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文靖 《广西医学》2006,28(5):724-724
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有一定特殊性,为提高对其认识和治疗,对我院1999至2005年收治的炎性肠梗阻29例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19~75岁,平均47.9岁.原发病为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5例,胃穿孔修补术后3例,阑尾切除术后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肠修补术后2例,胃癌根治术后4例,结肠癌术后6例,其他手术(包括肝胆、妇科手术等)5例.  相似文献   

2.
周春明  刘晓飞  孙彦辉 《中外医疗》2009,28(29):176-17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微创手术方法,预防再粘连。方法2003~2008年收治粘连性肠梗阻25例,既往手术种类有阑尾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4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肠破裂修补2例,宫外孕1例,子宫切除术5例。粘连类型:肠管与原切口粘连成角18例,肠管间粘连成角3例,网膜与原切口形成束带粘连4例。结果全部病例均经腹腔镜进行了粘连松解术。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对适应症的选择及第一孔位置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医学综述》2014,(14):2644-2645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那坡县中医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方法及原则。结果 126例患者单纯粘连松解复位术44例;绞窄性肠梗阻坏死肠段切除、粘连梗阻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35例;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29例;小肠折叠排列术12例;短路手术6例。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18例,总复发率为14.3%。单纯粘连松解复位术复发率为6.8%,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14.3%,腹腔镜粘连松解术27.6%,三种术式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小肠折叠排列术与短路术复发率分别为8.3%、16.7%。术后1年内总复发率为9.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对策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手术治疗方案个体化,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雄然 《广西医学》2003,25(5):837-838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形成是导致肠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对粘连形成机制的深入认识 ,预防粘连形成的措施也逐步深入。实验证明 ,仅靠娴熟的外科操作技术不能减少术后组织粘连的形成。 2 0 0 1年 3月以来 ,我院应用医用几丁糖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患者 30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均为腹部手术患者 ,男36例 ,女 2 2例 ,年龄 9~ 69岁 ,平均 36岁。其中阑尾切除术 2 4例 ;胃大部分切除术 12例 ;脾切除术 4例 ;小肠部分切除、肠端端吻合术 7例 ;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 6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  相似文献   

5.
吴维民  唐科奇 《广西医学》1991,13(5):329-330
我院1982年1月至1988年B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162例,其中手术证实为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66例,占25%。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6例,属早期绞窄性肠梗阻19例,晚期绞窄性肠梗阻47例。男55例,女11例;年龄20岁以下32例,21~60岁25例,60岁以上9例。病因:阑尾切除术后1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8例,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6例,腹部外伤术后4例,小肠憩室4例。肝胆手术后3例,盆腔手术后2例,不明原因29例。  相似文献   

6.
华社发 《当代医学》2010,16(13):97-97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成功利用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1例因肠管腹壁网膜间广泛粘连损伤小肠而中转改为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为0.47%。结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施行粘连松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荣大 《广东医学》1994,15(4):224-225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是外科工作中一个难题,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我院自1987年7月至1992年10月对广泛性及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改进的Childs肠折叠术治疗12例病人,收到良好效果。 临床资料 一、性别、年龄:本组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1岁。 二、粘连类型:广泛性粘连5例。局限性粘连7例,其中因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后复发1次的4例,复发2次的6例,复发3次的2例。 三、手术方式:全组病例均采用Childs术式,其中肠切除后行折叠术者3例。 四、疗效及随访:本组随访11例(随访率92%)。  相似文献   

8.
钟辉 《河北医学》2003,9(10):929-930
粘连性肠梗阻是各类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 ,其总死亡率为 8~ 1 3% [1]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占 2 0 %~ 6 3% [2 ] ,且随择期手术的增加而增加。我院普外科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 95例 ,其中 36例手术治治疗。现对 36例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2 2例 ,女性 1 4例 ,年龄 1 8~ 72岁 ,平均年龄 4 6 .2岁。均有手术史 ;阑尾切除术 1 6例 ,胆囊切除术 1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5例 ,胃次全切除 1例 ,胃穿孔补术 (3例 ) ,结肠癌手术 3例 ,小肠破裂修补术 3例 ,宫外孕…  相似文献   

9.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病 ,占各类肠梗阻 40 %左右〔1〕。我院自 1996~ 2 0 0 0年收住粘连性肠梗阻6 3例 ,其中手术治疗 32例 ,占粘连性肠梗阻的 5 1% ,均收到良好的疗效。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43岁。有手术史 2 9例。手术方式均采用肠粘连松解术。2 术后护理2 .1 一般护理2 .1.1 体位 术后 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 ,可取半卧位。半卧位可使腹肌松弛 ,减轻切口疼痛 ,同时膈肌下降 ,胸腔扩大 ,利于改善呼吸运动 ,利于咳嗽、排痰 ,还有利于胃肠减压的引流 ,可…  相似文献   

