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研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 026例,收集其住院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642例产妇有人工流产史,384例无人工流产史,将其据流产次数分成4组,(0、1、2、≥3)A组为流产0次,B组为流产1次,C组为流产2次,D组为流产3次或3次以上,对每组产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以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人工流产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流产次数增加,发生率明显的上升,流产次数由0~3次以上,其发生例数分别由2、16、0上升至9、36、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胎盘粘连的发生率较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都高,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发生后会引起产后出血,其中发生前置胎盘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与人工流产次数呈正相关,且发生前置胎盘的产妇更容易引起产后出血,加强健康避孕工作,减少意外妊娠导致的人工流产次数,能有效减少产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日照市中医医院4年间8 964例产妇中12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8 964例产妇中前置胎盘发生率为0.97%(87/8 964);87例前置胎盘患者均为多孕次产妇,经产妇占58.62%(51/87),高龄产妇占65.52%(57/87).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0.13%(12/8 964),占前置胎盘的13.79%(12/87),有前次剖宫产史者占83.33%(10/12),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至原子宫切口瘢痕处3例,占25.00%(3/12).植入组前次剖宫产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7.789,P<0.01).结论 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与瘢痕子宫密切相关,因此要重视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临床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或产前超声检查确诊的42例胎盘植入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56例胎盘植入未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及21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共计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胎盘植入产前超声诊断检出率差异及超声检查特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各类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盘植入的检出率比较:合并前置胎盘的检出率较未合并前置胎盘的检出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检出率较合并普通型前置胎盘的检出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5.21,P<0.01).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年龄≥35岁比例及宫腔操作次数≥2次的比例均较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8.76;P<0.01).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有重要临床意义.凡年龄≥35岁、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及多次剖宫产史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需警惕合并胎盘植入的可能,应行产前超声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以降低母亲及胎儿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临床特点及对剖宫产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7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类型分为粘连组(产妇160例)、植入组(产妇72例)、穿透组(产妇44例)。观察记录3组产妇的胎盘植入类型、胎盘附着位置及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注意产妇产后有无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产儿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不同类型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的分布均不同,其中完全型所占比例最多,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49,P0.05)。穿透组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最高,3组胎盘附着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8,P0.05)。粘连组无产妇发生产褥感染、子宫切除,而植入组和穿透组有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且植入组的产褥感染、子宫切除发生率与穿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植入组和穿透组产后出血及DI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粘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见胎盘的植入程度越深,其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穿透组中早产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粘连组及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穿透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最多,且手术时间最长,而粘连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最少,且手术时间最短,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粘连组和植入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穿透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容易引起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实施合理有效的产前检查,清理植入胎盘组织和有效控制出血,能有效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5.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一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787-2789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1月住院的139例前置胎盘病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17例。结果: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率12.23%;很少发生产前出血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多有胎盘植入;胎盘植入组即使产前出血,其次数及出血量较无胎盘植入者少。结论:对不发生或极少发生产前出血、有多次孕产史的中央型前置胎盘,要考虑胎盘植入;浆膜面全肌层缝扎止血法可成功保留子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胎盘粘连与人工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粘连与人工流产的关系。方法:查阅1990年1月~1999年12月产科分娩病例10 220例,统计出胎盘粘连病例426例,分析胎盘粘连的发病率、产后出血、胎盘粘连与人工流产的关系。结果:(1)10年间胎盘粘连总发病率为4.2%,且逐年上升;(2)426例胎盘粘连者中发生产后出血280例,占总发病率的65.7%;(3)有人工流产史的产妇胎盘粘连发病率为9.74%,无人工流产史的产妇胎盘粘连发病率为1.88%,经卡方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4)有1次人工流产的产妇胎盘粘连发病率为3.35%,有2次人工流产的产妇胎盘粘连发病率为6.29%,有3次人工流产的产妇胎盘粘连发病率为13.00%,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人工流产史的产妇胎盘粘连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史的产妇,且胎盘粘连的发病率随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时诊断为完全性前置胎盘8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胎盘主体附着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32例)和B组(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侧壁及后壁,50例)。其中A组将有剖宫产史12例分为A 1组,无剖宫产史20例分为A 2组;B组将有剖宫产史19例分为B 1组,无剖宫产史31例分为B 2组。观察比较4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率、宫腔填塞纱条率、子宫双侧动脉栓塞率、子宫切除率、胎盘植入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4组患者年龄、孕次、分娩孕周、有剖宫产史者距前次剖宫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总出血量、输血率A组患者均高于B组(P0.05),而A 1组患者高于A 2组(P0.05)。发生DIC、宫腔填塞纱条、行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及转ICU者A组患者均高于B组,而A 1组患者高于A 2组、B1组及B 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率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B组(P0.05),早产儿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较后壁对母儿带来风险更大,合并有剖宫产史且胎盘附着于瘢痕部位者,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发生,若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准确提示胎盘主体部位,对产科临床医师术前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对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并观察其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220例前置胎盘患者,将其中发生胎盘植入(观察组)和未发生胎盘植入者(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其与年龄、产次、吸烟史、酗酒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等因素关系,并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分析首先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220例前置胎盘患者共有26.36%(58例)发生胎盘植入,162例未发生胎盘植入。经χ2检验分析显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组与未发生胎盘植入组在年龄、产次、吸烟史、酗酒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3、5.485、6.614、3.852、22.588、15.793、12.906,P<0.05),而在孕周、孕次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0.501,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35岁)、流产史、剖宫产史、中央型前置胎盘类型是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23、8.767、5.452、6.673,P<0.05)。