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改变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supportventilation,PSV)模式的压力上升速度(rateofpressurerise,Ramp),了解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力学以及吸呼切换的影响。方法19例COPD患者采用PSV模式进行治疗,分析压力上升速度对流速-容量(Flow-Volumecurve,F-V)曲线等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压力上升速度越快,COPD患者在PSV模式时吸气肌用力就越小。压力上升速度与PSV模式的吸呼切换无关。结论对于老年COPD患者,使用0.2的Ramp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PD患者压力支持通气(PSV)时呼吸力学非线性分析呼吸系统弹性和阻力的容积依赖性系数(Evd/Rvd)与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dyn)的相关性。方法 25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将PSV水平调到大于或等于20 cm H2O,通气15 min,使患者达到"接近松弛"状态。以呼吸力学非线性模型分析此状态下的压力(P)、流量(V′)和容量(V)数据;以食管囊管法测定PEEPidyn,分析Evd、Rvd及Evd×Rvd与PEEPidyn的相关性。结果 Evd、Rvd及Evd×Rvd与PEEPidy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80和0.90。结论 Evd和Rvd,特别是Evd×Rvd与PEEPidyn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COPD患者PSV时PEEPidyn的无创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面罩压力支持辅助通气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李明霞 《四川医学》2000,21(12):1093-1094
我院自 1996年以来对 2 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使用 Bi PAP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肺功能等指标变化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2 7例 COPD稳定期患者 ,男 2 2例 ,女 5例 ,年龄 65~ 79岁 ,平均 72岁 ,并符合以下条件 :1病情稳定 ,处于非感染发作期 ;2中、重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 ;3排除肺大泡、气胸、肺肿瘤、器质性心脏病、神经肌肉疾病等。1.2 方法 :对 2 7例 COPD康复期患者使用 Bi PAP呼吸机治疗 ,Bi PAP呼吸机选用自主模式 ( S模式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下呼气触发灵敏度(expiratory trigger sensitivity,ET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口腔阻断压(mouth occlusion pressure,P0.1)、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及有效吸气阻抗(inspiratory impedance,P0.1/Vt/Ti)的影响,揭示ETS对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1月收入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1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伽利略金型呼吸机.病情稳定后采用PSV模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机调整ETS%水平于5%、35%、65%,通气30~60 min后测量Vt、RR、Ti及P0.1,并计算RSB和P0.1/ Vt /Ti.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对不同ETS%水平下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ETS%水平增加,Vt和Ti减少(P<0.05), RR、RSB及P0.1/Vt/Ti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在ETS 35%水平较低,但在ETS 5%与ETS 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SV模式下随ETS%水平增加COPD患者的呼吸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杨智  郑则广  华冬明  谢育坤  陈荣昌 《广东医学》2012,33(24):3757-3759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正常人应用成比例辅助通气(PA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时受试者呼吸力学的改变,从而为确定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目标及应用无创通气时模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7名健康成人在不同运动负荷(轻度负荷、中度负荷、亚极限运动状态、极限运动状态)下,在自主呼吸(SB)及不同辅助通气模式(成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下,受试者的跨膈压(Pdi)、压力时间乘积(iPTP)、总做功(Wtot)、受试者自身做功(Wp)等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与自主呼吸比较,7名受试者均感觉在运动状态下PAV优于PSV。随运动负荷增加,SB、PAV和PSV状态下,受试者的Pdi、呼吸做功、iPTP均进行性上升。与SB比较,PAV和PSV均能够降低运动过程中的Pdi、呼吸做功和iPTP(各运动状态下P<0.05),亚极限运动及极限运动状态下PAV的作用优于PSV(P<0.05)。结论轻中度运动量时,PSV及PAV均能有效减少其呼吸做功,但亚极限负荷及极限负荷运动状态时,PAV减少呼吸做功的作用明显优于PSV。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通腑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23例。两组均采用机械通气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腑平喘汤,1天1剂,煎汁200ml,分2次鼻饲。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7天的氧合指数(PaO2/FiO2)、肺顺应性(Cdyn和Cs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及气道阻力(Raw)。结果:治疗组治疗7天时PaO2/FiO2、Cydn、PIP、Pplat及Raw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尤以Cst改善明显(P〈0.01)。结论:通腑平喘汤有助于尽快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两种通气模式实施肺复张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随机实施PCV模式肺复张或PSV模式肺复张,其中PCV组设定F=10次/分,PC为15cmH2O,PEEP为30cmH2O,I:E=1:l;PSV组设定PS为15cmH2O,PEEP为30cmH2O;两组持续时间均为30s.记录复张前,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的呼吸频率和氧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种复张模式均使氧合明显改善,以PCV模式尤为明显.结论:采用PCV模式进行ARDS肺复张治疗对氧合的改善优于PSV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宋彬  肖建宏  高芬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102-103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力学特点及无创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选取高海拔(海拔2260米)地区及低海拔(海拔43.5米)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各50例,高海拔地区为试验组,低海拔地区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观察TLC、FRC、RV、VT、FEV10、R5、R20、R35、R5-R20及动脉血气,分析其呼吸力学差异,得出高海拔地区AECOPD呼吸力学特点,根据其特点制定高海拔AECOPD无创机械通气策略,使用NIPPV,观察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来验证制定通气策略的合理性.结果 (1)与低海拔地区比较,高海拔地区AECOPD的呼吸力学特点:肺容量大、气道阻力小、肺顺应性大;(2)使用NIPPV治疗后试验组PaO2、PaCO2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均<0.01).