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5例脉管性肿瘤及其它10例软组织肿瘤,应用免疫组化法(PAP法)标记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Ag)。部份脉管性肿瘤同时用ABC法进行荆豆凝集素(UEA—1)的标记。ⅧR:Ag标记结果:24例血管源性肿瘤中18例阳性,占75%,其中血管外皮肉瘤,血管球瘤各1例亦为阳性;1例淋巴管瘤为阳性;其余10例软组织肿瘤为阴性。UEA—1标记结果:16例血管源性肿瘤中14例阳性,占87.5%;1例淋巴管瘤阳性。作者认为ⅧR:Ag及UEA-1是内皮性肿瘤有价值的标记物;两者比较,UEA—1优于ⅧR:Ag。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利用萄葡球菌A蛋白胶体金银技术对77例血管组织肿瘤进行了Ⅷ因于相关抗原的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内皮细胞起源的肿瘤瘤细胞之绝大部分对抗Ⅷ因子相关抗原血清呈阳性反应,血管球细胞和外皮细胞起源的肿瘤瘤细胞全部呈阴性。从而进一步说明Ⅷ因子相关抗原在血管内皮细胞起源的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导86例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检测。与同年龄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ⅧR:Ag 水平明显增高(p<0.01),AT-Ⅲ活性显著降低(p<0.01),其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分期有一定联系。本文对ⅧR:Ag、AT-Ⅲ活性在 EHF 中的变化机理及临床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组采用改良Laurell氏电免疫扩散法,对235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尿毒综合征等疾病患儿进行ⅧR:Ag测定.急性白血病进展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尿毒综合症急性期及肾病综合症急性期ⅧR:Ag浓度与正常人比较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紫癜性肾炎、结核病ⅧR:Ag值也高于正常人(P<0.05).定期ⅧR:Ag测定,可作为监测病情变化,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小鼠实验性糖尿病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RP-SP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实验性糖尿病胰岛A、B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部分胰岛有改变.主要为胰岛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胰岛细胞排列紊乱,胰岛内有较大空虚部分与胰岛细胞极明显的离散现象,有改变的胰岛中部分胰岛细胞境界不清、边缘不整齐与免疫反应颗粒缺失与消失等变化.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检测CD1 0 5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与泛血管内皮 (EC)标记物CD34及Ⅷ因子表达的差异 ,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②方法 采用小鼠抗人CD1 0 5单克隆抗体E9、小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和小鼠抗人Ⅷ因子单克隆抗体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5 0例尸解标本心、脑、肺、肝、脾和肾组织冷冻切片中CD1 0 5、CD34和Ⅷ因子的表达。③结果 各脏器之间 3种EC标记物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H校 =4 1 .2 2 7~ 77.6 1 2 ,P <0 .0 1 )。各脏器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CD1 0 5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 .5 2 4~ 2 8.378,P <0 .0 5 ) ;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CD34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χ2 =1 0 .82 8,P <0 .0 1 ) ;肝、脾和肾组织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Ⅷ因子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0 4 1~ 1 6 .2 5 4 ,P <0 .0 5 )。大多数脏器标本中CD1 0 5标记的毛细血管EC比CD34和Ⅷ因子标记的效果明显 (χ2 =30 .2 39~ 5 0 .733,P <0 .0 1 )。④结论 小鼠抗人CD1 0 5在人脑、心、肝、脾、肺、肾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广泛表达 ,应用CD1 0 5标记毛细血管EC比CD34和Ⅷ因子标记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在其转移、预后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3例乳腺癌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和组织蛋白酶D(Cath-D)染色。结果33例乳腺癌微血管F8染色均阳性(100%)。癌组织内染色阳性在70%以上者7例(21.21%),癌周组织阳性在70%以上者25例(71.67%),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F8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33例乳腺癌Cath-D阳性者30例,占90.09%。结论F8、Cath-D免疫组化染色对判断乳腺癌转移、预后有着重要意义。两项同时检测可起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报告11例腺瘤样瘤,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51岁.除1例位于膀胱外,其余均在男、女生殖系统.检测瘤细胞内角蛋白,11例均呈弥漫阳性反应,Ⅷ因子均为阴性.电镜观察见瘤细胞腔面有刷状长的微绒毛,并见桥粒及张力微丝.以上观察结果有力地支持腺瘤样瘤来自间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Kogenate FS,拜科奇)在中国血友病A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抑制物产生率。方法采用拜科奇治疗30例血友病A患者的出血事件,观察其临床止血效果及用药后4周FⅧ抑制物的产生情况。其中11例患者在用药前后进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血清病毒学(HBV、HCV、HIV)、FⅧ抑制物、FⅧ活性检测,并于第1次用药后10min、60min检测FⅧ活性;同时随访2年检测FⅧ抑制物。结果11例患者在用药后10min、60min较用药前FⅧ活性明显提高,达到或接近预期升高值;所有30例患者用药后出血症状停止,显效率达100%。每次出血事件约86.7%的患者在≤3次输注即可较好的控制症状,提示具有较好的有效性。30例患者共输注重组FⅧ70次,总计51294u,在用药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本研究发现1例患者在用药后4周产生FⅧ抑制物,提示短期抑制物产生率为3.3%(1/30),11例2年随访未见抑制物产生增加趋势。结论重组人凝血因子Ⅷ(Kogenate FS,拜科奇)在中国血友病A患者使用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较低的抑制物产生率。  相似文献   

13.
