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利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7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疗效、并发症等。结果本组发生脑梗死1例,死亡1例,皮下出血、鼻衄、牙龈出血9例,月经量增多7例(其中3例出现贫血),5例妇女安全妊娠、分娩,新生儿未出现华法林胚胎病。并发症发生率15.0%(22/147)。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INR值在1.5~2.5)是安全,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调查2002年1月~2010年2月,该院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发生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诊治经验.结果 心脏机械瓣膜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患者共计22例,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监测方法及相关并发症,初步研究华法林血浆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病例162例,随访至2006年12月31日,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INR值和华法林剂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iquid hroma-tographic,HPLC)测定华法林血浆浓度18例。结果①随访患者126例,随访时间7~19个月。随访中死亡6例(4.16%),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10例(7.94%),血栓栓塞3例(2.38%)。②抗凝后测得INR值为2.39±1.27,每日口服华法林剂量(3.19±1.43)mg。③测定华法林血浆浓度18例,其中INR值〈1.8者3例,1.8〈INR值〈2.5者10例,INR值〉2.5者5例。INR值〉2.5者华法林血浆平均浓度高于1.8〈INR值〈2.5者(P〈0.0005)。④INR值与相对应华法林血浆浓度无明显线性相关性(r=0.65,P〉0.1);INR值与相对应每日口服华法林剂量之间亦无明显线性相关性(r=0.26,P〉0.2)。结论①华法林抗凝相关出血发生率高于血栓栓塞率。②华法林血浆浓度是一个抗凝监测指标。监测华法林血浆浓度,能指导临床医生安全有效地调整华法林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华法林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1年6月在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并记录患者使用华法林的用量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有15例出现并发症,占8.0%,其中出血10例(5.3%),栓塞5例(2.7%);正常173例(92.0%);出血组华法林用量、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和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华法林平均用量为(2.0±0.6)mg/d,PT为(18.6±2.4)s,INR为(2.1±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常规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将INR控制在1.8—2.5范围内可以满足抗凝要求并且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收集我院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期间 10 0例资料完整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病例 ,对其术后抗凝治疗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0 0例病人中男 3 5例 ,女 65例 ,年龄 12~ 61岁 ,平均42 .5岁。行二尖瓣置换术 5 3例 ,双瓣置换术 3 0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7例。应用国产机械碟瓣 5例 ,St.Jude双叶瓣 62例 ,Carbomedics双叶瓣 3 3例。术后为房颤心律的 49例 ,窦性心律的 5 1例。  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接受常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术后3d或 4d ,引流量明显减少时 ,开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  相似文献   

6.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是长期而又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据报道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并发症约占16%。若抗凝不足,有致血栓形成;若抗凝过量,有致出血危险。护理人员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和跟踪随访,使患者能严格按时定量服用药物.并掌握有效的抗凝标准。从而减少抗凝所致的并发症。我科在2002年1月~3月对60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跟踪随访。效果良好。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75例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瓣膜病在心脏疾患中的发病率较高,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除心功能的恢复外,抗凝治疗是应予足够重视的问题之一·以下总结了我科75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经验·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75例患者,年龄19~65岁,69例行进口机械瓣置换,包括Sorin、Medtronic倾斜碟瓣,Car-bormed ics双叶瓣,6例行国产GK-2机械瓣置换,其中二尖瓣置换(MVR)33例,主动脉置换(AVR)12例,双瓣置换(BVR)30例·1·2方法瓣膜置换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后当天开始口服华法林,首剂3~5 mg,术后早期每天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比值(INR),据此调整华法林剂量,…  相似文献   

8.
张红  吴朝光  洪萍 《海南医学》2007,18(1):84-84
1990年7月至2005年7月期间,共为608位妇女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有16例患者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2次,现将此类患者抗凝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赃瓣膜置换术后维、汉两民族在华法林维持剂量上的差异,以及年龄、性别、民族和瓣膜置换部位对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2002年8月~2005年5月,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68例,其中汉族39例,维吾尔族29例,年龄14~73岁,平均(43.75±13.80)岁.瓣膜置换术后第1日晨开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首剂2.5~5 mg,每日测定INR值,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口服剂量,当INR值达到控制范围(1.5~2.0)时华法林改为维持剂量治疗.结果1.低强度抗凝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一般性出血事件3例,维、汉两民族出血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维吾尔族患者口服华法林维持剂量高于汉族患者(P≤0.05).3.年龄、性别和瓣膜置换部位对华法林维持剂量不发生影响(P>0.05);民族因素对华法林维持剂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可行的,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制定维吾尔族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维持剂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二种抗凝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连云港地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模型。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起始剂量3.75mg组(A组)和起始剂量5mg组(B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抗凝起始剂量、维持剂量、抗凝强度、术后到达抗凝达标时间、抗凝稳定时间、术后抗凝并发症等。结果:A、B组抗凝模型均取得良好的抗凝结果;相比而言,B组模型比A组模型更有利于抗凝达标和稳定,抗凝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建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模型,降低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结合门诊随访,记录其一般情况、抗凝情况及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依从性良好组与依从性差组年龄、文化程度、路程、家庭收入以及长期药物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支持总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与抗凝依从性显著相关(OR=0.888,P<0.05)。结论社会支持总分是抗凝药物依从性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马俊珩  葛卫红  于锋 《吉林医学》2012,33(31):6759-6760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低强度抗凝应用于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对109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给予华法林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观察、随访患者,记录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统计血栓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本组发生血栓1例(发生率0.98%),出血8例(发生率7.8%),口服华法林剂量(3.125±0.5)mg,实际INR值(1.7±0.5)。结论:口服华法林抗凝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5~2.0时,能降低血栓或出血的发生率,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钠的应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钠的应用。方法调查2000年1月-2004年9月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633例。统计分析其术后华法林钠的应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长期应用华法林钠患者为620人。其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11例(1.77%)。结论华法林钠应用在心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已成常规,但可引起一些致命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Liu XJ  Wu QY  Li HY  Zhang MK  Li LN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97-2700