结论 (1)高海拔地区AECOPD的呼吸力学特点:肺容量大、气道阻力小、肺顺应性大;(2)高海拔地区AECOPD患者应用NIPPV的IPAP和EPAP低于低海拔地区,FiO2高于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OPD呼吸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短期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研究27例住院的COPD呼吸衰竭伴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将患者随机分为胃肠外(PN)组及非胃肠外营养(NPN)组,给予为期两周的胃肠外营养支持.结果(1)人体测量营养支持两周后,PN组体重由(42.6±7.0)kg增加至(46.0±5.6)kg(P<0.05),体重增加1.6~3.4kg,而NPN组无显著性变化;PN组的TSF、MAMC显著增加(P<0.05);(2)生化检查营养支持两周后,PN组的TRF、PALB及CHI%pred显著性增加(P<0.05),且与N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免疫功能营养支持两周后,PN组的血TLC、PPD阳性率及CD4/CD8显著性增高(P<0.05),且与N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短期的胃肠外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经口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COPD所致的呼吸衰竭采用BiPAP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2h、12h及通气结束后查血气分析。结果 :PaCO2 治疗前为 (6 7.5± 12 .2 )mmHg,治疗后 2h、12h及通气结束后分别降致 (6 0 .5± 9.8)mmHg、(4 9.8± 10 .8)mmHg和 (4 2 .8± 10 .2 )mmHg ;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 ,P <0 .0 5。PaO2 治疗前为 (5 5 .8± 12 .2 )mmHg ,治疗后 2h、12h及通气结束后分别升致 (76 .8± 12 .6 )mmHg、(86 .6± 14 .8)mmHg和 (88.6± 14 .5 )mmHg ,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Bi PAP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能有效治疗COPD所致的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35例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PaCO2>80mmHg)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并监测血气分析、临床征象等情况。结果:NIPPV 3 h迅速改善了患者的血气(PH、PaO2、PaCO2、SaO2)(P<0.05),通气24 h至治疗72 h可获进一步改善(P<0.01)。治疗成功率达88.6%(31/35)。结论:N IPPV是治疗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间歇无创通气组(A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间歇无创通气治疗;持续无创通气组(B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持续无创通气治疗。记录治疗24h和72h后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有效率、血气分析值、失败率以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A组较B组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间歇无创正压通气与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相似,前者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在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共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采用NIPPV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68.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R(次/min)、R(次/min)、收缩压(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mmHg)、SaO2(mmHg)、PaO2(mmHg)、PCO2(mmHg)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加快CO2排除,降低CO2的潴留,从而降低患者的插管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黎  李娟  纪明 《河北医学》2008,14(10):1135-1137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痰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与长期家庭氧疗患者比较在治疗的1 年中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6min行走距离、圣·乔治呼吸量表评分、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家庭使用正压无创通气后, PaCO2、HCO3-和圣·乔治呼吸评分降低, pH、PaO2 和6min行走距离增加与氧疗组相比, 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住院费用减少, PaCO2和圣·乔治呼吸评分也明显改善.结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积极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均在NIPPV治疗1 h后床旁行FB检查及灌洗治疗,对照组给予NIPPV,两组其余治疗方案相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共有51例患者入选,其中病例组25例,对照组组26例,两组基线各变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FB检查前经过NIPPV 1 h治疗,两组各项指标均较入院时改善,但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患者在FB检查过程中心率(HR)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其余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在FB检查结束后继续NIPPV治疗1 h,HR、呼吸频率、pH、PaO2、PaCO2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检查结束24 h,两组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病例组88.0%(22/25),对照组58.6%(14/26),病例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成功率病例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失败、死亡及放弃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治疗因素导致心脏骤停、大咯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NIPPV联合早期FB检查和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措施之一,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36例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均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模式PSV+SIMV;待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PSV水平降至11-12cmH20之间,拔出COPD患者气管内插管,然后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按照患者呼吸频率改变PSV水平,待病情平稳后可继续降低PSV水平,在9cmH,O后可停用呼吸机。观察组:36例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平稳,按照PSV方式脱机,PSV水平降低至5—8cmH,O时,进行拔管脱机。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总通气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且VAP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NIPPV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撤机成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患者VAP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