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35岁,因腰背部疼痛14年,双下肢麻痛行走不便3月余入院。神经系统检查:胸脊柱右弯畸形,T_4~L_1棘突叩击痛( ),左下肢肌力Ⅲ级,肌肉稍萎缩,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剑突平面以下痛温觉减弱。双下肢Babinski( )。胸腰椎x线照片:T_4~L_1脊柱右侧弯畸形。MR:胸椎管内硬脊膜下蛛网膜下腔囊肿。腰穿测压1.80KPa,奎氏试验提示不完全性梗阻。椎管脊髓造影,足高位时见T_(12)~L_1椎之间碘油通过缓慢,但胸椎侧弯段通畅,碘油到达T_(4.5)椎之间完全梗阻,造影剂顶端呈倒杯底状。足低位时,碘油到达T_(12)~L_1  相似文献   

2.
1病例 男,43岁。主诉"腰背部酸胀、疼痛伴双下肢乏力20天余"于2012年7月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不高,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腰椎MRI示:L2~3水平椎管内可见结节状等T1稍短T2异常信号,病灶上下缘水平脊髓蛛网膜下腔呈杯口样凹陷扩大。增强MRI示L2~3椎间隙水平椎管内可见结节明显强化,信号尚均,边缘清晰。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2岁。无诱因右胸、背部疼痛、右下肢无力2个月,左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半个月。体检:胸骨角以下平面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阳性。MRI示C6-T2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呈等T1、长T2表现,增强强化不明显,脊髓受压向后移位变扁。患者曾患先天性颈部硬脊膜膨出,已治愈。入院后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C7-T1脊髓膨隆,切开后有白色胶冻样液体流出,脊髓腹侧T1-T2水平见一包膜完整白色肿物,大小约3cm×1.5cm×1cm,边界清楚,与硬膜无粘连,与脊髓腹侧粘连紧密,切开后同样有白色胶冻样液体流出。囊…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28岁。因双下肢进行性无力伴疼痛1年,加重5个月入院。查体:双下肢痛、触觉减退。会阴部及马鞍区痛、触觉存在。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肌张力稍低。提睾及肛门反射减退。双膝反射未引出。胸、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显示T9~12左侧椎旁软组织增宽。腰椎生理曲度变直。MRI结果:T7~L3椎体平面T1WI、T2W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显示T7~L3椎体平面之椎管内蛛网膜下腔及脊髓表面可见许多散在较小血管流空信号及小点状等T1长T2信号灶。注射GdDTPA后,脊髓表面及蛛网膜下腔内有许多散在点状…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个案报导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源性囊肿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疾病,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我科遇到一例高位颈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11岁,双下肢麻木1年,加重伴颈部痛、四肢麻木无力1月,伴大便费力,无呼吸困难,有饮水呛咳。查体:BP110/70mmHg,R13次/分,P80次/分,右侧躯干、肢体及面部针刺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右上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上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腱反射亢进,肌力Ⅳ级,双Babinski征阳性,踝阵挛阳性,无脊柱畸形,MRI示C_(1~2)椎管内脊髓腹侧长2.4cm宽1.4cm大小囊性占位。患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静脉高压综合征可因多种病因引起,本文报告1例,因肾静脉狭窄所致椎管内静脉高压。 病历摘要 患者男,26岁,农民,住院号225034。因腰背疼痛20余天伴双下肢麻木,行走无力,大小便困难在外院行MRI示胸5—8脊髓及胸4—6、9—11椎体血管瘤,于1995年12月20日转入我院。84年曾行左前胸肋处血管瘤手术,95年行左背部血管瘤手术。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心肺腹未见异常。颅神经检查正常。无肌肉萎缩,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均正常。胸7平面以下皮肤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及皮层觉正常。左膝反射 ,  相似文献   

7.
血管脂肪瘤为包含成熟脂肪细胞及异常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躯干及四肢皮下组织,发生于椎管内少见,尤其浸润型发生率更低,随着MRI的应用的普及对此类肿瘤认识的程度增加,相应报道有所增加.现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l例胸椎椎管内硬膜外浸润型血管脂肪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就诊.患者1年前因蹲位时间长后出现双下肢麻木,后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入院.神经系统查体:平肚脐下3cm以下痛觉、温度觉减退,双下肢腓肠肌萎缩,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减弱,双下肢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未引出,双侧Chaddock征阳性. MRI表现:胸10-11椎体水平椎管内脊髓外可见不规则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见图1A、B),压脂像呈高信号(见图1C).静脉注入Gd-DTPA后观察,胸10-11椎体水平椎管及相应水平左侧椎间孔内见不规则形明显均匀强化影,局部硬膜囊及脊髓受压移位,受累椎间孔增宽、硬膜囊后缘见条状强化及椎体明显被侵袭受压.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2年前双足麻木,逐渐向上延伸伴酸痛。近5个月来双下肢无力。体检:双下肢肌力Ⅳ级,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右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胆固醇检查为7.8 mmol/L,脑脊液检查正常。椎管CT平扫T_(12)~L_1段脊髓背面有异常低密度区,脊髓不规则稍粗大,可见点状钙化影,增强后CT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脊髓向右偏。人院诊断:胸腰段髓外硬膜内  相似文献   

