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健 《中原医刊》2004,31(14):41-42
新生儿窒息在新生儿疾病中很常见且多发,窒息后的多器官缺血缺氧性损伤是围产儿的重要死亡原因。现将我科从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37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多器官系统缺血缺氧性损伤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窒息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相应病理变化与意义。方法通过对38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分别于日龄1d、8d、28d进行血清、心肌肌酸激酶同I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二维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F)、右室射血分数(REF)及同步心电图(ECG)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窒息组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比率为57.8%(22/38)。②窒息组日龄1d时,血清CK-MB、CTn-I水平均非常显著地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日龄8d、28d后均显著地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新生儿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再生修复能力。③窒息组日龄1d时,轻重窒息组CO、LEF、REF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轻、重窒息之间比较,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轻、重窒息组CO与REF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与LEF无显著相关性(P>0.05).④窒息组日龄1d时,血清CK-MB的敏感性为92.1%(35/38),特异性为100%(35/35),血清CTn-I的敏感性为94.7%(36/38),特异性为97.2%(35/36).⑤窒息组日龄1d时,UCG检查的的敏感为92.1%(35/38),特异性为62.9%(22/35);ECG检查的敏感性为63.2%(24/35),特异性为91.7%(22/24).结论①窒息后足月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比率为57.8%,表明其心肌损伤发病率较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②窒息后新儿心肌损伤主要累及右心室,且发生于日龄1d~8d内,日龄8d后显著修复,表明新生儿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再生修复能力。③选择地检测血清CTn-I水平及ECG变化对窒息早期心功能损伤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自 1996年 1月~ 1999年12月共收住窒息新生儿 10 8例 ,现就其器官系统缺氧缺血性损伤的情况分析如下。男 62例 ,女 4 6例 ,胎龄小于 37周 16例 ,37~4 2周 72例 ,大于 4 2周 18例 ,自然分娩 84例 ,异常分娩 2 4例 ,其中剖腹产 8例 ,产钳助娩 16例 ,5分钟Apgar评分≤ 3分 52例 ,占 4 8.1% ,4~ 7分 56例 ,占 51.9%。死亡 18例 ,病死率为 16.7%。方法 :对新生儿按 Apgar评分 ,5分钟评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 ,根据虞氏等的分类法 ,对重要器官缺氧缺血性损伤进行临床监测 :1脑损伤 :各种类型的抽搐 ,肌张力…  相似文献   

4.
116例窒息新生儿器官系统缺氧缺血损伤的临床分析管金翠王燕周莉薇我科就窒息新生儿出现的各器官系统缺氧缺血损伤注重重要器官的临床监测,目的在于了解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及窒息后各器官损伤的发生率与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2年...  相似文献   

5.
6.
7.
刘爱玲  何文红 《中原医刊》2007,34(13):32-33
目的分析宫内缺氧所致的出生无窒息的新生儿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收治的有缺氧史的足月新生儿133例,其中有宫内缺氧但生后无窒息的新生儿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生后有窒息史的新生儿7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所致的脑、心脏、肺脏、肾脏、消化道损伤进行比较。结果①脑损伤:观察组有55.2%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尽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1.3%(P〈0.05),但中度脑病发生率占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他脏器损伤:观察组心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脏损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损伤、消化道损伤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缺氧也可造成多脏器损伤,特别是脑损伤,可引起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有1例发生脑瘫。一旦出现包括胃肠在内的3个或3个以上器官损伤,则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蓝仁金 《中外医疗》2013,32(1):74+76-74,76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缺氧性疾病(rod)的病因及预后,探讨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窒息缺氧性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放弃治疗2例,存活64例,其中产时产后缺氧引起的双器官损害与三器官损害率分别为66.67%和33.33%,而胎儿期缺氧引起的双器官损害率分别为30.30%和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高值时的存活率为100%。明显高于中、低值血糖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范围中值水平与正常范围低值水平患儿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期缺氧及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中、低值水平时预后较差,因此要及早给予“三维持、三控制”,保证患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高水平,以利于抢救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吴丽华  李慧芳 《医学文选》1999,18(3):502-503
我院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2月共收治宫内窘迫与窒息新生儿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患儿3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3例均为足月儿,其中女性2例(1天、2天),男性1例(5天),前2例患儿均有产前胎心音变异,产时前羊水混浊,于出生后10h和30h出现抽搐转入儿科。后1例患儿主要由于孕妇宫颈水肿,第三产程延长,出生时无哭声,经抢救复苏后于出生48h出现抽搐,住院第5天因经济困难而自动出院,出院后再次出现抽搐进入我科。经查体该3例患儿T356℃~365℃,P124~140次/min,有2例R…  相似文献   

