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E-cadherin、CD44V6和HLA-DR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cadherin、CD44V6和HLA-DR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herin、CD44V6和HLA-DR抗原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其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65例肺癌组织中E.cadherin、CD44V6和HLA-D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35/65)、58.5%(38/65)和53.8%(35/65)。E-cadherin、CD44V6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HLA-DR与组织学类型明显相关,与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E-cadherin、CD44V6和HLA-DR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E-cadherin、CD44V6和HLA-DR异常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nm23-H1与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nm23-H1与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7例NSCLC 标本中nm23-H1、CD44v6的表达.结果全组nm23-H1阳性率为62.6%(92/147),其中Ⅰ+Ⅱ期与Ⅲ+Ⅳ期,N0组与N1~3组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腺癌与鳞癌,生存期低于3年组与生存期超过3年组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阳性率为63.9%(94/147),其中Ⅰ+Ⅱ期与Ⅲ+Ⅳ期,N0组与N1~3组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鳞癌与腺癌,生存期低于3年组与生存期超过3年组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nm23-H1(+)CD44v6(-)者的预后明显好于nm23-H1(-)CD44v6(+)(P<0.01).结论 nm23-H1和CD44v6的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预后密切相关,与PTNM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nm23-H1(+)CD44v6(-)者比nm23-H1(-)CD44v6(+)的预后佳.  相似文献   

3.
CD44v6和nm23-H1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毅军  罗素霞  陈小兵 《中国肿瘤》2004,13(10):654-655
[目的]研究CD44v6和nm23-H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方法]对78例原发性肺癌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CD44v6和nm23-H1蛋白表达在不同的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下均有显著差异,两者与肺癌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和病理类型均无关.[结论]CD44v6和nm23-H1检测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CD44 v6 和 nm2 3 -H1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 SP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7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 CD44 v6 和 nm 2 3 -H1基因蛋白测定。结果 :CD44 v6 基因蛋白的高表达和 nm2 3 -H1基因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1)。大肠癌 CD44 v6 和nm2 3 -H1基因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 ( P>0 .0 5) ,但 CD44 v6 阳性表达伴 nm2 3 -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 :CD44 v6 和 nm2 3 -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nm23和E-cadherin及肿瘤相关基因CD44s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和44.5%及52.0%。nm23和E-cadherin基因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均〈0.05。CD44s阳性表达与肿瘤是否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CD44s表达与nm23表达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nm23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可预测胃癌转移和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16、CD44v6和nm23-H1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综合评价它们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检测p16、CD44v6和nm23-H1蛋白在65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它们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p16和nm23-H1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16和nm23-H1呈正相关,和CD44v6呈负相关.单因素分析表明,p16、CD44v6和nm23-H1是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p16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p16、CD44v6和nm23-H1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过程,对胃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p16可能是更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nm23-H1,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m23-H1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1)nm23-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表达阳性率62.7%,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组(P<).01或P<0.05)。有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为54.5%,明显低于无转移组(75.0%),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2)CD44 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71.1%,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有转移组CD44v6的阳性率为79.3%,明显高于无转移组(58.5%),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m23-H1和CD44v6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nm23-H1阴性表达伴CD44v6阳性表达的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nm23-H1和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两者的表达失衡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检测nm23-H1和CD44v6可能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CD44V6、nm23-H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原发灶和在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89.4%,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16.8%.CD44V6、nm23-H1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nm23-H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CD44V6、nm23-H1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程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52例结肠癌nm23-H1和CD44V6的表达.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05)、癌组织分化(P<0.01)关系密切;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1)、肿瘤浸润深度(P<0.01)、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CD44v6的过度表达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观察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患者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CD44v6检测,并随访。结果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测得52例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和75.0%。低分化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肺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Ⅲ期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CD44v6阴性表达者生存率显著高于CD44v6阳性表达者(P=0.01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4v6阳性表达(P=0.048)和pTNM分期(P=0.035)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结论肺癌中存在CD44v6过度表达,检测CD44v6的表达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和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CD44V6及C erbB 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132例非小细胞肺癌、6 6例淋巴结转移癌、95例癌旁肺组织和 2 0例正常肺组织CD44V6和C erbB 2表达的情况。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阳性表达率为 48 4 8%,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 16 84%和正常肺组织 2 0 0 0 %的阳性有效率。CD44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有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组、TNMⅢ期患者、直径>3cm的肿瘤和鳞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Ⅰ、Ⅱ期患者、直径≤ 3cm的肿瘤和腺癌。淋巴结转移癌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原发癌。CD44V6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6 1 36 %,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 18 95 %和正常肺组织 10 0 0 %的阳性表达率。