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祛湿化瘀方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 雄性大鼠,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在造模2周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灌胃用药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指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以及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明显大泡样脂肪变性;肝组织TG、FFA含量以及血清ALT、AST、GGT活性显著升高.祛湿化瘀方各剂量组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显著减轻;肝组织 TG、FFA含量和血清ALT、AST、GGT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降低ALT的作用显著强于中、低剂量组.结论: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药效。方法:12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2只.SPF级。随机分为对照饮食组(n=16)和高脂饮食组(n:16),对照饮食组小鼠给予10%热能来源于脂肪的对照饲料,高脂饮食组小鼠给予60%热能来源于脂肪的高脂饲料。12周末,对照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再分,51j随机分为正常组(N,n=8)、正常给祛湿化瘀方组(NQ,n=8)、模型组(M,n=8)、模型给祛湿化瘀方组(Q,n=8),分别以lml/100g鼠重灌胃给予祛湿化瘀方(生药含量0.93g/m1)和灭菌饮用水,16周末取材,观察各组小鼠体重、肝组织TG、血清ALT、肝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肝脏HE染色见肝细胞明显的肿胀、脂肪变性和炎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见肝脏显著脂滴沉着。肝脏脂肪变积分、炎症积分、气球样变积分均显著升高,并达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祛湿化瘀方组小鼠肝组织TG、血清ALT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同时肝脏病理组织变化改善,病理积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祛湿化瘀方能够有效防治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小鼠NAS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 NAFL)的治疗作用,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 C)、模型组( M)、三七理血脂肝方组( Y),每组12只。 C组给予普通饲料, M和Y组予高脂饲料造模,4周后继续予高脂饲料同时Y组大鼠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动物实验结束时,取3组大鼠肝脏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以及血脂血糖指标TG、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游离脂肪酸( FFA)、空腹血糖(FBG)。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亚型2E1(cytochrome P4502E1, CYP2E1)和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 UCP2)的表达水平。结果: M组大鼠血清ALT和LDL-C 较C组显著升高, Y组中这两个指标较M组明显下调,并能降低血清FFA水平; M组大鼠肝组织出现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性,肝组织 TG、 TC含量显著升高, Y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从分布和程度上均有所减轻,肝脂含量降低。另外M组大鼠肝脏的CYP2E1的表达上调、 UCP2下调, Y组表达趋向正常水平。结论: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NAFL治疗有效,方药的降脂理血功效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发挥降脂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血燥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制作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中药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喂养16周后,测量动物的体重、肝重,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并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对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结果]①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造模均成功,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所获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F4),模型组炎症活动度积分(2.58±0.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炎症活动度积分(1.42±0.1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模型组ALT、AST、TC、TG、Hyp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模型组在ALT、AST、TC、Hyp含量上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ALT、AST、TC含量均比对照组增高,TG、Hy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及干预组肝组织脂联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呈负相关.[结论]活血燥湿汤可能通过提高血清脂联素的含量、抑制肝组织羟脯氨酸的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脂联素(ADP)及其脂联素受体 2 (AdipoR2)在脂肪肝病理变化中的意义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高脂模型组)和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复合模型组)的两组大鼠脂肪肝模型,各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高脂模型组大鼠造模10周,其中药组在第7周起予以中药(祛湿化瘀方)灌胃干预4周;复合模型组大鼠造模4周,其中药组在第3周起予中药干预2周.观察项目:(1)肝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脂肪变性程度变化;(2)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AdipoR2含量及血清ADP含量;(3)肝组织TG、FFA、AdipoR2、血清ADP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数据均使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q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相关分析采用Bivariate相关分析.结果 (1)在两个模型大鼠实验中,模型组肝组织均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肝组织TG、FFA含量均显著升高,高脂模型组分别达正常组的3.2倍和3.5倍,q值分别为16.00和8.10,p值均<0.01;复合模型组分别达正常组的3.8倍和3.6倍,q值分别为10.10和10.87,P值均<0.01.血清ADP与肝组织AdipoR2均显著降低,高脂模型组分别为正常组的56.1%和56.0%,q值分别为10.19和9.03,P值均<0.01;复合模型组分别达正常组的55.6%和71.1%,q值分别为5.48和7.16,P值均<0.01;在两个模型中,中药干预组的TG,FF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ADP、AdipoR2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2)肝脏TG、FFA含量与血清ADP含量、肝组织AdipoR2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1)血清ADP和肝AdipoR2水平均显著低下,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有重要意义.(2) 中药祛湿化瘀方可显著提高脂肪肝大鼠的ADP、AdipoR2水平,这可能为该方防治脂肪肝作用的重要药理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给予祛湿化瘀方,1剂/d.2个月后统计疗效,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并记录患者的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C和TG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更佳,其中胁肋疼痛和便溏两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降低血脂,其症状改善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网络抗氧化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网络抗氧化剂预防组、网络抗氧化剂治疗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喂以正常饲料,其余3组均喂以高脂饮食。网络抗氧化剂预防组在高脂饮食同时给予维生素E(100mg/kg)、硫辛酸(40mg/kg)、辅酶Q10(100mg/kg)、维生素C(100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100mg/kg)联合灌胃治疗,每日1次。网络抗氧化剂治疗组在高脂饮食12周(造模成功)后开始给予上述网络抗氧化剂联合灌胃治疗。16周时处死各组大鼠,观察肝功能和血脂变化,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网络抗氧化剂预防组及治疗组体重、肝湿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MD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肝组织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网络抗氧化剂预防组体重、肝湿重、ALT、TG和血清MDA与网络抗氧化剂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ST、TC和肝组织MDA均显著低于治疗组,血清及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治疗组。