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肝内胆管结石伴发肝内胆管癌10例、迟发性肝内胆管癌3例,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的35%(13/371),癌肿均发生于含结石胆管处,以左肝多见。病程1~40年,平均16年;3例迟发性肝内胆管癌分别发生于取石后6、7、11年,平均8年。认为肝内结石、胆管炎(细菌感染)、胆汁淤积是诱发肝内胆管癌的重要因素。早期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通畅胆汁引流、控制感染是预防胆管癌发生的重要措施;早期诊断、根治性切除可获得良好疗效。对左肝结石伴胆管狭窄、肝段萎缩及纤维化,主张行半肝切除,以防癌肿发生  相似文献   

2.
肝石症的真实发生率难以估计。它取决于研究肝内结石所用的方法。一般尸检的肝内结石检出率不可靠。相对发生率即所有胆石症患者中的肝内结石者是较可靠的指标。已知整个东亚地区的肝内结石发生率高,而在欧美罕见。甚至在亚洲,胆石症相对发生率也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有人报道朝鲜肝内结石相对发生率为17%。日本全国调查结果表明肝内结石相对发生率为41%。这种地区差异可能与环境和乙醇因素有关。Nakayama等报道.尽管各地都存在乙醇因素,但在台湾(54%)、日本(5%)、香港(3.1%)、新加坡(1.7%)的患胆石症的中国人中肝内结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总结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意义。方法对本院7年来24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病变行肝段、叶切除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段)切除后,229例术后恢复良好;发生胆漏5例,膈下脓肿3例,胆道出血1例,切口感染8例;术后经T管造影以及BUS、CT检查证实结石取净者221例。术后随访217例,随访时间6个月-7年,肝内结石复发14例(5.8%),反流性胆管炎9例。结论正确的肝叶、段切除既能去除胆管狭窄、结石、毁损的肝组织,甚至肝脓肿,又能去除胆管癌的好发部位或早期胆管癌。研究结果表明: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及效果。163例中行肝部分切除86例(肝切除组),行非肝切除77例(非肝切除组)。结果 肝切除组效果优良率为96.5%,术后残石率为5.8%,复发率为1.2%;非肝切除组分别为85.7%、15.6%及1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优于非肝切除。  相似文献   

5.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非常有用的方法。我院应用PTCS下液电碎石术(EHI)治疗胆管结石27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1例,肝内胆管结石16例(单纯肝内胆总管结石11例,合并胆总管结5例)。胆总管结石11例中11例(100%)、肝内胆管结石16例中15N(93.8%)结石全部取出。PTCS取石次数胆总管结石平均2.6次、肝内胆总管结石取石次数平均6.3次。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仅适用于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失败及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对于高龄及高危人群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联合手术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体会湖南省安仁县人民医院外科(423600)陈梅福,汤跃联,周龙溪我院1984~1991年共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7例,其中右肝内胆管结石31例,占31.6%,现就我们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1例中。...  相似文献   

7.
曾铭 《现代保健》2011,(30):19-20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10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完善检察、明确诊断后,采取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根据结石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肝切除术式,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及预后。结果108例患者治愈25例,治愈率为23.1%;术后并发症28例,发生率为25.9%,其中胆瘘11例(10.2%),切口感染9例(8.3%),膈下脓肿8例(7.4%),无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术后有结石残余13例,残石率为12.0%;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石复发21例,复发率为19.4%。结论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左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叶切除治疗84例左侧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患者的术前评估资料、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左半肝切除34例,肝左外叶切除26例,肝段切除24例。左半肝切除术临床效果(结石残留率、疗效优良率、结石复发率)明显优于左外叶和肝段切除术(P〈0.05)。左半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与其他手术方式无差异(P〉0.05)。结论左半肝切除是治疗左侧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44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44例中行肝切除18例(占40.9%),死亡1例。术后残石率为36.3%。肝叶切除和非肝叶切除术后残石率差异明显,前者优于后者。结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可采取多种方式,不同范围的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其效果优于单纯胆肠吻合和胆道外引流。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减少术后残石。  相似文献   

