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促进成骨细胞(OB)增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OB,取传一代细胞,分别给予10-5、10-7、10-9,mmol/L DHEA培养72 h,以10-8mmol/L雌二醇(estradiol,E2)为阳性对照,另设空白对照组.以细胞形态学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鉴定.应用光镜、四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矿化结节形成功能;同时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DHEA培养液中对VEGF、OPG、TGF-β、IL-1β和GM-CSF浓度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DHEA组OB增殖能力均有上升,其中以10-7mmol/L DHEA组最显著(P<0.01),其作用和E2相似(P>0.05);不同浓度DHEA组ALP的活性均升高,亦以10-7 mmol/L DHEA组最显著(P<0.01),10-7、10-9mmol/L DHEA的作用和E2和相似(P>0.05);10-9mmol/L DHEA组单位细胞数的ALP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DHEA组矿化面积及矿化面积比均有显著增加(P<0.01),其作用和E2相似.在低浓度DHEA组的培养中对OPG、TGF-β1、VEGF的反应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与0B增殖能力呈正相关;在高浓度DHEA组的培养中对IL-1β、GM-CSF的反应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与OB增殖能力呈负相关.结论 DHEA能够促进大鼠OB生长和增殖,其作用可能与刺激OPG、TGF-β、VEGF;抑制IL-1β,GM-CSF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游离钙、钙调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ATP酶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染料木黄酮(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以妊马雌酮(商品名:倍美力)(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作为阳性对照组,用PNPP(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测定ALP活性、放射生物法测定钙调素水平、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游离钙、比色法测定ATP酶活性。结果染料木黄酮对成骨细胞钙调素、ALP、Ca^2+-ATP、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呈正相关性,并与其剂量成正相关性,但这些作用均低于雌激素水平(P〈0.01)。结论染料木黄酮能增加成骨细胞ALP、Ca^2+-ATP活性和钙调素水平、钙离子震荡波,并与其浓度有关,作用与雌激素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雷洛昔芬对成骨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来源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雷洛昔芬(0、10^-8、10^-7、10^-6mol/L),在共同条件下培养。应用酶联免疫法(Eu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雷洛昔芬(10^-8mol/L组和10^-7mol/L组)的IL-1β、IL-6值低于对照组,雷洛昔芬各组TNF-α值均高于对照组,3项测试指标在0~24h和24~48h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当浓度下雷洛昔芬(10^-8M,10&-7M)抑制大鼠成骨细胞分泌IL-1β和IL-6,雷洛昔芬能够通过调节成骨细胞的自分泌及旁分泌影响破骨细胞的功能。雷洛昔芬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分泌TNF-α,雷洛昔芬在体内对TNF-α分泌与调节的作用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FGF)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lromal stem cells,MSCs)生长及分化的量效作用,为其在骨组织上程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免MSCs,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及9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10^-8、10^-7、10^-6mol/L地塞米松;终浓度为50、200、500ngng/ml FGF;终浓度为50、500、1000ng/ml rhBMP-2培养。于4、7d终止培养并测定细胞总蛋白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mol/L地塞米松显著抑制细胞蛋白合成(P〈0.05),而10^-8、10^-7mol/L地塞米松对细胞蛋白合成无明显影响;10^-6,10^-7mol/L地塞米松刺激MSCs高度表达ALP(P〈0.05)。rhFGF各浓度组显著促进细胞蛋白合成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ALP活性抑制。rhBMP-2符浓度组对细胞蛋白合成九明显影响;50ng/ml rhBMP2不影响MSCs的ALP活性;当浓度增至500ng/ml与1000ng/ml时,ALP活性显苦增加(P〈0.05)。结论10^-7mol/L地塞米松及500、1000ng/ml rhBMP-2在不影响MSCs增殖的前提下,适当浓度能显著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在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异烟肼对大鼠成骨细胞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异烟肼(isoniazid,INH)对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头盖骨OB,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NH(1、10、20、40、60、100、1000μg/ml)共同培养96h,对照组不加INH,分别采用四唑盐(MTT)比色实验、ALP活性测定法和^3H—Proline(^3氢-脯氨酸)法测定OB增殖、ALP活性和Ⅰ型胶原合成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NH在60μg/ml即可抑制大鼠OB增殖(P〈0.05),40μg/ml时大鼠成骨细胞ALP活性明显下降(P〈0.05).20μg/ml时大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合成(P〈0.05)明品减少,且都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结论:INH存较低浓度时对OB增殖、ALP活性和Ⅰ型胶原合成即有抑制作用,故在骨结核治疗中应该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特别是在局部用药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不同血清浓度条件下酒精干预后增殖和功能的改变,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 factor1,IGF-1)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6组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分别为正常血清浓度组(F15组,含15%新生牛血清)、正常血清浓度加酒精组(F15/EtOH组,酒精浓度为100mmol/L)、血清饥饿组(F2组,含2%新生牛血清)、血清饥饿加酒精组(F2/EtOH组)、血清饥饿加IGF-1组(F2/IGF-1组,IGF-1浓度为25ng/m1)和血清饥饿、IGF-1加酒精组(F2/IGF-1/EtOH组)。