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登革热NS1抗原、病毒RNA和IgM抗体检测在登革热病毒感染早期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6-11月,连续采集广东省疑似登革热患者432份血清样本,所有样本同时进行了4项商用诊断试验,包括NS1快速诊断试验(RDT)、NS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定量RT-PCR(qRT-PC...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NS1抗原胶体金法在登革热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6例登革热临床确诊病例血清标本采用胶体法检测NS抗原,同时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登革病毒RNA核酸,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S1抗原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为94.2%,RNA核酸real-time PCR法检测阳性率为9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登革热NS1抗原、病毒RNA和IgM抗体检测在登革热病毒感染早期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2014年6 — 11月,连续采集广东省疑似登革热患者432份血清样本,所有样本同时进行了4项商用诊断试验,包括NS1 快速诊断试验(RDT)、NS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定量RT-PCR(qRT-PCR)试验和IgM/IgG ELISA试验。  结果  361例(83.6 %)样本被检出登革病毒NS1抗原或病毒RNA或IgM抗体阳性,其中317例(87.8 %)和43例(11.9 %)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登革热病例。NS1抗原总阳性率最高(358份,82.9 %),其次是病毒RNA(268份,74.3 %)和IgM抗体(179份,49.5 %)。在采集标本时,本研究观察到疾病早期NS1抗原和病毒RNA呈阳性、而IgM抗体是逐渐出现阳性的时间变化。NS1 RDT(97.0 %)和NS1 ELISA试验(98.6 %)对急性期和急性后期标本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qRT-PCR(88.9 %)和IgM-ELISA(59.3 %)试验(P < 0.01)。NS1 RDT和NS1 ELISA的检测结果相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 = 0.363,P < 0.001),qRT-PCR对急性期标本的敏感性高于IgM-ELISA(P < 0.01)。  结论  在以原发性感染为主的非登革热疫区国家,应重视高灵敏度的NS1抗原检测。病毒RNA检测对登革热早期诊断仍有价值,而IgM抗体检测最适合作为第5天或第5天以上患者的辅助诊断方法。为了从诊断角度及时做出适当的疫情反应,迫切需要这些信息和进一步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外籍人员中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感染状况,为我国口岸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8年8—9月入境体检的外籍人员进行血清DV IgM、IgG抗体检测,ELISA可疑结果采用登革热IgG/IgM联合快速检测卡进行复检以最终判定结果。〔结果〕共对440名外籍人员进行了血清DVIgM、IgG抗体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2.27%(10/440),IgG抗体阳性率为1.14%(5/440)。未检出IgM、IgG抗体均阳性者。东南亚地区人员的DV IgM、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9%(6/79)和3.80%(3/79);拉丁美洲人员的DV 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均为6.67%(1/15);北美地区人员的DV IgM抗体阳性率为0.99%(1/101)且未检出DV IgG抗体阳性者;欧洲地区人员的DVIgG抗体阳性率为1.59%(1/63)且未检出DVIgM抗体阳性者;非洲和大洋洲人员均未检测出DV抗体阳性者。〔结论〕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入境人员携带DV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应进一步加大对口岸传染病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成蚊携带登革病毒状况与健康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为登革热的流行风险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于2009—2011年对龙岗区10个街道和21个大运场馆进行蚊种构成及密度监测,检测成蚊携带登革病毒和健康人群的登革病毒IgG抗体水平。结果 2009—2011年龙岗区共捕获25 556只成蚊,其中东乡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别占2.45%与1.60%;学校和工地的诱蚊诱卵指数均高于平均水平,分别为18.34%和11.29%;不同生境成蚊密度以医院最高,达27.67只/灯;从2批伊蚊标本中检测有登革病毒,其中1批标本经测序分析与登革病毒II型流行株同源性最高,达98%;检测884名健康人群中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4.20%(37/884)。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伊蚊密度较低,但伊蚊携带登革病毒的效能较高,登革病毒已经在龙岗区自然界中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临床特点及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8月在该院住院的18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和QF-PCR法检测患儿EBV-IgM抗体与EBV-DNA,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例感染患儿中,其中<1岁10例(5.49%),1~3岁109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定西市2014—2018年疑似麻疹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 IgM 抗体检测。结果 2014—2018年定西市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730份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86份,阳性率为26.85%,麻疹阳性检出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0岁组(46.51%),其次为<8个月组(42.65%);麻疹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3~7月份,各月间麻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阳性病例占麻疹阳性病例的比率最高(71.43%)。