿脑损作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34~37周晚期早产儿146例,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脑白质损伤组(观察组,66例)及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3 d内aEEG 监测的图形连续性(Co)、睡眠觉醒周期(Cy)、下边界值(LB)、带宽(B)、总分(T)及与相应胎龄aEEG平均分差值均值情况,分析各评分指标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头颅MRI结果、纠正胎龄12月时Gesell量表结果与aEEG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aEEG 监测的Cy、B、T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相应胎龄正常早产儿aEEG平均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y、LB、B及T评分与MRI结果均显著相关(r=0.261、-0.271、-0.253和-0.184,P<0.05)。aEEG监测结果与头颅MRI检查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χ2=5.547,P=0.019)。aEEG监测结果与纠正年龄12月龄时Gesell量表评价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χ2=5.979,P=0.014)。结论 aEEG 监测对于晚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可以有效地评估早产儿近期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微小RNA-138(miR-138)、微小RNA-338(miR-338)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表达水平,并探究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于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64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同期选取6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悬吊技术结合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76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8例、针刺组28例和实验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针刺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实验组在针刺组基础上予以悬吊技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中C区、D区、E区及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对3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三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每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间GMFM-C、GMFM-D、GMFM-E、ADL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4.044、16.874、13.246、14.590,P<0.05),且实验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和针刺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 悬吊技术结合针刺治疗可以进一步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