目的 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不同抗凝方法的使用对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72例,分为2组:华法林组(单纯应用华法林抗凝者)和肝素组(术后应用华法林联合肝素抗凝者).记录2组的手术方法、抗凝方法、抗凝监测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抗凝效果.结果 华法林组:住院期间出现1例脑栓塞,发生率为1.1%;1例下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1%;其余患者抗凝效果满意.肝素组:未出现抗凝相关并发症,口服华法林抗凝指标达到稳定的时间较华法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d±3 d比11 d±4 d,P<0.01).进一步应用直线回归方程引入性别、年龄、体重等可能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得出:应用肝素较未用肝素组华法林抗凝指标达到稳定的时间短2.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联合肝素抗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郑珞  徐霞  郑志群 《海南医学》2013,24(22):3322-3324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妇女妊娠前后全程使用华法令抗凝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全程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孕妇并发症及围产结局.结果 31例患者中,孕早期瓣膜功能不全1例,孕晚期出现一过性血尿1例,发生一般性出血现象3例,心律不齐1例.1例因胎儿脑积水予引产,顺产5例,剖宫产25例.早产3例,足月产27例.产后出血2例.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在妊娠期间全程服用小剂量华法令<5 mg/d是相对安全有效的,但需大宗病例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两种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式指导用量与实际达标剂量,分析两种预测模式的预测能力,并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的渝东北地区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并进行基因检测(CYP2C9&VKORC1)的156例病患,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CY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单中心临床应用现状,比较华法林采用不同抗凝强度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广东省人民医院2000~2008年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患者845例,追踪随访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用药方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和心脏B超结果,观察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845例患者均为汉族,广东人占88.04%,华法林的日平均维持剂量为2.92±0.88 mg/d,术后多次测定INR值的中位数为2.09±0.39,44.62%的患者采用低强度抗凝治疗,INR维持在1.5~2.0范围;56.45%患者采用标准强度抗凝,INR维持在2.0~3.0.血栓事件总的发生率为4.14%.14(1.66%)例患者发生严重出血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出血事件与置人心脏瓣膜类型相关,机械瓣置换术出血事件较生物瓣置换增加有显著性意义.低强度抗凝与标准强度抗凝比较,血栓栓塞并发症及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中国人群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标准抗凝相当,华法林抗凝治疗INR比值维持在1.8~3.0范围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activity and the characters of anticoagulation early after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Methods: All patients only took warfarin orally for anticoagulation. The predicted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was 1.5 to 2.0. Several coagulation markers were monitored early after valve replacement.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nticoagulation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the number and position of mechanical valve prothesis, including group M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group A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nd group D (mitral and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ree events of mild cerebral embolism and five events of mild bleeding occurred during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One patient suffered from mild cerebral embolism on the 4th day after operation, accompanied by large volume of pericardial drainage. Two patients with bleeding had lower INRs than predicted range. However, INR in one patient with mild cerebral embolism was in the predicted rang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rombo time (T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and 1NR on the 3rd day after operation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operation; meanwhile, plasma fibrinogen (FIB)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 (P〈0.05). 1NR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n the 2nd day after the beginning of anticoagulation compared to that before operation; however, 1NR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on the 4th day (P〈0.05). Warfarin doses and INRs were similar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ut FIB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were higher in groups M and D than in group A (P〈0.01). Conclusion: Hypercoagulabale state exists early after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When anticoagulation begins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nge of coagulation markers, not by the volume of chest or pericardial drainage. INR can 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oagulation state sometimes, especially during the first 3 days after anticoagulation. The number and position of mechanical valve prothesis could affect coagulation state. Therefore,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should be regulated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19.
葛菲  程虹 《海南医学》2004,15(11):38-39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及产科处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期间 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及分娩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分娩前的心功能 (按NYHA标准 )维持在Ⅰ级或Ⅱ级状态 ,均安全妊娠及分娩 ,无死亡病例。分娩后仅有 1例心功能有所减弱 ,11例不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 2~ 8年 ,平均 ( 3 .3 9± 1.84)年。 12例全部选择剖宫产 ,术中出血量为 ( 2 89± 2 41)ml。新生儿体重 2 2 0 0~ 3 80 0g,平均 ( 2 916± 3 79)g ,未见畸形或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 :1.5min评 9~ 10分。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状态时妊娠及分娩是比较安全的。单一服用较小剂量的华法令 ( <5mg d)抗凝治疗对孕妇及胎儿未见有害。心脏手术后 2年即可计划怀孕。加强高危监护 ,详细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前的心功能情况 ,有利于估计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的心肌病理改变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的相关性及适宜抗凝强度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22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抗凝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22例采用常规抗凝强度治疗)和实验组(103例根据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分别采用较高强度或低强度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抗凝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心腔血栓与心肌病理改变呈正相关(r=0.477.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68%和4.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个体化的抗凝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抗凝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