9.
以急性脊髓炎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患者36岁男性,因“腰背部疼痛25 d,双下肢乏力、两便功能障碍18 h”于2010年8月21日入我院。2010年7月27日患者突感腰背部疼痛,行胸椎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8月20日下午患者突发双下肢麻木、乏力,伴两便困难,以“急性脊髓病变”收治。体检:双下肢肌张力偏低,肌力Ⅳ级,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阳性,胸8以下痛觉减退。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女,53岁,因腰背部疼痛2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3个月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胸12~腰1水平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Ⅲ级,胫前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Ⅳ级;耻骨联合水平以下及双下肢内侧浅感觉障碍,双侧膝腱反射亢进,踝反射亢进。术前胸腰椎增强MRI示胸8水平硬膜下占位病变,局部沿左椎间孔蔓延,脊髓受压;胸12~腰1椎体平面髓内囊性占位(图1)。经科室讨论决定分期  相似文献   

11.
男性,60岁,因双侧胸壁疼痛半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小便失禁3天入院。查体:肋弓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左侧明显。右下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II级。双下肢肌张力较低。双下肢生理及病理反射均未引出。肺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纵隔淋巴结增大(图1)。图1肺部CT示患者肺部原发占位病灶胸椎MRI示:约T4-5水平椎管内髓外背侧硬膜下可见截面约1.2×0.8cm等T1长T2信号肿物,同层面脊髓受压信号不均。诊断:神经鞘瘤,转移瘤不除外。入院后CT椎管造影检查见肿瘤位于T4-5节段髓外硬膜下,肿瘤主体位于脊髓左侧,脊髓明显受压(图2)。图2CT椎管造影显示椎管内占位情况腰穿提示椎管内堵塞,压力为10cmH2O。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及椎管减压术。术中打开T5椎板后可见,硬膜外脂肪减少,硬膜张力较高。切开硬膜后见鱼肉样组织,与硬膜、脊髓及周围神经根粘连紧密,且血供丰富,完全切除肿瘤后可见脑脊液流出。缝合硬膜及肌肉各层。术后大小便功能较术前有所恢复,双下肢肌力改善不明显,但肋弓以下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报告为肺小细胞癌。术后行脑及其他部位检查,结果示肝内、颅内等处均有转移性病灶。  相似文献   

12.
脊髓髓内血吸虫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因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2月,双下肢乏力,麻木2周入院。患者既往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查体:L_1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提睾反射消失,肛门反射减弱,双侧膝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彬斯基征及夏道克征阳性。MRI示T_(12)~L_1椎体水平脊髓髓内后方一椭圆形肿物影,约2.0cm×1.3cm×1.0cm,T_1加权像为等信号,T_2为异常信号灶。初诊:T_(12)~L_1脊髓髓内肿瘤。全麻下行T_(12)~L_1椎管探查术,术中见脊髓圆锥末端直径增粗、水肿,肿物位于后正中沟深面,色稍黄,质地比正常脊髓稍硬,边界不清,其内可见数条马尾神经穿出,手术显微镜下分块全切除肿物,并尽可能保留相关马尾神经。病理诊断:亚急性血吸虫病。术后2周双下肢肌力Ⅳ级,大小便功能基本恢复,术后1月感觉减退明显改善,院外继续行杀虫治疗。  相似文献   

13.
腰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后合并急性脊膜神经根脊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腰腿疼痛2年余,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痛苦面容,因惧痛不能平卧,大小便正常,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力级,余未查及明显阳性体征。胸腰椎MRI示:T12-L1硬膜下髓外占位,诊断:神经鞘瘤。行T12-L1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术,术中见脊髓圆锥侧下方有2cm×3cm乳白色,椭圆状,边界清楚,与脊髓圆锥无明显粘连的肿块,细心分离,肉眼全切肿瘤。返病房时检查患者双下肢活动基本同术前情况。约4h后患者开始感到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且逐渐向上发展,先后出现腹痛,腹胀,胸腹部束带感,呼吸困难,双上肢疼痛,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10h后查体,…  相似文献   