10.
赵献秋 《吉林医学》2006,27(8):863-863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既往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1],随着腹腔镜技术熟练和设备改进,拓展了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我院于2002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6例,其中18例经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解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35~64岁,平均42岁。胆囊切除术后半年~15年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8年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半年1例,阑尾切除术后3个月~2年4例,附件手术后1~2年4例。2例曾因肠粘连行开腹松解术(二次手术史)。其中13例因腹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15例,采用电凝、分离钳、分离剪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 除3例肠管间的团状粘连或板块状粘连,1例术中分破肠壁.1例因肠管成角形成内疝而肠绞窄坏死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解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无症状复发.结论 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少、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疲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再度粘连率低.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在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慢性不全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8年32例腹腔镜治疗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的病案资料.结果 病因诊断准确率100%,包括粘连性肠梗阻23例、肿瘤性肠梗阻6例、腹内疝3例.肠粘连松解术25例、小肠部分切除术6例,腹腔镜探查活检术2例,疝复位并修补3例.手术时间中位数130 min,术中出血中位数150 mL,中转开腹率9.7%,术中术后并发症1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5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 d.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有效率74%.结论 腹腔镜能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慢性不全性肠梗阻,而且具有微创效果,尤其适用于阑尾炎和妇科手术后引起的慢性粘连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优越性、局限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3 2例。结果 完成 2 5例 ( 78% ) ,中转开腹 7例 ( 2 2 % ) ,术后平均住院 7天。术后恢复顺利 ,1例术后 1月复发。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成功的关键为病例的选择 ,该方法复发率低 ,但腹胀 ,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 ,有肠管坏死者仍需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因其次数越多 ,腹腔粘连范围就越广 ,后果就更严重。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1998年12月期间 ,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32例 ,经1~ 4年的观察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7例 ,女 5例 ;年龄 2 6~ 5 7岁。平均 36岁。茧腹症 2例 ,余 30例均有腹部手术史。胆道手术 3例 ,胃切除术 2例 ,结、直肠手术 4例 ,阑尾手术10例 ,小肠手术 7例 ,妇科手术 2例 ,脾破裂手术 2例。进行肠粘连松解术距原始手术时间最短 48天 ,最长 37个月 ,平均 485天。首次行粘连松解术 2 6…  相似文献   

15.
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并不少见 ,往往以粘连性肠梗阻为多见 ,长期以来对其处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报告 1 2例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收集“浙医二院”自 1 997年4月~ 2 0 0 0年 3月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 1 2例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43 2岁。肠梗阻发生于阑尾切除术后 4例 ,胃穿孔大部切除术后 3例 ,脾破裂切除术后 1例 ,小肠穿孔切除修补术后 3例 ,乙状结肠癌破裂穿孔术后 1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周内排气或排便后出现肠梗阻症状。出现肠梗阻时间为术后 4~ 9天 ,平均 5 6天。1 2 方法 本组保守治…  相似文献   

16.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肠梗阻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或就诊时已发生肠绞窄者 ,均需急诊手术。患儿往往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乃至休克 ,故观察病情及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近 10年来收治 13例小儿粘连性肠梗阻 ,均手术治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3例 ,年龄出生后 3月~ 10岁 ,平均年龄约 5 .5岁。阑尾切除术后 6例 ,腹股沟斜疝手术后 3例 ,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后 2例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行结肠切除术后 1例 ,胎粪性腹膜炎粘连分离术后 1例。第 1次手术至发生肠梗阻的时间除 1例 1年外 ,余 12例在 3~ 3 0d ,平均 13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2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26例顺利完成,3例因粘连广泛致密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58.6min,术后5~6d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9~45个月,无肠梗阻复发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仅具有创伤小、术野广、腹腔干扰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可以作为粘连性肠梗阻的理想术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反复发作性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反复发作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33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术后反复发作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其中6例有2次手术史,6例曾行开腹粘连松解术.结果:33例患者中30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5±10)min,平均出血量约(15±7)ml,1例术中发生肠管损伤,予以腹腔镜下修补.平均术后住院(4.5±0.5)d,术后无并发症.经长期临床随访,31例患者生活质量佳,均未再出现类似术前症状,也无切口疝等其他并发症,2例患者偶有轻微梗阻症状发作.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对轻中度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具有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腹腔干扰轻等优点,能较大限度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  相似文献   

19.
刘甲才  卫影莲 《吉林医学》1999,20(2):103-103
1988年8月~1996年7月期间,我院共行腹部手术2526例,其中有11例在腹部术后住院期间因肠梗阻而再次手术,现将11例病人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ZO岁~72岁,平均42.5岁。1.2腹部原发疾病及手术名称:胃、十H指肠球部溃疡(其中2例合并穿孔片亏B一!式结肠后胃大部切除术4例。贡门癌行胸腹联合切口胃代食道1例。胆结石胆囊切除术1例。肠破裂行畅修补术1例。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行阑尾切除术1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3例。1.3术后主要临床表现;术后排气后进食呕吐5例,渐进性…  相似文献   

20.
资料与方法1997年~2006年收治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1例,治疗组26例,男24例,女2例;年龄26~45岁,平均36·5岁;其中10例曾行阑尾切除术,8例曾行肠破裂修补术,4例曾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曾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对照组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25~46岁,平均35岁;其中9例曾行阑尾切除术,10例曾行肠破裂修补术,3例曾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曾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病情均反复发作,病程0·5~3年,术前均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并经保守治疗无效而病情加重,术中见小肠大部或全程广泛粘连引起梗阻。对照组:充分分离粘连,游离全部小肠后按White法[1]行肠内插管,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