结论网络抗氧化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康Ⅳ号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和白酒诱导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不同剂量肝康Ⅳ号煎液灌胃治疗(治疗组),于8周末处死鼠,采血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肝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肉眼和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脂肪变程度计分,并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东宝肝泰组比较。[结果]模型组肝组织明显脂肪变性,治疗组和东宝肝泰组可显著降低血清AST、ALT和肝组织TC、TG、MDA水平,提高肝组织SOD活性,肝康Ⅳ号治疗效果优于东宝肝泰;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肝康Ⅳ号可减轻肝组织脂肪变和点灶样坏死,镜下计分显示肝康Ⅳ号中、高剂量组对肝组织改善优于东宝肝泰组。[结论]肝康Ⅳ号可对抗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害,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降脂保肝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降脂保肝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酒精灌胃复制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设降脂保肝丸大剂量组(D)、小剂量组(X)、模型组(M)及空白对照组(K),检测各组小鼠血清ALT、AST、TG、TC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MDA浓度,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M组小鼠ALT、AST、TG、TC水平明显升高,与K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和X组小鼠的4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比M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以D组为优。M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明显,且有散在坏死灶及炎性细胞浸润;D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比M组明显减轻,肝窦基本正常,无炎性细胞浸润;X组小鼠肝组织改变介于M组和D组之间。结论:降脂保肝丸能显著改善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肝细胞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肝组织学病理情况,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泽降脂方对模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方法:41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丹泽降脂方防治组、模型组和防治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喂养共8周以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防治组同时给予丹泽降脂方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外周血ALT、AST、TB il、ALP、GGT活性,肝组织TG和血清TC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油红O染色。结果:丹泽降脂方能有效地减轻大鼠体重和肝重,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肝内脂肪沉积,改善肝细胞的脂肪性病理改变。结论:丹泽降脂方能够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肝脂康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肝脂康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作脂肪肝动物模型,以东宝肝泰作对照观察肝脂康胶囊对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肝脂康胶囊大、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体重、肝指数、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同时肝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及TG恢复到接近正常.在降低肝指数、TC、AST,升高HDL,肝脂康胶囊优于东宝肝泰(P<0.05,<0.01).病理结果显示:在使模型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恢复正常或显著减轻方面,肝脂康胶囊也优于东宝肝泰(P<0.05).结论:肝脂康胶囊具有良好的抗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脂复煎剂对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脂复煎剂对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饲养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肝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造模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肝脂复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饮食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肝指数(肝重/体重)、肝功能、血脂、血糖、肝脂、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肝脂复煎剂组血脂改善、肝脂显著降低(P<0.05,<0.01),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显著降低(P<0.05,<0.01),肝组织学接近正常.饮食治疗组改善不大.[结论]肝脂复煎剂可有效地用于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消脂祛浊方治疗合并肥胖的痰湿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患者70例,其中34例(对照组)接受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治疗,另3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消脂祛浊方治疗12周。使用无创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肝指数(FLI)、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值。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BG)、HOMA-IR和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FBG、HOMA-IR、TC、TG和LDL-C水平分别为(6.1±0.9)mmol/L、(5.8±0.7)、(5.2±0.8)mmol/L、(2.2±0.1)mmol/L和(3.1±0.3)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8±1.6)mmol/L、(6.5±1.6)、(5.7±0.8)mmol/L、(2.7±0.2)mmol/L和(3.9±0.9)mmol/L,P<0.05】,而HDL-C水平为(1.5±0.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0.2)mmol/L,P<0.05】;在治疗前,两组脂肪肝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CAP、FLI和BMI分别为(238.4±25.3)dB/m、(22.3±5.3)和(25.1±2.0)kg/m2,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0.3±30.1)dB/m、(29.1±6.3)U/L和(28.1±2.0)kg/m2,P<0.05】。结论 应用消脂祛浊方治疗NAFL患者可在近期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甘枣宁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制作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同时以复方甘枣宁灌胃,12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作病理组织学观察,同时称体重、肝脏重,计算肝指数.[结果]复方甘枣宁明显减轻肝组织内脂肪变性,降低血清TC与AST水平.[结论]复方甘枣宁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脂肪肝患者76例,对照组30例,前者口服补肾活血方,后者服用维生素E,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经60天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血脂亦降至正常,经统计学处理,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肝功能,且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贯煎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脂肪肝的干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CCl4模型组(14只)、一贯煎组(14只)。模型组和一贯煎组大鼠按0.3ml/100g的剂量每周2次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共9次,正常组大鼠注射相应体积的橄榄油。一贯煎组大鼠造模同时灌胃一贯煎药液,1次/d,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同体积蒸馏水。首次造模48h后,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至造模结束后,3%戊巴比妥麻醉,腹主动脉采血,留取血清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变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含量;并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和脂滴沉积情况。结果:首次造模48h后,模型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一贯煎干预后,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造模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γ-GT活性和TBil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肝组织HE染色可见肝细胞肿大,胞质松散,表现为大泡型脂肪变性,呈现局灶性,病灶间可见少量正常肝组织;油红0染色可见大量脂滴;大鼠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和TG含量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组大鼠血清ALT、AST、γ-GT活性明显降低(P〈0.05),TBil含量有所减低(P〉0.05);肝细胞坏死明显减轻,肝组织脂滴含量减少;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TG含量降低(P〈0.05)。结论:一贯煎对大鼠CCl4急性肝损伤有防护作用,可改善CCl4诱导盼大鼠脂肪肝,其机制为降低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