结论 开展麻疹、风疹监测和检测可及时了解麻疹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1999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山东省 1999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1776例 ,采集血清标本 86 1份 ,采集率为 48 4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 ,阳性率分别为 5 9 12 % (5 0 9/ 86 1)和 10 34% (89/ 86 1) ,两者全部阴性者占 30 5 4% (2 6 3/ 86 1)。1337例麻疹暴发疑似病例 ,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5 8 81% (32 7/ 5 5 6 )和 14 5 7% (81/ 5 5 6 ) ;439例散发疑似病例分别为 5 9 6 7% (182 / 30 5 )、2 6 2 % (8/ 30 5 )。首次在 1例典型麻疹确诊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 1株麻疹野病毒株。ELISA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用于麻疹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敏感性较高 ,其结果与血清标本采集时间及麻疹疑似病例的最终分类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麻疹实验室监测的状况,分析其监测结果,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从淮北市3区1县收集到的458份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并结合其各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为274例,有如下特点:75.55%的病例发生在4~6月,82.12%的病例年龄<15岁,70.80%的病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充血这3种症状同时出现或只出现1种的,实验室确诊病例高于非确诊病例。发病4~7d后采血麻疹IgM抗体检出率高于≤3d。结论麻疹发病有年龄高移现象,但仍以儿童为主。根据麻疹现阶段流行特点,应加强实验室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12 - 2016年玉林市1 425份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检测情况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了解该地区麻疹流行特点,为防治麻疹目标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玉林市辖区2012 - 2016年报告疑似麻疹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 - 2016年玉林市共检测疑似麻疹病例1 425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374例,阳性率26.25%(347/1 425); 2013年、2014年麻疹IgM抗体阳性分别是29.85%、39.12%,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出诊后4~7 d的血液标本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麻疹主要分布在6岁以下年龄组,占总数87.70%,其中8~18月龄人群最高,占37.75%,≤8月龄其次,占35.37%,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博白县和玉林主城区玉州区占全市麻疹病例的60.70%。男性麻疹IgM阳性率比女性高,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发病时间出现高峰4 - 6月。有明确免疫史的疑似麻疹病例Ig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结论 麻疹常规免疫存在漏种及母体胎传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导致2013年、2014年麻疹病例明显增多,对适龄儿童及时有效接种麻疹疫苗是消除麻疹的最主要手段;婴幼儿在麻疹流行季节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麻疹病毒;医疗机构应在麻疹高发期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其他相关人员血清中IgM和IgG抗体产生情况。 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的全血并及时分离血清,采用ELISA和胶体金法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血清进行IgM和IgG抗体检测,采用ELISA对密切接触者和其他相关人员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用ELISA和胶体金法进行抗体检测,42例确诊病例的阳性情况为:采样日期从第二周起,不论是IgM还是IgG的阳性率均出现增长,第15~35 d组,阳性率最高,IgM抗体阳性率ELISA和胶体金法分别为72.7%与36.4%,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7%与90.9%。用ELISA检测,8例无症状感染者为IgM阳性5例(62.5%)和IgG阳性5例(62.5%)。密切接触者为IgM阳性1例(1.7%)和IgG阳性2例(3.4%)。其他相关人员为IgM阳性1例(2.0%)和IgG阳性2例(4.1%)。ELISA IgM、胶体金IgM、ELISA IgG以及胶体金IgG试验检测出阳性确诊病例的发病日期至采样日期的间隔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6、14、12、13 d。ELISA与胶体金法比对,IgM抗体检测的Kappa值为0.614,IgG的Kappa值为0.716。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血清抗体阳性率从第二周起出现显著增长,不同类型人员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与胶体金法比较中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对判定麻疹病例的价值。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3-2015年天津市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和麻疹排除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追溯保存的病例血清,开展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重新对麻疹排除病例进行归类。结果共收集到326例麻疹病例血标本,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67例,排除病例59例,≥20岁病例占92.33%(301/326)。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显示,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中麻疹IgG高亲和力抗体的比例分别为66.95%(158/236)和91.23%(5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01)。根据判定标准,15.25%(9/59)排除病例被重新判定为麻疹病例,其中8例是高亲和力抗体,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判定为继发性免疫失败病例;1例为低亲和力抗体,有典型的麻疹临床症状,无MCV免疫史。