于培养24、48、72、96h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和骨钙素(boneglaprotein,BGP)mRNA表达。结果各时间点F15/EtOH组成骨细胞吸光度(A)值及ALP活性、BGPmRNA表达较F。。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2组较F15组A值及ALP、BGPmRNA降低(P〈0.05),F2/EtOH组较F2组降低(P〈0.05),F2/IGF-1组较F2组增加(P〈0.05);F2/IGF-1/EtOH组较F2/IGF-1组除24h外A值无明显降低(P〉0.05),ALP、BGPmRNA均降低(P〈0.05),A值及ALP、BGPmRNA较F2/EtOH组增加(P〈0.05)。结论酒精能引起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抑制,加重血清饥饿对成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酒精性骨损害的机制之一。IGF-1能改善血清饥饿引起的成骨抑制,并抵抗酒精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成为探索治疗酒精性骨损害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能体外冲击波(ESW)和低剂量间歇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rhPTH1-34)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OB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次数的低能ESW刺激、不同浓度及作用方式的rhPTH1-34刺激,以及ESW和低剂量间歇性rhPTH1-34刺激共同作用于ROBs后,用细胞计数、MTY和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检测ROBs的增殖,用酶标仪检测ALP活性,用免疫组化检测I型胶原表达来观察ROBs成骨分化。结果60~150次0.18mJ/mm^2 ESW刺激、间歇性rhPTH1-34(1×10^-11和1×10^-10 mol/L)刺激以及ESW+间歇性rhPTH1-34(1×10^-11mol/L)刺激均可显著促进体外培养ROBs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与对照组比较,P〈0.05);其中60~150次ESW刺激+间歇性rhPTH1-34(1×10^-11 mol/L)刺激各组作用最强。结论适当的ESW应力刺激和低剂量间歇性rhPTH1-34刺激可显著促进体外培养ROBs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H2O2胁迫下,研究虾青素增强成骨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方法:用H2O2作用MC3T3-E1成骨细胞,建立自由基损伤细胞模型。培养的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虾青素低剂量组(1×10^-7mol/L)、虾青素中剂量组(1×10^-6mol/L)和虾青素高剂量组(1×10^-5mol/L)。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活性自由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脂质过氧化物(lipid oxygen,IJP0)含量,同时利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SOD活性、细胞膜流动性均比各剂量虾青素组显著降低(P〈0.01),而ROS、LPO含量均比各剂量虾青素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H2O2摄入会导致大鼠成骨细胞的氧化损伤,而虾青素可以预防或降低此类损伤对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对体外培养大鼠kupffer细胞TNF-α、IL-1β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kupffer细胞体外分三组培养,经体外培养48h后,给予外源性内毒素(LPS10μg/m1)刺激,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0.1μmol/L~10μmol/L)分别作用12h,运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各处理组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 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同时给予LPS(10μg/ml)刺激和去甲肾上腺素(1μmol/L及10μmol/L)作用后,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1β蛋白较LPS组显著增高(P〈0.05);TNF-α mRNA表达分别较LPS组增加50.9%(P〈0.05)和59.1%(P〈0.05);IL-1β mRNA较LPS组表达增加53.7%(P〈0.05)和57.8%(P〈0.05)。结论应激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增加内毒素诱导大鼠kupffer细胞TNF-α、IL-1β表达,具有促炎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C-fo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骨钙蛋白(osteocalc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染料木黄酮(10^-8mol·L^-1、10^-7mol·L^-1、10^-6mol·L^-1、10^-5mol·L^-1),以妊马雌酮(商品名:倍美力)(10^-8mol·L^-1、10^-7mol·L^-1、10^-6mol·L^-1、10^-5mol·L^-1)作为阳性对照组,提取总RNA,RT-PCR半定量分析其表达。结果染料木黄酮对成骨细胞C-fos、ALP及骨钙蛋白基因水平的影响呈正相关性,并与其剂量成正相关性,但这些作用均低于雌激素水平(P〈0.05)。结论染料木黄酮能诱导成骨细胞C-fos、ALP及骨钙蛋白基因的表达,并与其浓度有关,作用与雌激素相似。  相似文献   

11.