10.
刘金祥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2):284-284,292
为探讨胎儿窘迫对窒息新生狠生我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影响,对277例窒息新生儿作回顾分析,窒息新生儿MSOF发病率在无胎儿窘迫组为15.4%,胎儿窘迫组为41.9%,窘迫组不同成熟度窒息新生儿MSOF发病率亦均显著高于无窘迫组。MSOF无窘迫组无1例死亡。而死亡25例均为窘迫组患儿。胎儿窘迫组大多数呈Ⅱ型呼吸衰竭,失代偿性酸中毒。分析表明,胎儿窘迫的窒息新生儿易发生MSOF,且衰竭脏器数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窒息新生儿6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各316例,对照组为窒息后没有出现心肌损伤的新生儿,病例组为窒息后出现心肌损伤的新生儿。对所有患儿进行cTnT、IMA及CK-MB检测,并对2组患儿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IMA的阳性率以及CK-MB的阳性率明显增高,而cTnT的增高则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检测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应用,有助于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为患儿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提供重要保障,较好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缺氧程度与黄疸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缺氧时胆红素的代谢规律,把握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最佳时机。方法:对417例足月出生2周内不同窒息缺氧程度新生儿胆红素达高峰值、胆红素达高峰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窒息缺氧程度越重,新生儿黄胆出现越早,上升越快,而峰值却最低,持续时间亦最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重视新生儿窒息缺氧新生儿黄疸的早期监测和早期干预,是避免神经系统伤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功能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1) ,因窒息缺氧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 1997~ 2 0 0 0年间住院的 75例新生儿窒息中 41例发生多器官损害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75例中男 44例 ,女 31例 ,年龄 <1小时 9例 ,1~ 2 4小时 5 1例 ,2 5~ 72小时 15例 ;孕周≤ 37周 2 3例 ,38~ 42周 46例 ,>42周 6例 ;出生体重 <15 0 0 g 7例 ,15 0 1~ 2 5 0 0 g 2 5例 ,2 5 0 1~ 40 0 0 g 38例 ,>40 0 0 g 5例 ,分娩方式 :自娩 37例 ,剖宫产 2 5例 ,胎吸 10例 ,产钳 3例 ;羊水清 12例 ,…  相似文献   

14.
王勇  陈黎  肖强 《四川医学》2003,24(5):499-499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是新生儿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因缺血缺氧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对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我院收治窒息新生儿 119例 ,男 78例 ,女 4 1例。入院时年龄30min~ 2 0h ,<1h 82例 ,<12h 10 5例。早产 2 3例。过期产 3例。重度窒息 5 2例 (Apgar评分≤ 3 5、≤5min) ,轻度窒息 6 7例。合并器官损害 89例 ,合并多器官损害 (≥ 2个器官 ) 6 3例。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1] 。1 2 方法 :采用日立 70 6 0全自动生化分…  相似文献   

15.
116例新生儿窒息与器官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及器官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死亡或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窒息缺氧导致的多器官损害已日益受到重视[1],由于损害器官不同,其预后及后遗症的发生亦不同。1993~1997年我院共收治新生儿683名,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16例,发生率为16.98%,现对窒息的原因及各器官损害情况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6例中男88例,女28例,日龄小于lh24例,l~h50例,1~d24例,3~d10例,>sd8例。足月儿90例,早产儿20例,过期产儿6例。正常分娩56例,胎头吸引助产40例,剖宫产20例。有宫内窘迫史者82例。按sminAPgar评分分度,轻度窒息8…  相似文献   

16.
对82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研究发现:窒息组患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0例(36.5%),颅内出血7例(8,5%)、ARF12例(14.6%),窒息组血Cr浓度和尿NAC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7例(8.5%)。窒息新生儿预后与出生时复苏时间>10min、血pH值<7.0、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以及持续少尿和无尿有关。结果提示窒息新生儿常合并器官功能损害,应密切观察,早期给予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新生儿窒息关系。方法:对6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因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窒息时间、复苏情况、Apgar评分、羊水污染、出生体重等因素关系密切(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应进行及时正确复苏,缩短窒息时间,防止羊水污染,减轻窒息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导致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和儿童残疾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3 ].新生儿窒息在我国发生率为4 .75% ~8 .90%[4 ].虽然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被我国引进并不断推广后,窒息导致的残疾率和死亡率较前明显降低,但仍有60% ~80% 的足月窒息新生儿会出现单个或多个器官功能损伤,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5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较为复杂,缺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个体反应差异明显,使其对各脏器的损伤程度难以准确预估.因此,早期识别并进行有效干预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伤的发生与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缺氧、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呼吸抑制,严重时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滞留,并引起脑血流减少或血流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多器官损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关注。我科自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新生儿窒息 10 1例 ,其中发生多器官损害者 2 5例 ,占 2 4.8%。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轻度窒息 6 6例 ,重度窒息 35例 ;男 6 4例 ,女 37例 ;入NICU时间 <1h 46例 (45 .5 % ) ,2 4h内 98例 (97% ) ;孕周 <37周 15例 ,~ 42周 80例 ,>42周 6例 ;出生体重 <2 5 0 0 g 17例 ,~ 3999g82例 ,>40 0 0 g2例 ;主要合并症 :胎粪吸入综合征 9例 ,吸入性肺炎 18例 ,湿肺 2例 ,RDS3例 ,硬肿症 2例 ,高胆红素血症 7例 ,低血糖 7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