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 按RomeII标准诊断,收集 我院2003年11月至2003年12月消化科门诊主要以上腹胀和/或早饱为主要症状的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 良患者共47例,对每例患者所有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胀、早饱、恶心、呕吐、上腹痛、嗳气、厌食)进行评分,计 算得到运动障碍症状积分(上腹胀及早饱症状评分和)和总积分(各症状评分和)。同时进行钡条胃排空X线检查, 观察试餐后4h钡条排空数。分析运动障碍症状积分、总积分与钡条排空数的关系。结果 运动障碍症状积分为 2~6分,其积分与钡条排空数无相关性(r=-0.821,P=0.089)。47例患者临床症状的平均总积分为9.3±3.6, 试餐4h钡条排空数为10.8±8.6根,两者经统计分析显示也无相关性(r=0.011,P=0.948)。结论 运动障碍样 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与胃排空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症状与胃排空是否存在相关性,我们选择健康志愿30例作为对照;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42例,通过B超法测定胃排空时间,以胃排空时间超过正常对照组x+196s为运动障碍样型。共30例,询问其症状并记分。结果:FD患胃排空时间较对照组显延长(P〈0.01);在FD患中运动障碍样型占71.4%;运动障碍样型FD患症状总分与胃排空时间有显的正相关性(r=0.7389,P〈0.01)。笔认为:运动障碍样型FD患症状总分与胃排空时间有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排空与胃中间横带(MTB)关系。方法 以MTB为界,将胃分为近端胃与远端胃,应用SPECT技术检测了36例患者的全胃及分区胃排空、食物在胃内分布情况。结果 52.8%FD患者存在胃排空障碍。其近端、远端及MTB区均慢于对照组;MTB的宽度与面积随着胃排空的改善而减少;西沙比利能缩短部分FD患者胃排空时间,尤以近端明显。结论 FD患者胃排空延迟可能与近端、远端均有关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与症状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 99m Tc植酸钠固体餐检测胃排空 ,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各临床亚型胃运动的情况 .方法  99m Tc植酸钠标记固体餐 ,对 30例 FD患者 (其中溃疡样型 10例 ,动力障碍型 10例 ,非特异型 10例 )及 1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核素检测分析 .结果 运动障碍样型及非特异型 FD患者胃半排空时间延迟 (87± 2 8min,89± 2 6 min vs6 1± 9min,P<0 .0 5 ) ,2 h胃排空率明显减少(6 3.0± 11.5 % ,5 7.7± 15 .5 % vs87.0± 10 .3% ,P<0 .0 1) ,而溃疡样型 FD与正常人比无差异 (P>0 .0 5 ) .结论 胃排空延迟在运动障碍样型及非特异型 FD病因中占重要地位 ,FD三个临床亚型之间发病机制既相同又略有不同 ;FD患者中有症状与胃排空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 ,所以核素胃排空检查在 FD胃运动功能的判定及指导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及精神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炳霞  王莉 《河北医学》2002,8(6):521-523
目的:探讨胃排空及精神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胃排空检查及Zung氏抑郁量表测查,并用莫沙比利5mg,每日三次和/或抗精神药物治疗。治疗一月后进行胃排空检查及Zung氏抑郁量表测查。结果:治疗前后胃排空及Zung氏抑郁量表测查异常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排空及精神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应采取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与胃排空检测的同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胃电图与胃排空检测,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发病机制. 方法: 以FD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罗马Ⅱ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3个临床亚型,每型患者随机取10人为一组,并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做胃电图及胃排空检测. 胃排空检测后,再将30例FD患者分为2组,胃排空正常组和胃排空延迟组. 利用胃电图仪记录胃电变化,通过99Tcm标记的固体餐检测胃排空. 结果: ①30例FD患者中,胃排空延缓18例,占60.0%,其中,溃疡样型4例,动力障碍样型7例,非特异性型7例.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电图餐后平均振幅降低(P<0.05),就餐前后平均振幅差减小(P<0.05),就餐前后平均频率、餐前平均振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胃排空正常组胃电图41.7%异常,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胃排空延迟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FD胃排空延迟组胃电图83.3%异常,就餐前后平均振幅差减小(P<0.05),餐后平均振幅降低(P<0.05),就餐前后平均频率、餐前平均振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胃运动障碍是FD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胃电图与胃排空检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病率日渐上升,促动力药物是其重要的治疗措施,以往研究表明砂仁有明显的促胃肠动力作用,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砂仁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为砂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莪术对实验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莪术对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胃排空及胃电的影响。