持续给予hPTH1-34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持续给予人甲状旁腺激素(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hPTH)1-34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乳鼠成骨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培养液对照组和10^-6、10^-7、10^-8mol·L^-1hPTH(1-34)3个不同剂量的给药组。每48h换1次液,换液时采用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同时检测细胞裂解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的水平,持续培养6d。结果持续给予hPTH1-34作用48h后,各给药组的M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给药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至第6天时各给药组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P和BGP测定结果显示持续给予hPTH1-34作用48h后,10^-6mol·L^-1PTH给药组的BG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ALP及BG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虽无显著性,但均值高于对照组,至第6天各给药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给予hPTH(1-34)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与作用的时间和给药浓度密切相关。短期持续用药有促进作用,并且在10^-6-10^-8mol·L^-1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长期持续用药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给药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1的影响。方法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后,给予不同浓度AcSDKP(10^-7mol/L、10^-8mol/L、10^-9mol/L、10^-10mol/L、10^-11mol/L)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WST-8法检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RT-PCR技术检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TGF-β1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抑制作用,其中10^-10mol/LAcSDKP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最强;10^-7mol/L、10^-8mol/L、10^-9mol/L、10^-10mol/LAcSDKP对TGF-β1 mRNA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各浓度组间的抑制作用无差异;10^-8mol/L、10^-9mol/L、10^-10mol/LAcSDKP可使培养上清液中的TGF—β1显著减少,各浓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cSDKP能够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TGF—β1的生成,有望成为病理性瘢痕防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在人膀胱癌EJ细胞株中的表达,观察VP3基因联合吉西他滨诱导人膀胱癌EJ细胞株凋亡的效应。方法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VP3转染人膀胱癌EJ细胞株,利用RT-PCR技术检测VP3基因在EJ细胞中的表达状况。观察VP3基因和10^-7mol/L、10^-8mol/L、10^-9mol/L浓度吉西他滨在体外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检测VP3基因和10^-8mol/L浓度吉西他滨在体外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转染PcDNA3-VP3后VP3基因在EJ细胞中表达。转染重组质粒PcDNA3-VP3、吉西他滨各浓度、VP3基因联合吉西他滨各浓度的EJ细胞株的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1)。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学特征。TUNAL法检测EJ细胞株凋亡率表现为:转染PcDNA3-VP3组高于对照组(P〈0.01),10^-8mol/L浓度的吉西他滨组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高于转染PcDNA3-VP3组(P〈0.01)。结论VP3基因表达能高效诱导人膀胱癌EJ细胞株细胞凋亡,联合10^-8mol/L浓度的吉西他滨能增加VP3基因诱导的人膀胱癌EJ细胞株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壳聚糖衍生物(NSC)为载体,与蛇床子素(OST)共价结合后形成的具有亲骨性 和亲水性的新型化合物一蛇床子素骨靶向药物(NSC-OST)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 增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颅盖骨进行OB分离、培养, 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法鉴定OB;随机将OB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及终浓度 为 10—7mmol/L、10 ―6 mmol/L、10-5 mmol/L、10 ―4 mmol/L NSC-OST 实验组,分别加人不同浓度的 NSC-OST作用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成 骨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活性,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结果;作用M h、48 h时,终浓度为 10—5 mmolL NSC-OST 可显著促进 OB 增殖(P <0. 05 ),作用 72 h,终浓度为 10-6mmol/L 和 10-5 mmolLNSC-OST可显著促进OB增殖(尸<0. 05 );终浓度为10—4mmol/L NSC-OST具有明显抑制OB 增殖的作用(P<0.01 )。