14.
男性患者,19岁,突发性腰背疼痛伴双下肢无力8天。于8天前,在劳动中患者突感腰背部剧烈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伴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立即住院,检查所见:双下肢肌力Ⅱ级,腱反射低,病理反射(±),双下肢痛觉减退,括约肌障碍。及时安排了脊髓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如下:核磁共振示 T_(12)—L_1水平脊髓异常粗大,考虑为脊髓血管畸形。脊髓血管造影见 T_(12)—L_1水平的动脉显示一异常血管团,直径1×1.5×2.5cm 大小,较均匀,  相似文献   

15.
下胸段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30岁。因右下肢麻木伴走路不稳10年余,腰痛、走路不能2d入院。病程中,时因感冒发烧致症状加重。5岁时患有结核性脑膜炎,遗留有走路不稳。入院时查体:神清语利,一般状态较好;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增高,呈折刀样,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平脐以下痛温觉减退,以右侧明显,胸椎12压痛。MRI示:胸9~11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较长的结节状T1等信号、T2略高信号影,大小约1.8cm×6.0cm,脊髓受压变细,胸椎右凸。在全麻下行胸椎管9~11探查术,术中见胸椎管内9~11硬膜下右腹侧囊性肿物1.8cm×6.0cm,囊壁半透明,左侧与脊髓粘连增生,囊内液为灰白色炼…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疼痛3月余,肌力下降并行走困难10多天入院。查体:T12棘突明显压痛,L5、S1棘突轻压痛,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痛觉减退,深感觉及定位觉差,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胸椎MRI示:T12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一结节状信号影,病变于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横断位及冠状位可见病变位于椎管左侧,脊髓受推压向右前移位。术前诊断:T12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局麻下行T12~L1椎管探查术,术中发现T12椎体水平有一包膜完整呈纺锤形的肿瘤约2.5×3cm大小,与硬膜及脊髓无粘连,肿瘤的上下极各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椎管内罕见部位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行文献复习。病人在电生理监测下行后正中入路病变切除术,见囊肿有明显边界,内含清亮液体,局部与脊髓及神经根黏连明显。结果术中完整切除囊壁。病理免疫组化:CK及CK7(+),CK20、TTF1和S-100(-),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病人痊愈出院,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随访4个月,腰背痛完全缓解:一结论支气管源性囊肿好发于颈部和上胸段椎管的脊髓腹侧,位于其他部位罕见。囊肿本身位于脊髓外,且边界清楚,手术全切除率较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一家四代七例椎管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1957年出生。患者于39岁出现腰腿疼痛,3年后来院就诊。CT示:椎管占位L2~L4 行手术切除术,术后上述症状逐渐恢复。术后3年再度出现腰背部疼痛,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双手麻木。MRI示:椎管两处占位分别为:C7~T2和T9。手术切开硬脊膜见肿瘤位于硬膜内的左下方,约2cm×2cm×4cm,表面光滑,钳夹易碎,包裹有三条神经,位于C7~T1水平,病理诊断:神经鞘瘤。胸段肿瘤因较小未切除。现术后3个月,双手麻木消失,双下肢肌力明显恢复。她的女儿现年18岁,患此病。儿子现年20岁,无类似症状,未作任何检查。例2例1的大哥,1953年出生。患者于34岁时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管内硬脊膜囊肿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有明确症状的11例胸腰段椎管内硬脊膜囊肿的临床资料。采取显微镜下囊肿交通口封闭术+囊肿切除术治疗。结果 腰背部疼痛10例,下肢进行性乏力9例,下肢疼痛5例,大小便无力4例;术前MRI检查证实胸腰段椎管内硬脊膜外囊性占位,平均累及(3.7±0.7)个节段。所有病例均完成囊肿交通口封闭,囊壁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无新发神经功能症状,腰背部及下肢疼痛症状均减轻。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5年;末次随访,所有病人McCormick分级提升一个等级以上,VAS评分[(2.54±1.81)分]较术前[(5.65±2.35)分]明显改善(P<0.05),腰痛ODI评分[(10.72±3.44)分]较术前[(28.52±4.35)分]明显好转(P<0.05),MRI检查证实囊肿均无复发,X线检查无脊柱失稳变形。结论 症状明显的胸腰段椎管内硬脊膜囊肿应行手术治疗,显微镜下确认并严密封闭囊肿交通口,复位椎板,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胸腰段脊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原发于脊髓者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患者,女,23岁。患者2004年11月突发双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两周后于当地医院行胸11~12椎管内血肿部分清除术。术后患者双下肢肌力曾恢复至2级,但2个月后无力症状再度加重,故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恶性黑痣,双眼眼底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稍增高。双侧脐平面以下痛、温觉严重减退,双下肢深感觉消失,双侧Babin-ski′s sign(+)。胸椎MR示胸10-腰1区椎管术后改变,对应椎板术后缺如,胸10-腰1节段椎管内可见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