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的异常改变 ,从直观上看大致有四方面 ,即 :尿量的多少 ,尿色的异常 ,排尿时的异常感觉 ,尿中有夹杂物。对尿量、尿色、尿质、尿感的观察 ,即是诊尿法的基本内容。《伤寒论》开祖国医学诊尿法之先河。其对尿异常改变的描述有小便清、小便白、小便自利、失溲、遗尿、小便数、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少、不尿等。诊尿法在《伤寒论》中的意义大抵有四方面 ,即确定疾病的部位 ,辨析病证的性质 ,分别津液的存亡 ,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涉及小便的条文计有60余处,笔者对《伤寒论》中涉及小便的条文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伤寒论》中小便的异常变化,不仅可以阐明病机,而且可以作为辨识疾病证候、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总结《伤寒论》中小便在辨证论治中的意义,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沈若星 《陕西中医》1995,16(5):237-238
<正> 《伤寒论》中对小便不利辨证之论述颇详,就症状而言,六经中无论表里寒热虚实诸证,皆可见到小便不利。观其内容,条文中还有“小便难”、“小便必难”、“欲小便不得”、“小便少者”、“小便数少”、“小便已阴疼”等,均含有小便不利之意。《伤寒论》载有小便不利的条文,计有38条之多,约占全部条文的10%。可见小便不利一症,在《伤寒论》中居重要位置,其辨证明晰井然,于临床中颇具指导意义。 小便不利,实质是个综合证候,可以见于多种疾病,涉及面较广,时病、杂病、急性病、慢性病、内科、外科、妇科病等均可见到。小便不利是指小便排出困难,尿少、尿痛、尿黄等小便异常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辨“小便”浅探余策群(江西省武宁县官莲乡医院332302)关键词伤寒论,小便,诊断《伤寒论》中论小便,有小便利、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数少、小便清白、小便赤等。小便利否,反应了机体水液的输布和津液之盛衰,因此,仲景将其作为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诊尿法临床应用意义李素桂郭绍伟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010020)关键词:《伤寒论》/诊尿法尿是水液在人体代谢后的产物。水液进入体内,经过脾胃的运化,转输到肺,通过肺的通调水道作用,将其下送到膀胱,膀胱是尿液的贮藏器官,经过膀胱的气化作用将其...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伤寒论》与现代生物钟的理论,从人体生理活动节律、天人相应的关系与摄生方法、疾病的发生变化及转归、以及时间治疗学四方面进行探讨,认为东汉末年伸景所著《伤寒论》一书中蕴藏非常丰富的“生物钟”观点,对于疾病发生、变化、归转、治疗及预防都有很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伤寒论》与现代生物钟的理论,从人体生理活动节律、天人相应的关系与摄生方法、疾病的发生变化及转归、以及时间治疗学四方面进行探讨,认为东汉末年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中蕴藏非常丰富的“生物钟”观点,对于疾病发生、变化、归转、治疗及预防都有很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燥尿”乃《伤寒论》专有名词.本人在《伤寒论》教学中,特查阅《伤寒论研究大辞典》(傅延龄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页),书言:“妇保指肠中宿食存积受热效然而形成异常干硬的粪块.挺尿常青留于肠道弯曲折五狭窄之处,大小多少不等,顽固难下.”笔者不端浅陋,提出异论,供同道探讨。豆“洪保”不等于深埋阳明实证包括“牌约”、“胃家实”、“大便难”,即三承气汤证、脾约证及润导法,三者均有大便秘结,其屎必操.屎场即大使硬结的代名词,表明一种症状或病理产物。是否一见尿燥即用承气类攻下?非也。张仲景根据保…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小便利否,有小便利、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数、小便少等.小便利否,反应了机体水液的输布、排泄,和津液之盛衰.因此,《伤寒论》将其作为诊察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现对此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手针对排尿异常的临证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和生  何崇 《新中医》1998,30(1):25-26
无锡朱振华医师,幼禀师传,及成一家,又提出了自己的手针治疗方案,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发现其对许多病证均颇多效验,尤其对排尿异常的治疗更为灵验。现录验案2则,介绍如下。例1:黄某,男,7岁,小学生。突发尿频3小时来诊。白天参加学校组织的秋游,晚饭后完成作业,9时许上床就寝,15分后要小便,尿毕上床10分左右又要排尿,如此平均10分钟即有尿意,并急于要小便。除第”l次小便外,以后每次排尿尿量均较少,有时仅有点滴小便。遂于当晚零时左右带孩子来院急诊。刻诊:除频有尿意外,无其它不适。查体:小腹无胀满,叩诊膀肥上界…  相似文献   