结论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能够提供有参考意义的血清学证据,可以减少麻疹急性期血清学诊断中由于IgM抗体假阴性而造成的错误排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近3年武汉市青山区登革热监测结果,为青山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2年2个监测点的常规监测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青山区辖区内无登革热病例报告;蚊媒标本268只,检测登革病毒,均未分离出登革热病毒。结论青山区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危险性,需加强监测,预防病原输入而引起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枣庄市2005年-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及血清学监测状况,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枣庄市2005年-2010年采集的疑似麻疹病例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检测疑似麻疹病例血清1 570份I,gM抗体阳性1 017份,阳性率64.78%。病例主要集中在1~6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5.94%(874/1017);年龄以<8月龄和8月龄~2岁儿童最高,占54.40%;20岁~组次之,占20.86%;以无免疫史者为主,有免疫史者占11.76%;城区与农村不同免疫史确诊病例所占比重有明显差异(χ2=8.56,P<0.05)。抗体阳转在出疹后3 d~14 d最高为68.59%(810/1181)。结论:加强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适龄儿童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开展小月龄和成人麻疹病例的研究;以适应消除麻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NS1抗原阳性预测值在登革热病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为登革热病例早诊断、早隔离提供科学依据,为疫情防控争取黄金时间.方法 对2017-2019年中山市登革热病例监测数据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S1抗原阳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方法为胶体金法和ELISA法,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实验室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大连市2010年麻疹、风疹的流行特征,为促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对2010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全年共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69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8.99%;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3.48%;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频繁的城乡结合部,麻疹发病以5岁以内儿童为主,风疹以青少年居多;流行季节均主要为春季。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仍是今后防控的重点,同时继续加强计划免疫管理,开展查漏补种,做好疫情监测,预防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乡市2010 - 2019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情况,掌握其流行情况,进而科学防控麻疹、风疹。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新乡市2010 - 2019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 - 2019年共检测1 272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数分别为454例和20例,阳性率为35.69%和1.57%。麻疹发病时间高峰在每年3 - 6月。发病4~28天血清中麻疹IgM阳性率高于发病0~3天。麻疹IgM抗体阳性率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35,P = 0.851)。麻疹IgM抗体阳性年龄组主要分布在0~8月、8月~3岁和18~40岁,占比分别为31.94%、28.19%和21.37%,且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378,P = 0.000)。不同人群中麻疹阳性率较高分布在家政家务人员、职员和农民中,分别为60.87%、57.14%、4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907,P = 0.000)。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这三组人群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44%、52.17%和31.48%,三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4.956,P = 0.000)。麻疹阳性病例地域分布主要集中于辉县和辖区外,分别为168例和116例,分别占37.00%和25.55%。结论 需加强免疫基础薄弱的地区免疫工作,特别是适龄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加强辖区交界流动人员管理,对暴露风险大的年龄组采取针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口腔医生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进行预测研究,评估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方式调查福州市口腔医生WMSDs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和BP神经网络两种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27份,口腔医生WMSDs发生率前四位的部位分别为颈部(43.1%)、肩部(32.2%)、下背/腰部(28.4%)、手/腕部(20.1%)。综合两种预测模型分析结果,年龄、职称、长时间保持侧头姿势、长时间(≥2 h)坐在同一位置是颈部WMSDs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肘部长时间保持弯曲、长时间(≥2 h)坐在同一位置是肩部WMSDs的影响因素;年龄、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是下背/腰部WMSDs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手腕需要保持向上/下弯曲的状态、经常伸长手臂取物品、长时间(≥2 h)坐在同一位置、休息时间充足是手/腕部WMSDs的影响因素。除下背/腰部Logistic回归模型外,其他部位两种模型的AUC值均>0.7,各部位BP神经网络模型的AUC值、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均大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