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相关疾病现状,为社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社区居民1271户1911人(男1064人,女847人),采用入户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及采血化验的方法,进行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腹型肥胖发生率45.4%,血脂异常26.3%,糖代谢异常23.5%,高血压21.6%,代谢综合征发病率19.3%。不同性别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段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年龄增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增高。结论城市社区代谢综合征以及相关疾病流行形势比较严重,已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进行重点防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宁市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探讨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的综合防控策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模式。方法:选择西宁市四区三县机关、事业单位1 206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体检平台,对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进行统计分析及健康评估。结果:在健康体检中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3.9%,性别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中高血压222例,患病率18.4%;糖代谢异常117例,患病率9.7%;血脂异常303例,患病率25.1%;肥胖/超重328例,患病率25.1%,在222例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合并糖代谢异常患病率52.7%,其中糖尿病8.1%,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6.8%,单纯糖耐量减低(IGT)32%,IFG+IGT 5.9%,仅单纯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将会60.7%IGT漏诊。结论:将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策略的新理念运用到中年人群的健康指导上,打开医患知识不对称这一瓶颈,实施以健康体检、健康评估为基础,以循证治疗指南为指导,倡导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的综合防控策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模式,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何江山  刘雅   《四川医学》2018,39(1):92-94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是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导致糖尿病和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据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组2000至2001年对我国成人横断面调查显示,中国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6.5%[1]。近年来,国内外有研究报道代谢综合征人群中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很高,且研究者认为代谢综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  王宾友  刘雅  何萍  黄晓波  欧阳凌云 《四川医学》2010,31(10):1422-1425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1.36%,其中男15.69%,女8.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5.34%,其中男25.86%,女25.02%,两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升高,代谢组分异常数目亦增多(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筛查和研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患病现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NAFLD总患病率9.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②腰围、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进入多因素Logistic(P〈0.05);③NAFLD组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6.1%,高于非NAFLD组的5.2%(P〈0.05)。结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率高,其中女性、年龄增长、肥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其危险因素;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脂(高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高血糖或糖尿病聚集的征候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组危险因素。但是它是可以人为干预而逆转的征候群。为了解代谢综合征在高校教师人群中流行情况,我们对武汉某高校教师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515例进行健康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按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受检者肥胖、超重、中心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7.9%、21.6%、24.8%、55.2%、10.7%、7.9%、13.1%。中心型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型肥胖组(按BMI分型)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中心型肥胖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外周型肥胖组。中心型肥胖与外周型肥胖都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导致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质指数都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质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秋利  关尚一 《中外医疗》2009,28(13):161-162
代谢综合征是一类代谢性临床症候群,包括腹部的肥胖,糖代谢功能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等。运动对于代谢综合征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的目的是综述运动对于代谢综合征四大征候——腹部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综合征,指一名患者身上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腹型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它既有遗传因素,又与生活方式有关。而生活方式是最重要、也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因素。我们对从门诊和体检中心筛选出的代谢综合征病人进行干预观察,收到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及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聚集性状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斗门区两镇4个自然村,对其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体检,分析血脂异常分布情况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人群高胆固醇血症(TC)、高甘油三酯血症(TG)、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LDL-C)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的患病率分别为41.8%、15.3%、67.5%及0.2%,高TC、高LDL-C和女性高TG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并具有阶段性特点;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尿酸异常等疾病具有明显聚集性,女性显著于男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C异常患病率与年龄和腹型肥胖正相关,与高血压家族史、吸烟负相关;TG异常患病率与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正相关,LDL-C异常患病率与年龄和腹型肥胖正相关.[结论]斗门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均较高,且女性显著于男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防治重点应采取点面结合方式,加强对群体宣传和重点人群干预,控制肥胖,减少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在精神疾病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自编调查表,通过病案室查阅病历,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结果共有1 386例患者进入统计分析,精神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5.8%,其中男性为6.7%,女性为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精神疾病种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精神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低于类似文献报道。女性精神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影响因素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上海社区青少年人群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及其相关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取自1998年至2001年上海华阳及曹杨社区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资料,将其中15~20岁的429名(男223名.女206名)具有完整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及血糖等资料者纳入本次分析。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别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及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工作定义。结果该自然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患病率:糖调节异常为1.40%(空腹血糖受损为0.47%,糖耐量受损为0.93%),高血压为4.66%,血脂异常为21.45%,超重/肥胖为13.05%,其中后3项男性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值均<0.01)。青少年人群中有1项代谢异常者占24.94%,有2项者占5.59%,代谢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患病率为2.69%。结论上海社区青少年人群中已有较高的代谢异常患病率,因此对青少年有高危因素者应进行定期筛查,并对伴有代谢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防止青少年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琼海市居民主要慢性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全市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抽取本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899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主要慢性病和代谢综合征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 琼海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和加权率分别是26.4%(26.6%)、10.3%(10.6%)、8.7%(9.1%)和51.8%(53.0%),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比率和加权率分别是25.8%(25.3%)、7.1%(7.2%)、25.3%(24.7%)和12.3%(12.7%),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0.6%(10.3%)。