方法:以不规则进食加稀盐酸喂养制作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5.0%莪术水煎剂、50.0%莪术水煎刑、0.1%吗丁啉混悬液,28天后观察胃排空、检测胃电活动;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5.0%莪术水煎剂对模型大鼠的胃排空率、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和异常节律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与0.1%吗丁啉混悬液作用相似。结论:25.0%莪术水煎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该味药能增强模型大鼠胃排空率,具有一定的促进胃动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者胃排空功能和体表胃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承党  莫剑忠 《上海医学》1995,18(12):696-699
以SPECT胃排空检测技术和WCDF-4B胃电分析仪检测了12例FD患者液、固体食物胃排空和体表胃电图的变化。结果显示:FD患者的液体胃排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仅在摄食后比对照组更多地分布于远端胃内:固体食物的排模式发生变化,表现为初始排空较快,继后的排空延缓,7例半排空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国人胃排空正常值 ,探讨口服不透X线银环标记物胶囊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胃排空研究价值。方法 通过受试者于早 8时随标准试餐吞服一粒含 2 4枚银环标记物的胶囊 ,于 4h小时后摄仰卧位腹部平片 1张 ,记数胃内残留的标记物数 ,按公式计算 4小时胃排空率。对胃排空延迟的FD患者给予西沙必利口服治疗 4周后复查 4小时胃排空率 ,比较服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正常人 4h胃排空率为 (94 .5± 5 .2 ) % ;4 5例FD患者中有 31例 (6 8.9% )胃排空延迟 ,服用西沙必利 4周后 2 4例 (78% )患者的胃排空缩短至正常 ,服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口服不透X线银环胶囊方法测定FD患者胃排空操作简便、准确可靠。FD患者有胃排空延迟的动力学特点 ,服用促动力药物治疗FD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胃肠超声造影是一种直观无创伤的检查技术 ,能多相位了解胃十二指肠壁的运动情况。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胃排空状态 ,我院运用声学造影法对 2 9例正常胃和 68例FD患者进行了胃排空情况检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FD患者 68例 ,男 36例 ,女 32例 ,年龄 17~ 58岁 ,平均 4 1± 18 1岁 ,均具有胃动力障碍症状 ,表现为恶心、嗳气、腹胀、食欲不振等 ,病程 1~ 5年 ,平均病程 1 9年。全部对象经多种客观检查未发现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存在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或疼痛 ,符合FD的定义[1] 。随机选取正常者 2 9例作对照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和远端胃食物分布情况以及和胃排空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受试者饮半流质食物500mL后,以胃角为界分为近端胃和远端胃,采用实时超声法对27例健康志愿者和16例患者进行近端胃和远端胃即刻、15、30、45、60、90、120m±n时面积测定,经计算得到近端胃半排空时间、远端胃半排空时间和各时间点近端胃和远端胃面积比。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组近端胃半排空时间和远端胃半排空时间分别为(113.1±9.9)、(110.9±14.8)min,均较正常对照组的(72.5±24.2)、(84.4±14.8)m±n明显延长(P〈O.01)。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即刻、15、30、45、60、90、120ra±n时,近、远端胃面积比值分别为2.1±0.61、1.9±0.57、1.9±0.39、1.8±0.37、1.7±0.38、1.6±0.40、1.7±0.44;正常对照组上述各时间点近端胃和远端胃面积比值分别为3.7±1.68、3.4±1.14、3.3±0.93、2.7±0.62、2.6±0.66、2.1±0.69、2.0±0.68;两组相比即刻、15、30、45、60、90、120min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远端胃食物分布比例异常;与近端胃和远端胃胃排空延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并进一步探讨FD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排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FD患者89例,症状均符合罗马Ⅲ标准。入选病例行胃镜检查,根据快速尿素酶检测法及病理活组织检查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49例和HP阴性组40例,同时选取无症状健康对照组30例。利用实时超声胃窦单切面法,分别测量空腹、500 m L饮水后即刻和饮水后20 min时胃窦近端单切面截面积,并计算20 min时胃排空率、拟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系数,评估两组FD患者的胃排空功能。