结论 NSC-OST的水溶性良好,理化性质稳定,适当浓度的NSC-OST可促进 成骨细胞增殖,有望成为有效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小鼠破骨细胞β-肌动蛋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浓度分别为25、30μg/L、1×10^-8mol/L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1,25(OH)2VitD3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分别加入0、1×10^-5mol/L的淫羊藿苷,培养48h后,抽提总RNA,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破骨细胞中β肌动蛋白、TRAP、RANK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10^-5mol/L的淫羊藿苷可明显下调β-肌动蛋白、RANKmRNA的表达(P值均〈0.05),但对TRAP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淫羊藿可以通过下调β-肌动蛋白、RANK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及骨吸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IGF-Ⅰ对骨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hIGF-Ⅰ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独或与rhIGF-Ⅰ共同刺激成骨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rhIGF-Ⅰ刺激成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一定浓度IGF-Ⅰ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数量(P〈0.05),在0.1~100ng/ml这种作用与IGF-Ⅰ的浓度呈正相关;TNF-α在0.1~100n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凋亡(P〈0.05),并使S期细胞减少(P〈0.05),而IGF-Ⅰ能抑制,TNF-α对成骨细胞的促凋亡作用(P〈0.05);经IGF-Ⅰ的刺激,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GF-Ⅰ对大鼠成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在0.1~100ng/ml之间呈浓度依赖性,IGF-Ⅰ能抑制,TNF-α诱导的大鼠成骨细胞凋亡,IGF-Ⅰ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羊胎素在体外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提取之羊胎素稀释加入体外培养的SD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终浓度分别为0.625%、1.25%、2.5%、5%和10%;加药后24、48和96 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并绘制生长曲线:培养5 d时用PNPP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培养31 d时用茜素红染色2.5%羊胎素组形成之矿化骨结节,用图像分析仪计算骨结节的面积。结果 所有含羊胎素浓度组,其MTT法测得的A值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生长曲线表现为含羊胎素组的细胞增殖加快,以2.5%浓度组最为显著;ALP结果显示,羊胎素各浓度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茜素红染色后显示,2.5%羊胎素组所形成的骨结节面积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羊胎素对体外培养的SD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有显著的促进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研究雄激素(十一酸睾酮)对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雄激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对体外培养的胎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实施含10^-10mol/L、10^-9mol/L、10^-8mol/L三种浓度雄激素的培养液干预,采用RT-PCR的方法半定量观察成骨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用以分析雄激素对成骨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影响,并进而探讨雄激素对成骨细胞的影响。结果 实验选用的各浓度组均未出现细胞毒性反应,雄激素干预使成骨细胞中雌激素受体alpha基因表达上调,而雌激素受体beta基因表达轻微下调。结论 雄激素可以特异性地在转录水平调节成骨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补肾中药HU-ECS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HU-ECS对体外培养民骨细胞的增殖、ALP表达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HU-ECS具有刺激骨细胞增殖作用(10^-6g/ml组,P<0.01-0.001),提高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结论:HU-ECS具有刺激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对传代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加入3种浓度的丹参酮ⅡA(1×10-3/L、5×10-3g/L和10×10-3g/L),采用MTT法观察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情况;将TGF-β1启动子重组质粒phTGF2.14、phTGF1.12转染至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加入上述3个浓度的丹参酮ⅡA,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活性。比较各组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启动子活性。结果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的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20%、18.40%和23.06%,呈剂量依赖性(P〈0.01);丹参酮ⅡA浓度为10×10-3g/L时,TGF-β1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启动子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