胎盘植入组的术中输血率、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以及切除子宫率分别为63.79%、(2 693.3±60.3)ml、67.24%、18.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1 369.2±30.6)ml、14.20%、1.85%(P<0.05)。胎盘植入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死胎率分别为72.41%、25.86%、13.79%、8.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5%、12.96%、0.0%、0.0%(P<0.05);1 min Apgar 评分及出生体重分别为(7.15±0.23)分、(3.09±0.28)k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6±0.36)分、(3.97±0.33)kg(P<0.05)。 结论 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与孕产妇年龄、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密切相关,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观察组)与150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做对比。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观察组)孕妇年龄≥35岁,流产次数≥3次,剖宫产次数≥2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型前置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B超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83.7%(82/98),特异度为89.8%(88/98);凶险型前置胎盘(观察组)发生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及输血、子宫切除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普通型前置胎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应采取措施降低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规范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前置胎盘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产后出血发生率,并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98例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中有15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31%。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不受产次、孕次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合并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妊娠期合并症、前置胎盘类型的影响(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妊娠期合并症、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引发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1, P <0.05)。结论合并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妊娠期合并症及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故临床需高度关注以上危险因素,并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处置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其中膀胱植入5例。介入科负责经股动脉放置导管至子宫动脉,麻醉科除负责麻醉外,开放中心静脉,建立有创动脉检测。统计生命体征变化、住院天数、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数。结果产科联合介入麻醉科处置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较以前传统方法生命体征平稳,减少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数及住院天数。结论多学科联合救治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子宫切除及住院时间,维持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提高安全系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 565例孕妇中的52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前置胎盘类型,将其分为中央性前置胎盘组(n=20)、部分性前置胎盘组(n=15)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组(n=17).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本研究前置胎盘发生率为2.03%(52/2 565).中央性前置胎盘组患者首次出血孕龄、诊断孕龄、分娩孕龄均显著早于部分性前置胎盘组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7.78,6.79,6.51,5.36,4.79;P<0.05),而其产后平均出血量及剖宫产率亦明显高于后二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15.35,7.56,6.78;P<0.05).中央性前置胎盘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部分性前置胎盘组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组,前者分别与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11.01;P<0.05).结论 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母婴预后较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差.早期诊断前置胎盘,密切监视胎儿宫内情况,积极组织配合熟练的手术、麻醉、护理、重症监护及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协作团队,采取主动干预策略,是保证前置胎盘患者母婴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谢娅  张颖  彭铮 《现代保健》2014,(11):131-13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联合介入手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一2013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或者胎盘植入的患者40例,2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剖宫产终止妊娠方法,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行产科联合介入科新开展的于DSA手术室进行的腹主动脉球囊放置+刮宫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DSA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别。结果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术中及产后失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放置球囊联合术后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产时产后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7例剖宫产、自然分娩后诊断为胎盘植入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氨甲喋呤、子宫部分切除、介入治疗、宫腔镜电切术等保守治疗,B超及血β-HCG监测。结果:17例胎盘植入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对胎盘植入保守治疗是一种有效且人性化的方法,重在预防和提高产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5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胎盘早剥的患者5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I度胎盘早剥23例,II度胎盘早剥17例,III度胎盘早剥16例。所有的患者均经B超检查.35例提示胎盘早剥,诊断阳性率为62.5%。余2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胎心异常,局部轻压痛或腰骶酸痛,在产后和术后检查胎盘发现胎盘早剥。结论重视诱因,产前检查和临床表现,结合B超及其他不典型症状,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改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产科结局。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妊娠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对在正常妊娠(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IF的表达进行组织学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IF均呈现阳性表达,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滋养细胞胞质中,胞核无明显着色。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胎盘组织的染色强度及范围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胎盘组织染色范围和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对维持正常妊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LIF分泌或调控异常,影响了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导致病理妊娠,在胎盘组织中的低表达,参与了子痫前期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植入性胎盘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产科临床确诊的46例植入性胎盘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46例植入性胎盘患者产前经超声检出39例,符合率84.8%,未检出7例,占15.2%。结论植入性胎盘(特别是完全性植入性胎盘)的超声声像图改变有一定的特异性,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的特点,是目前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胎盘扫查切面,补充扫查和评估胎盘成熟度的内容。方法采用胎盘大切面,即垂直于传统超声扫查的胎盘切面,而平行于胎盘实质等长轴的切面,对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超声检查门诊及住院孕妇1032例进行超声扫查。结果新的胎盘大切面扫查,操作简单,在胎盘成熟度的超声扫查中,具有更直观、更符合胎盘的形态解剖结构。结论胎盘大切面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胎盘的扫查方式和观察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胎盘异常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 0 1~ 2 0 0 2年在我院分娩的高危围生儿及死亡围生儿的胎盘32 8例为异常组 ,对照组随机抽出正常足月分娩胎盘 30 2例进行比较。结果 :异常组胎儿窘迫、死胎及围生儿窒息 ,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高危围生儿的胎盘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胎盘异常可致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提高产科质量 ,加强围生期监控 ,给予适时正确的医学干预 ,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