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D患者的20 min时胃排空率、拟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系数均有改变,差异显著(P<0.05);2FD患者的HP感染率为55.1%,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相比,20 min时胃排空率、拟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系数略有改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D患者的胃排空功能较无症状健康人群明显降低;FD患者是否合并HP感染,对胃排空功能无显著影响,推测FD的胃排空功能异常机制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部分胃肠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常见的症侯群 ,占消化疾病患者的 2 0 % - 4 0 %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 ,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新近发表的功能性胃肠道紊乱的罗马Ⅱ标准[1 ] ,按存在的主要症状将FD分为 3种亚型 :①溃疡样消化不良型 ;②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 ;③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型 .然而 ,FD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我们旨在结合症状分型与胃排空检测 ,探讨部分胃肠激素在FD发病中的机制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从依次连续就诊的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罗马Ⅱ标准的FD患者 30 (男 7,女 2 …  相似文献   

16.
陈建  李君曼 《中国医刊》1999,34(2):23-2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由胃排空紊乱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同时测定其空腹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和胃排空功能,观察胃肠激素变化与胃排空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胃排空紊乱的发病机制。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FD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17.
曾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0):2723-2724
目的:探讨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餐后不适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上述患者符合功能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符合罗马Ⅲ中的诊断标准),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检查前所选对象均空腹8h。采用半固态试餐形式。在1英寸晶体e.camduet型PET/SPECT仪下观察。患者取立位,在进餐完毕后观察进餐即刻、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图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胃排空分别低于对照组的同时刻胃排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率低于正常人,此类患者的胃排空延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中间横带(MTB)面积百分比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48例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FD组和大剂量组,进行核素胃排空检查,采用感兴趣区技术获得全胃及分胃区时间-放射性计数比曲线,由曲线可知全胃半排时间(GET1/2)及不同测试点全胃、分胃区面积,计算不同胃区与全胃面积百分比。对GET1/2和MTB面积百分比分别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FD组、大剂量组GET1/2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但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FD组MTB面积比显著性均增加(P〈0.05),大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时相MTB区面积百分比与GET1/2有相关性(P〈0.05)。结论FD患者MTB面积百分比增加、GET1/2延长,MTB起到“闸门”的作用,对胃内食物分布及排空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歌 《中国医刊》2000,35(9):10-12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包括上腹胀、早饱、上腹疼痛、反酸、烧心和食欲不振等 ,而无器质性病变和精神疾病。有关Hp是否与FD发病有关 ,目前尚有争议 ,有些问题还有不同看法如FD症状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 ,Hp对胃动力、胃酸分泌以及胃泌素释放的影响 ,根除Hp是否对FD病人有意义等等。FD根据其不同的症状群 ,可分成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①溃疡型 :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为特征而无溃疡存在 ;②动力障碍型 :以胃潴留的症状为特征 ;③反流样型 :以烧心和反酸为主的反流样症状 ,而内镜和组织学检查未见食道…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评估自制不透X线标志物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应用自制不透X线标志物,对4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45例健康查体者餐后1、2及3h的胃排空情况进行观察.③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在餐后1、2及3h的平均胃排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组胃排空延缓的发生率为41.2%.④结论自制的标志物具有良好的X线屏蔽功能,说明所用标志物测定胃排空,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