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P<0.01),肥胖、中心型肥胖、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男女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中心型肥胖、体质指数BMI、低HDL-C血症、高TG血症、果蔬不足、红肉过量及身体活动不足等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 琼海市居民高血压和中心性肥胖处于高发期,应早筛查、早发现、早控制和治疗,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延边地区高血压危险因素在朝鲜族和汉族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体格指标,检测空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①高血压患病粗率朝鲜族男女分别为53.5%和41.6%,而汉族男女则分别为40.1%和30.6%;其年龄调整标化患病率朝鲜族男女分别为45.9%和31.3%,而汉族则分别为37.7%和28.6%。无论男女朝鲜族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显著高于汉族人群。该地区不同民族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朝鲜族人群的高血压与年龄、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吸烟、饮酒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汉族人群的高血压与性别、年龄、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吸烟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不同民族人群的高血压病与高血糖无相关。结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的高血压病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保定市成人代谢综合征(M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本研究涉及2007年6~9月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2052人。MS的诊断采用2004年中国糖尿病学会(CDS)提出的诊断标准。结果①MS、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分别为18.62%、44.74%、30.68%、27.78%和36.50%。②小于55岁男性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MS的患病率及36~54岁男性高血糖患病率均高于女性。③女性MS的患病率则从55岁以后然增加较快。④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结论保定市成人MS患病率较高,男性更应该从中青年就开始控制体重、血糖、血压和血脂,预防MS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黄石市社区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对5712名18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黄石市社区居民IFG、IGT和DM标化后患病率分别为2.21%、4.09%、6.87%。甘油三酯异常(OR=1.53)、年龄增大(OR=1.39)、收缩压高(OR=I.27)、腰围增加(OR=1.48)是黄石市社区居民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女性(OR=0.78)为其保护因素。结论黄石市社区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降低体重,控制血压和血脂,可有效预防糖代谢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Disease risks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risks of dyslipidemia,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and metabolic syndromes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nese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heir normal weight counterparts. Methods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defined by age- and sex-specific BMI classification reference for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and each risk factor for MetS were defined using the criteria for US adolescents. Definition of hyper-TC, LDL, and dyslipidemia for adults was applied as well. General linear model factor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metabolic indicators among normal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e groups.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odds ratio of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between obesity, overweight, and normal weight children, after adjustment for living area, family economic level, age, sex, and daily exercise time and TV watching time, as well as different dietary indices in the model. Results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blood lipids,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found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as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By applying WGOC-recommended BMI classification, the risks for hypertriglyceridemia, low HDL and dyslipidemia among overweight children were 1.9, 1.4, and 1.5 times, and was 3.3, 1.5, and 1.8 times among obese groups compared to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sex, region, socioeconomic stat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intakes.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15-17.9 years) had a high-risk of developing hypertension, which was 2.3 and 2.9 times highe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Above 90% obese adolescents had abdominal obesity, while less than 1% normal weight ones had abdominal obesity. No obese adolescents were free from any risk factors for MetS, while 36.9% of normal weight adolescents were from the risk factors. 83.3% obese boys and all obese girls had metabolic syndrome, while only 15.5% normal weight boys and 18.8% normal weight girls had metabolic syndrome. Four risk factor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found in 8.3% obese boys while none in normal weight boys and girls. The prevalence of MetS among normal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groups was 1.5%, 18.3%, and 38.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risk factors are clustered in obese Chinese children. Our observations strongly suggest th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event the onset of overweight and its associated diseases during early childhoo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保定市某大型国有企业机关干部高血压患病状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5 年4 月至 2015 年 5 月对该企业部分机关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并进行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 576 人,检出高血压 104 例,患病率为 18.06%。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体质指数、中心性肥胖、TG、TC、吸烟状况、饮酒状况、摄盐量有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50 岁、男性、有高血压家族史、体质指数大、TG 异常、饮酒、摄盐量多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应针对危险因素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 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健康体检的65 岁以上社区老年人3 500 名,对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及相 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长沙市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3.72%,其中高TG 血症、高TC 血症、高 LDL-C 的检出率分别为26.54%,25.31%,16.6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是血脂异 常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体育锻炼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 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开展社区干预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成年女性体检者中子宫肌瘤检出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方法经过数据结构化与标准化后,分析172 764名成年女性体检者的子宫附件彩超检查及生理生化检测结果[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计算比值比(odd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 CI)。结果总体上子宫肌瘤、血压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0.03%、7.74%、1.84%、48.19%、31.19%。子宫肌瘤及代谢综合征检出率最高年龄段均为45~59岁;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年龄段60~74岁女性。不同年龄段疾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在年龄、BMI、SBP、DBP、FBG、TC、LDL-C、HDL-C、TG、血脂异常、血压偏高、血糖偏高及代谢综合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年女性中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可能使子宫肌瘤检出风险升高;中年女性中消瘦或高血压者得子宫肌瘤风险最低;当年龄达到75岁以上时,各种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与子宫肌瘤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年龄段女性体检者的子宫肌瘤检出风险因素有所不同。体检指标对青年女性预防子宫肌瘤的指导意义更大,其更需要关注体重、血脂及血压并保持健康水平。在女性体检人群中普及子宫彩超检查对子宫疾病早期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