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钱剑安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4,(2)
哺乳类动物的窦房结,虽在1906年即已被发现,但对其功能一直所知不多。近年来,已了解到窦房结的确切位置、大小(约为10×4毫米)与血液供应,55%人体窦房结的血液供应来自右冠状动脉,45%来自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窦房结有三种细胞(起搏细胞或P细胞,过渡细胞及心肌工作细胞);窦房结内有不止一个或一个区域的起搏细胞在工作,窦性心率的主要变化是由于一个起搏地点(P细胞)受到抑制,另一个起搏地点占统治地位所致,而不是原来的那个起搏地点的内在速率及节律改变的结果。在动物中,已进行过大量的电生理研究,但这些数据很难在人体获得或应用于人,因为即使应用心房内插管电极,也不能在距离这个起搏点的任何地方满意地记录到窦房结的作用电势,而必须穿 相似文献
2.
倪士珍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4,(8)
近几年来,对窦房结的研究已阐明了它的确切位置、大小(约10×4毫米)、血管来源、组织结构(由3种细胞组成)以及它如何调节心律的的活动情况;并且还认识到某些临床病症是由于窦房结的病变所引起的。因此,将这一类疾患统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写为SSS)也有人称之为心动过速—过缓综合征(Tachycardia-bradycardia syndrome)此征不仅见于成人,也可见于儿童。由于其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临床表现亦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3.
4.
5.
James E. Crockett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9,(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1)持久而不能解释的窦性心动过缓;(2)窦性静止,无逸搏或房性或连接处性节律;(3)继发于颈动脉窦过敏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4)电击复律、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房调搏后无窦房结功能;(5)窦房传出阻滞;(6)心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连接处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相交替。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有二:(1)起搏失效,可产生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静止。 相似文献
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SSS)是心源性昏厥的原因之一,是心血管比较常见的严重疾病,主要是窦房结(SAN)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造成起搏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产生一系列的心律紊乱、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临床上已引起普遍重视。一、窦房结的解剖生理特点1. 细胞组成。(1)起搏细胞(pacemakercell)又称P细胞,位于窦房结中央,因肌原纤维少,不具收缩功能,只发放冲动,维持心脏节律性活动。P细胞受损,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冲动形成障碍。(2)过渡细胞(transitionalcell)又称T细胞、移行细胞,…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所见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结合文献作一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2~83岁;病程10天~19年。冠心病8例(其中2例伴有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后 相似文献
9.
10.
<正>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小儿病窦)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使冲动的形成和传出发生障碍或衰竭所致,临床上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阻滞、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交替等一系列心律失常的表现和不同程度的脑、心、肾供血不足的症状。一、病因病窦的基本病变在窦房结,但可同时累及心房、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及室内传导系统,如伴房室交界区病变,则称为“双结病变”。小儿病窦有许多发病因素,包括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损伤、先天性窦房结病、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病窦,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障碍或窦房传导阻滞,而导致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表现,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原因不明者约占37%,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于40岁以上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晕厥等,甚至猝死,近年来对病窦的研究从实验研究到临床观察逐渐增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并不少见,表现较复杂,严重者多预后较差。有人认为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SSS者占一半以上。窦房结内起搏细胞(P细胞)数量与年龄呈反比关系。因此,窦房结固有的频率随增龄而下降。有人指出,40岁以后窦房结肌细胞明显缺乏,而结内弹力纤维和胶元纤维的数量逐渐增加。Davies(1972)通过对窦房结肌细胞的定量分析,证实窦房结内肌细胞随增龄有明显减少,并指出心脏传导系统衰老的表现除窦房结内起搏细胞数目减少外,尚有心房、心肌内纤维组织及脂 相似文献
13.
徐卯德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1,(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多发生在成人,儿童患者罕见,房内手术尤其是大血管错位Mustard手术损伤窦房结或影响其血供时可发生此征,小儿各种先天性心脏畸形也可并发此征;偶尔,此综合征可出现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中,其病因不明。本文报道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出现脑症状或心动过缓时的年龄为1天~7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所 相似文献
14.
笔者就观察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49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住院病窦病人共49例,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9~67岁,平均43.2岁;病程3个月至14年。29~39岁9例,占18.3%,40~50岁33例,占67.4%,>60岁7例,占14.2%。1.1.2 诊断:全部病人均按1977年北京会议制定标准诊断,49例病人阿托品试验均呈阳性,其中31例做了经食道心房调搏窦房结功能测定,均符合病窦诊断。1.1.3 病因:冠心病28例(57.1%),高血压病7例(14.2%),风心病3例(6.1%),心肌病9例(18.3%),原因不明2例(4.0%)。1.1.4 心律失常类… 相似文献
15.
程爱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4)
2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程分析程爱萍本文收集了本院1980~1993年住院患者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27例,重点对其临床表现和病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27例,病窦的诊断系依据1977年北京地区病窦座谈会及Fereer所制定的标准,其中男1... 相似文献
16.
李启光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9,(12)
本文报道50例需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疗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并对其临床经过进行评价。本组平均年龄71岁(19~94岁)。男19例,女31例。40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或窦性停搏,其余10例为心房颤动伴有缓慢的心室率,无1例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50例患者中,2例有第一度传导阻滞,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半阻滞,3例有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3例患者心电图 相似文献
17.
先证者,女,60岁。1994年因黑、乏力入院,心电监测示窦性心动过缓(窦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心脏超声检查心脏结构功能正常,诊断病态窦房结(病窦)综合征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采集病史时发现先证者的3个儿子均有心律失常,子1表现为严重窦缓,子2表现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子3表现为窦缓、频发房早、短阵房速,子1和子3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试验均阳未见异常。调查家族成员性,心脏超声检查均图1 家系调查示意图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内科(胡建强、秦永文、郑兴);解放军第54685… 相似文献
18.
方南亭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88,(3)
<正> 患者男性,35岁。因突然晕倒,失语10分钟入院。有发作性头晕、眼花、心悸两年。多于夜间、情绪波动、劳累时加重。曾经阿托品、踏车运动试验及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诊断为病窦。体检:心率53次/min,律齐,未闻杂音。X线胸片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动态心电图:窦缓、偶发房早。凌晨4时心率40多次/min。下午可达120次/min。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窦房传导时间(SACT)0.19s。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调搏频率90次/min时为2.76s, 相似文献
19.
陈琴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8,6(3):37-38
我院1987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2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标准主要参考1977年北京地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座谈会上所制定的标准。分别作了阿托品试验,食道心房调搏试验,动态心电图监测。(1)年龄:最小44岁,最大94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60岁以下者12例(23.08%),60~69岁者13例(25.00%),70岁以上者27例(51.92%),60岁以 相似文献
20.
例1 患者男性,29岁.患者有头晕、心跳减慢(40—50次/min)10年.5年前于洗澡时突然发生晕厥,数min后自行缓解,未经诊治.入院3天前因畏寒发热伴咳嗽、头晕加重来院门诊.ECG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反复窦性静止(心室停搏最长达4.0s),交界性逸搏,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入院体检:心界不大,心率40次/min,心律不齐,心尖区2/6级收缩期杂音,BP正常.DCG示窦性心动过缓,夜间最慢心率28次/min、反复窦性静止、心室停搏最长达10.04s、交界性逸搏心律.心脏三位X线片、二维超声心动图均正常.经阿托品、异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