用单克隆抗体HMB-45对12例脉络膜黑色素瘤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全部病例与HMB-45呈阳性反应,反应强度十~不等,阳性颗粒呈棕色,位于胞浆中,而细胞膜和细胞核不着色,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不同细胞类型与反应强度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病例与HMB-45呈不均匀性反应。脉络膜色素层的色素上皮全部与HMB-45呈阴性反应。结果表明HMB-45是一种特异性高,能与黑色素颗粒区别的可靠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葛根,习小庆,肖湘,张文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ABC法,半定量分级观察原位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新探针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选...  相似文献   

15.
对14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炎症区、正常肾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了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血管数明显增多、Ⅷ因子染色最强的是炎症区的血管,而不是肿瘤间质血管。因此,以其做为诊断恶性肿瘤的辅助条件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82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的含量。结果显示,两者的改变与肝病受损程度密切相关,並对检测肝脏疾病有高度敏感性。为此,建议将血中这两种蛋白含量列为肝功能常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鼠切牙生长发育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釉质发育中釉器细胞的形态分化与其功能分化的关系,研究成熟期成釉细胞的SA部与RA部的形态在功能上的意义。方法:采用大鼠进行心脏灌流固定、Epon、GMA树脂包埋,半薄切片技术,后进行甲苯氨蓝和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切片发育组织形这变化以及牙釉质蛋白的分布规律。结果:大鼠的牙胚发育分为增殖期、分化期、成熟期。在成熟期成釉细胞呈特异的周期性变化,即SA部和RA部交替出现。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随访研究中国血友病A患者因子Ⅷ(FⅧ)抑制物发生率和特征.方法 215例血友病A患者在24月(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的连续随访中,监测FⅧ抑制物发生、变化及转归,并观察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215例血友病A患者随访24月FⅧ抑制物累积发病率为11.6%(25/215);其中低滴度者占72%(18/25),高滴度者占28% (7/25) ; FⅧ抑制物阳性发生时的中位年龄为25岁(6-59岁)、累积中位暴露日为150日;15/25(60%)低滴度阳性者(中位滴度1.25BU/ml)在自然情况下于6-15月(中位10月)转为阴性,5/25(20%)高滴度抑制物者(中位滴度100 BU/ml)则随访24月持续阳性,另外5/25 (20%)FⅧ抑制物阳性无变化;25例FⅧ抑制物阳性者出血频率较其阴性时显著增加(P=0.025);18/25例继续应用FVl者,FⅧ产品用量(IU/kg.月)较前显著增加(P=0.015),但靶关节数目在24月随访期间并无增加(P=0.329).结论 我国血友病A患者FⅧ抑制物发病率和特征与欧美等国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结节性筋膜炎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组织来源和细胞分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其鉴别诊断的意义2。用波形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纤蛋白,肌红蛋白,肌球蛋白,S100蛋白,神经原纤维,Ⅷ因子相关抗原,溶菌酶和α1抗胰蛋白酶进行免疫组化标准。病灶中纤维母细胞2样细胞对im,SMA,MyG,mYS,s100蛋白,Lys和AAT呈不同程度阳性反应,实验结果支持病灶起源于间叶组织细胞,并具有向平滑肌,横纹肌,组织细胞及血管等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第二代rFⅧ(Kogenate FS)在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第二代rFⅧ(Kogenate FS)治疗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用药前进行FⅧ抗体、FⅧ:C活性、血清病毒学(HBV、HCV和HIV)、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于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进行FⅧ:C测定,治疗结束后进行FⅧ抗体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 ①采用KogenateFS治疗的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中,KogenateFS用量12.99~25.00u/kg(平均18.74u/kg),总用量3000~11000u(平均6570u),自治疗至出血停止或出血症状改善所需的时间为1.5~5.5d(平均3.29d),除1例FⅧ抗体滴度较高者外,其余13例患者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均明显升高,用药前后FⅧ:C活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显效13例(占92.86%),好转1例(占7.14%),总有效率为100%。②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中,用药前FⅧ抗体阳性2例,其中1例FⅧ抗体〉5Bu,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无明显升高,治疗结束后FⅧ抗体仍然〉5Bu,但出血症状改善;另1例FⅧ抗体为4Bu,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显著升高,治疗结束后FⅧ抗体转为阴性。③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在应用KogenateFS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无不良事件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第二代rFⅧ(KogenateFS)治疗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