C erbB 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D44V6阳性表达预示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CD44V6可作为一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潜能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C erbB 2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指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刘博  王莹  曲家骐  张林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4):784-787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联合表达及其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8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H1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D44V6蛋白高表达和nm23H1蛋白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P〈0.05)。CD44V6高表达且nm23H1低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差(P〈0.01)。结论:CD44V6与nm23H1的检测对判定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细胞粘附因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3例术前未进行化疗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VEGF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鳞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 62 .5 0 % ( 15 / 2 4) ,腺癌组织中为 68.42 % ( 13 / 19) ,鳞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 5 8.3 3 %( 14 / 2 4) ,腺癌组织中为 68.42 % ( 13 / 19)。VEGF及CD44v6的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肺癌的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 (P <0 .0 5 ) ,且与肺癌术后发生转移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者的 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19.2 3 %及 6.41% ,阴性表达者为 64 .71%及 5 8.82 %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CD44v6阳性表达者的 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8.67%及 10 .67% ,阴性表达者为 67.83 %及为 5 3 .5 0 %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VEGF的阳性表达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VEGF和CD44v6表达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术后转移复发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并有利于指导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 nm23-H1、CD44V6和PCNA和DNA含量在结肠癌生长、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 152例结肠癌nm23-H1、CD44V6和PCNA.同时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60例结肠癌D NA含量.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 05、癌组织分化关系密切,P<0.01;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5) 、肿瘤浸润深度(P<0.05)、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PCNA表达与Dukes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m23-H1和CD44 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CD44V6和PCNA共同阳性表达率和异倍体癌的发生率高于无转移组(P <0.05).异倍体癌CD44V6和PCNA过度表达,而nm23-H1低表达(P<0.05) .结论nm23-H1、CD44V6和PCNA及DNA含量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骨桥蛋白OPN和黏附分子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关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与肺癌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对骨桥蛋白(OPN)的研究还不太多。本研究旨在探讨OPN和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8例肺癌组织标本进行OPN和CD44v6检测。结果 6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46%、66.15%,13例小细胞肺癌中OPN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P〈0.01)。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而与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OPN和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5,P〈0.05)。结论 OPN和CD44v6的表达同肺癌病理类型和分期有密切关系,二者在肺癌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有望作为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及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m23-H1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75.8%。CD44V6蛋白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nm23-H1和CD44V6 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D44V6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nm23-H1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在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nm23-H1和CD44V6蛋白在65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nm23-H1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与预后呈正相关。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胃癌浸润的加深而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CD44V6阳性者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CD44V6,nm23-H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福杰  王永来 《肿瘤》2001,21(3):208-21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CD44V6,nm23-H1基因的不同表达与其临床及病理各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6与nm23-H1在55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各参数的关系.结果(1)CD44V6的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组织病理分级及癌组织肌层浸润深度之间无相关关系.在腺癌中其表达率低于鳞腺癌,在淋巴结转移(LNM)阳性的病例中其表达率低于LNM阴性者.(2)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及组织类型之间无相关关系,与组织病理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在LNM(+)者中其表达率显著低于LNM(-)者.(3)CD44V6与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1)CD44V6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过度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鳞腺癌.(2)CD44V6的低表达可促进盆腔淋巴结转移.(3)nm23-H1的低表达与高组织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4)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赵福杰  王永来 《肿瘤》2001,21(3):208-210,F003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CD44V6,nm23-H1基因的不同表达与其临床及病理各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6与nm23-H1在55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了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1)CD44V6的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组织病理分级及癌组织肌层浸润深度之间无相关关系。在腺癌中其表达率低于鳞腺癌,在淋巴结转移(LNM)阳性的病例中其表达率低于LNM阴性者。(2)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及组织类型之间无相关关系,与组织病理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在LNM( )者中其表达率显著低于LNM(-)者。(3)CD44V6与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1)CD44V6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过度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鳞腺癌。(2)CD44V6的低表达可促进盆腔淋巴结转移。(3)nm23-H1的低表达与高组织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4)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CD44和nm23基因在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移促进基因CD44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预测滋养细胞肿瘤转移能力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滋养细胞疾病组织蜡块的CD44v6和nm23H1的表达情况。结果:57例滋养细胞疾病的石蜡标本中,nm23H1和CD44v6表达阳性率在葡萄胎组与滋细胞肿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表达阳性率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I期和Ⅱ-Ⅲ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23H1的缺失和CD44v6过表达与滋养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CD44v6对预测滋养细胞肿瘤远处转移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