10.
丁访林 《现代养生》2024,(6):411-413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贵州省仁怀市中医院外科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并能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由于常合并高位胆管炎性狭窄和囊性扩张、胆汁滞留、感染、肝损害等情况,冶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再次手术占全部胆道手术的29%[1],成为胆道外科中最复杂和最难治的非恶性疾病。1991~1995年,我院采用左肝外叶切除加高位胆管剖开取石治疗胆管结石40例,术后随访优良率达85%。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性问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5.5(25-70)岁。左肝内胆管结石22例,在胆、肝外胆管结石7例,左、右肝内胆管结石8例,全肝内、外胆管结石3例。1.2手术方式见表1。1.3治疗效果本组无一例术后发生隔下感染、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手术(对照组)与肝部分切除(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残石术分别为5%、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采用肝部切除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勤祥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33+135-133,135
目的探讨针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组织切除术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肝胆管结石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包括患者150例。针对A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为肝组织切除术,针对B组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为将胆管进行切开之后取石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结果最终比较A、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A组优于13组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手术后。对患者进行T管造影发现,在A组患者与B组患者结石残留率方面,前者低于后者比较明显(P〈0.05)。结论针对肝胆管结石的患者采用肝组织切除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后,最终获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4.
苏楠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151-152
目的分析探讨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镜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镜肝切除术治疗,观察总结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镜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实施时间为164-3000 min,平均手术时长为(220.5±55.4)min,出血量为200-450 mL,平均出血量为(325.4±120.6)min,住院时长为5-9 d,平均住院时长为(6.4±1.4)d,术后2-7 d拔除引流管,无残石率。2例患者术后发生胆漏,给予腹腔管引流4 d后病症治愈,未发生死亡事件。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半,未出现结石复发,无上腹部疼痛症状。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镜肝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微创;但是实践证明,术中极易发生大出血,术前应该加强CT、MRCP、ERCP等检查,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手术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手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的}】盏床作用和意义。方法抽取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患者,均需手术器械取石,其中22例患者术中配合应用胆道镜.作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情况以及术后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9%(2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含3例结石残留,残留率为13.6%(3/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8/2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5/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的实用性较强,有效避免结石残留以及再次手术取石发生,临床认可度高,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对比胆肠吻合术与部分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实施手术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前者接受部分肝切除术,后者实施胆肠吻合术,两组患者在出院后均接受为期至少3年的随访,对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结石残留率)和远期疗效(术后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7%和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和3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11.7%),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8例(1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胆肠吻合术,部分肝切除术具有更好的手术近、远期疗效,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刘汉东 《现代保健》2014,(26):120-123
目的:研究多处肝切除手术诊治复杂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胆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术方案进行诊治,试验组患者使用多处肝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残留结石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25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残留结石,残石率为12%,结石清除率达到88%,;对照组25例患者中10例患者残留结石,残石率为40%,结石清除率达到60%,两组结石清除率和残石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胆管结石患者,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多处肝切除手术,不但可以降低患者结石复发率和残留率,而且治疗方式比较安全,应该在临床上得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何伦新 《现代保健》2010,(31):42-43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笔者所在科施行肝叶切除术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肝叶/段切除术中,同时行单纯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42例,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肝总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10例,肝胆管探查取石+狭窄胆管切开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7例,肝胆管探查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66例(82.5%)获得6个月~4年的随访,术后残余结石12例(15.0%),经胆道镜取净7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3例,胆瘘7例,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1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针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原发病灶合理选择肝叶/段切除术,可有效解除狭窄、畅通引流,降低术后残石率及胆管炎的发生率,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行外科治疗的资料,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总结各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适应证。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50例(32.26%)。左半肝切除39例(25.16%),肝方叶切除12例(7.74%),右前叶切除5例(3.22%)。右后叶切除20例(12.90%),右半肝切除5例(3.2%),双侧多区段肝切除36例(23.22%);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78例(58.32%),经肝实质切开取石4例。结果;根据手术探查的胆管狭窄部位及范围和结石状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正确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的关键,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佳的手术方法。方法将该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规则性切除术,对照组行非规则性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7,P〈0.05)。观察组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观察组术后73.3%的患者达到完全康复状态,总体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相比,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结石清除率更高,疗效更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