11.
李小会 《辽宁中医杂志》2009,(12):2111-2113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小便不利的辨治颇详。总结《伤寒论》中辨小便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并归纳整理仲景治疗小便不利的治法为通阳化气利水、清热利湿、育阴利水、温阳利水、疏利三焦、疏肝理气六法,阐述其代表方、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内科疾病采用外治法,早在东汉末年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就有论述。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可将仲景外治法归纳为药塞法、熏洗法、外敷法、针灸法四种方法,以便指导临床。一、药塞法仲景用药塞法有肛门、阴道、鼻中三补给药途径。如《伤寒论》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  相似文献   

13.
程保智 《河南中医》2012,32(12):1580-1582
《伤寒论》讨论“小便异常”条文非常多.分析总结其证与津液、水湿、枢机、寒、热都有密切关系,多为以上一种或者多种种情况互相纠结、互相影响.另外根据小便的情况,可以协助判断推测“蓄血、发黄、大便”等病机和症状的预后和转归,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根据小便制定治疗方案.认真研究《伤寒论》关于“小便异常”相关条文,对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水平,预防病情进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苓散乃《伤寒论》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功能化气、利水,笔者近年应用此方加味合盐葱熨脐法治疗产后癃闭,效果良好,现举验案三则,报告如下。1刘某27岁,教师,2000年11月13日诊。正常产第1胎,分娩后即出现小便癃闭,点滴不通已5d,经西  相似文献   

15.
蒙医靠望诊来确诊病情,因此凡能用眼睛看到的都要观察,包括病人的神色、体型、皮肤颜色、大小便、舌、痰等。这里介绍有关察尿辨病的一些情况,健康成人在正常的饮食和在一般的生活中,白天排尿次数大约为2—3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大约200—00毫升,24小时总尿量为1000—2000毫升。尿色淡黄而且清晰透明,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可使尿量颜色发生变化。如患某种疾病(肝胆疾病血中胆色素增加时,尿色可为黄褐色或棕绿色。这一症状正和蒙医的“希拉病”即热病尿相同)服用某  相似文献   

16.
彭世桥 《新中医》2001,33(4):69-69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炙甘草组成。具解表化饮,止咳平喘功效。笔者用治肺经虚寒或兼痰饮水湿所致的各种病症,屡治效验,举例如下。1 见水欲尿症 李某,女,13岁,1998年9月10日初诊。入夏以来小便频多,加重半月,且每见水即欲小便。数次尿检均无异常,某医院诊断为尿道综合症。服谷维素、维生素B1、654-2等药不效,转服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汤亦无好转。诊见:小便频多,见水即欲小便,以致不敢洗脸、刷牙,近1周曾遗尿2次,伴神疲肢倦,纳谷不馨,口淡不渴,泛吐…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有关察尿辨证的内容十分丰富 ,通过诊察小便可以推断病势进退、邪正盛衰、津液存亡等。继后 ,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察尿辨证的内容 ,通过诊察尿的色泽、透明度、排出量、频率及伴随症 ,可以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湿燥等。  相似文献   

18.
陆彩芬 《江苏中医》2001,22(6):38-39
《伤寒论》中有关察尿辨证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诊察小便可以推断病势进退、邪正盛衰、津液存亡等。继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察尿辨证的内容,通过诊察尿的色泽,透明度、排出量、频率及伴随症,可以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湿燥等。  相似文献   

19.
彭××,男,9岁。1987年3月21日诊。患儿3周前患肺炎,愈后1周即小便不能自控,时时欲解,每天达20余次,甚至尿裤;有时睡中遗尿,每次尿量少,色清。曾服温补肾阳、固摄下元之中药未效。现患儿面白神疲,多汗,四肢无力,食欲  相似文献   

20.
俞根初为清代绍兴著名医家,一生忙于诊务,由临证所悟而成的《通俗伤寒论》被誉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俞根初将《伤寒论》通俗化,使我们学习应用伤寒更为便利;以六经钤百病,临床诊治化繁为简、纲举目张;重视目诊,同时又集腹诊之大成;古方、新方应用别具一格,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重视瘥后调理,促进疾病痊愈且预防复发;在《伤寒论》基础上引申发挥,但始终围绕疾病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